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将从电视专题节目的创作理念、电视特性、采编手法与技巧、主持艺术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探寻些许规律。
【关键词】电视媒体;专题节目;采访;主持
作为电视媒体的三大支柱节目之一,电视专题节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功能齐全,可以充分发挥和运用其他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手段,具有独特的魅力,越来越受人注目,这其中的内在规律是什么?本文将从电视专题节目的创作理念、电视特性、采编手法与技巧、主持艺术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探寻些许规律。电视专题节目是指主题相对统一,能对主题作全面、详尽、深入的反映,是与综合节目相对应的一种电视节目,是电视三大支柱节目(新闻节目、专题节目、文艺节目)之一。
中国的电视专题节目分为报道类、栏目类、非栏目类和其他共四类。专题片与纪录片均为专题节目的主要形态,是从两种角度,以两种标准对同一节目形态的两种认识。
笔者在此仅对专题节目的采编与主持谈几点看法。
一、创作观念
(一)专题片主题人物应该个性化
人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电视专题节目的主题。电视专题节目包括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全方位、多层次地反映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联系,这是电视专题节目的主体,人是直接的主角。
人成为主角,不仅表现在他处于直接或间接的中心地位,最重要的是他必须是充分个性化的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独立的人。
《龙脊》里纯真的孩子似乎无时无刻在向我们走来,调皮地玩耍着、对外界向往着;《最后的山神》中的老萨满孟金福执著于充任最后的山神……这些专题片中的人物形象令人难忘,其魅力正在于人物的个性化,是真实的形象,具有了审美价值,才能吸引观众的目光。
(二)专题节目的变化
回归世俗,返璞归真,成为现代人的追求,科技的发展,已使电视具备了与生活同步还原的能力,人们在逐渐认识到世俗的美,世俗化已成为电视专题节目的基本特征之一。
世俗化首先表现为平民化,即专题节目的主人公绝大部分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平常百姓。《龙脊》中是一群生活在偏僻农村的孩子及家长;《远在北京的家》是一群到北京打工当保姆的乡下姑娘;黑龙江卫视《走进千万家》栏目以百姓的视角走进龙江大地普通百姓的家中;《生活空间》更是把“讲诉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当做宗旨。
世俗化的第二个表现就是生活化、日常化。专题节目关键的是要表现原汁原味、未经雕琢的生活。生动也罢,乏味也罢,我们要的是真实的生活。
浙江电视台拍摄的专题片《瞬间依然永恒》,以照片为线索记叙了毛泽东生活的某些侧面,通过毛泽东的女儿李衲回忆童年时光的细节,反映了毛泽东作为普通人、作为父亲的情感。除去一些神圣光环之后,伟大就消失了,而是更加真实可信、更易让人接受。
(三)风格化
风格是创作者对生活和世界的观察方式。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在电视专题节目,特别是专题片、纪录片的创作中,当真实成为大家共同的追求,当纪实方法为大家普遍接受之后,主体的个人风格便尤显重要了。只有当各具特色的个人风格在作品中形成时,创作者才会有创造艺术品的快乐,观众才能看到五彩缤纷的节目。
我们每一个电视专题节目的创作者应以自己独特的审美角度、艺术方法与技巧,去表现那些自以为最有价值、最值得表现的、得心应手、符合自身精神个性和情感体验的东西。专题节目创作者应该不断加强自己的文化、艺术修养,确立自己的个人风格,作品才能具有生命力,另一方面,要不断创新、开拓风格的多样化,这样,才能保持艺术生命常新。
(四)审美意识
真实是电视专题节目的生命,但仅有真实是不够的,不能只停留在真的境界,还应追求审美意识,提高作品的美学品味。
专题节目的形式美是身体,内容美是灵魂。创作者应追求内容美,重视形式美。作品的内容美要求电视编导用美的心灵去赞扬美的人和事物,用美的思想去鞭挞丑恶人和事物。在形式上则要使电视画面、声音、蒙太奇组接等表现手段达到和谐,平衡和富有审美效果,在“记录”的同时进行“再创作”。
二、采编手法与技巧
(一)突出电视本体——视觉艺术
电视艺术是一种视觉的艺术,不能违背“视”这种大众传媒的规律。专题片(纪录片)更应突出画面语言,注重画面信息量,不要让画面成为解说词的“填充物”。一般来说,文字解说词是为画面语言服务的,是画面的补充。好的解说词不是华丽的词藻的堆砌,而是与画面的融洽配合。所以解说词往往不是一篇很好的文章,有的甚至上下段也很难连接起来。有的人把电视片中的解说词看得很重,在拍片之前就写下了解说词,然后再把拍摄的画面往解说词上填,这样的片子纪实味道很差,可信度小,不能收到应有的社会效应。
(下转第169页)
(上接第167页)
我们的电视工作者应尽快走出“解说词为主,画面配合”这个误区,发挥电视画面的语言功能和作用,突出视觉艺术的电视本体。有一位电视艺术家说过:“我们在做电视艺术片的时候,不要把观众当作一个孩子,更不要把观众当作一个笨孩子。”观众一看便懂,信息量大的画面,无论如何也不能随便安上什么解说词,有的甚至不需要解说词,只有画面上反映不出来的内容,背景,加以解说才是必不可少的。
(二)平视客观,记录真实
专题片是以真实为主体的,专题片的质量也是以真实为衡量标准的。是客观拍摄还是摆布拍摄对专题片的质量影响很大。客观拍摄,一切都是未知的;摆拍补拍,是被摄者被剥夺了自主意识,做给别人看的。即使在客观拍摄中,被摄者可能意识到摄像机的存在,但并不影响被摄者按照自己的意志做事;而摆拍补拍的画面再自然,所拍人物也是在表演,被摄者在任人摆布中拍下的画面,也是只能用于某种主题的图解,或者是对写好了的解说词填充。画面是真是假,是纪实还是摆布,观众一看便知。过于“讲究”,精心摆布的画面,即使再精美,由于影响了图像的真实感和可信性,观众自然也就不“买账”了.
(三)充分运用现场同期声,音乐音响,字幕等优势手段
现场同期声、音乐音响、字幕等,都是电视媒体特有的优势手段,在专题片(纪录片)的创作中,应充分利用。
好的专题片(纪录片),影视解说词与同期声的有机统一。同期声包括画面中出现的和未出现的人物语言、动作音响和环境音响,他们分别能真实地传达出人物的思想情感、性格特征和现场气氛,这些真实的因素,使人物和事件更趋真实。同期声、现场音响所造就的氛围和情绪,能把观众自然而然地带入片中所表达的环境之中,声画一体,真实再现。
字幕,这样简单的电视手段,优势也必不可少,它能起到信息强化的作用,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四)强化细节描写意识
专题片的细节描写是具体地,形象地描写环境,刻划人物性格,展示事件发展的最小组成单位,是表现对象局部、细微的展示。适当运用细节描写,可以给观众留下诸如“逼真、细腻、具体、生动、富有个性”等形象。
细节描写在专题片中起到了刻画人物性格、展示人物情感和内心、揭示主题、交待环境、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细节描写使作品有些有肉、细腻真实,给观众增强印象。因此,专题片中细节描写是必不可少的,细节的多少、好坏、优劣、将对电视专题片的质量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主持艺术
电视专题节目主持人不同于一般播音员,应具有较高的素质。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优良的道德品质、广博的学识、创造力和魅力都是应该具备的条件。主持人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作为传播手段,其主体行为是一种非角色表演。主持人个人风格表现在个人气质、选题与思想的独特视角、审美观念和趣味等方面。主持人风格受节目内容与形式的制约。
专题节目主持人发展趋势是:采编播合一和学者型。
电视艺术是一门综合的艺术,电视专题节目的创作也不例外,不应有一种固定的模式和风格。笔者通过学习与工作实践,摸索出一些粗浅的认识,旨在与电视同仁共勉,难免有偏颇和不当之处,望批评指正。
【关键词】电视媒体;专题节目;采访;主持
作为电视媒体的三大支柱节目之一,电视专题节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功能齐全,可以充分发挥和运用其他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手段,具有独特的魅力,越来越受人注目,这其中的内在规律是什么?本文将从电视专题节目的创作理念、电视特性、采编手法与技巧、主持艺术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探寻些许规律。电视专题节目是指主题相对统一,能对主题作全面、详尽、深入的反映,是与综合节目相对应的一种电视节目,是电视三大支柱节目(新闻节目、专题节目、文艺节目)之一。
中国的电视专题节目分为报道类、栏目类、非栏目类和其他共四类。专题片与纪录片均为专题节目的主要形态,是从两种角度,以两种标准对同一节目形态的两种认识。
笔者在此仅对专题节目的采编与主持谈几点看法。
一、创作观念
(一)专题片主题人物应该个性化
人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电视专题节目的主题。电视专题节目包括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全方位、多层次地反映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联系,这是电视专题节目的主体,人是直接的主角。
人成为主角,不仅表现在他处于直接或间接的中心地位,最重要的是他必须是充分个性化的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独立的人。
《龙脊》里纯真的孩子似乎无时无刻在向我们走来,调皮地玩耍着、对外界向往着;《最后的山神》中的老萨满孟金福执著于充任最后的山神……这些专题片中的人物形象令人难忘,其魅力正在于人物的个性化,是真实的形象,具有了审美价值,才能吸引观众的目光。
(二)专题节目的变化
回归世俗,返璞归真,成为现代人的追求,科技的发展,已使电视具备了与生活同步还原的能力,人们在逐渐认识到世俗的美,世俗化已成为电视专题节目的基本特征之一。
世俗化首先表现为平民化,即专题节目的主人公绝大部分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平常百姓。《龙脊》中是一群生活在偏僻农村的孩子及家长;《远在北京的家》是一群到北京打工当保姆的乡下姑娘;黑龙江卫视《走进千万家》栏目以百姓的视角走进龙江大地普通百姓的家中;《生活空间》更是把“讲诉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当做宗旨。
世俗化的第二个表现就是生活化、日常化。专题节目关键的是要表现原汁原味、未经雕琢的生活。生动也罢,乏味也罢,我们要的是真实的生活。
浙江电视台拍摄的专题片《瞬间依然永恒》,以照片为线索记叙了毛泽东生活的某些侧面,通过毛泽东的女儿李衲回忆童年时光的细节,反映了毛泽东作为普通人、作为父亲的情感。除去一些神圣光环之后,伟大就消失了,而是更加真实可信、更易让人接受。
(三)风格化
风格是创作者对生活和世界的观察方式。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在电视专题节目,特别是专题片、纪录片的创作中,当真实成为大家共同的追求,当纪实方法为大家普遍接受之后,主体的个人风格便尤显重要了。只有当各具特色的个人风格在作品中形成时,创作者才会有创造艺术品的快乐,观众才能看到五彩缤纷的节目。
我们每一个电视专题节目的创作者应以自己独特的审美角度、艺术方法与技巧,去表现那些自以为最有价值、最值得表现的、得心应手、符合自身精神个性和情感体验的东西。专题节目创作者应该不断加强自己的文化、艺术修养,确立自己的个人风格,作品才能具有生命力,另一方面,要不断创新、开拓风格的多样化,这样,才能保持艺术生命常新。
(四)审美意识
真实是电视专题节目的生命,但仅有真实是不够的,不能只停留在真的境界,还应追求审美意识,提高作品的美学品味。
专题节目的形式美是身体,内容美是灵魂。创作者应追求内容美,重视形式美。作品的内容美要求电视编导用美的心灵去赞扬美的人和事物,用美的思想去鞭挞丑恶人和事物。在形式上则要使电视画面、声音、蒙太奇组接等表现手段达到和谐,平衡和富有审美效果,在“记录”的同时进行“再创作”。
二、采编手法与技巧
(一)突出电视本体——视觉艺术
电视艺术是一种视觉的艺术,不能违背“视”这种大众传媒的规律。专题片(纪录片)更应突出画面语言,注重画面信息量,不要让画面成为解说词的“填充物”。一般来说,文字解说词是为画面语言服务的,是画面的补充。好的解说词不是华丽的词藻的堆砌,而是与画面的融洽配合。所以解说词往往不是一篇很好的文章,有的甚至上下段也很难连接起来。有的人把电视片中的解说词看得很重,在拍片之前就写下了解说词,然后再把拍摄的画面往解说词上填,这样的片子纪实味道很差,可信度小,不能收到应有的社会效应。
(下转第169页)
(上接第167页)
我们的电视工作者应尽快走出“解说词为主,画面配合”这个误区,发挥电视画面的语言功能和作用,突出视觉艺术的电视本体。有一位电视艺术家说过:“我们在做电视艺术片的时候,不要把观众当作一个孩子,更不要把观众当作一个笨孩子。”观众一看便懂,信息量大的画面,无论如何也不能随便安上什么解说词,有的甚至不需要解说词,只有画面上反映不出来的内容,背景,加以解说才是必不可少的。
(二)平视客观,记录真实
专题片是以真实为主体的,专题片的质量也是以真实为衡量标准的。是客观拍摄还是摆布拍摄对专题片的质量影响很大。客观拍摄,一切都是未知的;摆拍补拍,是被摄者被剥夺了自主意识,做给别人看的。即使在客观拍摄中,被摄者可能意识到摄像机的存在,但并不影响被摄者按照自己的意志做事;而摆拍补拍的画面再自然,所拍人物也是在表演,被摄者在任人摆布中拍下的画面,也是只能用于某种主题的图解,或者是对写好了的解说词填充。画面是真是假,是纪实还是摆布,观众一看便知。过于“讲究”,精心摆布的画面,即使再精美,由于影响了图像的真实感和可信性,观众自然也就不“买账”了.
(三)充分运用现场同期声,音乐音响,字幕等优势手段
现场同期声、音乐音响、字幕等,都是电视媒体特有的优势手段,在专题片(纪录片)的创作中,应充分利用。
好的专题片(纪录片),影视解说词与同期声的有机统一。同期声包括画面中出现的和未出现的人物语言、动作音响和环境音响,他们分别能真实地传达出人物的思想情感、性格特征和现场气氛,这些真实的因素,使人物和事件更趋真实。同期声、现场音响所造就的氛围和情绪,能把观众自然而然地带入片中所表达的环境之中,声画一体,真实再现。
字幕,这样简单的电视手段,优势也必不可少,它能起到信息强化的作用,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四)强化细节描写意识
专题片的细节描写是具体地,形象地描写环境,刻划人物性格,展示事件发展的最小组成单位,是表现对象局部、细微的展示。适当运用细节描写,可以给观众留下诸如“逼真、细腻、具体、生动、富有个性”等形象。
细节描写在专题片中起到了刻画人物性格、展示人物情感和内心、揭示主题、交待环境、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细节描写使作品有些有肉、细腻真实,给观众增强印象。因此,专题片中细节描写是必不可少的,细节的多少、好坏、优劣、将对电视专题片的质量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主持艺术
电视专题节目主持人不同于一般播音员,应具有较高的素质。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优良的道德品质、广博的学识、创造力和魅力都是应该具备的条件。主持人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作为传播手段,其主体行为是一种非角色表演。主持人个人风格表现在个人气质、选题与思想的独特视角、审美观念和趣味等方面。主持人风格受节目内容与形式的制约。
专题节目主持人发展趋势是:采编播合一和学者型。
电视艺术是一门综合的艺术,电视专题节目的创作也不例外,不应有一种固定的模式和风格。笔者通过学习与工作实践,摸索出一些粗浅的认识,旨在与电视同仁共勉,难免有偏颇和不当之处,望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