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5.据有关统计资料,元朝岁收粮赋,河南江北行省占全国总额的21.39%,江浙行省占37.10%,江西行省占9.56%,湖广行省占6.97%。结合图4分析,正确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地区粮赋总额约占全国的3/4
B.长江以南各行省粮赋总额占全国一半以上
C.长江以北各行省经济均落后于江南各行省
D.我国的经济中心开始向长江以南地区转移
2012年文综第15题是关于元朝岁收粮赋的有关统计情况,题目中给出了河南江北行省、江浙行省、江西行省、湖广行省各占全国粮赋总额的百分比,并且附有元朝行省图,从中可以很直观、明确地看出元朝的粮赋概况,相比较而言,在文综试题中难度比较适中。
答案的四个选项中,A选项对于考生来说是比较容易混淆和出现错误的。通过题目信息计算得出长江中下游四个行省的岁收粮赋总和是75.2%,刚好是选项中说的3/4,但是长江中下游的这四个行省并不能与选项A中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画等号。因为从图4中我们可以看出元朝的江浙行省、江西行省、湖广行省分别包括了今天的福建、广东和广西三省,而这三省并不属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所以事实上长江中下游地区粮赋总额不可能占到全国的3/4,所以答案A是错误、干扰选项。答案C明显是错误的。从图表和数据中并不能看出长江以北各行省经济均落后于江南各行省,所以考生一般不会选择,答案D也很明显是错误的,根据历史课本知识,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始于唐朝后期,也就是“安史之乱”后,至南宋时完全南移,所以元朝经济重心虽然依旧以南方最为发达,但并不是开始南移。答案B是正确的选项,从数据和元朝地图中,得出长江以南各行省粮赋总额约占全国的53.63%,超出了一半以上。
高考文综这一选择题的设计体现了多方面知识的完美组合,它不单纯是一道选择题,此题目一出,不禁令教学界大呼:出卷之人真乃奇才也。乍一看,它是地理题,阅读题目需要语文功力,计算分析则依赖数学基本功,除了答案中的四个选项外,似乎与历史题无关,出卷老师声东击西,意图多元化同时不离主旨,充分体现了多重知识点的综合运用。它要求学生在把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图表、数据分析能力的有意识培养。此题型整合了相关地理信息,运用数据分析法并结合基本历史知识,达到了重视历史基础的同时开发大脑的目的。在解题的过程中,并不是靠一些死记硬背的历史常识解决问题,而是发散思维和思辨能力的双重运用。同时,本题与考试大纲要求紧密联系,在考生能力范围内,充分調动他们的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这一题型中,我们看出了文综历史考试的灵活性和综合性。在探讨经济问题时首先需要引用的便是数据,借助数据,可以准确、直观地从侧面了解一个朝代或者一个阶段经济的发展情况。其次,结合地图,进而找出区域经济发展的概况和经济发展的整体趋势,这样才能从整体上很好地把握其中的联系点,从而确信无疑地锁定目标。
从此题型中我们可以看出,高考试卷并不是以难度至上为标准,相反,更加强调对考生学习能力的考查,体现了灵活的教学目标,为以后的考生树立起一杆学习的标尺,即多学科有效结合,而非孤立隔离。平时文科生学习目标有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树立和引导,知识与能力要求包括三方面,分别是对所学内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不仅要掌握基本历史知识,而且要学会怎样在理解中更好地实现融会贯通。这也是学生学习的终极目标,之后才能达到能力的不断提升,培养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目标。
导师:欧阳跃峰
A.长江中下游地区粮赋总额约占全国的3/4
B.长江以南各行省粮赋总额占全国一半以上
C.长江以北各行省经济均落后于江南各行省
D.我国的经济中心开始向长江以南地区转移
2012年文综第15题是关于元朝岁收粮赋的有关统计情况,题目中给出了河南江北行省、江浙行省、江西行省、湖广行省各占全国粮赋总额的百分比,并且附有元朝行省图,从中可以很直观、明确地看出元朝的粮赋概况,相比较而言,在文综试题中难度比较适中。
答案的四个选项中,A选项对于考生来说是比较容易混淆和出现错误的。通过题目信息计算得出长江中下游四个行省的岁收粮赋总和是75.2%,刚好是选项中说的3/4,但是长江中下游的这四个行省并不能与选项A中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画等号。因为从图4中我们可以看出元朝的江浙行省、江西行省、湖广行省分别包括了今天的福建、广东和广西三省,而这三省并不属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所以事实上长江中下游地区粮赋总额不可能占到全国的3/4,所以答案A是错误、干扰选项。答案C明显是错误的。从图表和数据中并不能看出长江以北各行省经济均落后于江南各行省,所以考生一般不会选择,答案D也很明显是错误的,根据历史课本知识,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始于唐朝后期,也就是“安史之乱”后,至南宋时完全南移,所以元朝经济重心虽然依旧以南方最为发达,但并不是开始南移。答案B是正确的选项,从数据和元朝地图中,得出长江以南各行省粮赋总额约占全国的53.63%,超出了一半以上。
高考文综这一选择题的设计体现了多方面知识的完美组合,它不单纯是一道选择题,此题目一出,不禁令教学界大呼:出卷之人真乃奇才也。乍一看,它是地理题,阅读题目需要语文功力,计算分析则依赖数学基本功,除了答案中的四个选项外,似乎与历史题无关,出卷老师声东击西,意图多元化同时不离主旨,充分体现了多重知识点的综合运用。它要求学生在把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图表、数据分析能力的有意识培养。此题型整合了相关地理信息,运用数据分析法并结合基本历史知识,达到了重视历史基础的同时开发大脑的目的。在解题的过程中,并不是靠一些死记硬背的历史常识解决问题,而是发散思维和思辨能力的双重运用。同时,本题与考试大纲要求紧密联系,在考生能力范围内,充分調动他们的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这一题型中,我们看出了文综历史考试的灵活性和综合性。在探讨经济问题时首先需要引用的便是数据,借助数据,可以准确、直观地从侧面了解一个朝代或者一个阶段经济的发展情况。其次,结合地图,进而找出区域经济发展的概况和经济发展的整体趋势,这样才能从整体上很好地把握其中的联系点,从而确信无疑地锁定目标。
从此题型中我们可以看出,高考试卷并不是以难度至上为标准,相反,更加强调对考生学习能力的考查,体现了灵活的教学目标,为以后的考生树立起一杆学习的标尺,即多学科有效结合,而非孤立隔离。平时文科生学习目标有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树立和引导,知识与能力要求包括三方面,分别是对所学内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不仅要掌握基本历史知识,而且要学会怎样在理解中更好地实现融会贯通。这也是学生学习的终极目标,之后才能达到能力的不断提升,培养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目标。
导师:欧阳跃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