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消费时代圆舞曲中的舞者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hub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们说到时尚,或是谈到过往的时尚经典,都很难绕过汤姆 · 福特(Tom Ford)这个坐标式的名字。Vogue杂志法国版主编卡洛琳 · 洛特菲尔德(Carine Roitfild)曾说:“时尚史分为两个时期,前汤姆 · 福特时期和后汤姆 · 福特时期。”1 1990年,汤姆 · 福特成为Gucci女成衣部主管2 ,1994年,他成为艺术总监3 ,1995年那一季令人惊叹的服装推出后,他一举成名。
  Tom Ford对Gucci的改变
  在汤姆 · 福特领衔的整个90年代中,Gucci在构成其设计的三大维度中—材料、形态和构成—从始至终都保持了自己创新并独特的设计语言,这也是它在市场中占据份额的重要因素。他更为这个古老的意大利品牌带来了更多其他元素。自1994年起担任其创意总监的汤姆 · 福特,力图使品牌形象变得更现代化,以年轻品牌的形象面对大众。
  福特把1995年Gucci的秋冬秀做得不温不火,性感、成熟的服装引来了麦当娜(Madonna)和格温妮丝 · 帕特洛(Gwyneth Paltrow)等明星的注意。1995年,麦当娜接受采访采访时被问到她穿什么牌子的衣服,她说:“Gucci、Gucci、Gucci,这还只是个开始!”4 在1996年的采访中,汤姆 · 福特说“我们在同一文化之中,全世界都在喝鸡尾酒,看同样的电影,听同样地音乐,想看一样的东西。我刚到Gucci,曾为亚洲设计了不同的商品。现在,我们的顾客想要一样的东西(我们的商品),不论他们在纽约、东京还是香港。”5
  以往,Gucci是柔和的,并且是圆形的。而经过他的手,Gucci变成了黑色的、硬朗的,并且线条分明。Gucci这个貌似传统的带有贵族话传说的品牌一跃变为崭新的摩登代言者,成为年轻一族的时尚代表,塑造出集现代、性感和冷艳于一身的崭新形象。无疑,汤姆 · 福特时代的Gucci创造了一种区别于其他品牌—也不同于以往自己的,容易识别的风格,并顺理成章将之符号化,灿烂夺目奇葩共放般捧出可供消费的物象錯觉。
  在设计上,汤姆 · 福特大刀阔斧地整顿Gucci,在20世纪90年代欧美奢侈品牌转型的风潮中,Gucci在重新定义自己在时尚界的地位方面无疑是做得最成功的。6 他将一个古老的品牌和时下流行完美结合。时尚一方面来自于形式美感,一方面来自于品牌符号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形式美感的变化也必然使品牌符号延续和变化。
  在市场定位上,成为首席设计师后的汤姆 · 福特,首先将眼光投入到女性服饰,特别是高级定制的晚礼服。服装不仅比皮包、首饰、鞋子等物品更具有展示性,而且可创造性巨大,也有更加广阔的消费市场。1995至1996秋冬季上的迷人的“Jes Set”款成为一大热门,把Gucci推到时尚的最前沿。7 1999年,杰基O包以多种颜色重装上阵,引发巨大、持续的回应。就此,Gucci焕然一新,不仅是箱包皮具,服装等一切产品不仅成了时尚的代名词,更是新生代奢饰品消费主流趋之若鹜的对象。Gucci利用品牌核心价值进一步将其从上流社会扩展到时尚人群。8
  在其奢侈品行销之余,产业上调整—作为消费的前提—也在加速进行这。在主业稳固的情况下,Gucci不断延伸开发副产品,已经发展到11条产品线,借原有的渠道快速组织销售。 9 这11条产品线中,包括香水、皮具、男女装、皮鞋、丝巾、领带、手表、瓷器等。
  Tom Ford之前的Gucci
  Gucci公司由Guccio Gucci创立于1923年,总部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现属法国PPR奢侈品集团。Gucci第二代掌门人阿尔多 · 古琦(Aldo Gucci)构造出来的,他充分发挥了其商业天赋,成功创造了Gucci家族从中世纪就是宫廷御用专业马鞍的制造上的传说,这一形象更有助于取悦和吸引上流社会人士,所以马鞍和马术用品成了Gucci专卖店的重要标志。马鞍上的双缝线、固定马鞍用得绿红绿帆布饰带,以及源于马镫与马嚼子的马衔铁定马具都变成了Gucci皮具、服装、首饰的设计。马具为Gucci产品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设计灵感,其镶有马术链的麂皮休闲鞋已经成为鞋类历史上的一个典范,连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都收藏了一双。
  用竹子作为Gucci皮包的手提,虽然由于自二战之后的物质匮乏,天才的设计师不仅从日本找到了可以应用的材料,并经过特殊工艺加工成半环状,且将它融入到Gucci的设计品中,并经久不衰。“GG”标志来源于其创始人Guccio Gucci名字的大写字母。这一标志最早出现于上世纪60年代,因其设计的简洁和金属的冷峻,而在上世纪90年代—汤姆 · 福特时代—大放异彩。
  各方力量倾力消费文化的形成
  1995年,迪索从美国区CEO成为Gucci的集团的首席执行官,开始了和汤姆 · 福特的亲密合作,这也成为了一段时尚史中的佳话。他认为,衣服一定要时髦,同时必须商业化,只有这样,才能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90年代,一种新的时尚和商业联合起来,共同激发了人们的消费欲望。
  在包装上,汤姆 · 福特对Gucci品牌的每一个方面都进行了重新设计,从平面广告到店面装饰,他都要求务必处处体现“Gucci”一词真正的含义:完美、理想—当然,包括他自己在内。汤姆·福特在Gucci工作的时光中,他本人的公众形象和他所设计的服装几乎是不可分割的,如若说他完成了从一名设计总监到一位固定的品牌代言人的华丽转身,也不为过。“Gucci的标准制定者就是福特本人……他完美无瑕的外套、雪白的衬衫领口开至胸前、射向你的灼灼目光,汤姆 · 福特不但能激起女人的欲望,对男人也有致命引力。”10
  这样做对品牌推广和商品销售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媒体也会不失时机地给予充分报道。一方面,媒体需要炒作的噱头,他们通常和时尚品牌合作,分取商业利益;一方面,他们又亲手将时尚包裹上文化的外衣,促成品牌消费。   媒体的力量总是不容小觑的,使人根本无法坐而不见、充耳不闻。既然如此,作为时尚的创造者的福特,自然也会提供给媒体足够的卖点。在一整套情色广告之后,他把那种暧昧堂而皇之地带入时尚中,极为迅速地在Gucci上贴上了色情时尚的标签。11 时尚界都知道,加上性含义的东西会好卖。不仅如此,Gucci还在新闻炒作的风口浪尖上继续行走:1996年,Gucci邀请凯特 · 莫斯拍摄其春夏装的广告。 12 Gucci一系列突破极限、夸张前卫的广告宣传,与其说在宣传产品,不如说是在诱惑消费者,让消费者和Gucci的品牌形象合二为一,从而走在时尚的前沿。
  赢的是那个时代
  奢侈品设计是设计的一种独特类型,是一种创造消费的设计。它遵从某个时代的设计潮流并不圄于其中,90年代Gucci没有顺应80年代末的大众文化潮流,而是一直走在高端时尚的路上;将潮流元素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引发新的潮流。由广告和明星效应堆积起来的Gucci—像所有奢侈品牌一样,是从提高和改变自身产品设计来谋求消费的。当然,这种消费还是由赋含着文化特质的符号构筑起来的。
  汤姆 · 福特时代的Gucci无疑是璀璨的,有报道称 “古琦在1993—2003年10年间,实现了30%的年销售增长率。2003年上半年,有报告声称古琦的纳税金额达到近13亿美金。”Tom Form的设计生涯并非到此终止,但在Gucci的十年也是他事业最巅峰的状态,同样,也是Gucci的辉煌时代,这时代不仅仅属于Gucci,同样属于90年代意大利的奢侈品,属于当下新贵们茶余饭后的经典谈资。
  众所周知,1970年至1990年间,意大利品牌开始影响世界,并在全球主要市场站稳了脚跟。13 在这期间,意大利涌现了众多从小公司一跃成为迷人的超级品牌的企业,比如Armani,Gucci, Cerruti,还有Kriaia和Missoni。而此时,巴黎的T台却被街头文化掩盖了光彩,Levi’s、Nike和Cap等更加親近人们。穿着肥大夹克的说唱乐手成为社会的偶像,时尚女性也穿起了制服,让她们看起来权威、强势。20世纪90年代末,世界时尚风格趋向极简主义。多元化和极简,统领了一方舞台。
  不论怎样,一切终于像凯特 · 莫微和梅丽
  萨 · 查理德斯所说的那样:“20世纪90年代也充满了希望,毕竟在新世纪到来的前夕,我们应当抱着乐观的态度对待未来—一切终将走上康庄大道。”14 我想,所谓的“康庄大道”,大抵就是后Tom Ford时期时尚界诸子百家的时代吧。
  5 “We are one culture now. The world drinks coke, watches
  the same films, listens to the same music and wants to
  look the same. When I first came to Gucci, we use to
  design a different product for the Asian market. Now our
  customers want the same things- whether in New York,
  Tokyo or Hong Kong.”Tom Ford & Thomas Lenthal,“Tom
  Ford”, Thames& Hudson Ltd, London, 2004, p48
  6 卞向阳,《国际时尚品牌案例》,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
  2010年,第186页
  7 Gucci by Gucci, “Tom Ford’s autumn/winter 1995/96
  collection of “Jet Set”glamour is a massive hit, putting
  Gucci back at the forefront of fashion.
  8 Gucci的皮具一直受到明星和名人的青睐,鉴于杰圭琳·肯尼迪
  (Jacqueline Kennedy)经常使用一款Gucci手袋,此款手袋
  便被冠以“Jackie”的名字。
  9 卞向阳,《国际时尚品牌案例》,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
  2010年,第190页
  10 《当创造者成为品牌化身》,《费加罗报》,2004年8月4日
  11 一个著名的例子是,在一幅极具摄影美感的广告中,一位蹲着
  的男子抬头窥视一位女子私部剔出的Gucci字样。而这一宣传方
  式直至今日还屡试不爽http://www.gucci.com/cn/
  worldofgucci/campaign/fall-winter-11-adv
  12 凯特·莫斯曾经在CK香水“迷惑”攻势凌厉的广告上“露了
  两点”……在美国甚至掀起抗议和禁播风波,1996年,Gucci
  继续着我行我素的时尚的创造。
  13 (法)Ampelio Buccci, 《2003年时尚手册》,法国时尚学校,
  转引自(英)马克·唐盖特,《时尚品牌传奇》,中国纺织出版社,
  北京,2008年,第22页
  14 (英)凯特·莫微、(英)梅丽萨·查理德斯,《流行—活色
  生香的百年时尚生活》,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7年,
  第221页
其他文献
常会有人问:“艺术是什么?”或“艺术说了什么?”,就像问李安电影《少年Pi奇幻漂流》的故事说了什么?事实上问题的问法有个当代转向,转而如此问:“艺术是如何发生的?”“艺术是如何被说出的?”“少年Pi的故事是如何被说出的?”,“李安是如何说出少年Pi的故事?”“我此文是如何说出少年Pi的解读?”“少年Pi又是如何说出他漂流的故事?”……最后“说”本身的发生学是如何被这电影故事说出?也就是当代问问题的
期刊
当黄静远将自己的作品命名为《C城的那些事》,C这个字母在她的构想中所关联的应该是China或Confucius(孔子)这样的词—事实上它的英文命名就是Gossip from Confucius City。不过在我看来,C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英文字母,却还有着汉字不可替代的象形作用,它看上去就像一弯月亮,表征着某种残缺、虚幻和不确定,如同当代中国现实的剪影。  《C城的那些事》是黄静远完成于2011—
期刊
邵帆的工作室位于北京近郊的西田各庄村内,从2004年开始兴建,并于2005年正式迁入。工作室总占地面积约为3000平方米,由展厅、绘画工作室、雕塑工作室、会客区、住宅区和院落等不同功能区域所构成。  邵帆工作室的布局设计就像他曾经创作的系列椅子和家具的设计一样,以“打破与重建”作为主要手法,尝试着溯源和发展中国传统建筑格局的精髓,并以看似轻松的方式打破了代表着传统伦理制度的严格对称方式。室内空间与
期刊
贝林德·德·布鲁伊克于1964年出生于比利时根特市,  并在此居住和创作至今。布鲁伊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开始  使用蜡、马毛和马皮、木头以及纺织物等有机材料创作出不安、疏离和孤独的画面。她作品的焦点在于雕塑的性质,通过审视艺术史进行深刻的冥想。她受多种艺术影响,从包括北欧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  如罗杰·范德维登、凡·爱克、罗伯特·廉宾和卢卡斯·克拉纳赫  到卢卡·佐丹奴赫以及意大利十七世纪的宏
期刊
尽管今天我们把美国行为艺术家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c)称为“行为艺术之母”,但究竟谁是行为艺术最初的祖先,很难有一个公论。如果千年以前庄子不写下“尾生与女子期于梁(桥)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又何来行为艺术家何云昌的作品《抱柱之信》?当然,本文要讨论的并不是要追溯行为艺术的源头,而是对行为艺术发展到今日出现的一些现象展开反思和讨论。  1989年2月,在中国美术
期刊
罗玛:你的系列作品《C城的那些事》英文名是Gossip from Confucius City,能解释一下Confucius(孔子/孔学)在其中的含义吗?  黄静远:我这套作品的想法是从2011年在加拿大所做的一個个展中抽离出来的。那个个展的名字叫做《Confucius City and Its Museum》。 这个展览中我虚构了一个孔子城,以对应中国官方在海外的一个文化意识形态机构:孔子学院。
期刊
我们的童年  从来不乏讲故事的人,  故事常包含实在的生活经验  与翱翔无垠的想象  我们的童年从来不乏讲故事的人,故事常包含实在的生活经验与翱翔无垠的想象。讲故事的人曾经是远游归来的探险家,听故事的人也会追随成为转述者,在口口相传、添油加醋之间,故事逐渐生长、丰满、流传。在近几十年的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的远游者常常是从乡村出发前往都市,但他们在离开之后迷失了回家的路,家乡在城市化进程中淡去甚至消失
期刊
“他”在镜头前倾力摆完pose,  其中难免有个人化的悲伤或失落作为底色,  但在笔耕不辍的劳动后所获得的充实感受,  却可以让“他”在每日吹灭蜡烛后安心地洗脚睡觉,  或许“他”还会在后半夜  做个关于脱贫致富的实在美梦吧  在名为《没有河流的航标》和《自画像》的双个展中,两位并非科班出身的艺术家,用绘画的方式表述着各自不同的关注对象。元文章的“自画像”在不同的装扮间变换着身份的假说,这些形象几
期刊
在平淡中求真,  在矛盾中思考,  不会使他显得特立独行,  更别说“孤独”了  北京林大艺术中心主办的“守望野草滩—陈树中个展”已拉开帷幕数月将近尾声,展览作品二十余幅,完全体现了陈树中的个人特色。展览以艺术家带有含蓄、中庸、内敛生活的哲学,反映农村生活本质。  此展作品大部分是新作,数量不多。展出作品内容如同作品数量一样紧凑。新作的整个面貌较以往没有太大的变化,主要还是强调一种自己的象征写实的
期刊
2013年3月9日,现年89岁的法籍委内瑞拉艺术家卡洛斯 · 克鲁兹 · 迭斯(Carols Cruz-Diez)的展覽“卡洛斯 · 克鲁兹 · 迭斯艺术展:色彩环境与模糊—2013年中国校园巡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开幕。  卡洛斯 · 克鲁兹 · 迭斯是欧普艺术最具影响力的代表艺术家之一,被誉为“色彩运动艺术之父”。他从上世纪50年代起开始创作具有运动感和闪烁效果的绘画,并通过自己的艺术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