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重要性与方法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ugui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习惯对人的一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良好的习惯是成就人生的关键。特别对于幼儿来说,正是他们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而这一时期,幼儿的行为习惯有着很强的可塑性。因此。老师一定要重视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对幼儿的身心进行全面的了解,通过有效的方法运用,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为其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结合实践,对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重要性与方法展开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良好习惯;培养;重要性;方法
  我国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曾说:“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多是在幼年阶段形成的,因此,必须要重视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好的习惯,终身受其福;而坏习惯,则终身受其害。”由此可见,必须要充分重视幼儿阶段良好习惯的培养,这些远比知识的获取更加重要。但是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实现的。所以,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引导,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1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习惯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时又是潜移默化的,甚至影响人的一生。而习惯的培养起始于幼儿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幼儿,可塑性非常强。因此,在幼儿阶段加强其良好的习惯的培养非常关键。倘若在幼儿阶段便对良好习惯有了一定的认知,这将会对幼儿今后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依照生物学理论,幼儿阶段是其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幼儿的大脑发育非常的旺盛,对外界的反应也非常的积极,所以,在幼儿时期培养其良好习惯意义重大。中国有句俗话说得好“五岁成习,六十亦然”,幼儿一旦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必将会对其今后的成长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良好的习惯是人生极为重要的财富,无形中可以成就人生。
  2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方法
  2.1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细致耐心地培养习惯
  幼儿年龄小,认知水平有限,理解能力差。教师对幼儿的教育要耐心,要尽可能采用形象化的语言进行解释、说明和指导。比如教“对人有礼貌”,由于孩子对礼貌还不是很明白,教师就要告诉孩子见到大人就要打招呼,不打招呼就是不礼貌;早上来幼儿园、下午离开幼儿园要向老师、家长问好、道再见,告诉他们不问好、不道再见是不礼貌的。必要时,老師还要用礼貌用语做示范。通过反复“讲”以及反复“示范”,使幼儿逐步加深印象,形成认识,养成习惯。
  2.2利用幼儿的爱好兴趣培养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幼儿习惯要采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健康特点的快乐而自主的实践活动,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心情愉快,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幼儿通过游戏活动,能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较容易形成良好的品质。同时,一些不良行为习惯也容易表现出来,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给予纠正。教师也可以根据幼儿存在的问题,让其通过在游戏中扮演角色,反复感知、体验、模仿角色的优良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影响,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2.3通过教师的示范培养习惯
  幼儿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他们模仿的最直接的对象是老师。对老师言谈举止,观察最细,感受最强,而且不加选择地模仿老师的言行。对于幼儿,老师的话可以说是“最高指示”,经常可以听到孩子们为自己的言行辩解:“老师就是这样说的……”这就对老师的言行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我们注意从自身做起,严于律己;凡要求孩子们做的,自己首先做到;不让孩子做的。自己千万不能违反。一旦违反,要在孩子们面前勇于承认错误。记得有一次下课我无意中走进教室。发现有两位小朋友坐在桌子上谈话。我当场批评了他们,可其中的一位孩子却说:“老师,你有时也坐在桌子上给我们讲故事听。”他的话让我大吃一惊,仔细一想,自己确实有过这种行为,于是我就对这位小朋友说:“真的?你怎么不早点给我指出这个坏毛病呢?今后,我们互相监督,不让坏毛病再出来好吗?”正如古人所言:“言教不如身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应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幼儿起表率作用。
  2.4实行家园合作共同培养习惯
  教师和家长的言传身教会“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孩子。每一位带过小班的老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刚入园加入集体生活的孩子,会时时、事事模仿自己的老师。把自己一天来在幼儿园观察到的老师的一言一行甚至语气语调活灵活现地表演给家长或是在同伴游戏中再现出来。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幼儿在幼儿园能够在教师的经常提醒和同伴的同一活动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但回到家里就变成了截然不同的样子,有一部分家长苦于无法要求孩子,过分溺爱,还有一部分家长根本不知道该如何教育孩子。因此,教师不但要注意在幼儿园培养孩子的习惯,更应帮助家长掌握一些科学的幼教方法,以保证对幼儿的教育没有出现断裂,使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家中得以强化。可以开展家长座谈、连心桥、家长信箱等活动。
  2.5坚持反复训练形成良好习惯
  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必须贯彻落实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教师应严格要求,反复抓,抓反复,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要从日常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游戏、每一个环节中一点一滴地渗透和强化。比如:在培养孩子要有爱劳动的品质时。要求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穿、脱简单的衣服、自己将玩过的玩具收好等,如果孩子不会教师要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做示范。经常手把手地、不厌其烦地教。同时,通过口头表扬、奖励小贴画等方法鼓励幼儿反复练习,直到真正掌握。通过不断强化、不断累积、严格要求、持之以恒,使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养成。
  3结语
  总之,任何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更是如此,它需要家庭、社会、幼儿园坚持不懈地共同努力,使他们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练习、实践,从而更好地巩固、培养起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郭丽娜.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J].好家长,2016(12):41.
  [2]张冰倩.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策略[D].幼儿教育,2014.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信息化教学的今天,向课堂要成绩,向课堂要质量成了当务之急。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是关键。  关键词:化学教学;分层教学;课堂效率;教学情境  一、关注全体学生,创造条件实现层次化教学  每一位学生由于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环境不同,他们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如果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了解学情,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那么課堂教学质量是很难提升的。作为化学教师
摘 要:计算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小学生从简单的口算,到较为复杂的混合运算,再到综合应用里所牵扯的计算,都属于数与代数中计算的范畴。由此可见计算在小学数学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呢?在一、二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在三、四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四则混合运算能力;在五、六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对计算题进行分类,学生利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摘 要:预习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去获得新知识的活动。预习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如何有效指导学生预习并让孩子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所在,预习可以使学生发现旧的知识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在新课学习前迅速弥补上这部分知识,进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学习活动中那些预习能力强的学生,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作为一名小
背景及目的: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primary cutaneous amyloidosis,PCA)是一种淀粉样物质沉积于皮肤组织中而无其它组织器官受累的慢性瘙痒性皮肤病,在东南亚、中国、中东和南美洲常见。其组织病理表现为大量的淀粉样物质沉积于真皮乳头层。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这给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的治疗带来极大的困扰。随着基因研究技术的发展,许多研究者认为遗传因素在PC
摘 要:语文作为小学教学课程中的必修课,阅读能力是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讨论。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能力;阅读兴趣  阅读能力作为学生学习生涯中的一項基础能力,应该尽早的得到重视与关注。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许
摘 要:学困生接受知识有些缓慢,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老师要更加尊重学困生的人格,理解他们的苦衷,能关注到他们的接受能力,体谅他们的难处,不但要走近他们,更要走进他们的心灵,多鼓励,少指责批评,要用爱去温暖、关怀他们。更不能以恨铁不成钢的心态去讽刺,挖苦他们,以免加重他们的自卑感,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循循善诱,因势利导。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有效转化  每个班级都有一些不但学习习惯
摘 要:幼儿教育阶段是整个教育奠定基础的阶段,找到提高此阶段教育质量的方法十分必要,本文通过分析情境教学法的现状和优势,提出了一些将情境教学法运用于幼儿教育的建议,希望能提高幼儿教育的教学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幼儿教育;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教育也在进步,但对幼儿教育的关注却还较少,而幼儿时期的教学是塑造良好学习习惯和兴趣爱好的重要阶段,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其的重视。在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