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生中长跑训练浅析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sw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四个方面浅析了农村中学生中长跑训练方法:一是速度练习;二是速度耐力练习;三是侧重发展力量耐力的练习;四是意志力的培养。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 中长跑训练 方法
  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到中考体育,从学生家长到学生本人,都领悟到了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性,那就是拥有了健康的体魄就拥有了一切。中长跑是既需要耐力又需要速度、既需要力量又需要协调灵敏的比赛项目,只有全面发展、把各种素质完美地结合起来并能在比赛中充分展示出来的中长跑运动员才能获得好成绩,取得比赛的胜利。
  在农村中学业余田径训练中,中长跑占较大比重。如何提高中长跑训练水平,一直是农村中学体育教师们在训练中关注和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根据农村中学训练的特点、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对提高农村中学中长跑的训练质量进行了一些探讨。
  农村中学训练的特点是学生在以学业为主的条件下进行课余训练的,而且学校的训练条件差,时间短,经费也不足,这给制定系统的训练计划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也不利于训练成绩的提高。
  那么,根据农村中学的训练特点,如何解决有着种种不利因素又要提高训练成绩的矛盾呢?也就是如何能够在时间短、条件困难的情况下,取得收效大的训练成果呢?我认为,首先应摆正学生训练的量与强度的关系。传统的训练以量为主,但量大不一定能绝对提高成绩。相反,一定量的积累也是为提高强度打基础。从训练学角度讲,任何一种训练没有不变的量和强度。当训练的量加大,强度就会相对减少,提高强度就要减少量,二者如果同时提高,不但不能提高训练成绩,往往还会导致运动员过度疲劳。而农村中学训练的特点是在有限的训练时间内提高运动成绩,从这个意义上出发,毫无疑问,量是手段,强度才是目的。而突出强度、减少数量、提高密度的训练原则也恰恰适合农村中学有一点训练基础而运动成绩并不突出的运动员。
  因此,根据中长跑项目的特点,在具体训练中,可以将速度和速度耐力的训练作为重点,同时侧重发展力量耐力的训练,并注意对运动员意志力的培养。主要手段如下:
  一、速度训练的方法和手段
  1.中跑的速度训练。
  中跑属于速度耐力项目,要求运动员不仅要有良好的速度耐力,也要具备绝对速度。这说明中跑运动员专项成绩也与百米成绩有直接的关系,可以说百米成绩的提高能直接促进中跑运动员专项成绩的提高。
  由此,我制定了以月、周为训练单位:每周一速度训练,具体训练内容的安排是200M跑20个、150M跑15个、100M跑10个,强度要求90%以上,间歇时间为以自然走动速度,走回到起跑点。
  2.长跑的速度训练。
  每周二进行一次,以400M跑50个为单位,每周递减5个,间歇时间为1分钟。每个400M要求固定时间,停表时间上下可差1秒,不在此时间的无效,每跑完一个,做好详细的记录。生理学研究表明,用400M跑段发展速度其氧债值最高。强度要求400M跑1分18秒左右。速度训练要严格控制最后一个跑段的强度,最大限度地提高乳酸供能能力。
  二、速度耐力训练的方法与手段
  中跑速度耐力训练也可称为高速耐力训练,它是提高中跑成绩的重要因素。这种高速耐力跑趋向于短跑训练,每周三进行,跑1500M,跑6个,段落间息可以安排100M慢走,强度要求达到85-90%。间歇以脉搏恢复到120时,进行下一段落的训练。
  长跑的速度耐力训练主要是发展有氧供能能力,提高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和专项耐力。每周四进行,以间歇跑为主,具体安排如800M跑6个,强度要求在80%,休息间歇应与跑的时间一样长。
  三、侧重发展力量耐力训练
  发展速度和速度耐力的同时必须提高肌肉的力量耐力。周五进行力量耐力训练,常采用中等负荷重量,如最大重量的60%,要求重复次数多或持续时间长。中等负荷可使运动神经细胞不易疲劳,工作的持续时间延长。具体手段可以选用以克服本身身体重量为阻力而发展专门力量的几种练习,如多级跳、单脚跳、跨步跳等跳跃练习,也可以利用杠铃做全蹲、半蹲、弓箭步跳等负重练习。开始训练时,为避免疲劳与损伤,可先用小强度,再逐渐增到最大负荷的80%或更高些,以达到增加力量的目的。周六进行长距离慢跑,如跑公路、河滩,跑1-2小时为好。周日进行调整训练,做些简单、轻快的运动游戏等。
  四、意志力的培养
  中长跑训练中对运动员意志品质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技术、能力水平接近的情况下,意志品质是取胜的关键。对运动员意志品质的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培养运动员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培养运动员的顽强作风;当运动员身体欠佳时,不随意终止训练……要求运动员做好每天详细的训练日记,制定每周的训练目标,防止伤病。
  作为一名农村体育教师,以上只是我结合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和自己在实际教学、运动训练中的一些经验,对农村中学中长跑训练的一点粗浅认识,仍有不足之处,有待于继续提高。
其他文献
摘 要:从“生命在于运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等发展人民体育运动的口号喊出来,我国的体育事业有了一个非常大的发展。当代的“90后”、“00后”们大多数是在上初中的独生子女,并且生活的质量和学习的环境都有极大的改善。而现在的体育老师,大部分又是“80后”甚至“70后”,这就给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而且体育课大都有其一定的危险动作,所以体育老师怎样在保证学生安全的条件下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中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其在锻炼学生体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由于基础课程的倾轧,老师和学生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忽视了教与学的某些环节,造成学生在体育素质上的畸形。以下我们针对这些问题,探究分析中学体育教学的设计,以此提高中学体育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中学 体育 教学设计  一、明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课堂  中学体
期刊
近年来,萨克斯管作为当代流行音乐、爵士乐中特点鲜明的一种乐器,以其时尚的外形、极富个性的音色、多样的演奏技法、超强的感染力,获得了越来越多乐迷们的青睐,萨克斯管爱好者、学习者的群体不断扩大,研究萨克斯管的人也越来越多。笔者多年来从事萨克斯管教学,在此结合自身经验与萨克斯发展趋势,仅就演奏技术与音色控制的问题,谈些个人见解。  一、萨克斯管演奏技巧要领  简要地讲,萨克斯管的演奏技巧主要集中于三个方
期刊
摘 要:加快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改革、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势在必行。结合环境科学的学科特点,我们进行了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改试验,在课堂教学改革、加强实践锻炼和完善学生评价体系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创新 课堂教学 实践 评价  我们在吸收中外教育理论与创新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了以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基础,面向就业、面向社会需求、面向基础研究的环境科学学科教学改革与创新。  一、教材
期刊
摘 要: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把探究性学习方法应用到小学体育理论课堂中,更能促进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提升。本文主要对探究性学习方法的含义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探究性学习方法运用于小学体育理论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 小学 体育理论 运用  新课程改革后,小学体育课教学要求改变传统的单一接受式的学习模式,倡导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在小学体育理论课教学中进行探究性学习
期刊
为了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我既注重向同行学习,又注重查阅大量详实科学的教研资料,紧密结合实际,学以致用。有这样一则资料:研究表明,六岁左右是儿童学习语言的敏感期。在学习语言的敏感期内,儿童有学习语言的强烈愿望和兴趣,其学习语言的速度较快,而且还不感觉疲劳。这些研究成果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应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发挥儿童感知和记忆的优势,把儿童学习英语的时间提前,在儿童学习语言的敏感期,适当加
期刊
我们天天讲“安全”,但有关青少年“安全”的事件却总是不断出现。  学校是人口相对比较密集的地方,也是意外事故容易发生的地方。一旦意外事故发生了,而事故现场在没有老师或专业医务人员的情况下,实施急救的只能是学生自己或在现场的同伴。因此,在开展和加强安全教育的同时,要遵循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和自护、自救教育,使学生初步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
期刊
摘 要:体育课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的。体育活动都带有一定的危险性,有时难免会发生一些伤害事故。完成体育教学的基本前提是安全,减少、避免体育教学伤害事故的发生,是教师、学生都应该注意的问题。切实做好预防安全事故的工作,用正确、合理、科学的方法来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更好地促进体育教学的开展。  关键词:教学 安全意识 预防 事故  体育与健
期刊
摘 要:游戏教学是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增强学生体质、全面发展学生素质以及掌握知识技能等具有积极的作用。体育游戏的特点和作用决定了其在体育教学各环节中的应用价值,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体育教学 游戏教学 兴趣 任务  体育游戏具有智力性、文娱性、竞争性等特点,能够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还能够熏陶情操、开发智力、促进其体质的发展,被广泛运用于
期刊
“后进生”是指那些在学习、思想或行为方面存在偏差的学生。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那些看起来不值得爱的学生恰恰最需要老师的关怀和爱,我们应当给予他们更多的教育、引导和关爱。部分教师一般对待“后进生”时习惯用“屡教不改”评判他们,觉得那些令人头痛的“后进生”不可救药,最终决定放弃他们。其实,“后进生”也渴望得到老师、家长及同学的肯定和帮助,作为教师,如何对待"后进生",我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尝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