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互动中提问原则的分析

来源 :求学·教学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b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充分体现生本理念。课堂提问是一种直接而常见的师生双边互动,但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来看,情况非常不乐观,许多教师的提问流于形式,并没有突出提问的意义,也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思考性。为进一步突出生本理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提问要遵循: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设计真实而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导向简洁而明确的问题;对复杂的问题进行分解;给学生以思考和探究的时间;进行适当适度的点评等。
  关键词:师生互动;生本理念;课堂提问;调查问卷;原则
  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是通过师生互动,加强双边交流,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深度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教师的指引下,实现有目的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形成品格的过程。
  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有很多种,但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最常用的师生互动方式,提问得当可以充分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进而强化学生的认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突出课堂教学中的生本理念。
  生本理念随着新课程改革已深入每个教师的心中,那么在课堂提问中有没有很好地落实生本理念呢?为了了解真实的课堂提问中生本理念落实情况,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对本校初中三个年级随机抽取180名同学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根据数据显示教师在课堂上没有创设情境的占38%,没有明白教师问题真实意图的占35%,教师提问方式过于单一的占37%,教师提问的覆盖面过于狭窄占55%,教师提问没有真正起到激发学生思维的占63%。由此可见,很多教师课堂提问流于形式,没有很好地发挥师生互动的作用,没有突出生本理念,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不注意情境的生成性,提问过于直白,没有很好地激起学生学习思考的兴趣,没有将所学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生活认知相联系。(2)教师提问只重视优秀的学生而忽略成绩较差的学生,提问面过于狭窄。(3)抢时间赶进度,提问后等待时间过短,学生没有思考时间,更没有办法参与小组探究讨论。(4)重结论轻过程,教师只分析学生回答的对与错,没有有效分析具体原因。(5)忽视对复杂的问题进行分解,而是直接把问题抛给学生,导致大部分学生无所适从。(6)忽视对学生回答肯定性评价,不能正确激励学生积极性的发挥。
  为促进课堂提问更好地落实生本理念,笔者认为课堂提问必须遵循生动性,生活性,简洁性,针对性,过程性,主体性和鼓励性原则。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提问情境
  课堂提问最忌讳没有任何铺垫,直白式提问,尤其是对一些较为抽象深奥的问题。情境式提问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一种先进可行的优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进入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利用学生已经激起的热烈情绪,通过巧妙提问激发学生思维,缩短教学内容与学习者的距离。情境提问创设手段很多,有图片、实物、音乐或视频等。具体采用何种手段可以遵循以下原则:①形式服务于内容。例如,在讲述《十一届三中全会》,导入时可以采用歌曲《春天的故事》,在欣赏音乐中教师提问学生。②形式多样化,情境提问教学中可交替运用多种形式,使学生有新鲜感。如可采用音乐、视频资料、文物、简单的小品对白、人物模仿、历史故事等。如讲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时,可以利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报纸历史史料,让学生阅读当时的报纸后教师再提问,在讲到“拨乱反正”时也可以采用人物模仿,教师可以设计几个问题采用采访与对答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拨乱反正的重要性。
  二、 课堂提问的外延与拓展——问题设计的生活化和真实化
  问题情境的创设对学生学习历史有一定的帮助,可以很好地将学生引入历史情境之中,引起学生共鸣,但要达到让学生真正的理解历史,提升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目的,还需要教师进一步以问题的形式层层深入,剥茧抽丝。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更加注重问题的生活化、真实化,避免单纯空洞的教科书式说教。例如:在讲述《改革开放》时,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带着教师设计的问题提纲回家去采访自己的父辈或者爷爷辈,让他们说说亲身经历的故事,上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采访结果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教师适时补充与纠正。这样将问题设计从课内引向课外,从书本走向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感知。
  三、课堂提问形式多样化
  单一的提问形式容易使学生陷入课堂疲惫,任课教师可以在事前精心准备问题,注意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对简单问题口头提问,师生简单互动;对抽象问题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材料提问,引导学生分析史料得出结论,进一步提高学生读史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认知容易出现错误的问题,可以让小组探究与讨论,然后再展示,教师补充与纠正的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培养正确的认知。
  四、课堂提问的语言文字要科学,简洁,导向明确
  课堂提问必须符合学科规范性,生动形象具体的语言表达更有吸引力,语言表达不要太成人化,学术化,适当用点当下时尚的语言更有助于提升表达效果。问题导向明确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能够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逻辑思维有序的去思考,按照一定的方向去探索、去发现。例如,有教师提出这样的两个问题: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美国内战有什么意义?这两个问题语言简洁,导向也很明确,但是缺乏思考的方向,学生会漫无目的去寻找答案。我们可以这样提问:为什么美国内战的爆发是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为什么说内战扫清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道障碍?这样指向性非常明确,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深入思考。
  五、课堂提问应对复杂的问题进行分解
  课堂提问是针对学情而设计的,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对同一问题的认知与思维都存在显著差异。课堂教学中的提问难度过大,仅仅面向优秀的学生,就会导致大部分学生被遗忘;提问过易,回答过于机械或仅仅答“是”或“不是”,又不能促使其思维的活跃。因此应当立足于學生的整体性和问题的开放性,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紧扣教学内容,立足于学情,设计一系列有梯度的问题,将复杂的问题分成几个小问题,让大部分同学都能通过积极思考将问题答案呈现在全班面前,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探索的热情,又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创造力和想象力。例如:对于问题“如何评价秦始皇这个人物?”,笔者将它分成以下几个问题:“秦始皇巩固统一国家的措施表现在哪些方面?” “后果怎样?”“你是怎样认识这个历史人物的?”前两个问题是秦始皇的功与过,第三个问题是全面评价秦始皇。这三个问题层层递进,一步步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处。
  六、给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时间
  根据我们的课堂观察,很多教师的课堂提问过于频繁,提问后等待时间过少,有的教师为了赶时间,提问后马上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过慢,教师会立即自己给出答案或指定其他学生回答,这样的提问显然没有促进师生互动,学生不仅仅没有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反而会对教师的提问漠然置之,所以我们在提出问题后要耐心等待,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提炼相关信息,去组织答案,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时要合理预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七、问中有听,适时鼓励
  教师不仅仅要会问,还要会听,要成为一个好的倾听者。教师在提问时,要将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在学生身上,注意学生的肢体反应,给予对方最大的无条件的真诚的关注,明显表示出你对他的尊重和兴趣。学生可以从教师的这些行为中得到积极的情感反馈,相反,如果你目光游离,表现得不耐烦,甚至在教室里走来走去,或将目光转向他处,学生会从你这里得出相反的结论——我说错了,赶紧不说。在学生回答后教师要对其进行肯定的赞赏,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但是也要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释补充,使学生得到思维的提高。在客观公正的基础上,以鼓励为主,才是最富有魅力的评价。
  总之,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在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中,教师要注重提问有术,提问有度,使“问”真正起到牵线、搭桥和引路的效果,能有效创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环境,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推进新课程改革做出自己的贡献。
其他文献
写作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重要培养方式。新的课程标准高度肯定了写作对人发展的重要性:“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日记不仅是训练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的方式,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通“情”达“意”。语文的工具性最终是为人文性服务的。因此,写日记能力的提高最终也是使他们学会真实地写作并尽
期刊
摘 要:本文以“红细胞”为例,分析复习课对话的四个视角:追求学科逻辑和心理逻辑的统一、追求思维活动和表现活动的统一、追求群体效应和最佳时机的统一、追求思维深度和主题方向的统一,为复习课对话教学组织提供思路借鉴。  关键词:复习课;对话;教学组织;视角  有关新授课教学对话的组织及研究的论述十分丰富,这些论述通常重点关注教师预设对话内容以实现精准生成。而复习课的首要难题就是既要将生物学的零散内容有机
期刊
摘 要:有人说,绘本是最接近儿童生命的。斑斓的图画,诗性的文字,童趣盎然的情节以及闪耀其中的理性与道德的光芒……都为儿童所喜爱。当下,绘本阅读已不再单一地适用于亲子阅读,很多地方将其引入了校本课程或者直接进入了课堂教学。本文以低年级小学语文教育为背景,探究绘本阅读与学科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以期为一线语文教育中的绘本应用提供凭借与参考。  关键词:绘本;小学低年级;语文教育  一、何谓“绘本”  很
期刊
摘要:对概括能力的考查是高考历史能力考查的重点,纵观近年来的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概括类试题已成为命题专家的挚爱,其题目的数量和分值比重逐年上升,命题趋势的变化要求应对策略的更新,传统的高考历史主观题应对策略,侧重于对主观性试题解题方法的整体感知,忽视了试题的归类和命题特点的分析,存在着针对性、合理性不足的诟病。分析高考历史概括类主观题的命题特点,探讨高考历史概括类主观题的应对策略是当前高三历史备考
期刊
摘 要: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教材上编排了很多经典实验,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若是照本宣科,不仅不能让学生充分理解实验的思路和意义,也不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理性思维。因此,实验的教学要求教师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不断思考。  关键词:探究;实验;假说  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是遗传学中一个非常经典的实验。笔者在从教期间,也曾多次跟学生讲过摩尔根的杂交实验,其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引发很多思考
期刊
事件回顾:  2017年10月份的一个晚自习,我们班的一位同学坐在座位上发呆。因为涉及个人隐私,以下就以“小何”这个称谓来代替这位同学的真实姓名。我看他和平时有些不同,就上前去询问他。结果话还没有说完,小何就把桌上所有东西一股脑地全部推倒,然后飞一般地冲出教室,消失在出口众多的走廊之上。我们后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他。只不过找到他的时候,他手里正挥舞着一把锋利的匕首,威胁别人不让靠近。而他的左手
期刊
摘 要:教学中开展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困难重重,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论述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开展的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教学实践,并对课例进行充分分析和反思,为高中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落到实处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关键词:科学探究;高中生物实验;课例  科学探究就是人们在研究各类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问题时所采取的方法,它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步
期刊
摘 要:数学是思维的学科,但抽象的推理和烦琐的运算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学數学会使人更聪明,但很多人把学数学等同于解题目,湮灭了数学启迪智慧的功能.当信息技术用于中学数学学习时,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复杂的代数运算、难解的方程(方程组)与不等式(组)的求解是分秒之事,只要输入数据,确定函数模型,图像立即出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实现教育的信息化.《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注意信
期刊
摘 要:教师学习共同体是促进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在把握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和结合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分析、总结英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几种形式:大共同体和小共同体,以及其在促进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英语教师;学习共同体;专业发展  2018年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 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
期刊
摘要: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已经发布,它对每个教研组的教研与发展都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针对新课程标准下教研组功能,探讨如何依据本地文化底蕴开发校本课程,提高化学教研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探究能力与创新意识,树立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担当。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创新校本课程;化学教研改革;人文教育  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已经发布,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