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面对新媒体冲击,有人认为,如同广播和电视的出现未能完全取代报纸一样,网络媒体的发展同样不会让报纸告别历史舞台。然而,严峻现实是,直接读报的人越来越少,越来越老,通过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获取新闻信息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年轻。为了生存下去,网络时代的报纸必须创新和价值再造。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晚报;变革
当今新媒体时代,世界上对报纸媒体产业的走向认识上存在着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悲观、乐观。一方面,菲利普·迈耶在《正在消失的报纸》上预言,报纸将在2043年消亡。另一方面,投资巨擘巴菲特从2011年开始大量收购纸媒。在新媒体颠覆性的新闻传播方式、及其带来的受众阅读方式的改变下,报纸产业饱受冲击,其究竟出现了什么样的状况?产生了怎样的问题?笔者将在下文中提出自己浅薄的认识。
面对新媒体冲击,有人认为,如同广播和电视的出现未能完全取代报纸一样,网络媒体的发展同样不会让报纸告别历史舞台。然而,如果认真观察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变化,便会发现“报纸不会消亡”的判断未免太过乐观。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严峻现实是,直接读报的人越来越少,越来越老,通过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获取新闻信息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年轻。
不清楚武汉,但仅仅几年前,北京街头还能听得到这样一个声音——“晚报、晚报、北京晚报、法制晚报”,可就在昨天,这一声音已经成为远去的记忆。几年前,许多人在乘坐地铁或公交时,手中常常拿着一份报纸,而如今报纸变成了手机。在网络通信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技术发展一日千里的今天,人们的阅读习惯、获取资讯的方式正在发生深刻而又广泛的变化,固守一张报纸前行已变得日益艰难且前途未卜。
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在新闻信息传播渠道和媒介介质发生巨变的同时,人们对新闻信息内容本身的需求没变,如果说有什么变化的话,只能说这种需求变得更迫切、更广泛、更专业了。
幸运的是,虽然新媒体迅猛发展,特别是以BBS、网络社区、博客和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的不断推陈出新,大大方便了不同观点的表达,构成了多元化的网络舆论场。但是与此同时,信息的广泛性和虚假性并存,观点的鲜明性与偏激性同在,特别是一些信息和观点的鱼龙混杂,甚至混淆视听,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这就为负责任的公众媒体澄清事实真相、表达正当诉求、发表专业解读、传播主流声音,进而引领社会舆论,留出了空间,提供了用武之地。事实上,在网络媒体日益兴盛的今天,“观点新闻”报道已成为报刊等传统媒体提升报道影响力一个有效手段。
晚报隶属于都市类报纸,其产生时的特征在报业竞争激烈的今天已与其他都市类报区别不大。因此研究晚报在网络时代的竞争态势与对策,可以笼统视为都市报面临的困境与对策。在2012年改版的报纸中,都市报成为改版主力军。全国共有44家报纸改版,覆盖东中西各地区,其中最多的来自湖北(7家)和北京(5家)。其中都市类报纸共31家,包括《京华时报》《新京报》《新民晚报》《华西都市报》《楚天都市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等。体现出以下一些趋势性变革:
1、经营模式:免费渐成声势
传统报业经营模式或许将要衰亡,但免费化却可能让采用新的经营模式的报业浴火重生。如免费派发的地铁报,以及实际采取免费模式的社区报等。颇具标志性的事件是香港《新晚报》复刊,使得香港这个700多万人口的都市免费日报达到7家。
2、定位调整:本土化、社区化
强调本土新闻、民生服务,创办社区报、社区版,是这两年中国报业突围的主要方向。一些报纸大力压缩国内国际新闻及体育、娱乐新闻,以便突出本地新闻、细化民生服务信息的做法值得重视。报纸本土化、社区化的意义在于重构媒体与受众的关系,使读者从旁观者、过客演变为积极参与者。有人甚至认为,社区报将会成为中国报业最后一桶金。
3、形态变革:杂志化包装
越来越多的报纸进行了头版封面化的调整,头版不再刊登具体的新闻,而以导读化、橱窗化、提要化,甚至画报化的形式,强化对读者的视觉冲击力和阅读引导,就像杂志的封面和目录页一样。同时,内容架构版组化的设计也在加强,即根据新闻和专副刊版面内容的不同性质、内在联系,对信息进行梳理、分类、整合、重组,并独立成叠,分别设计包装的可分可合的多版组报纸形态。
4、转型变身:走向媒体融合
纸媒转型变身、尝试媒体融合之路的探索越来越深入。如《华西都市报》推出的“魔码”、《京华时报》的“云报纸”、《三晋都市报》《南京晨报》等的“二维码”等,都是借助手机及网络平台延伸报纸内容。这一融合形式实际效果如何,笔者作为脱离社会4年之久的山人,还需要在未来的时间内更多的了解之才敢置喙。
但笔者认为《经济参考报》2012年改革总结值得同行们参考:经参在报纸上开设了“博客”和“微博”专栏,有选择地编发经济学家和市场人士在网络上发表的观点,这些“博文”见解鲜明独到,视角“草根”多元,文笔轻松活泼,很受读者欢迎。该报还推出了一个聚焦于社会经济生活热点话题的“网民关注”专目,这个栏目的内容来自不同网站的网民观点,但经版面编辑有逻辑地集纳梳理后,常常又被网络媒体高调转载,并引起更大反响,有时甚至会排到综合新闻网站点击排行榜前列。这类报道,在“来自网络,回到网络”的过程中,大大提升了经参的品牌影响。
在大的搜索引擎、门户网站、综合新闻网站以及专业信息服务网站已然一统天下的格局下,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还要不要建自己的网站或网络版?建了以后又应如何定位?
对前一个问题,实践已经给出一致肯定的回答——几乎所有报刊都或早或迟地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或网络版。(下转第158页)
(上接第156页)理由似乎很简单:大势所趋,否则便错失了迅速膨胀的网络传播空间。对后一个问题,各家媒体都在进行不懈的探索和求解。经参的对策一是加强与社内外网站的沟通与互动,与相关大网站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沟通与合作中,力争让我们的稿件更多、更方便的“被搜索”“被转发”。二是在报纸改版的基础上,该报对经济参考网进行了全新改版,并努力探索办出自己的特色。如经参网重点打造了读书频道、财智频道和“财经洞察”“天天315”栏目。笔者认为这些方面吸引住了自己的眼球。 5、价值重塑:强化深度报道
报纸应对网媒竞争的价值优势主要在于深度报道。但值得注意是,很多打出“深度报道”旗号的报纸,不过是新闻篇幅长了些,增加了新闻背景、专家访谈、相关链接等组合,但是主要内容并不出色,缺乏独到的挖掘,更谈不上深入的思考,甚至新闻主体也是对网络材料的拼凑和对其他媒体报道的重复。这会进一步损害报纸的价值。
纵观全球传媒业发展历史,报纸作为一种最古老的传媒形式,曾多次面对新兴媒体的挑战。在应对每一次挑战中,报业寻求突围和自救的一个利器,就是深度报道。
以传媒业最发达的美国为例。
上世纪30至40年代,随着收音机的普及,以广播为代表的新媒体走向繁荣。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为推行其新政,选择广播连续发表“炉边谈话”,令报业老大们备受冷落。50至60年代,随着电视机大规模进入家庭,电视业迎来黄金发展期。艾森豪威尔总统成为首个热衷电视直播的总统。之后的肯尼迪更是利用电视把自己打造成了“明星总统”。一些知名报纸专栏作家纷纷投靠“新媒体”,担任电视评论员。报纸又一次面临生存危机。
面对挑战,报纸积极寻求变革。在广播崛起时,报纸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报道空间——以解释性新闻为标志的深度报道;在电视兴旺时,报纸再辟蹊径——以调查性新闻为标志的深度报道。《华盛顿邮报》两位记者的深度调查报道,甚至创造了把尼克松总统拉下马的新闻史上的奇迹。
中国报业也是如此。因此,面对网络新媒体冲击的今天,深度报道再次成为报纸寻求生存和发展的利器。
要在当今新闻媒体之林赢得一席之地,就要在报道内容的独家与深度上高人一筹,而要高出这一“筹”,就必须在策划的高度和采访的深度上下大功夫,全方位加强深度报道。尤其是在新闻预警方面,作为传统媒体,媒体人要成为新媒体人,提高对引起社会热点议题的事件的敏感度意识,抓住第一时间,敢报善报,调研深入、写作和编辑精心,从而达到了“设置议题”的境界,提高报纸的公信度,争取读者群。
另外,加强调查性舆论监督报道的力度。这些报道在引起巨大社会反响的同时,亦有效地提高了报纸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最后笔者希望借用《新民晚报》等在改版中提出的论点结束本文:要追求新闻精品,而不是版面扩张;要增加新闻的厚度、力度、深度,而不是让非新闻的东西占据主要篇幅;报纸不是卖新闻纸,不是比谁的厚,而是要比谁给读者的智慧更多,谁帮读者长智慧更多。对中国报人来说,应冷静下来重新思考纸媒的专业价值,认真做一些培育专业素养、提高专业能力的基本功的训练,通过更多更深入更沉着的改版,重塑纸媒生命力。
注:本文数据及趋势性变革总结来源为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新闻研究所撰写了分析报告《网络时代的报纸创新和价值再造——2012年中国报纸新创与改版聚焦》,刊登于2013年首期《新闻记者》上。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晚报;变革
当今新媒体时代,世界上对报纸媒体产业的走向认识上存在着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悲观、乐观。一方面,菲利普·迈耶在《正在消失的报纸》上预言,报纸将在2043年消亡。另一方面,投资巨擘巴菲特从2011年开始大量收购纸媒。在新媒体颠覆性的新闻传播方式、及其带来的受众阅读方式的改变下,报纸产业饱受冲击,其究竟出现了什么样的状况?产生了怎样的问题?笔者将在下文中提出自己浅薄的认识。
面对新媒体冲击,有人认为,如同广播和电视的出现未能完全取代报纸一样,网络媒体的发展同样不会让报纸告别历史舞台。然而,如果认真观察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变化,便会发现“报纸不会消亡”的判断未免太过乐观。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严峻现实是,直接读报的人越来越少,越来越老,通过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获取新闻信息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年轻。
不清楚武汉,但仅仅几年前,北京街头还能听得到这样一个声音——“晚报、晚报、北京晚报、法制晚报”,可就在昨天,这一声音已经成为远去的记忆。几年前,许多人在乘坐地铁或公交时,手中常常拿着一份报纸,而如今报纸变成了手机。在网络通信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技术发展一日千里的今天,人们的阅读习惯、获取资讯的方式正在发生深刻而又广泛的变化,固守一张报纸前行已变得日益艰难且前途未卜。
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在新闻信息传播渠道和媒介介质发生巨变的同时,人们对新闻信息内容本身的需求没变,如果说有什么变化的话,只能说这种需求变得更迫切、更广泛、更专业了。
幸运的是,虽然新媒体迅猛发展,特别是以BBS、网络社区、博客和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的不断推陈出新,大大方便了不同观点的表达,构成了多元化的网络舆论场。但是与此同时,信息的广泛性和虚假性并存,观点的鲜明性与偏激性同在,特别是一些信息和观点的鱼龙混杂,甚至混淆视听,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这就为负责任的公众媒体澄清事实真相、表达正当诉求、发表专业解读、传播主流声音,进而引领社会舆论,留出了空间,提供了用武之地。事实上,在网络媒体日益兴盛的今天,“观点新闻”报道已成为报刊等传统媒体提升报道影响力一个有效手段。
晚报隶属于都市类报纸,其产生时的特征在报业竞争激烈的今天已与其他都市类报区别不大。因此研究晚报在网络时代的竞争态势与对策,可以笼统视为都市报面临的困境与对策。在2012年改版的报纸中,都市报成为改版主力军。全国共有44家报纸改版,覆盖东中西各地区,其中最多的来自湖北(7家)和北京(5家)。其中都市类报纸共31家,包括《京华时报》《新京报》《新民晚报》《华西都市报》《楚天都市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等。体现出以下一些趋势性变革:
1、经营模式:免费渐成声势
传统报业经营模式或许将要衰亡,但免费化却可能让采用新的经营模式的报业浴火重生。如免费派发的地铁报,以及实际采取免费模式的社区报等。颇具标志性的事件是香港《新晚报》复刊,使得香港这个700多万人口的都市免费日报达到7家。
2、定位调整:本土化、社区化
强调本土新闻、民生服务,创办社区报、社区版,是这两年中国报业突围的主要方向。一些报纸大力压缩国内国际新闻及体育、娱乐新闻,以便突出本地新闻、细化民生服务信息的做法值得重视。报纸本土化、社区化的意义在于重构媒体与受众的关系,使读者从旁观者、过客演变为积极参与者。有人甚至认为,社区报将会成为中国报业最后一桶金。
3、形态变革:杂志化包装
越来越多的报纸进行了头版封面化的调整,头版不再刊登具体的新闻,而以导读化、橱窗化、提要化,甚至画报化的形式,强化对读者的视觉冲击力和阅读引导,就像杂志的封面和目录页一样。同时,内容架构版组化的设计也在加强,即根据新闻和专副刊版面内容的不同性质、内在联系,对信息进行梳理、分类、整合、重组,并独立成叠,分别设计包装的可分可合的多版组报纸形态。
4、转型变身:走向媒体融合
纸媒转型变身、尝试媒体融合之路的探索越来越深入。如《华西都市报》推出的“魔码”、《京华时报》的“云报纸”、《三晋都市报》《南京晨报》等的“二维码”等,都是借助手机及网络平台延伸报纸内容。这一融合形式实际效果如何,笔者作为脱离社会4年之久的山人,还需要在未来的时间内更多的了解之才敢置喙。
但笔者认为《经济参考报》2012年改革总结值得同行们参考:经参在报纸上开设了“博客”和“微博”专栏,有选择地编发经济学家和市场人士在网络上发表的观点,这些“博文”见解鲜明独到,视角“草根”多元,文笔轻松活泼,很受读者欢迎。该报还推出了一个聚焦于社会经济生活热点话题的“网民关注”专目,这个栏目的内容来自不同网站的网民观点,但经版面编辑有逻辑地集纳梳理后,常常又被网络媒体高调转载,并引起更大反响,有时甚至会排到综合新闻网站点击排行榜前列。这类报道,在“来自网络,回到网络”的过程中,大大提升了经参的品牌影响。
在大的搜索引擎、门户网站、综合新闻网站以及专业信息服务网站已然一统天下的格局下,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还要不要建自己的网站或网络版?建了以后又应如何定位?
对前一个问题,实践已经给出一致肯定的回答——几乎所有报刊都或早或迟地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或网络版。(下转第158页)
(上接第156页)理由似乎很简单:大势所趋,否则便错失了迅速膨胀的网络传播空间。对后一个问题,各家媒体都在进行不懈的探索和求解。经参的对策一是加强与社内外网站的沟通与互动,与相关大网站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沟通与合作中,力争让我们的稿件更多、更方便的“被搜索”“被转发”。二是在报纸改版的基础上,该报对经济参考网进行了全新改版,并努力探索办出自己的特色。如经参网重点打造了读书频道、财智频道和“财经洞察”“天天315”栏目。笔者认为这些方面吸引住了自己的眼球。 5、价值重塑:强化深度报道
报纸应对网媒竞争的价值优势主要在于深度报道。但值得注意是,很多打出“深度报道”旗号的报纸,不过是新闻篇幅长了些,增加了新闻背景、专家访谈、相关链接等组合,但是主要内容并不出色,缺乏独到的挖掘,更谈不上深入的思考,甚至新闻主体也是对网络材料的拼凑和对其他媒体报道的重复。这会进一步损害报纸的价值。
纵观全球传媒业发展历史,报纸作为一种最古老的传媒形式,曾多次面对新兴媒体的挑战。在应对每一次挑战中,报业寻求突围和自救的一个利器,就是深度报道。
以传媒业最发达的美国为例。
上世纪30至40年代,随着收音机的普及,以广播为代表的新媒体走向繁荣。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为推行其新政,选择广播连续发表“炉边谈话”,令报业老大们备受冷落。50至60年代,随着电视机大规模进入家庭,电视业迎来黄金发展期。艾森豪威尔总统成为首个热衷电视直播的总统。之后的肯尼迪更是利用电视把自己打造成了“明星总统”。一些知名报纸专栏作家纷纷投靠“新媒体”,担任电视评论员。报纸又一次面临生存危机。
面对挑战,报纸积极寻求变革。在广播崛起时,报纸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报道空间——以解释性新闻为标志的深度报道;在电视兴旺时,报纸再辟蹊径——以调查性新闻为标志的深度报道。《华盛顿邮报》两位记者的深度调查报道,甚至创造了把尼克松总统拉下马的新闻史上的奇迹。
中国报业也是如此。因此,面对网络新媒体冲击的今天,深度报道再次成为报纸寻求生存和发展的利器。
要在当今新闻媒体之林赢得一席之地,就要在报道内容的独家与深度上高人一筹,而要高出这一“筹”,就必须在策划的高度和采访的深度上下大功夫,全方位加强深度报道。尤其是在新闻预警方面,作为传统媒体,媒体人要成为新媒体人,提高对引起社会热点议题的事件的敏感度意识,抓住第一时间,敢报善报,调研深入、写作和编辑精心,从而达到了“设置议题”的境界,提高报纸的公信度,争取读者群。
另外,加强调查性舆论监督报道的力度。这些报道在引起巨大社会反响的同时,亦有效地提高了报纸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最后笔者希望借用《新民晚报》等在改版中提出的论点结束本文:要追求新闻精品,而不是版面扩张;要增加新闻的厚度、力度、深度,而不是让非新闻的东西占据主要篇幅;报纸不是卖新闻纸,不是比谁的厚,而是要比谁给读者的智慧更多,谁帮读者长智慧更多。对中国报人来说,应冷静下来重新思考纸媒的专业价值,认真做一些培育专业素养、提高专业能力的基本功的训练,通过更多更深入更沉着的改版,重塑纸媒生命力。
注:本文数据及趋势性变革总结来源为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新闻研究所撰写了分析报告《网络时代的报纸创新和价值再造——2012年中国报纸新创与改版聚焦》,刊登于2013年首期《新闻记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