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位教师追求的目标,不是单纯的教师“教”与学生“学”,更重要的是唤起学生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兴趣成为开启知识殿堂的金钥匙。学习过程中,一旦学生兴趣被激发出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愉快情境、发挥主导作用、善于引导质疑、利用激励手段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主导作用;引导质疑;激励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有求知欲,才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愉快的学习情境,发挥主导作用,引导质疑,激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一、采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新奇、多变的事物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刺激强度。采用了新颖的方法,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兴趣。”而多媒体手段应用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教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学习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如教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文,先从课件呈现“山清水秀的小村庄”“一把斧头”“山坡上”等画面,同时再配上砍伐树木的声音,问:你们听到了什么?想不想看看这村庄变化的过程?我用多教媒体播放有关小村庄变化的画面,并根据画面直观、生动的情境讲述这个故事,这样一来,使学生从枯燥地朗读课文了解内容,走向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来,让学生提出想了解的问题,集体讨论,共同解疑。这无疑也是一种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方式。同学们通过画面内容,认识到小村庄从美丽到毁灭是由于人们乱砍滥伐导致的结果。“一把斧头”贯穿文章的始末,人们可以利用“斧头”给生活带来了方便,与此同时,人们也可以利用“斧头”破坏环境,最终自食其果——整个小村庄被洪水卷走了。这时,我再让同学们看看“原来的村庄”的画面和“洪水卷走后的情景”将两者进行比较,问:你们说该怎样去修复这片土地呢?同学们热烈地讨論起来,七嘴八舌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说植树造林、有的说建造房子等,大家通过认真思考懂得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创设愉快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物、实事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一堂课的开头非常重要。精妙的导语能够调节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五彩缤纷的语文课堂。我在《记金华的双龙洞》的导入语中就创设了这样的学习情境:“同学们,现在正是春游的好时机。今天,咱们就从汕头出发坐火车向北到浙江省的金华,一起去游览金华的双龙洞。好了,同学们,咱们已经来到金华城了,那么双龙洞到底在哪里呢?哎,叶圣陶爷爷不是去过双龙洞吗?他还把那次的见闻和感受写成一篇优美的游记,题目就叫《记金华的双龙洞》。现在翻开这篇游记,跟着他走,准没错。”这样,课伊始,趣横生,别具一格的开场白让学生身临其境,诱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强烈的求知欲。
三、发挥主导作用,激发学习兴趣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充分点明了老师主导作用的重要性。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明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老师口若悬河地讲解,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所以,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应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鲸》的生活习性这一节时,我启发学生用自述的形式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一个学生这样自述:“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须鲸。我的身子这么大,到底吃什么呢?主要是吃虾和小鱼……”学生如此逼真的自述,引来了同学们一片热烈的掌声,随后便是一双双殷切期盼的眼光望着我,恨不得马上叫到自己。水到渠成,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也就培养起来了。
四、善于引导质疑,激发学习兴趣
古人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教学中引导学生大胆质疑不仅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起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开启学生思维的心扉,诱导学生质疑问难。例如,在教《草船借箭》这一课时,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就提出了以下问题:“‘妒忌’在文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诸葛亮知道周瑜在陷害他,还要答应完成造箭的任务?”“诸葛亮为什么认定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这一系列的问题,学生在我的点拨下,轻松得到解答,从而掌握了课文内容。在教完课文后,我又问学生:“你们学习了本课,觉得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请提出来,我们一起探究。”于是,有个学生提出疑问:“从课文内容看,诸葛亮并不是直接向曹操借箭,而课堂却用‘借’字为什么不用“骗”字?”我表扬这个学生敢于质疑,再引导学生明确诸葛亮与曹操双方是敌对的,要得到曹操的箭只能用妙计才能成功,假如用“骗”字则含贬义,用上“借”字耐人寻味,能更好地表现文章中心,突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这正如爱因斯坦说的“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课堂上,善于引导学生质疑,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利用激励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上,如果教师能以兴奋的情绪、殷切的期待去激励鼓舞学生,他们的自信心就会增强,学习的兴趣就会提高。例如我在教学《草原》一文时,一开始,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你们印象中的草原是怎样的?”有一位学生举手回答:“辽阔。”我表扬这位学生说得非常好。接下来,学生们纷纷举手回答,有的回答“到处是绿的”,有的回答“空气清鲜”,有的……我不断鼓励他们,表扬他们,哪怕是极其细微的地方。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情况,采取多种激励措施。因此,学生们学习兴趣非常高,始终保持投入的状态,效果颇佳。
总之,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武文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J].祖国建设,2013.
[2]郑剑南.激发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J].新课程导学,2014.
[3]陆卫平.深化诱思探究 优化课堂教学[J].中国教师,2009.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主导作用;引导质疑;激励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有求知欲,才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愉快的学习情境,发挥主导作用,引导质疑,激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一、采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新奇、多变的事物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刺激强度。采用了新颖的方法,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兴趣。”而多媒体手段应用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教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学习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如教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文,先从课件呈现“山清水秀的小村庄”“一把斧头”“山坡上”等画面,同时再配上砍伐树木的声音,问:你们听到了什么?想不想看看这村庄变化的过程?我用多教媒体播放有关小村庄变化的画面,并根据画面直观、生动的情境讲述这个故事,这样一来,使学生从枯燥地朗读课文了解内容,走向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来,让学生提出想了解的问题,集体讨论,共同解疑。这无疑也是一种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方式。同学们通过画面内容,认识到小村庄从美丽到毁灭是由于人们乱砍滥伐导致的结果。“一把斧头”贯穿文章的始末,人们可以利用“斧头”给生活带来了方便,与此同时,人们也可以利用“斧头”破坏环境,最终自食其果——整个小村庄被洪水卷走了。这时,我再让同学们看看“原来的村庄”的画面和“洪水卷走后的情景”将两者进行比较,问:你们说该怎样去修复这片土地呢?同学们热烈地讨論起来,七嘴八舌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说植树造林、有的说建造房子等,大家通过认真思考懂得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创设愉快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物、实事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一堂课的开头非常重要。精妙的导语能够调节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五彩缤纷的语文课堂。我在《记金华的双龙洞》的导入语中就创设了这样的学习情境:“同学们,现在正是春游的好时机。今天,咱们就从汕头出发坐火车向北到浙江省的金华,一起去游览金华的双龙洞。好了,同学们,咱们已经来到金华城了,那么双龙洞到底在哪里呢?哎,叶圣陶爷爷不是去过双龙洞吗?他还把那次的见闻和感受写成一篇优美的游记,题目就叫《记金华的双龙洞》。现在翻开这篇游记,跟着他走,准没错。”这样,课伊始,趣横生,别具一格的开场白让学生身临其境,诱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强烈的求知欲。
三、发挥主导作用,激发学习兴趣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充分点明了老师主导作用的重要性。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明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老师口若悬河地讲解,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所以,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应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鲸》的生活习性这一节时,我启发学生用自述的形式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一个学生这样自述:“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须鲸。我的身子这么大,到底吃什么呢?主要是吃虾和小鱼……”学生如此逼真的自述,引来了同学们一片热烈的掌声,随后便是一双双殷切期盼的眼光望着我,恨不得马上叫到自己。水到渠成,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也就培养起来了。
四、善于引导质疑,激发学习兴趣
古人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教学中引导学生大胆质疑不仅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起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开启学生思维的心扉,诱导学生质疑问难。例如,在教《草船借箭》这一课时,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就提出了以下问题:“‘妒忌’在文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诸葛亮知道周瑜在陷害他,还要答应完成造箭的任务?”“诸葛亮为什么认定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这一系列的问题,学生在我的点拨下,轻松得到解答,从而掌握了课文内容。在教完课文后,我又问学生:“你们学习了本课,觉得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请提出来,我们一起探究。”于是,有个学生提出疑问:“从课文内容看,诸葛亮并不是直接向曹操借箭,而课堂却用‘借’字为什么不用“骗”字?”我表扬这个学生敢于质疑,再引导学生明确诸葛亮与曹操双方是敌对的,要得到曹操的箭只能用妙计才能成功,假如用“骗”字则含贬义,用上“借”字耐人寻味,能更好地表现文章中心,突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这正如爱因斯坦说的“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课堂上,善于引导学生质疑,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利用激励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上,如果教师能以兴奋的情绪、殷切的期待去激励鼓舞学生,他们的自信心就会增强,学习的兴趣就会提高。例如我在教学《草原》一文时,一开始,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你们印象中的草原是怎样的?”有一位学生举手回答:“辽阔。”我表扬这位学生说得非常好。接下来,学生们纷纷举手回答,有的回答“到处是绿的”,有的回答“空气清鲜”,有的……我不断鼓励他们,表扬他们,哪怕是极其细微的地方。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情况,采取多种激励措施。因此,学生们学习兴趣非常高,始终保持投入的状态,效果颇佳。
总之,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武文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J].祖国建设,2013.
[2]郑剑南.激发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J].新课程导学,2014.
[3]陆卫平.深化诱思探究 优化课堂教学[J].中国教师,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