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北路上的阿拉比

来源 :文学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北路32号B栋》,简简单单,一个模糊的地址成为了这篇小说的标题。我们可以想象,这大概是小说女主人公L居住的那间破败逼仄的屋子。一座城市经纬错落,在不同的时代,它都可以被不同形式的符号覆盖得严严实实——不论是红底白字的横幅、大字报上的标语、略带土气的招商宣传词、还是色彩鲜亮引人遐思的内衣广告,都足以形成一种更生动更直接的印象刺激。但在喀秋莎的这篇小说中——这个奇特的笔名令我同时联想到少女和火箭炮——所有的一切都被还原为最简约的空间坐标。只有一个地址,收件人不详。它是如此的精确、冰冷,同时又充满暗示;它令你一时间无法揣测,追寻着这个地址被寄送过来的,会是牛奶还是情书、会是圣诞节的礼物还是潘多拉的盒子。
  事实上,我在一开始也没敢确定,这将会是一篇怎样的小说。故事从火车站里无意的一瞥开始写起,这一瞥随即迅速地被各种纷杂无序的印象包裹了起来:三十年的记忆跨度、最抽象的爱、雪后泥泞中落魄的女子(作者同时强烈地暗示她曾经是何等的美丽)、还有男主人公诡秘的举动:“他从包里掏出偷拍用的掌上照相机,眼珠一抬,一转,算计出背包里DV的剩余电量和长镜头的配置,悄无声息地跟了上去。”哦,原来我们亲爱的男主人公是位狗仔。
  正如现代都市里任何一个具体的地点都可以连接起无限的道路,这样一个冷静、多义甚至略显套路的开头也可以将故事引向不同的走向。然而,直到故事临近结束我才意识到,这竟然是一个带有侦探色彩的故事;通过“偷窥”这一特殊的视角,主人公将自己一桩可能的命案、以及命案背后那些半遮半掩供人揣测的故事联系在了一起。听起来有些类似希区柯克的经典悬疑电影《后窗》,但是请注意,我的表述仅仅是“带有侦探色彩的故事”,因为这并不是一篇纯粹意义上的推理悬疑小说。它的叙事并非由严重的事件及其破解来推动,相反,故事一直在根据人物视角的寻常状态观察、按照角色内心的常规逻辑推进,直到后期才颇感意外地意识到可能发生了什么(自己的行动导致了什么、卷入了什么),由此连缀起事情的前因后果:也就是说,并非“故事”依凭“事故”展开,而是“事故”不小心撞上了“故事”。甚至连这种连缀都是有所保留的。偷拍照片上报、L与神秘男人的关系以及那场疑似的命案,在若干关键情节的处理上,作者似乎都有意做得语焉不详,似乎要用不断的揣测来给这个故事慢慢加温。喀秋莎一点也不心急,他的文字在每一条可能的叶脉间从容铺展着,环环相扣抵达终点的流畅进程对他似乎毫无诱惑力。这个故事最后甚至变成了一场不知所终的旅行。
  有趣的是,恰恰是这种“不纯粹”、这种对故事类型的动力学颠覆,使我们得以从中窥见当下写作中的另种典型性。对中国文学创作现场有所关注的人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那就是越来越多的小说文本呈现出“跨界”的特征。以科幻小说为例,郝景芳、飞氘、夏笳都被划入科幻小说家之列,但其作品却常显示出纯文学式的强烈人文关怀意识;李宏伟的小说哲思深邃、实验性强,频受传统文学大刊青睐,其故事却最喜欢借力于“科幻”的壳子。若就推理小说而言,喀秋莎的这篇小说,会令我想到巫昂——巫昂的推理小说与市面上常见的纯推理探案小说有一点最大的不同,这位诗人出身的女作家在侦探故事里加入了大量闲笔用于人物及环境刻画,具体如嘴角上扬的姿态、作息时间表和饮食习惯、房间里家具的色调乃至气味,都绵延出生动细腻的质地,完全是追随着纯文学小说的美学品质;事件的破解,倒像是顺便为之了。这样的写法,也许可以称为侦探小说中的“艺术流”。前一阵由小说改编的热播网剧《法医秦明》,则堪称“技术流”的典型代表:专业化的证据分析构成了最大的看点,滴水不漏的推理把故事主线缝合得坚固无比,相比之下,人物情感和生活细节的摹画则是明显露怯。回到《建设北路32号B栋》,这篇小说明显是更偏于“艺术”而非“技术”的。尽管篇幅原本有限,作者依然在其中不断插入看似无关的故事:大诺以往的偷拍生涯、偷拍工作所必要的生存细节、L在便利店里出神歌唱的出彩桥段、临近结尾处大诺纠结的梦境、对偷拍对象日常生活痕迹的观察和想象……更不用說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这一笔:“他还鬼使神差带上了那款绝版的柯达胶卷,不知道为什么,或许是看到它满身灰尘地躺在长枪短炮里面,或许因为他想起了她的那张黑白海报,谁知道。”谁知道呢?谁都不知道,可就是这么发生了,不可理喻又堂而皇之,在情感的自恰逻辑中显得动人且不可置疑。宝剑赠英雄、红粉送佳人,对于L这样光环退却后的女神,满身灰尘的绝版柯达胶卷注定是最后的、仪式般地赠予。这里回荡着某种挽歌般的情调,更显示出诗歌般的精确和概括力。
  因此,我们大可不必从情节推理的角度来预期这篇小说。经典的现实主义小说理论告诉我们,当作者写到墙上悬挂着的一把猎枪,这把猎枪在故事的最后就一定会响——放弃吧,我们不会从这篇小说中听到这类草蛇灰线的枪响,因为喀秋莎根本没打算勾勒出一支屏气凝神的阴谋家式的猎枪;他一直在用心刻画着的是那些细小微妙、看似无关的事物,例如栅栏上剥落的油漆、眉笔写下的便签、铁丝上晾晒的旧衣物、信箱里陈旧的水电气账单。它们也在响,从头到尾都在低唱,你需要认真去听。那是一种“过于纯粹而赢不了时间”的哭诉、一种失却了“当初拥有的很‘轻’的东西”后的哀伤呻吟,是美好之物轻轻破碎的声音。
  尽管拥有着一个近似侦探故事的框架,但作者的重心显然不在“侦探”而在“小说”一端。这里的“小说”,是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小说。且不必谈狗仔偷拍、隐私空间、陌生人社会和现代个体孤独处境一类的泛文化话题,单看小说中层层洇染、充分铺展的经验细节,我们也能充分感受到那种节制、深沉、意旨丰富的现代小说美学精神。这是“弥散”的艺术,它用无数的细碎低语织构起无形的沉默,代言说以感官、隐喻及直觉:我们看,看到落魄美人起球的旧围巾;我们嗅,嗅到夜色下香水、酒精和烟草的混合;我们听,听到女人凄凉神秘的歌唱,并同男主人公一起在这歌声中昏昏睡去;我们沿着这些一路摸索,终于感受到小说背后板结住的巨大孤独。在这个过程中,人物的“史前史”已呼之欲出:当大诺不断走神甚至陷入矛盾时,我们仿佛看到欧亨利《警察与赞美诗》中的流浪汉正改头换面站在现代大都市的中央,从波动的风声中分辨着圣歌,回忆起自己还有理想和玫瑰的日子。这个故事同时触到了人类内心世界中某种母题式的情结,那就是美好之物的逝去——记忆中那种无瑕的美,“陡然从幻想空降在眼前”,却是“脏得一塌糊涂”,赤裸裸展示着残酷的虚无。倘若将肤浅的线性时间抛掷一旁,我们从中看到的可能是更加本质性的悲剧图景:美注定只是泡沫、渴望永远无法企及,我们将一再回到乔伊斯《阿拉比》结尾处的一幕,那孩子仰望着阿拉比市场灯光熄灭的穹顶,茫然中凝视黑暗,双眼燃烧起痛苦。
其他文献
假如这一页可以翻去。  假如在另一页上种下荒草。  就有垂涎三尺的風探出身子,  警觉的野兔竖起耳朵。  假如你是我多年前的邻居,  熟悉又陌生的狩猎之人,  寡言少语,且我行我素。  偶尔也会坐在石头上伤神。  偶尔也会吹几声轻松的口哨。  你我之间只隔着一片天空。  在秋雨连绵的滴嗒声中,  有时我会想起你,但你未必记得。  那一天  那一天,是哪一天?  捂住嘴巴,我还有眼睛。  蒙住眼睛,
期刊
那些草  没有生长在唐诗里  也不认识长亭和古道  除了我,没有用过一杯酒  送走一位王孙故人  在喀拉达拉,这些没见过世面的草  它们一生守着清贫的日子,忙忙碌碌  六月的光阴很慢  它们会搀扶着跳起小小的舞蹈  也会匍匐在地,彼此握紧对方的根  这些——和我有着多么相似的命运啊  这个命运会让一粒草籽落到哪里  都活得很小心  六月的草,一望无际  它们在大风里摇曳,又悄然静止  它们会望一望
期刊
一只遗弃的小白猫  被女居士从三危山谷口捡回  用粗茶淡饭一天天喂大  像一团雪绒在观音殿前飘动  多么悠闲自得  多么逗人开心  人吃素猫也吃素  自然而然朝夕相处  十年来白猫多次被抱回乡里  又多次偷偷地跑回这里  还带回一个黑色的伴侣  每天给观音殿带来鲜活的灵气  看着猫与人亲密无间的样子  我感到猫还真通人意  塔尔寺的兔子  一只灰色的野兔  在塔尔寺的路边  静静地蹲着竖着双耳  
期刊
它们如此默契,  构成一个夜晚的平衡,在我们之间  什么样的酒被浸泡得如此热烈?  在瓷器的光泽里,可以品尝  也可以燃烧,但在闲谈中  我喜欢这样的风过  如果我的耳朵里藏着小人儿  从秘色中吹来那万古的空  青涩的迷茫,在玄虚的夜晚  一段务实的光阴  杨梅,多么容易被腐烂的果实  我们简单的生活被突然的陡峭  像是放弃了的高度:它开花,夜半的馨香  收敛为时间中小小的结果  从青转黄,由黄变
期刊
除夕夜晚的小山湾飘着一层薄雾,冷冷清清的。小山湾坐北朝南,呈畚斗状,东边叫孤山,西边叫独山,劳动单家独院的三间楼室,掩映在冬天清瘦的竹木林里,四周筑着院墙,围着篱笆。屋后是几块山地,屋前是几丘水田。留在院子里看家的大黄狗不时传来单调的叫声。远近的村庄响着炮仗,焰火蹿上半空,散着五颜六色的火花。坐在独山脚的劳动,从撕裂似的喉咙头迸出来的声音,被山湾里清冷的风扯得低沉喑哑,断断续续。  快到年底的时候
期刊
我小时候,住在姚镇的九十九间里。九十九间是我们姚镇最大的木结构老房子,大概建于乾隆年间。最早听说是一个朱姓家族的祖屋,后来四分五裂。到我出生时,里面已住了四五十户人家。三教九流的,都擠在一处。  我家住的是东厢房,老辈人不屑地说,这是当年朱家丫鬟小厮住的房子。我们没感觉仄逼。东厢房里除了我家,还住了几户人家,分别是小和尚,呛蟹,沙奶奶……我家和沙奶奶家隔得最远,关系却最好。听我母亲说,她和沙奶奶穿
期刊
以前杨明脾气好得不得了,常常对婆姨翠芝说:“你回娘家去,想他们的话……”但最近却像个瘟神,总是一早起来就沉闷地对翠芝说:“回你娘家去!”听得翠芝心惊肉跳,感觉杨明要休她。起先她想过和杨明暂时分开睡,但是杨明偏不,夜里动辄就掐扭翠芝的身体,导致翠芝常常梦魇。翠芝一时间觉得杨明成了魔鬼,夜里也不敢脱衣服。好在杨明突然自己收敛了,不再和翠芝说一句话,一天晚上气呼呼抱着被子去了隔壁,开始和翠芝分开睡。  
期刊
“一切有情众生都是你曾经的母亲。”佛祖释迦牟尼的这句话听起来是如此地让人感动。可是今年春天,贡托把一个花一样的女人娶到家里之后,就把自己年迈的母亲给赶出了家门。这件事让整个村子沸沸扬扬起来,各种闲言碎语就像风一样四处吹起,无法平息。几个老人实在看不过去,一起上门找贡托谈话。  一个老人说:“贡托,你不是个人!”  贡托问:“那我是什么?”  老人说:“你是只狗!”  贡托毫不在乎地说:“是,我上辈
期刊
佩英进门前,望着门楣上同丰大药房肥硕的颜体字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跨进了充满药味道的店堂。她从西药柜台这么走过去,立马有营业员凑上来热情招徕:想买点啥呀?接着是滋补品柜台,又是一连串的热情招徕。佩英笑而不答,目光低低地从玻璃柜内扫过去,顺着柜台看似毫无目的闲逛般往前走去,把店堂绕了大半圈,来到中药柜台前。这里才是她今天进来的目的地。  中药柜台不同于西药柜,不是透亮的玻璃柜台,是漆成荸荠色的老式木柜
期刊
“地球这壁,一人无语独坐。”昌耀《斯人》中所言述的这种广阔的孤独,其实并不只属于他们那一代人,更属于我们90后这一代。如果说昌耀所代表的50后、60后的生命群体所具有的孤独感,是光辉理想与庸俗现实搏斗的产物,还带有某种存在主义哲学的血腥味的话,那么,我们这代人的孤独则呈无根状,可能更甚于孤独本身,因为我们连孤独的哲学性意义都丢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溺于大众文化的快感与狂欢。似乎可以说,90后是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