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改革发展的今天,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实验无疑成为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动手能力和分析总结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特别是物理学科的实验,更是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实验课能有效的使学生感性认知物理规律,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因为物理实验具有了较多的、符合现代教育模式的诸多“好处”。众多教师在教学中唯实验是从,而走入了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误区,笔者就从自已从教十多年来淡谈一下两点不成熟的看法,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一、实验教具的设计误区
实验教具的设计,对于物理实验来讲,实验教具的选择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有相当多的教师认为,实验教具应力求完美,越高端大气越好,就好象没有这样的上档次的教具就无法体现自己有实验能力一样,只有完美的教具,才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才更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有些老师就不遗余力的在教具上做文章。但是很多教师忽略了这一点。设计实验教具应以“趣”、“疑”、“难”为诱因,趣中涉疑,疑中涉难。我曾听过一节观摩课,老师所讲的是九年级《流速与压强》的内容,刚一上课,该教师就抬了一个自已设计的大飞机的模型和一些辅助器材,学生当时的反应是“哇”的一声,就算是对物理不感兴趣的学生都站了起来,后来老师在教学中讲解的时候,实验效果是看到了,但大部分的学生对飞机为什么升空却是一头雾水,对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并没有很好的掌握。并没有起到想象中的效果,这种现象其实在我们的教学中并不少见,有时候上下课来,感觉上的不是物理实验而是物理教具、模具的大比拼。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是这样做的:让每个学生准备两张纸,并将纸竖直平行放下,并提问:如果我们用力朝两张纸的空隙处吹,纸会朝哪个方向?接下来学生开始讨论,我把学生认为可能的情况写下来,然后让学生实际做一下,看看情况如何?通过实际操作后学生有了结果,在这个实验中我没有用什么大的教具,却解决了问题。所以我们教师在做实验的时候,对于教具的设计,不要太复杂,只要选择一些适当的器材,最好是每个学生都容易找到的,而且是越简单易做越好,只要能说明实验原理就行。这样课堂气氛会更活跃,更容易掌握,当他们顺利完成时自然会有成就感,也就对物理提高了兴趣。而且我们在教具设计上还要考虑安全性和可行性。
二、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全盘代替物理实验误区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教师们都喜欢使用多媒体进行物理实验教学。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确实有很多好处,多媒体把一些实验制作成动画课件,上课时教师在多媒体上演示实验过程,实验效果也非常明显。还有些实验因为自身设计、器材或实际教学条件的局限,效果不够理想,用多媒体教学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而且比较省事。因此多媒体教学成了相当一部分教师的“新宠”,而渐渐忽略了传统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这种现象出现在我们年轻教师的身上较为明显。但是我们做物理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培养学生对科学认真负责和对科学严谨的一种态度,这个大前提我们不能丢,更不应该丢。如果我们一味的采用多媒体教学这种模式,一个很好的探索学习的机会就变成了电子版的填鸭式教学过程。我们不能把多媒体当成“新宠”而忽略了传统的实验教学。对于初中物理实验我把它分成两类,一类是定性实验,比如声音的产生,物质的物态变化。另一类是定量实验,比如测量水的密度,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对于定性实验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演示,而对于定量实验,最好还是采用传统的实验室教学,毕竟利用课件进行实验是不严谨的。如果我们全部使用课件,教学是简化了,但是它只能算是一种模拟实验,在模拟环境下,它是没有数据理论偏差的,用模拟实验测量时,一点都不差,特别“精准”,而我们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很多与理论上不符的地方,其实就是因为在模拟实验中没有考虑数据理论误差,比如我们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理论上我们只要测出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就可以依据公式P=UI计算出小灯泡的电功率,在实验中,我们把电流表当成导线,电阻为零;把电压表的电阻当成无限大,没有电流通过,但实际上并不如此,所以在测出小灯泡的时候就与小灯泡的电功率产生了偏差,这样就会造成学生一味的只相信理论,而忽视了这些数据上本身就存在的误差,这是不科学的,也是对科学采取了一种不负责的态度,久而久之,学生没有了创新,不敢怀疑,这样完全背离的物理实验教学的初衷。如果不用传统的实验教学,学生没有动手、动脑机会,动手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就都得不到提高。因此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不能全盘代替物理实际实验。应该适"度"地应用多媒体。以多媒体为主的辅助教学手段的应用不能喧宾夺主,更不能使教师产生依赖心理。不能因为有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就丢了基本功,或不强调基本功。它不能取代教师,也不能代替实验。所以不能用模拟实验完全代替真实的实验违背物理教学原则,多媒体课件只是一个辅助工具,因此应用要适时恰当、科学合理,以免弄巧成拙。
一、实验教具的设计误区
实验教具的设计,对于物理实验来讲,实验教具的选择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有相当多的教师认为,实验教具应力求完美,越高端大气越好,就好象没有这样的上档次的教具就无法体现自己有实验能力一样,只有完美的教具,才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才更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有些老师就不遗余力的在教具上做文章。但是很多教师忽略了这一点。设计实验教具应以“趣”、“疑”、“难”为诱因,趣中涉疑,疑中涉难。我曾听过一节观摩课,老师所讲的是九年级《流速与压强》的内容,刚一上课,该教师就抬了一个自已设计的大飞机的模型和一些辅助器材,学生当时的反应是“哇”的一声,就算是对物理不感兴趣的学生都站了起来,后来老师在教学中讲解的时候,实验效果是看到了,但大部分的学生对飞机为什么升空却是一头雾水,对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并没有很好的掌握。并没有起到想象中的效果,这种现象其实在我们的教学中并不少见,有时候上下课来,感觉上的不是物理实验而是物理教具、模具的大比拼。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是这样做的:让每个学生准备两张纸,并将纸竖直平行放下,并提问:如果我们用力朝两张纸的空隙处吹,纸会朝哪个方向?接下来学生开始讨论,我把学生认为可能的情况写下来,然后让学生实际做一下,看看情况如何?通过实际操作后学生有了结果,在这个实验中我没有用什么大的教具,却解决了问题。所以我们教师在做实验的时候,对于教具的设计,不要太复杂,只要选择一些适当的器材,最好是每个学生都容易找到的,而且是越简单易做越好,只要能说明实验原理就行。这样课堂气氛会更活跃,更容易掌握,当他们顺利完成时自然会有成就感,也就对物理提高了兴趣。而且我们在教具设计上还要考虑安全性和可行性。
二、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全盘代替物理实验误区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教师们都喜欢使用多媒体进行物理实验教学。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确实有很多好处,多媒体把一些实验制作成动画课件,上课时教师在多媒体上演示实验过程,实验效果也非常明显。还有些实验因为自身设计、器材或实际教学条件的局限,效果不够理想,用多媒体教学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而且比较省事。因此多媒体教学成了相当一部分教师的“新宠”,而渐渐忽略了传统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这种现象出现在我们年轻教师的身上较为明显。但是我们做物理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培养学生对科学认真负责和对科学严谨的一种态度,这个大前提我们不能丢,更不应该丢。如果我们一味的采用多媒体教学这种模式,一个很好的探索学习的机会就变成了电子版的填鸭式教学过程。我们不能把多媒体当成“新宠”而忽略了传统的实验教学。对于初中物理实验我把它分成两类,一类是定性实验,比如声音的产生,物质的物态变化。另一类是定量实验,比如测量水的密度,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对于定性实验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演示,而对于定量实验,最好还是采用传统的实验室教学,毕竟利用课件进行实验是不严谨的。如果我们全部使用课件,教学是简化了,但是它只能算是一种模拟实验,在模拟环境下,它是没有数据理论偏差的,用模拟实验测量时,一点都不差,特别“精准”,而我们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很多与理论上不符的地方,其实就是因为在模拟实验中没有考虑数据理论误差,比如我们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理论上我们只要测出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就可以依据公式P=UI计算出小灯泡的电功率,在实验中,我们把电流表当成导线,电阻为零;把电压表的电阻当成无限大,没有电流通过,但实际上并不如此,所以在测出小灯泡的时候就与小灯泡的电功率产生了偏差,这样就会造成学生一味的只相信理论,而忽视了这些数据上本身就存在的误差,这是不科学的,也是对科学采取了一种不负责的态度,久而久之,学生没有了创新,不敢怀疑,这样完全背离的物理实验教学的初衷。如果不用传统的实验教学,学生没有动手、动脑机会,动手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就都得不到提高。因此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不能全盘代替物理实际实验。应该适"度"地应用多媒体。以多媒体为主的辅助教学手段的应用不能喧宾夺主,更不能使教师产生依赖心理。不能因为有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就丢了基本功,或不强调基本功。它不能取代教师,也不能代替实验。所以不能用模拟实验完全代替真实的实验违背物理教学原则,多媒体课件只是一个辅助工具,因此应用要适时恰当、科学合理,以免弄巧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