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表现型”教学的本质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kykimi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化育人方式改革,实现课程育人、知识育人、文化育人功能,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现实课题。从课堂教学的角度看,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在于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如何重建教学价值观、课程知识观、教学过程观学习观,回归教学的育人本质,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是当前教学改革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
  由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武凤霞校长领衔的“东林小学语文教学团队”提出的“素养表现型”教学旨在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育人功能、发展取向是“素养表现型”教学的本质。
  一、“素养表现型”教学的本质
  “素养表现型”教学是以实现课程育人功能为宗旨,以引起学生深度学习为过程,以生成学生学科素养表现为归属的发展性教学。从根本上说,教学的过程属性和过程价值都在于发展,追求教学的育人功能、发展属性,是教学的起点,也是归宿。
  “素养表现型”教学是意义性教学。“素养表现型”教学不是把知识作为教学的对象,而是把学生素养发展作为教学的根本目的。所谓意义性,是指知识及其教学活动与学生发展需要相适应、相契合,是知识教学所体现的对学生身心发展的“意义增值”。学生发展既是教学的对象,更是教学的目的。知识不是教学的对象,也不是教学的目的,相反只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材料。意义性教学追求教学价值达成的深度,即教学活动切实实现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以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为根本宗旨。“素养表现型”教学追求建立学生的知识结构并发展认知能力,丰富情感体验并建立思想观念,转化学科能力并发展学科核心素养,迁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并丰富学科体验,以切实实现学科的育人功能。
  “素养表现型”教学是以理解为基础,建立人—知互动为中介,引导学生高阶学习的教学。“素养表现型”教学拒斥表层学习、表面学习和表演学习,注重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学习过程,追求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深度参与、反思建构。“素养表现型”教学强调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深度投入,丰富学习的层次,赋予学习过程以科学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德性价值和审美价值。学习对于学生生命和精神发育的意义不是通过接受来实现的,而是通过反思和建构来达成的。学习之深度是指学习层次的丰富性和学习境界的完整性,以及学习过程中的高层次的认知投入、情感投入、意志投入和社会性投入,培养学生导向成功的学习热情和高阶思维。“素养表现型”教学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具身参与、沉浸性学习,发展学生的反思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理解、转化、拓展、反思、迁移是学生自主建构的生成的基本过程。
  “素养表现型”教学是生成性教
  学。生成性教学不是接受性的,不是把知识当作定论和唯一的结果来接受,生成的过程是开放的、情境化的、反思性的。从一定意义上说,生成性即建构性,是主体自我的建构过程,生成彰显了教学的过程属性和过程价值。“素养表现型”教学既是层进性的、沉浸性的,更是生成性的。层进是指知识学习的逐层推进,逐步深化,深度不是一步达到的,这是由知识的复杂性、抽象性、概括性决定的。沉浸是指学生对学习过程深度投入和个体生活经验的参与,是具身学习。生成性学习的基本方式是反思和感悟。通过反思和感悟,学生获得对知识的“意义增值”,在有所知的基础上,达到有所得、有所获、有所悟。
  “素养表现型”教学是深度教学,
  其根本宗旨在于促进知识的价值发育。教学不能仅仅把知识作为对象来学习和占有,而应强调知识与学生精神发育的内在契合,特别是知识习得与学生成长的价值契合、过程契合、结构契合,主张在教学过程中凸显知识对于学生不同领域的发展价值,强调知识向思想、方法、能力和经验的转化和生成。概括地说,“素养表现型”教学强调教学价值和教学目标达成的深度、知识处理与知识理解的深度、学习过程与学习方式的深度。
  二、素养表现的意义
  素养表现,是指中小学生在各门课程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是可观察的和外显的学习质量和学习结果,更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必须形成的必备基础和关键能力。素养表现是基于学生知识学习的认知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是学生学科学习的学业成就或学习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可称为学科素养表现。学科素养表现往往体现为由内隐的学科思维过程和外显的学科行为反应决定的学科素养。
  学科素养由学科知识、学科思想、学科能力、学科经验等部分组成,其核心是学科能力。学科能力表现可以分为学科一般能力和学科特殊能力两大部分。学科一般能力是指学生在各学科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普遍存在的基本学科能力,包括认知与理解能力、想象与思维能力、观察能力、问题解决与创造能力等在学科中的具体表现。林崇德教授认为,“所谓学科能力,通常有三个含义:一是学生掌握某学科的一般能力;二是学生在学习某学科时的智力活动及其有关的智力与能力的成分;三是学生学习某学科的学习能力、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学科能力是学生的智力、能力与特定学科的有机结合, 是学生的智力、能力在特定学科中的具体体现。它是衡量学生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是当前学科教育改革的一个中心问题, 同时也是一个被研究者长期忽视的问题”。显然,他强调的是学科的一般能力,是智力、能力在学科中的具体表现。学科特殊能力是指学生在不同学科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具体能力。学科特殊能力由于学科知识性质与学习过程的差异,在不同学科中的具体能力表现不同。如语文学习中的阅读与表达能力、文化理解与价值观反思能力;数学学习中的数学运算与空间想象能力;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学习中的观察与实验能力;等等。当然,学生的学科学习能力、学习方法与策略具有明显的学科差异,也属于学科能力的核心表现,特殊学科能力表现具有鲜明的学科特征。
  30多年来,我国把各门课程的学科素养表现统统归结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作为“双基”的重要一维来看待,显然缺乏对学科素养表现的深入剖析,没有“基本技能”的具体指标和要求,从而导致教学过程中“基础知识”的教学十分系统和扎实,但“基本技能”的培养难以系统地落实。实际上,“基本技能”并非学科能力表现的全部本质。《语文课程标准》由注重“双基”走向强调“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态度、基本经验,应该说是一种进步。促进中小学生学科素养表现的发展,一直是我国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的薄弱环节。2001年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與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其中“过程与方法”集中指向的是学科能力表现。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质量、学科能力表现研究日益引起重视。注重学科能力表现的培养,对深化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学科核心素养”,体现了我国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向教学的发展性本质的回归。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 郝
其他文献
一、群文阅读从哪里来  过去,我们从事群文阅读研究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即实现《语文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如今,这个目标由实现三维目标向提高核心素养、语文学科素养转变。  对于核心素养,学术界已有许多解读。我认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的核心素养有三个维度。一是健康的身心,即“育体”。身体要健康,心理也要健康,这是一个人的本钱。二是关键的能力,即“育智”。这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本领。三是良好的品格,即“育德
随着课改的深入,核心素养指导下的阅读教学引发了语文教师的诸多思考。尤其是统编本语文教材的问世,清晰地展现出语文教学的学习规律。教材中清晰明确的学习要点能帮助教师较快掌握语文教学的方向。但是,在没有实现统编本语文教材的年级里,教师应该怎样运用统编本思想进行教学呢?下面就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材为例来谈谈如何进行单元教材分析,从而提炼出准确有效的教学目标。  我们从横向坐标来看本册书:  从八个
小学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从一年级的说话写话,到中高年级的习作练习,一直是让教师比较心焦、学生比较头痛的事情。作为农村的孩子,受经济条件和社会环境的限制,他们生活面狭窄,阅读积累不够,一听说写作文、记周记,就面露痛苦神情,下笔时绞尽脑汁,东拼西凑。久而久之,学生对作文望而生畏,逐渐失去了写作的兴趣。笔者认为,在这种现状下,对于习作教学,最好的老师莫过于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用学生感兴趣的、丰
很多一线教师都感觉,教作文,常让自己陷入非常尴尬的境遇。  当我们一腔热血、满心欢喜地实施教学,自以为这么教,所有学生一定会写的时候,只要一开始写,窘况就让自己哑口无言,哭笑不得。之前所有的教学愿望都化为乌有。为什么?因为我们眼睁睁地看着班级中至少有两三个同学,只是坐着发呆,就是写不出来。问他们是怎么回事,回答也简单,也直接,就一句“我真的不会”。不会,所以不写;不写,所以老师又教一遍。更让我们无
“语文园地”与课文、口语交际形成单元教学体例,它的主要教学功能有两点:一是提示课文语言训练的要点、核心;二是对本单元的语言有个小结与归纳、迁移与运用。语文园地教什么?统编本教材在一、二年级的园地教学中分别设置了“识字加油站”“我的发现”“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或“我爱阅读”等板块的内容,重在结合学段特点,隐性编排知识体系,凸显低段识字写字重点,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发现识字
【议题分析】  月亮,一直是古代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据学者统计,李白每作三首诗就要融入月。而在文人墨客的笔下,月亮的阴、晴、圆、缺,寄托着人们的悲、欢、离、合。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古诗词中的意象,让学生体会不同诗人笔下月亮所代表的不同情感,我将本堂课的议题定为同一个月亮,不同的情感。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古诗词积累,也掌握了基本的学习古诗词的方法,大部分学生能借助注释、工具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习作教材内容在编排上有哪些特色?我们如何以教材为本实施精准教学,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能力?  一、读懂教材,梳理特色  习作教材依据2011年版课标编写,既致力于习作素材的长期阅读积累,又注重从课文中学习习作方法,内容的安排呈现序列化,习作能力呈现螺旋上升,在理解与表达、学习与运用之间架设起一座桥梁,大大降低了习作起步阶段的难度。  1.对应课标要求,明晰学段
倡导和探索群文读写的最初动因,源于实施与研究群文阅读时“不尽兴、不精准和不清明”等实践体验。从群文阅读到群文读写,概念递变的背后,昭示了我们对群文的重新认识,对群文教学形态的重新定义,同时也寄托了我们对群文读写承载语文课程核心价值的殷切期盼。  一、正视群文阅读的实践缺憾  自群文阅读诞生以来,无论是一线教师对它的实践推进,还是研究者的理论辨析,一般都将其局限于阅读教学的视野,把群文阅读视作小学语
习作指导,缺少的不仅是“文理”的给予,更是“文脉”的疏通,脱离学生实际的纸上谈兵会令学生无所适从。贴近学生的真实需要,让习作教学“走心”,有利于提高习作教学的效率。  一、唤醒记忆,关注内心世界  生活即素材,然而许多生活的印迹留存在人的记忆中,随着时间的流逝会慢慢隐退。如果在隐退的过程中,没有一个相似情景模块的碰撞,它就很难被再一次激活起来。习作指导中,教师要善于唤醒学生那些既有的生活存储,让这
文本解读  《一起做游戏》是统编本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四次口语交际,旨在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初步学会有条理地表达,培养乐于交往的意识和友善待人的行为习惯。  教材内容分三大部分:  一是导语。“邀请小伙伴一起做游戏吧!”一句话点出了儿童喜闻乐见的口语交际话题“游戏”,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进行口语交际。  二是情境图。教材配有两幅插图。第一幅图呈现了“贴鼻子”这个传统游戏的场景,引发学生回忆,激发口语交际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