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窗口。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是生活。”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眼光投向大千世界,通过观察,炼得一双“火眼金晴”,“慧眼识英雄”,发现美、认识美,是创造美的第一步。
画家是美的制造者,他们发现美就是通过观察:他们看山,山是“春融怡、夏蓊郁,秋疏薄,冬暗淡”;看水,水是“欲深静,欲汪洋,欲回环”;看牛,“一百牛形,形不重复”;看马,“万马奔腾,势不尽同”。在观察中,画家们运用生花妙笔捕捉了事物的美,从而留下了宝贵的艺术珍品。达·芬奇画《最后的晚餐》,其中叛徒犹大的形象他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在街上观察过往行人,从而摄下了这个叛徒卑污、狡诈的丑态。古人云:“万物静观皆自得。”只要不尽地“观察、观察、再观察”,就会有独特的发现,就能从纷呈繁杂的生活中提练出“美”的精华。
作家是美的制造者,而“美”的来源是靠观察生活。在观察中有不少经验之谈:老舍说:“你要仔细观察身旁的老王或老李是什么性格、有哪些特点,注意随时记下来。”鲁迅说:“第一须观察。”“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点就写。”
以上列举的这些作家的切身体会,无不启示我们:要提高写作能力、创造美,就必须善于观祭,善于“多识草木乌兽名”,为写作表现美打下基础。
所谓观察,就是运用外部感觉器官(主要是眼睛)直接感知客观事物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一种实践活动过程。感性阶段是认识事物的第一阶段,人们只有在这个阶段取得客观事物的感觉和印象,才能进行思维和创作的活动。由于文章是社会生活或者说是客观事物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而作为反映的事物,必须通过作者的观察,然后才能经过头脑这个加工厂改造和制作,因此写作活动是从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开始的。
丰富多彩的生活为我们的观察提供了无数客观事物,提供了无数美的内容、美的种类、美的形态。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拿物来说,高山大河的崇高美,桃红柳绿的浓艳美,巍峨建筑的壮丽美,精雕细刻的清秀美,还有那春兰、夏荷、秋菊、冬梅……真是无限的内容,无限的美!拿人的表情“笑”来说,就有捧腹大笑、嫣然一笑、掩口而笑、莞尔而笑、皮笑肉不笑、微笑、冷笑、憨笑、傻笑、苦笑、狞笑、阴笑等。又如:“哭”有嚎啕大哭、泣不成声、隐泣吞声、热泪盈眶,哇哇大哭、噙着泪花抽泣、恸哭等,各有特征,各具情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既能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更能给作文开凿源泉,解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难。
那么,怎样观察呢?
1、引导学生由此及彼、由远及近地观察。如:讲“一面”作者在内山书店买书所见鲁迅一面,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通过观察来描写他的外貌:先是在远处,在暗中,作者无意中瞥见,因而人物形象“模糊”,只能从身材、年龄、衣着及抽烟神态等方面进行粗线条勾勒。继而,鲁迅先生走出来,作者在明处看到了他的外貌,集中写了他的脸色、头发、胡须。最后,作者跟鲁迅先生对面谈话,既是在明处,又是在近处,作者清晰地刻画了他的外貌:“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支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由于作者由此及彼、由远及近地观察,所以对鲁迅先生的外貌描写,形神兼备,点面结合,给人以深刻印象,从而使人体会到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沉痛悼念之情。
2、引导学生由表及里进行观察。对社会生活,我们不但要观察客观事物各种不同的表现,还要体验各种情景,透过现象抓住本质,这样的观察就能站得高、看得远、看得深。如:在《阿Q正传》里,鲁迅先生对假洋鬼子的描写可谓入木三分:假洋鬼子穿“洋衣”,说“洋话”,手持“洋棍”,足见他是一个崇洋媚外的奴才;他辫子不剪,头发散开披肩,以示他“革命”,万一革命失败了,他照样扎起辫子,可见他见风使舵的反革命伎俩;他胸前挂着“银桃子”,表明他投机革命,骨子里则死心塌地效忠清王朝;他“白着眼睛”夸夸其谈,则又表明他以革命党自居、自我吹嘘、欺世盗名的反动本性……通过假洋鬼子这个形象,从本质上揭露了辛亥革命的妥协性和脱离人民群众的根本弱点。鲁迅先生的观察深入骨髓,由表及里,写起来才能鞭辟入里,力透纸背。
3、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分类比较,抓住特征。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世上的事物以其自然的形态杂陈于人们面前,对于事物的观察,既要看到它们的共同性,又要注意它们的特殊性。分类比较进行观察则是一个好方法。同类事物相比,可以比出共同特征,也可以看出其细微差别;不同事物相比,可以比出本质区别,也可以比出某些相近或相通的复杂性来。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描写了妇女形象,但由于不同的社会原因、不同的生活经历,作家笔下的形象有不同特征:高尔基笔下的母亲是一个革命者的形象,作者抓住她接受任务后的愉悦心情,发现暗探的紧张情绪,与反动宪警做斗争的机智勇敢,表现了她向群众宣传革命真理的大无畏精神;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是一个被封建礼教束缚至死的悲剧典型,作者突出了她勤劳、善良、富有反抗精神的性格特征;孙犁笔下的水生嫂是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农村青年劳动妇女的形象,她除了兼有我国农村劳动妇女勤劳、善良等品德外,还有深明大义、无私支持并参加革命斗争的高尚情操,具有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体现了新型劳动妇女的特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比较区别,从而学会在观察中抓住人、事、景、物的不同特征,进而写出的人就是“这一个”,绘出的景是“这一景”。在观察中分类比较,抓住特征,还有利于学生不断地积累素材,有条不紊地把它们放在记忆的仓库里,到作文时就不会出现“千人一面”、“千口一腔”的刻板模式,也不会出现因无东西可写而胡编乱造的现象。
4、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捕捉细节。任何一件事总是由若干片断组成的,任何一个人物形象也总是由多个方面的细节组成的。因此,我们要在全面观察的基础上,细致入微地捕捉细节,这样写出的文章才有血有肉,才能表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如《守财奴》中的一系列细节描写:他“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抢夺女儿镶着金子的梳妆匣;妻子昏死过去,他用钱虚情假意地安慰妻子,可一转过背,他立刻将钱装进口袋里;他在弥留之际,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给他亲吻基督教的圣像,他却想把十字架抓在自己的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这些细节描写围绕着“看到金子、占有金子,就是葛朗台的执着”的根本特征来写,因而他就活灵活现地站在了读者面前,一个资产阶级最暴发户的形象就暴露无遗了。
5、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注入感情。人是有感情的,因此必须在观察中倾注感情。作家李准在《更深刻地熟悉生活》中说:“一个作者只要在思想感情上和群众打成片时,才能发现蕴蓄在劳动群众身上的坚强意志和崇高的品质。抱着‘找材料’的观点,就往往会‘一叶障目’,看不清事物的本质。”如果在观察中没有感情,冷眼相待,漫不经心、视而不见,或者一时好奇地略加注意,兴过即忘,即使也可以叫“在观察”,这也只能是一种漫无目标的决无成效的无意观察。如果能得一点片鳞只爪的材料,也只能是冷冰冰的现象罗列。本来世上的万事万物,人人都可以观察,然而有的人司空见惯、熟视无睹,有的人满腔热情、有意留心观察,有的人过目即忘、毫无印象,有的人感触至深、经久不忘,有的人对周围的事物袖手旁观、庸庸碌碌,有的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于观察之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由人们对事物的感情态度所决定的。
“世事洞明皆学习,人情练达即文章。”所以,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带着感情去留心周围的事物,在观察中积累、感受、分析,做生活的主人,提高写作能力,为创造美好的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
画家是美的制造者,他们发现美就是通过观察:他们看山,山是“春融怡、夏蓊郁,秋疏薄,冬暗淡”;看水,水是“欲深静,欲汪洋,欲回环”;看牛,“一百牛形,形不重复”;看马,“万马奔腾,势不尽同”。在观察中,画家们运用生花妙笔捕捉了事物的美,从而留下了宝贵的艺术珍品。达·芬奇画《最后的晚餐》,其中叛徒犹大的形象他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在街上观察过往行人,从而摄下了这个叛徒卑污、狡诈的丑态。古人云:“万物静观皆自得。”只要不尽地“观察、观察、再观察”,就会有独特的发现,就能从纷呈繁杂的生活中提练出“美”的精华。
作家是美的制造者,而“美”的来源是靠观察生活。在观察中有不少经验之谈:老舍说:“你要仔细观察身旁的老王或老李是什么性格、有哪些特点,注意随时记下来。”鲁迅说:“第一须观察。”“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点就写。”
以上列举的这些作家的切身体会,无不启示我们:要提高写作能力、创造美,就必须善于观祭,善于“多识草木乌兽名”,为写作表现美打下基础。
所谓观察,就是运用外部感觉器官(主要是眼睛)直接感知客观事物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一种实践活动过程。感性阶段是认识事物的第一阶段,人们只有在这个阶段取得客观事物的感觉和印象,才能进行思维和创作的活动。由于文章是社会生活或者说是客观事物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而作为反映的事物,必须通过作者的观察,然后才能经过头脑这个加工厂改造和制作,因此写作活动是从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开始的。
丰富多彩的生活为我们的观察提供了无数客观事物,提供了无数美的内容、美的种类、美的形态。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拿物来说,高山大河的崇高美,桃红柳绿的浓艳美,巍峨建筑的壮丽美,精雕细刻的清秀美,还有那春兰、夏荷、秋菊、冬梅……真是无限的内容,无限的美!拿人的表情“笑”来说,就有捧腹大笑、嫣然一笑、掩口而笑、莞尔而笑、皮笑肉不笑、微笑、冷笑、憨笑、傻笑、苦笑、狞笑、阴笑等。又如:“哭”有嚎啕大哭、泣不成声、隐泣吞声、热泪盈眶,哇哇大哭、噙着泪花抽泣、恸哭等,各有特征,各具情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既能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更能给作文开凿源泉,解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难。
那么,怎样观察呢?
1、引导学生由此及彼、由远及近地观察。如:讲“一面”作者在内山书店买书所见鲁迅一面,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通过观察来描写他的外貌:先是在远处,在暗中,作者无意中瞥见,因而人物形象“模糊”,只能从身材、年龄、衣着及抽烟神态等方面进行粗线条勾勒。继而,鲁迅先生走出来,作者在明处看到了他的外貌,集中写了他的脸色、头发、胡须。最后,作者跟鲁迅先生对面谈话,既是在明处,又是在近处,作者清晰地刻画了他的外貌:“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支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由于作者由此及彼、由远及近地观察,所以对鲁迅先生的外貌描写,形神兼备,点面结合,给人以深刻印象,从而使人体会到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沉痛悼念之情。
2、引导学生由表及里进行观察。对社会生活,我们不但要观察客观事物各种不同的表现,还要体验各种情景,透过现象抓住本质,这样的观察就能站得高、看得远、看得深。如:在《阿Q正传》里,鲁迅先生对假洋鬼子的描写可谓入木三分:假洋鬼子穿“洋衣”,说“洋话”,手持“洋棍”,足见他是一个崇洋媚外的奴才;他辫子不剪,头发散开披肩,以示他“革命”,万一革命失败了,他照样扎起辫子,可见他见风使舵的反革命伎俩;他胸前挂着“银桃子”,表明他投机革命,骨子里则死心塌地效忠清王朝;他“白着眼睛”夸夸其谈,则又表明他以革命党自居、自我吹嘘、欺世盗名的反动本性……通过假洋鬼子这个形象,从本质上揭露了辛亥革命的妥协性和脱离人民群众的根本弱点。鲁迅先生的观察深入骨髓,由表及里,写起来才能鞭辟入里,力透纸背。
3、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分类比较,抓住特征。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世上的事物以其自然的形态杂陈于人们面前,对于事物的观察,既要看到它们的共同性,又要注意它们的特殊性。分类比较进行观察则是一个好方法。同类事物相比,可以比出共同特征,也可以看出其细微差别;不同事物相比,可以比出本质区别,也可以比出某些相近或相通的复杂性来。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描写了妇女形象,但由于不同的社会原因、不同的生活经历,作家笔下的形象有不同特征:高尔基笔下的母亲是一个革命者的形象,作者抓住她接受任务后的愉悦心情,发现暗探的紧张情绪,与反动宪警做斗争的机智勇敢,表现了她向群众宣传革命真理的大无畏精神;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是一个被封建礼教束缚至死的悲剧典型,作者突出了她勤劳、善良、富有反抗精神的性格特征;孙犁笔下的水生嫂是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农村青年劳动妇女的形象,她除了兼有我国农村劳动妇女勤劳、善良等品德外,还有深明大义、无私支持并参加革命斗争的高尚情操,具有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体现了新型劳动妇女的特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比较区别,从而学会在观察中抓住人、事、景、物的不同特征,进而写出的人就是“这一个”,绘出的景是“这一景”。在观察中分类比较,抓住特征,还有利于学生不断地积累素材,有条不紊地把它们放在记忆的仓库里,到作文时就不会出现“千人一面”、“千口一腔”的刻板模式,也不会出现因无东西可写而胡编乱造的现象。
4、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捕捉细节。任何一件事总是由若干片断组成的,任何一个人物形象也总是由多个方面的细节组成的。因此,我们要在全面观察的基础上,细致入微地捕捉细节,这样写出的文章才有血有肉,才能表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如《守财奴》中的一系列细节描写:他“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抢夺女儿镶着金子的梳妆匣;妻子昏死过去,他用钱虚情假意地安慰妻子,可一转过背,他立刻将钱装进口袋里;他在弥留之际,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给他亲吻基督教的圣像,他却想把十字架抓在自己的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这些细节描写围绕着“看到金子、占有金子,就是葛朗台的执着”的根本特征来写,因而他就活灵活现地站在了读者面前,一个资产阶级最暴发户的形象就暴露无遗了。
5、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注入感情。人是有感情的,因此必须在观察中倾注感情。作家李准在《更深刻地熟悉生活》中说:“一个作者只要在思想感情上和群众打成片时,才能发现蕴蓄在劳动群众身上的坚强意志和崇高的品质。抱着‘找材料’的观点,就往往会‘一叶障目’,看不清事物的本质。”如果在观察中没有感情,冷眼相待,漫不经心、视而不见,或者一时好奇地略加注意,兴过即忘,即使也可以叫“在观察”,这也只能是一种漫无目标的决无成效的无意观察。如果能得一点片鳞只爪的材料,也只能是冷冰冰的现象罗列。本来世上的万事万物,人人都可以观察,然而有的人司空见惯、熟视无睹,有的人满腔热情、有意留心观察,有的人过目即忘、毫无印象,有的人感触至深、经久不忘,有的人对周围的事物袖手旁观、庸庸碌碌,有的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于观察之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由人们对事物的感情态度所决定的。
“世事洞明皆学习,人情练达即文章。”所以,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带着感情去留心周围的事物,在观察中积累、感受、分析,做生活的主人,提高写作能力,为创造美好的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