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须先验证智慧人假设

来源 :人力资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ajiang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产的智能化不仅仅是对人工的替代,更应当是对劳动者的一种解放,但是在生产智能化的进程中,必须防止不平等的升级或者收入差距的拉大。
  第三次工业革命、人工智能时代,会给人类带来多大的改变?以色列历史学家、世界级畅销书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一书中的回答是,“从智人到智神”。也有人直接将此书译为《人类迪乌斯:明天的简史》,“迪乌斯”就是“上帝”或“神”的拉丁文音译。智人、智神在管理领域涉及对劳动者人性的假设,在众多的劳动者人性假设中,该书既是历史地也是逻辑地选择了智慧人假设,对于实现“员工创客化”不无启示意义。
  从“智人”到“智神”需要人性链接
  顾名思义,《未来简史》是对可预见未来状况的描述。尤瓦尔·赫拉利认为,在智能技术色彩纷呈的背后是一次新认知革命。因此,人类面临的议题之一就是取得神一般的创造及毁灭能力,将“智人”演化为“智神”。这实际上还是将未来的源与流都指向人自身,与对人性的认知密切相关。无论智人、智神是结论还是目标,在诸多有关劳动者人性的假设中,只有智慧人假设能够将两者连接起来。
  《未来简史》第一部分是对历史的回顾,作者将其命名为“智人征服世界”,其中当然包括从猩猩进化到智人的人类初期历史。从其对世界的征服意义来看,主要强调的是智人和其他生物的区别在于大脑,智人学名Homo sapiens,来自拉丁语, 其中sapiens的意思就是“智慧”。然而从人类遏制饥荒、瘟疫和战争,使其从过去“不可理解、无法控制的自然力量”转化为“可应对的挑战”来看,说的则是“过去几十年间”的事情。这就不能仅仅从生物学的角度理解智人的内涵。从智人为世界赋予意义的特殊功能来看,至少从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智人就是当代的智慧人。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管理领域,劳动者就是智慧人。
  至于由“智人”演化成“智神”,这并不虚幻,只是指人的智慧水平的增强或者提升。《未来简史》的作者在书的第三部分讨论了“智人失去控制权”的现实挑战,指出了智慧人出现分化的可能性。按照作者的说法,“智神”就是通过生物科技升级了肉体,通过人工智能融合技术加强了智力的程度。我们“现在的目的是将人类提升为上帝,将之从智人转为人类上帝”。也就是说,人类智慧需要升级版。其实,认为人的智慧可以发挥到出神入化程度的说法,古已有之。《周易》就指出:“百姓日用而不知,谓之曰‘神’ 。”今天也是一样,所谓“神”,就是科学技术的发展颠覆了很多当下认为无需佐证的“常识”,人工智能的实力超越了想象。
  毫无疑问,从智人到智神之间横亘着历史进程中经久不变的基因,否则作者无法依照某种框架结构预见未来数十年的轮廓。只不过,作者在这里对人性的描述虽然前后有别,但强调的都是历史的主体性,而不是像行为科学曾先后提出的“经济人”“社会人”“自动人”“复杂人”那样,只是把劳动者视为管理对象。需要指出的是,在进入“第三个千年王国”以来,我国学者也提出过不少新的关于人性的假设,如“创新人”“虚拟人”“智慧人”“智能人”等等。这些假设虽没有受到人们更多的重视,但其实它们更接近智人、智神的主旨。相比较而言,智慧人假设突出了人的主动性,更可以成为将智人、智神两个环节链接起来的轴线。
  转型需要确认智慧人假设
  我国传统文化强调,人在历史进程中的主体性就是“以人为本”。只不过通过《未来简史》一书的启示,我们可以更进一步认识到,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的智力、智慧为本。从智人到智神的升华逻辑告诉我们,智慧人具备转型潜能、创新潜能。要想适应智能时代,顺利实现转型,就需要确认智慧人假设,从而才谈得上激发这种潜能。
  首先,实现“中国智造”的境界,需要先校正“中国制造”中管理者对人性假设形成的错误潜意识。在中国经济粗放式发展过程中,不少管理者对人性假设之类的话题嗤之以鼻。当管理者试图把下属打造成一种执行机器,以利于扮演“世界工厂”的角色,实际上是把劳动者假设为执行人,似乎他们理应执行,不应有任何借口。但是,当“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的层面跃迁时,将劳动者视同执行人的管理方法已然过时。经济转型需要管理转型,管理转型需要建立在新的人性假设之上。而“中国智造”注定要重视员工的智慧,这一点毫无疑问。
  其次,新型企业的运转以智慧人假设为前提,有利于使创新从基层抓起。“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是企业的一种新型运转模式,实际上就是以智慧人假设为前提,否则“让听得见炮火的人呼唤炮火”就成了乱弹琴。在全社会兴起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趋势也是一样,那既是基于社会对新型劳动者的信任,也有助于消除创新创业者的个人心理障碍。
  按照《未来简史》一书的说法,智人成为智神有三条途径:生物工程、半机械人工程、非有机生物工程。这些都是通过技术、产品或者服务创新来实现的,显然离不开千百万人智慧火花的绽放,而非通过“顶层设计”来框定。按照佛家的说法,智慧是被生活磨炼的一种内心的光明。这种光明原本就存在,存在于劳动者的生活实践。
  再次,企业管理应当确立以满足智慧人的获得感为重要目标,对劳动者的智慧给予充分的尊重。无论是以人为本还是以人的智慧为本,都不是为了榨取红利;相反,应当像遵守资本规律那样让劳动者参与发展成果的分享。生产的智能化不仅仅是对人工的替代,更应当是对劳动者的一种解放,必须防止不平等的升级或者收入差距的拉大。如果劳动者连住房都买不起,对技术进步没有任何获得感,对劳动者智慧的利用就是让他们自掘坟墓。《未来简史》的作者认为,下一个世纪,人类要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获得永生、幸福和神圣。智人在获得幸福、快乐、长寿的权利之后,才有望成为“智神”,而这不应该将劳动者排除在外。
  从机会博弈转向诚实创新
  管理者对劳动者智慧的发挥既不能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又不能试图与之博弈。只有帆正风清,机会博弈的逆选择受到有效遏制之后,才能真正将员工的智慧聚焦到产品和服务的诚实创新上来。当然,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待于全社会的正本清源,乃至机制重建。
  首先,倒逼教育改革,按照智慧人的成长规律培养人才。有道是“中国教育的今天,就是中国经济的明天”,可见教育与企业经营的关联度之大。反过来说,如果教育提供不出企业需要的智慧人,就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我国早有学者主张教育应当实现从培养“知识人”到塑造“智慧人”的理念转变;在尊重自由人格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自主水平、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理当消除教育中的“高分低能”现象。这与尤瓦尔·赫拉利有关把教育从“提问和背诵”引向“引导和思考”的主张是一致的。若没有好奇心、想象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即使称得上有知识,但未必能够有所创造。这不是说知识不重要,而是“因为意义和权威的本源在于我们的内心,所以更重要的是你自己对这些事情的看法”。
  其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知识结构的自我颠覆。对智慧人的素质进行道德评价,不难发现其中有恶的一面,因此,提升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十分必要。知识产权的确立与价值实现既是对诚实创新的保护,也是对各种“伪”创新的遏制。没有后者就难有前者;有了后者,智慧人才会把智慧真正用在诚实创新上来。当然,对特定知识产权成果的保护是有边界、有期限的,虽然不可侵权,但是可超越,可以使用新方法、新技术等替代。特定知识产权成果的持有人要想避免被超越、被替代的命运,只能自我颠覆,获得新的知识产权。随着知识更新的加快,人们的知识结构也要随之改变,昔日的“学富五车”有可能out;要想避免沦为作者口中只会打电子游戏的“无用阶级”,就需要不断充电,自我充实,自我改进,以拓展个人持续发展的途径。
  再次,不断改善人性化管理,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坚持正确导向。人性化管理不仅仅是怀柔,还需要根据人的行为规律抑恶扬善。究竟是为善还是为恶,劳动者通常会根据环境理智地做出趋利避害的选择。而正确导向指的是对规范、规则、和谐、合作、正当原则的坚持而不是违背。对人性化管理与正确导向的强调,类似于尤瓦尔·赫拉利所主张的“人文主義”。作者举例说,由于科学本身无法处理价值和意义的问题,我们可以发明火车,但是却不知道火车该开向哪里。科学家无法做出道德判断,需要通过商业权力杜绝劣币驱除良币的逆选择。因此,“人文主义和科学之间的盟约已经定义了现代社会:后者帮助人们实现前者设定的目标”。可见,人性化管理中的正确导向是十分重要的。
  责编/张晓莉
其他文献
人才评估错误率VS招聘平均成功率  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1000万组“猴子”指数基金(即电脑随机创造和加权的基金)和市值加权指数基金(即投资专家们推荐的积极管理基金)做了对比,他们发现,几乎每次都是猴子基金获胜。  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在人才甄选方面比猴子也强不了多少。如果通过计算面试官对求职者的评估和求职者被录用后的绩效之间的关联度来估算面试官的成功率,会得到一个很大的数值范围。假设100%正
《向上汇报》  本书以6位中层管理者在高层管理会议中的汇报演讲经历为主线,详细讲解了他们在面向高层会议时应该注意的各种事项、汇报技巧等。同时,22位世界五百强首席高管,包括惠普、英特尔、华纳兄弟、可口可乐等,这些高层管理者对职场人士的汇报技巧提出了大量的建议。  《反洗脑II》  你想知道人们为何说谎,如何说谎,说谎时有何表现吗?你想知道如何识破这些谎言吗?你想了解如何创造和增进识破的机会么?你想
人类因为有各种欲望,才能将愿望、希望、盼望、期望、渴望甚至奢望,表现为理想、梦想、畅想、幻想、空想甚至妄想。掌握心理规律,并通过适当的鼓励、勉励、激励来加强内在动力,从而形成外部动力。这样两股力量结合在一起,就会凝结成为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要按照心理规律的客观要求,因势利导,保证优势动力的充分发挥,这既是管理的科学,又是管理的艺术。因此,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具备管理心理学的知识和技
落户后离职,公司如何维权  我公司为新入职的员工办理落户手续,但同时会要求员工签署《承诺书》,若员工未在本公司工作服务满3年离职,则要支付10万元的违约金,请问该项要求是否能够得到支持?  目前并没有关于落户违约金的劳动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对于违约金的约定仅有两处规定:一是,违反服务期约定的违约金;二是,违反竞业限制协议的违约金。所以,在没有法律依据的情况下,员工不遵守承诺支付违约金的约定,将
区块链是个啥鬼?  记得几年前,朋友让我给她注册一个“矿机”,说是可以“挖金币”,如果她能多发展几个人注册,还可以奖励更多“金币”。一时间,“挖矿”成为朋友群里热议的话题。朋友神秘兮兮地告诉我,这是区块链技术,你就坐等收钱吧。  那是我第一次听说区块链。当然,我并没有收到一分钱。  一次财经峰会上,七八位投资人在圆桌讨论上分析下一个投资风口。他们无一例外地将重心放在区块链上。“区块链是人工智能浪潮
收入倍增计划闪亮登场,分配改革方案呼之欲出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将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十更”目标——(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要实现“十更”目标可谓任重道远。根据国资委的调
前几日和作者讨论稿件,他玩笑地说:“人力资源的记者快成IT记者了,眼里再也装不下别的东西了。”  当HR还在为跟不上互联网、AI的步伐而恐慌和焦虑时,我们发现,互联网企业正在悄悄私会于传统企业。在新一轮转型升级的大潮下,过去不再成立,未来看不清晰。你存在的意义就是被颠覆,最终写进失败案例的教科书中。比“被征服”更为可怕的是“不知道会被征服”。对于林林总总的新名词、新思维,企业从最初的“看不起、看不
前不久,一位二本大学生通过媒体倒出了一肚子苦水:只因学校“牌子”不够响亮,竟然没人愿看他的简历。投出去四五十封求职邮件,都石沉大海,永久失联了。  尽管这位大学生曾在“中央級媒体”“全球领先的咨询公司”实习过,并得到“干得漂亮”之类的点赞和肯定,但这些经历并没有为他加分,也无法阻止“差学校”带来的减分。为了不受这种窝囊气,他立志要考上研究生。  明明可以靠能力,偏偏却要拼学历。当学历成为求职的入场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一书中的人物爱丽丝曾经呼喊,自己变得“越来越好奇了”。说这话的时候,爱丽丝意识到这并非正确的英语表达。但是,她的冒险经历却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明通过培养好奇心可以获得探索和学习的能力。  我们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明白好奇心是什么。但是,好奇心究竟是什么意思?我们是否能够真正地培养好奇心并将其应用于职场的学习中去呢?经常思考 “为什么”  我们都有感到好奇的时刻。一旦感到好奇,我们
我们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每天被一大堆待办事项追得团团转,但最重要的工作却往往放到最后。一天将尽才愕然发现,我们用大部分时间处理了一大堆琐事,但最重要的事要么悬而未决,要么堪堪完成。  加里·凯勒在他的著作《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中提出:要取得成功,一定要做对最重要的那件事。这个观点肯定会遭到很多人的质疑:一个人的一生有数不清的大事小事要去做,绝非只有一件。的确,人生有太多的事情要做,但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