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公开课的一点思考

来源 :现代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af_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途径不止一个,但公开课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最大,专业化成长最快的,这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得以证明了的。公开课促进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给教师创造了一种学习、交流平台,可以极大提高年轻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培养青年教师迅速的成长,因此公开课是给予教师锻炼自己、展示自我的机会,更是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契机。
  【关键词】以人为本;主体地位
  随着新课程改革逐渐深入,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及教研方式都进行了全面改革,而公开课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体现。新课程改革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只有对公开课有着正确的理解和领会,才不至于在专业化成长道路上迷失方向,才能少走弯路,从而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教育教学中的中坚力量。
  新课改提倡素质教育,倡导创新教育,强调以人为本,摒弃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然而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不少披着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外衣的公开课有时甚至比传统的教学课,更忽视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多公开课“公开”的多是精心包装、华而不实的阳光面,而更深层次的问题在教学展示中被遮蔽起来、隐藏起来了。课堂中充斥着“假问题”“假交流”,只是流于形式,实际效果不佳,教师过于注重自我的展示,“作秀”的成分较多。其根源在于教师扭曲了“公开”的意义,违背了教育教学的规律,没有真正把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没有真正从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健全人格入手组织教学活动。因此,公开课应是有效的教学,是为完成新课改要求,我们必须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能力。只注重形式的教学是低效的,不仅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反而会抑制学生的发展,扭曲学生的人格。
  教师就应该是“教”师,学生毕竟是“学”生,如果学生天生就会学,又何必用教师来教?教学中,教师必须明确的作用和地位。一堂公开课《天上的街市》中,教师声情并茂,极富感染力的朗读了课文,显示了他深厚的教学功底,而且这堂课以朗读贯穿教学始终,体现了诗歌教学的特点,并对学生朗读给予适时恰当的指导,让学生在朗读中把握诗歌的语言及特点,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魅力,给学生及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这堂课强化了语言的训练,授课教师抓住了“天上的明星现了”中的“现”字,并将其换成“亮”,引导学生辨析、品味,加深了学生对诗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炼字的能力;在讲第3节诗时,教师对文本进行了改动:“你看,那深深的天河,定然是无限宽广。那河两岸的牛郎织女,只能够隔河相望。”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体会表达效果的不同,使学生领悟到诗人改用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的用意,水到渠成地握住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的主题。纵观本堂课,授课教师精心准备,剖析文本,以生为本,没有“花拳绣腿”,而以扎实的基本功素养,培养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反而赢得了好评。可以说这位教师在本堂课中真正在教学生学习,很好的扮演了组织者、领路人的角色。
  公开课是为学生准备的,是让学生“享受”的,应该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能力。课堂上应该具有轻松学习氛围,学生能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文本进行互动,学生应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在《古代诗歌四首》公开课中,教师引领学生感受《钱塘湖春行》一诗描绘的西湖初春优美景色时,提出“你从哪里体会出了这是初春景色”这一问题。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积极思考 ,相互讨论交流,各抒己见。
  有学生回答:“‘早’和‘新’二字表明‘莺’和‘燕’刚刚来的西湖,这是初春的特点。”
  有的说:“‘谁家’‘几处’用词恰当,而没有用‘家家’‘处处’,可见来的莺和燕的数量不多,是早春景象。”
  还有的回答:“‘初平’二字体现了冬天刚刚过去,冰雪融化,湖水上涨,远远望去,湖水与白云相接。”
  还有:“‘浅草’‘渐欲’写出初春小草萌发,野花渐渐开放的美景。”
  ……
  学生回答的五花八门,自圆其说。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深入到了文本之中,使学生在一种轻松热烈的课堂氛围中来学习,充分的展示自我,并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这首小令是,授课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之后,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描绘诗歌展现的画面,写好后当堂展示。在这一活动中教师锻炼了语言组织运用能力,培养了想象力,训练了学生写作的能力,使学生有了身临其境之感,并使学生对诗歌的意境有了深入理解,从而把握了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尤其是语言表现力得到了充分体现,我从中选取了较为精彩的几个片段。
  “一个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飘飞。”
  “他的眼睛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光芒,取代这光芒的是迷茫、彷徨。”
  “望着瘦骨嶙峋的老马,心里掠过一丝淡淡的哀愁。”
  “夕阳下,凄凄的音符是闪光的流水,载着乡愁,飘去,飘去……”
  “天近黄昏,一抹斜阳照在树顶,远处隐隐传来人家的欢声笑语,多么温馨啊!而我内心的哀愁愈加浓烈。”
  ……
  这堂公开课的几个教学片断表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独立思考,探究合作及课堂展示中真正在享受学习的过程,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语文素养,锻炼了理解、感受、写作等能力,而教师则是起到了组织者的角色。
  公开课对授课教师课堂的掌控要求相对较高,而课前的准备及课后的反思是教师不断取得进步的重要环节。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没有完美的课堂教学。学无止境,只有在不断的学习磨练中,弥补不足,发挥长处,才能使课堂教学日趋完美。在此过程中,应始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培养“人”作为位教育教学的目标,同时教师的地位亦不可忽视,教师引导要到位,组织应有效,切忌过于重视形式而忽略内容。
  收稿日期:2013-11-15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对人才的需求趋多样化和专业化。在这种形势下,我国民族地区应用本民族语言和汉语文进行授课的双语教学,已不能满足本民族的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需要加强外语教学。在一些地区开展此种模式的教学,即在双语模式下用三种语言教学。  1.学习“三语”是时代发展的需求  在当今社会上,掌握几种语言不再是什么稀奇的事,社会发展需要掌握多种语言并有技能的人;多会一种语言具有更强
期刊
【摘 要】教师教学中应该“宜浅不宜深,宜慢不宜快”的原则。精讲多练作好个别辅导,作好分类指导,对基础好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在快乐中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现在的孩子都渴望成功,有过成功的孩子就会有自信。没有经历成功的孩子就会缺少自信。而且在他们成功时,由于心理上得到欣慰和满足,很容易接受别人的引导和鼓励。因此,要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就应该让每个孩子都能有成功的感受。让他
期刊
双语教育研究属于跨学科的边缘性研究范畴,涉及语言学、民族学、教育学、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综合知识,需要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总体把握藏汉双语教育情况,总结概括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小学信息技术“藏汉双语”教育经验和特点,探索发展的规律性,提出未来发展的策略性思考。  1.“双语”教育的政策依据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及文字的自由”,同时也规定“国家的通用语言为普通
期刊
【摘 要】在去掉课堂浮华的外衣,我们常常思考这样的问题:有的课堂,在“合作”和“活动”的背后,却透露出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情感并没有真正被调动。有的课堂,一些教学内容被生硬地套上了情境,过多地强调生活来源,结果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有的课堂,一味追求生成而影响到预设目标的实现,从而导致教学的随意性和低效化。这些问题使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这一理念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者的关注。  【关键词】浮华;提高;实
期刊
【摘 要】汉语拼音与英语语音在发音的特征和规律等方面都存在相同点,本文阐述了利用汉语拼音中的声母表来学习英语辅音的方法,用汉语拼音正迁移来学习英语音标的拼读方法,有事半功倍之效。  【关键词】汉语拼音;辅音音标;正迁移  语音和词汇一样 ,都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同为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一种语言在发挥交流思想的作用时,在绝大多数场合 ,更倾向借助于表示某一特定意义的语音来实现。因此 ,接受良好的语音
期刊
学习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读了一篇好文章,让你很受感动,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甚至会羡慕地自言自语:这可是我想说的话,我怎么就没想到如此去说呢?其实,想写好一篇文章不难,关键是看你有没有持之以恒的刻苦精神。这种精神,能够让你有“好的积累”、“好的立意”,并表现出“真情实感”,它们是你写好作文的重要保证,文到深处始成章。  1.好作文必须有好的积累。  经常有家长向我咨询,怎样才能让孩子写好作文,我的
期刊
【摘 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轻松,愉悦、主动、有效地学习,关键就是培养起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保持它,使之成为学习的动力,正是趣味教学的出发点。  【关键词】新课标;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激发;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好之、乐之指的就是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
期刊
【摘 要】使用化学用语不规范、描述实验现象不准确、不单单是学生学好化学的障碍,也是学生考试失分的重要原因。有的学生将硫酸铝钾的化学式写成“KAlSO4”;如何检验某溶液中含有Fe3+?很多学生是这样表达:加KSCN溶液;有些化学方程式不配平、条件状态未注明;描述现象的时候出现物质本身等等。这些学生明明能知道答案,但却会而答不全,会而答不对,而导致不必要的失分。高考越来越强调化学用语的规范表达,所以
期刊
【摘 要】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应当注重培植学生的精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使他们一起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与成长。  【关键词】语文课堂;学生;创新发展  语文的学习应该是在活生生的动态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呼唤充满与崇高人性的对话。  不难发现,我们的语文课堂始终没有解决这样几个问题:重思想教育而忽视生活情趣;重知识积累而轻视文化融合;重教材
期刊
【摘 要】在全面推进教学课程改革的就今天,农村中小学各学科的教育工作者都投入到这场前所未有的课改之中,大胆探索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宗旨是提高教学质量。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大胆尝试运用新的远程教育资源。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广泛服务于西部农村中小学的各科教学,,它给我们的教育带来许多好处,正确使用会收到事半功倍教学效果  【关键词】运程教育资源;小学数学教育;重要作用  在全面推进教学课程改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