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归国华侨苏景铭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86134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景铭在发言

  1954年6月19日,一艘驶向中国的荷兰客轮“芝万宜”号自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丹绒布禄港起航。船舱里的大部分乘客都是回国求学的华侨青年。其中有几十名是“万隆回国同学会”的成员。毕业于万隆清华中学的19岁华侨姑娘苏景铭,就是其中一员。
  眺望着茫茫大海,苏景铭和同学们在兴奋激动的同时,又感到有些伤感留恋。兴奋激动的是,他们将回到心驰神往的祖国,实现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梦想;伤感留恋的是,他们离开了自己亲爱的家人,不知何时才能再见面。而这片熟悉的土地,是父辈播洒血汗拼搏扎根的地方,也是自己生育成长的地方。


  苏景铭祖籍福建省福清县渔溪镇上迳乡何厝村。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东南沿海的老百姓在家乡难以生活,便纷纷出国到南洋谋生。苏景铭的父亲苏盛根在20世纪30年代,为生活所迫也踏上了出国之路。他投靠一个本家兄弟,到印尼万隆落脚。
  万隆(Bandung)是“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省的首府,是个群峰环抱的高原盆地,盛产茶叶和金鸡纳霜,工业和文化都很发达,同时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勤奋刻苦的苏盛根在亲戚的关照下,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万隆扎下了根。他从打工卖苦力开始,到做小生意开杂货店,最后专门经营布匹,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年发展,终于使全家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日子。
  1935年5月11日,苏景铭在万隆降生。在父母的呵护下,她茁壮成长并获得受教育的机会。华侨子女上的当然是华文学校,传承中华文化是华侨世世代代不变的共识和愿望。苏景铭在南化学校读完了小学,接着进清华学校读初中和高中。
  读书期间,苏景铭遇到了一个对她人生产生重大影响的人,就是杨望东老师,后来才知道他是中共地下党员。他经常给要求进步的同学讲来自祖国的消息,讲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本质区别,讲解放区的进步光明,讲国统区的黑暗腐败。老师的谆谆教导,春风化雨般地滋润着同学们的心田。苏景铭从小树立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理念。而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海外时,她和进步同学更是萌发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设新中国”的念头。
  1954年,她高中毕业。同学中有人在印尼或到澳大利亚和德国留学深造,但包括苏景铭在内,更多的同学则选择回国。华侨社会掀起了一股归国热潮。父母对于女儿的选择表示同意,亲戚也说:“这孩子有志气,就让她走吧!”
  解放初期的新中国,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回国,就意味着要到陌生的环境里经受考验。但这并没有动摇华侨青年们的赤子之心。大家说:
  “为了建设新中国,我们什么挑战也不怕!”
  到印尼移民厅办手续时,移民官员说:你们要回中国也可以,但必须保证不再返回印尼。苏景铭和其他要求回国的同学毫不犹豫地承诺:永不返回!
  苏景铭和志同道合的同学满怀豪情,毅然离开温暖的家,泪别亲友師长,义无反顾地踏上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征程。


苏景铭(左二)在回国轮船上


  经过9天的连续航行,“芝万宜”号顺利抵达香港九龙。大家下船后,步行至深圳,然后乘车到广州。“万隆回国同学会”的同学们不久转赴北京,他们被安顿在北京华侨补习学校学习,一年后参加高考。苏景铭被录取到位于太原的山西医学院公共卫生系。
  党和政府在各个方面关心这些莘莘学子。当时,到山西就读医学院、工学院和农学院的华侨学生很多。1956年,太原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宣告成立,苏景铭被选为主席团成员。华侨青年有了自己的社团,更有了“家”的感觉。医学院的食堂还成立了“南方灶”和“北方灶”。苏景铭和其他侨生在“南方灶”吃到了可口的饭菜,完全没有生活不习惯的痛苦。即使在国家困难时期,苏景铭也没有遭受过一般中国人所受的苦难。归国华侨所持有的供应证,供应的粮食全部是细粮,每月还有半斤食油(一般人只有3两)。她还有一些侨汇,持侨汇券也可以购买一些日用品。这使她能够顺利地度过各种物资都十分匮乏的艰苦年代。为此,她由衷地感激党和政府对归侨的关怀,感到祖国的怀抱无比温暖。
  在祖国的怀抱里,苏景铭感到心情舒畅,学习的热情和要求进步的热情十分高涨。她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还在大学二年级时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并先后担任了班长和团支部委员。


苏景铭伉俪


  1960年,苏景铭从山西医学院毕业,由于表现突出被留校任教,先后在“保健组织学”“环境卫生学”“卫生统计学”教研室,一直在教师岗位上工作。如果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对海外赤子是一次伟大的感召,那么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对于回归的赤子则是又一次空前的动员。苏景铭和广大归侨侨眷终于彻底摆脱了错误路线的羁绊。“为建设祖国献力!”在这个神圣目标的激励下,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建设新中国的伟大事业。
  苏景铭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早就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的申请,但迟迟得不到批准。她不抱怨,不气馁,一直用高标准要求自己,一如既往地勤奋工作,默默地接受党组织的考验,坚信党组织的大门总有一天会对她打开。   1983年4月25日,这一天终于到来了,苏景铭实现了多年的愿望,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以后,她对自己的要求更严格了,干工作更自觉了。无论是在教学上还是在科研上,她都是鼓足了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在担任了18年的助教之后,苏景铭于1978年晋升为讲师,1986年晋升为副教授,1994年晋升为教授。她曾任教研室副主任、党支部委员、山西医学院“三胞”联谊小组组长。1986年,她被评为山西医学院优秀共产党员,1987年,她被省侨办省侨联授予“归侨侨眷先进个人”。在科研上,苏景铭曾发表、出版数篇(部)论文、论著,另外,苏景铭还参与编撰一些科技著作。


作者与苏景铭合影


  苏景铭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她的丈夫徐钟祺是1948年参加解放军的老兵,曾任晉冀鲁豫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的看护。1954年他参加高考,录取到山西医学院。毕业后留在本院工作,担任过教师、教学秘书、党总支副书记、书记、学院工会主席,直至离休。苏景铭与徐钟祺是在1962年结为伉俪的。他们在工作上相互扶持,携手走过风雨岁月。他们生育有一子一女。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北京一家外资机构工作。女儿大学毕业后出国深造,现定居法国,从事汉语教育工作。
  苏景铭的父母生育了12个儿女。苏景铭是老大,下面还有11个弟妹,如今健在的有9个妹妹。亲属之间互相思念是人之常情,因此,探亲成为所有归国华侨生活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大家渴望海外亲人来华探亲,渴望自己有机会出国探亲。
  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同时,世界形势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平友好成为世界潮流的主流,各国之间的友好交往和互利合作日益发展。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印尼的家人多次来华探亲观光。父亲曾到太原看望,看到大女儿事业有成,生活幸福,感到欣慰,说:“当年你选择回国,看来这条路走对了。”苏景铭也先后3次到印尼探亲。昔日对华侨多方限制的印尼当局,也改弦易辙采取了明智灵活的政策,允许回中国定居的华侨重新入境探亲或旅游。苏景铭头两次赴印尼是委托旅行社办的各种出入境手续。第3次探亲是在2009年10月,是她自己办的签证手续。长期以来中国人出国是一件复杂而艰难的事情,而今变得越来越简单,越来越快捷。苏景铭亲身体会到:只有祖国繁荣富强,中国人在国际舞台上才能够昂头挺胸啊。
  苏景铭是1996年退休的。头3年因为教学工作的需要,她还继续带课,到了1999年才真正退下来。实际上,她是退而不休。她每天仍坚持看电视广播,关注国家和世界大事,积极参加侨务部门举办的各项活动。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她回顾自己走过的道路,对自己过去所做的一切概括为6个字:无悔,无怨,无愧。
其他文献
《山西日报》是中共山西省委机关报,山西人民伴着《山西日报》走过了71年的历程。《山西日报》的奠基人之一史纪言(1910-1983)是山西黎城人,他对《山西日报》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党的新闻事业倾注了毕生精力。一  1948年秋,全国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决战阶段。华北野战军三个兵团及晋中军区部队等雄师,在徐向前同志统一指挥下,团团包围了孤城太原,展开了先扫外围后攻城的攻坚战役,为拔掉国民党在华
期刊
丹枫阁是清初山西祁县戴廷栻建造的一座楼阁,距今已有360年的历史。阁楼后被焚毁,仅存傅山题写的牌匾,现存于乔家大院。傅山书就的《丹枫阁记》现藏于祁县渠氏后人手中。  宋版古籍——山西祁县图书馆馆藏宋版《昌黎先生集考异》是国家一级文物,海内孤本。这部书是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为《昌黎先生集》所作的考异。  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者,究竟有何不解之缘呢?  关于丹枫阁一、戴廷 建阁  戴廷栻(1618—
期刊
旧政协会议又称“中国政治协商会议”,为什么简称旧政协呢?这次会议是由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各界人士共同参加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旧政协会议。为了区别“旧政协”与“新政协”,后来接受了周恩来总理的建议,在政协召开之前将“新政治协商会议”改称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  旧政协会召开概况  为什么要召开旧政协会议?那是根据1945年8月间毛泽东主席到重庆同蒋介石进行和平谈
期刊
赵二湖是已故作家赵树理的次子,也是兄弟三个中唯一存世的人。2009年我写《赵树理与苟佩芳》时,曾给他打电话,问其父亲生前在家里提没提到过琚寨和苟佩芳?二湖答复很明确:“没有,”并说:“我这是第一次听说我父亲还到过长治县哩。”  2013年1月11日,“长治市赵树理文学研究会”成立25周年大会在长治宾馆召开。那天来了很多人,赵二湖也来了。他戴着顶帽子,穿着件灰棉衣,跟他爸的模样差不多。才67岁的人,
期刊
1948年平遥解放前夕,我从平遥中学初中毕业。在平遥县城闲逛时,看到不少墙上贴了阎锡山政权平遥政府贴的宣传画。画上有名有姓,说的是某村财主等如何被残害,有几颗骷髅自说自话。其中一个骷髅说:我多念了几天书,被杀了;另一个说:我多种了几亩地,被杀了……一共有六十种宣传画,总称共产党的“三十六刑,二十四杀”。人们看了后恐怖万分。有幅画上是一群学生被强迫背上炸药冲锋在前炸碉堡送死。我看了心惊肉跳。  一天
期刊
明大同镇所辖的广灵城,位于今山西省大同市广灵县。《广灵县志》(人民出版社,1993年11月第一版,下同。)记载,这座城最早修筑于五代后唐同光二年(924年),辽统和十三年(995年)置广灵县,明广灵城即筑于辽城址。此外广灵县境内还有汉平舒县故城、稻地古城遗址。  《三云筹俎考》记载,广灵城洪武十六年(1383年)土夯,万历元年(1573年)砖包,城周长“2里7尺15步,高四丈,内驻知县操守各一员。
期刊
延安工作当劳模 主席接见受表彰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由于苗玉香各方面比较优秀,在时任中共陕甘省委妇女部部长蔡畅大姐的推荐介绍下,苗玉香于193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不久,全国各路的红军队伍陆续抵达延安,同时也有不少进步青年学生以及革命积极分子也到达了延安,加入了革命队伍的行列。由于革命工作的需要,苗玉香调到医院从事洗衣工作。  洗衣工作很艰苦,洗衣工们要把伤员们替换下的衣服、床单、被褥
期刊
19世纪60年代,当清政府刚刚平定太平天国运动而得以喘口气的时候,同治三年(1864年)新疆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反清运动。喀什噶尔的伯克司迪尔向中亚地区的浩罕国乞师求援,浩罕军阀阿古柏随即带兵进入南疆,并很快攻城略地。清军驻地过于分散,且没有料到浩罕会突然出兵,所以面对阿古柏的突袭,不断战败。随着阿古柏伪政权的建立以及与英、俄、土耳其的勾结,新疆地区各族百姓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清政府面对新疆难题,为了
期刊
明朝崇祯十四年(1641年)冬,范志完到任山西巡抚,崇祯十五年(1642年)六月,升任兵部左侍郎离开山西,在任山西巡抚时间不到一年。在此期间,范抚台在繁忙的公务之余访贤吊古,赤子之情遍及山西各地,留存至今的仍有四处碑石,分别为平陆傅相祠“傅崖”题记、绛县文庙“绛侯封邑”题记、襄汾张良祠“留侯故里”题记、长子灵贶王庙“紫云山”题记。崇祯十六年(1643年)十二月,范抚台因抵抗清军不力被明思宗朱由检下
期刊
1954年,郭铁旦当上了山西省潞安县(当时长治县和潞城县合并,称潞安县)六家村“建丰”农业社的主任。他这人爱琢磨,常常一个人蹲在地头想。这一带是半丘陵地区,以种植玉米、谷子为主。按传统的种植方法,种玉茭的行距竟达到2尺多甚至3尺宽,有“玉茭地里卧下牛”的说法。一亩地的玉茭好年景才收100多斤,一个小的手推车就装完了。郭铁旦觉得这太浪费地,于是他同时在好几块地里做试验,最后终于摸索出一套“密植”的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