高招煎鸡翅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dxf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里边有一位狗剩媳妇,是由煤矿文工团著名演员杜宁琳老师扮演的。
  有一天,我们电视餐厅“明星做菜”栏目想邀请她来做一道菜。我说:“我给您预备原料,您来就行。到这儿您放心,我们这儿什么都有。”她说:“不用预备什么东西,就给我买一点鸡翅就行了。”我就让剧务买了二斤鸡翅,不要鸡翅尖,就要那鸡翅中,在超市都能买到,买回来洗干净就搁那儿预备着。杜老师来了以后问:“这儿有平锅吗?”我问:“一定要用平锅吗?”她说:“我这道菜就叫平锅煎鸡翅。”
  劇组各式各样的锅都有,我就找了一个平底儿的不粘锅。把这不粘锅坐在火上以后,杜老师点着了火,我也没看到她预备别的东西。只见她从旁边的盐罐儿里拿了点儿盐,然后把鸡翅就码到这个平锅上了。锅热了,嗞嗞地响。我说:“咱倒点儿油?”“不用,别倒油。”“要不咱再放点调料?”“也不用,什么都不放。”“什么都不放?您这是预备半成品呢。”“等会儿你就知道了。”她一边煎着鸡翅,一边往鸡翅上撒盐,盐沾到鸡翅就化了,就这么一边撒盐,一边煎鸡翅,煎着煎着就出油了,发出嗞嗞的响声。又过了一会儿,她拿过来一个小盘,用筷子夹起一个鸡翅跟我说:“老孟,你尝尝怎么样?”我问:“您这就做完了?”“做完啦!”“除了盐,您什么调料都没放啊!”“你先尝尝再说。”我一尝,嘿,还真好吃!
  她告诉我,这是最能保留原汁原味、最健康的做法,什么葱姜蒜都不放,就用盐放在平锅上煎,连油都不放,真正低脂肪。整个剧组的同事都说:“今天咱们可学了一招高的,你看人家杜老师什么调料都没放,做的鸡翅这么好吃!”
其他文献
我家老太太今年63岁,精神矍铄,思维敏捷,爱钱如命,恨不能一夜暴富。她尽管想入非非,却头脑清醒,立足现实,谁如果想让她受骗上当,只能是白费心机。邻居大嫂摸准了老太太想法,无比关切地问道:“大妈,您想不想发大财?”老太太直言不讳地承认:“我做梦都在想,只是没有本事,找不到门路。”大嫂神秘地告诉她:“没有门路,我也不会对您讲,我现在找到一条捷径,发起财来不费吹灰之力。”老太太很感兴趣,迫不及待地问道:
吴县人陈初哲,乾隆三十七年殿试中第一甲第一名,也就是頭名状元。  陈状元请假南归。来到甜水铺,见一农家小院,竹扉半开,一个漂亮少女,悠闲地倚门斜立。  陈状元鼓起勇气,和女孩搭讪。  女孩喊她母亲出来。陈状元开始自我介绍:“我是状元。”女孩母亲问:“状元是什么东西啊?”陈状元答:“进士的第一名,皇帝亲自出题批卷,我们的名字都要登在金榜上的。”女孩母亲又问:“几年出一个啊?”陈状元回答:“三年出一个
家有“90后”(老母今年94岁),身体尚健,思维清晰,不乏幽默。前一阵因胃疾住院数次,回家后生活如常,但深居简出。  一日,楼前发现烧过的纸灰,乃该楼一住户因父亲(并不居住该楼)在他处过世而烧纸钱。见状,“90后”执意要保姆陪她出去兜一圈。询其缘故,曰:“楼内我年最长,前一陣又住院,居民见纸灰,必以为我病故,需出去亮亮相。”  摘自《新民晚报》
记得那一天,我到大英博物馆去查阅有关接触性枯草热的治疗情况,我猜我大概得了这种病。我取下那本书,一口气读完所有的相关内容,然后,我懒散地胡乱翻了几页,没等看完那一连串病症预兆,我便意识到,我恰恰得了这种病。  过了好一会儿,我又拿起那本书,翻了起来。翻到伤寒———仔细看了它的各种症状,我发现我又得了伤寒,想必我得此病已经好几个月了,竟然还茫然不知。翻到舞蹈病,我发现,正如我预先料想的那样,我也患有
婆婆是一个特别可爱的老太太,她在哪里,哪里的晚辈们就能感到踏实和快乐。  结婚前,先生带我回家拜见未来的婆婆,指着我说:“这是宋丹丹,妈一定认识的,我要和她结婚。”  “什么时候办事啊?”老太太喜形于色,笑眯眯地打量我。  “8月25号,那天是她的生日。”  “好好好,我瞅瞅黄历去。”老太太踱到黄历跟前,“我这黄历啊,吉日算得特别准。8月25号……哦……这不准。”她一扭身,回来了:“行,就那天吧,
住在长江边,嘴巴可以很享受,因为能在第一时间吃到新鲜的江鱼.我常买的是一些小杂鱼,小杂鱼烧得好,最容易吊出江鱼的至真滋味.rn小杂鱼,顾名思义就是“小”和“杂”,也喊成小
做老干豆角,须得在盛夏里,選个上好响晴天,先在院子里扯好一根晾绳,然后选出已经结了籽、肉质厚实的成熟老豆角备用。在鲁南,数山田地坝头上种的“山里红”山豆角最好。因为这个品种外表鲜红,形状短小,皮厚肉多,其里面的种籽粒饱满圆大。  备齐了老豆角,再往锅里添加半锅清水,把豆角洗净后放入锅中,大火猛烧,到咕嘟咕嘟水大开为止。然后用漏勺把豆角捞出来,再看,鲜绿的豆角已经被煮成了褐色,软耷耷的,如同面条。将
全球多数人必须吃的正餐,依内容、形式,或是相关的习惯等,大体可分成四类。  第一类,是用“脑”来吃的。美式吃法可以做代表。  美式流派一般把吃建立在医学、健康的前提下,吃什么都用脑思考,计划选择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医学、营养学一旦有新理论,食品界就有新宠儿:旧方式、旧内容,或贬或弃,由人的大脑主宰生杀爱厌。君不见市场上多的是配好营养的盒饭吗?省时,省事,但并不省钱,这是用脑吃的,人人看图识字就懂
所有的豆类植物中,我最爱扁豆。  自小生长于乡村,熟悉的豆类品种繁多,诸如大豆、蚕豆、豌豆、红豆、绿豆、豇豆、四季豆等等,有的可当粮食,有的可作蔬菜,各有其可爱之处,但倘若专挑一样来,我选择扁豆。  乡贤郑板桥一句“满架秋风扁豆花”,使一向默默无闻的扁豆在中国文化里多了层雅致韵味,大有由野乡僻壤转而登堂入室的感觉。其实,扁豆在我看来,原本就是那般朴素无华,扁豆连系的记忆之根,从来不曾改变。  第一
大仲马是个高产作家,他身后留有四百部著作,包括《基督山伯爵》《三個火枪手》《黑郁金香》等经典作品。但鲜为人知的是,在他的遗作中,竟留下一本内容驳杂、引述宏富的《美食词典》!  大仲马为人慷慨,喜欢请客。《基督山伯爵》出版后,整个巴黎为之疯狂,也使大仲马彻底告别了贫困,从此每年能挣上20万金法郎,跻身靠文学致富的财主之列。1843年,踌躇满志的大仲马买了一块林木葱茏的土地,盖起了一座三层高的“基督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