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史写作何以成为艺术创作?

来源 :艺术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639919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篇小文的起因,是我在10月14日参加了一次关于艺术史写作的讨论会。
  年轻策展人卢迎华在会上提出了关于把历史写作作为艺术创作去进行,并通过策展体现出来的观点。实际上,卢迎华在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上已经对这一观点做了一个尝试。这个名为《偶然的信息:艺术不是一个系统,不是一个世界》的展览试图对1990年代的艺术史作一番梳理和回顾,同时也穿插了一些和1990年代作品毫无关系的作品,而1990年代的一些重要作品却并没有包括在展览里。为什么有这些作品,而没有那些作品,策展人没有做出具体说明,却给出了一个笼统的理论:因为“艺术不是一个系统”,一切都是“偶然的信息”。卢迎华认为“放弃对于陈述过去的艺术创作的线性和因果关联逻辑的惯性”,达到像艺术创作那样的境界,那么“也许我们可以洞察到艺术与艺术之间更本质和更基本的关联性”。
  消除线性描述和逻辑关联,却要达到“更为本质的关联性”。这在艺术史的写作中可能吗?如果像让·凯奇把米粒随意撒在五线谱上来作曲那样,完全偶然地去选择艺术家,会不会为艺术史写作提出重大启示呢?艺术和史学的区别在于:史学有一个必须去面对的客体,而且以“求真”作为学科的立身之本。不去面对客体,不去求真,就不必称之为历史写作。历史学之所以要发展出一整套严谨的学术规范和技能,不仅是为了使自己区别于科学和艺术,更重要的是,这些方法使历史学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持客观和中立的立场,时刻警惕意识形态或各种利益对历史写作的渗透。在中国现当代史上,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压迫和渗透使历史写作成为一个重灾区,这是毋庸置疑的。
  年轻策展人要开拓新的策展思路无疑是好事。在某种程度上,我非常赞同卢迎华在策展中寻找更多地运用创造性的方法,以获得更宽阔的视野。只是,创造性的思路必须有完整的理论阐述来支撑实践。把历史写作减缩成是对必然性的追寻,把偶然当作历史的写作法,显然太过草率和简单。“偶然”确是一个有趣的概念,特别是当它用对了地方时。当我们做一个和特定历史有关的展览时,把展览的内容结构变成偶然的组合,无疑是对历史这个客体的否定。
  历史有没有一个客体?它是不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大英百科全书》说:“历史一词在使用中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含义:第一,指构成人类往事的事件和行动;第二,指对此种往事的记述及其研究模式。前者是实际发生的事情,后者是对发生的事件进行的研究和描述。”正因为我们只能通过历史的写作才能看到历史,所以历史写作的求真态度才显得异常重要。不尊重历史的事实,认为谎言重复一百次就是真理,和法西斯的态度就没有区别。历史写作,不仅需要“对史料竭泽而渔的收集和严格精详的考订”,也需要“排除主观因素,不将自己民族的、政治的、个人爱好的偏向掺杂进去,他必须尽可能地客观、中立,不偏不倚”(彭刚《什么是历史》)。
  提出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在于,艺术圈里有些人认为艺术史并没有客观标准,真正的标准是“金钱+江湖关系+媒体炒作”。因为事实并不存在,事实所构成的历史也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描述,而描述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这一思想在我看来正是造成当下学术腐败的原因之一。
  我在《85新潮》展览的序言中说过:“随着时间和文化的转换,对一个历史时期的判断也会发生变异,历史永远在涂涂改改。因此,一个‘维持原判’的回顾展一定不是一个好的展览,而胡乱地‘重新解读’历史也不会具有创造性。历史的写作尽管只能是主观的,但它必须通过时间所展开的维度,在更宽广的范围内去发现更完整的描述,以使对历史的观察获得更为整体的视角。”
其他文献
艺术并没有死,而是通过变成自我消除的无,获得了超出自身寿命的永生。缺乏内容、在原理上被无限双重化的艺术在“美学领地”的虚无中彷徨,在形式和内容的沙漠里游荡,它被不断带往自身形象以外,在寻找自我确认这一不可能实现的尝试中,不断唤起然后又立刻废除各种形式与内容。艺术的黄昏可以比艺术的整个白天还要长,因为艺术的死亡正意味着它变成一种死不了的东西,意味着它已无法用作品在本质意义上的起源来衡量自身。  为了
期刊
相对泰康空间以前做过的“51平方”和一些实验项目,对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历史题材的展览有些好奇,问到泰康空间艺术总监唐昕时她说:“其实土地和农村问题都是中国非常有代表性、重要和有意义的话题,当代艺术领域也值得去关注。把中国当代艺术放进1942年至今的历史里考察是泰康空间所独有的研究视角,一方面符合泰康空间一贯的‘追溯’理念——以当代艺术的眼光来关照过去的历史如何影响到今天的进程,同时与我们—直以来对
期刊
广东时代美术馆自建立之初就力求深入社区,深入大众的日常生活。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和摸索,尽管遇到一系列的质疑和挑战,但时代美术馆具有前瞻性的活动充分展现了在社会现实剧烈变化的中心,如何采取艺术行动进行干预和占领的实验过程。通过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它生产出了一种打破传统艺术自治区界限的、极具活力的自治空间。  美术馆的概念危机  关于广东时代美术馆,我想还是从我的一篇旧文说起,旧文是为“一个(非)美术馆
期刊
在这个充斥着正能量口号的社会,琴嘎公然打出了“暗能量”的旗帜,把被正能量的形式和口号所掩盖的冲突、矛盾着的现实揭示给人看。就如大多数人更愿意接受电影《少年派》中动物版本的故事一样,对于现实的残酷和灰暗,人们总是不忍直视。  “近年的研究表明,宇宙是由暗能量主导的,而不是通常所能见到的和目前已知的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能量。”一个社会的运转也是如此,很多时候,起到决定性主导的往往不是人们看到的表象世
期刊
艺术家夏国在其最近的展览《美丽新世界》中,大量利用霓虹灯和LED。这些霓虹灯管形成了各种形状:大脑、弓、套索、铁丝网。这些物体的能指非常固定,观众很容易就会想到一些关联的形象。夏国并不担心作品被误读,他认为“误读也算是构成概念的一部分”。  一个绚丽的发着光的用来自杀用的套索,一个绝望的物象和充满希望的形态,这让我联想到赫胥黎笔下的《美丽新世界》。那里的人们幸福到眩晕,因为摆脱自由的重负而狂喜,对
期刊
1821年11月11日,陀思妥耶夫斯基出生在俄罗斯的一个医生家庭,其代表作有《卡拉马佐夫兄弟》和《罪与罚》。  1840年11月14日,克劳德·莫奈在法国巴黎出生,他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  1863年12月12日,爱德华·蒙克在挪威勒滕出生,其代表作《呐喊》具有鲜明的表现主义特征  1840年11月12日,法国雕塑家罗丹出生于巴黎,被认为是l9世纪和20世纪
期刊
当下,艺术界最不缺的应该是艺术杂志。2007年中国当代艺术迅速升温,促使一部分人对当代艺术抱有幻想,其中各种以当代艺术为名的杂志的纷纷涌现便是现象之一。突然之间一本艺术杂志诞生了,突然间某本杂志销声匿迹了。这种迅速的变化就像前浪的消失是为了迎接更大浪潮的到来。  与此同时,各类时尚、娱乐刊物纷纷以跨界的名义设置当代艺术板块和栏目,乃至创办艺术刊物。大众传媒发现了当代艺术中的时尚因素,这里也有传奇、
期刊
《日常转译》是12月24日发生在重庆的展览。在展览泛滥成灾和仰望明星的时间,不大肆渲染,没有成功艺术家参与的展览,大都是悄悄发生,迅速湮没。大众更喜欢凑热闹,更容易被声名和艺术之外的东西所牵引。就像人们往往看见一个迎面扑来的浪头而忽略下面涌动的暗流。所以,对于“日常转译”这样的展览,如果没有传播似乎就根本没有发生。但是,它却是一个不应被忽视的展览,尽管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它的意义。  这不仅仅是一个
期刊
在末日的第二天,象征着救赎与重生的日子,迎来了比利时艺术家贝林德·德·布鲁伊克在中国的首次个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她创作了大量由蜡或马皮制作的雕塑,利用坚硬与柔软的巨大反差,营造出一种庞大、疏离却不安的戏剧性效果,勾起人们内心挥之不去的关于爱与痛、理与欲、生与死的挣扎。当同时代的许多艺术家高调地宣布摒弃情感,转向晦涩的哲理沉思或敏感的政治话题时,她却执着地从对周遭世界的具体体验中把握一些看似
期刊
明明是一个画展,却起名为“这是一个画展”。策展人王麟试图用这样一个展览名称以及他所精心挑选的“去绘画性”的作品来完成一种对绘画及展览的颠覆与反方向思考。  参加展览的六名艺术家被策展人分为两组进行集中展示,一组由程广峰、邓猗夫、卢征远所组成,另外一组则是由黄淋、盛天泓、谢冰鑫所组成。第一组的艺术家所展示的作品更类似于综合性材料作品,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加入了外行人的创作,这些外行人之前甚至从未有过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