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新教学法初探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towdp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中,“数学探究”、“合作学习”、“数学建模”等各种各样的琳琅满目的课改方案,似乎强烈的影响着我们原本熟悉的教学环境,课时的减少,学习方式的改变,无不对我们每一位高中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我们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需要,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本文就新课改下对高中数学教学的理解,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教学;教学方法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不断地进步,科技水平跨越式的发展。这就从客观上要求我们的自然科学也要不断地改革、进步和发展,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也是事物发展的规律。高中数学教学的新课改就是在这种条件下进行的,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我们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运而生。从新课改的高中数学教学的内容来看,与传统的高中数学的教学相比有着明显的进步和灵活性。下面,我从近几年的高中数学教学经验谈谈自己对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的看法。
  一、新课改下对高中数学教学的理解
  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学科,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数学不仅是研究其他学科,以及人们参加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必不可少的工具,还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高中数学新课标指出“高中数学课提倡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和“数学对推动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因此,新课改下对高中数学教学也应该有新的认识,应该改变学生对数学不正确的看法和长久以来对高中数学的偏见,认为数学就是非常枯燥的“数与数”之间的运算,真正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真正体会到数学本身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数学发展的原动力,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在数学美的熏陶下,不断提高学生的美学素养。在数学家的勇于创新、追求真理的奋斗精神的鼓舞下,正确规划自己成才的蓝图,不断完善自身的全面素质。新课改为高中数学教学的教师,提供教学方法的改革和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构建了平台课堂教学,是教师借助一系列的辅助手段来实现的一种复杂的控制过程,这个过程包括接收、加工、储存,以及信息的传输。
  二、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重视高中数学的基础性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基础知识和最基本技能方面的重视,更注重培养学生高中数学的基础性。对于高中数学而言,只有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才能更好地进行深入研究,这也是一个高中毕业的学生,在毕业时应该掌握的高中数学的基本知识。其中新课改的内容包括的几大模块中,必修的模块都是以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如集合、初等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三角函数)、不等式、数列、立体几何初步、解析几何初步。以上这些足以说明新课改后,高中数学的教学仍然要以基础知识为重点。
  三、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的方式更加灵活和多样
  在新课改大方向下,传统的数学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中心变成了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所有的教育教学都围绕学生开展,积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我们从事高中数学教育的一线教师,都应该重新审视一下我们以前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方式与方法已经不能够适应新课改之后的数学教学之用了。我们都应该遵循“以学生为本”为数学课堂教学的根本原则,用一种更为灵活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由于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有的学生可能理解和接受快些,有的学生可能就接受慢些,因此,新课改后要求高中数学教学要更加有灵活性和多样性,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当今高中数学教学的需要,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理念恰恰给了高中数学教育者很多的发挥空间,同时也让高中学生对学习数学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四、新课改下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传统的高中学生数学学习方法和理念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在新课改下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的需要了,传统的高中数学学习长期以来存在着许多弊端。例如:学生只是单纯地依靠老师的讲解,课前不做预习,课后不做复习,依赖性强,自主性很差,完全是为学习而学习,缺乏自主学习的精神;还有部分学生就喜欢听老师讲数学故事,而不能主动去发现数学学习中的乐趣;还有很多学生认为数学就是死记硬背,没有技巧,不能掌握数学学习的技巧,难以做到举一反三;还有部分学生对于普通的数学问题不感兴趣,只喜欢研究偏、难、怪的问题,这样就导致本末倒置,影响基础知识的学习,从而导致根基不稳,很难有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在新课改下就能从根本上解决上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弊端,新课改要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主动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改后的高中数学,既继承了传统高中数学的优势,又发扬了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理念,真正体现了数学本身的真谛。
  在新课标和新教材的背景下,教师掌握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显著特点;一是能有效增大每一堂课的课容量,从而把原来40分钟的内容在35分钟就加以解决;二是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有精力讲深讲透所举例子,提高讲解效率;三是直观性强,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四是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在课堂教学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的内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新课改的实施,给我们每一位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形式应是多样的,数学课堂不再是枯燥的数学知识的罗列,而是生动活泼的,是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和发现新知识的场所,否则数学教学将失去生命力。走进新课改,我们老师的任务还很重,要真正体现新课改的理念,体现数学课堂教学的自主化、人文化精神,还需要我们一线教师的不断努力、探索和实践,为我国新课改的推广和深化,培养高素质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在课堂40分钟的学习效率,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就应该多思考、多准备,充分做到用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机智,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上面就是我从事多年高中数学教学以来,对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的理解和看法,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努力,更好地为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喻平主编.走进高中新课改:数学教师必读.南京师范大学,2005-4-1.
  [2]翁凯庆,王希平主编.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5-1.
  [3]孔凡哲,曾峥编著.数学学习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1.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高坪中学 贵州 遵义 563000)
其他文献
近日,主题为“音乐心理学的前沿研究和最新应用”的中国心理学会音乐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在西南大学音乐学院隆重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
期刊
一、研究背景rn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笔者在美国密西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安娜堡校区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访学活动.此次活动的主要研究计划是以密西根大学孔子学院
期刊
思品课,本质上从属于品德教育的范畴,不是纯粹知识的罗列,也不是纯粹理论逻辑展开,而是致力于学生道德品质和人文精神的习得与养成。因而不能把它当作知识纯化课程或知识重化课程,进行知识化教学。因此,实施思品教学,首先要考虑的是,课堂活动能否达到或增强品德教育的目标即“明理、激情、导行”。  一、以“明理、激情、导行”为基本教学要求,设计教学  1.明确一个道理  新教材编写和使用的目的,就是要教给学生做
音乐的形而上学研究在国内音乐学界并不受欢迎.然而,当我们试图洞悉18-19世纪德奥器乐音乐创作的历史脉络和美学历程时,达尔豪斯那一本本著作中谈及的音乐形而上学观念及其背
期刊
2019年11月27-30日,由南京艺术学院、中国音协流行音乐学会主办,南京艺术学院流行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流行音乐研究所承办的“2019流行音乐理论暨专业建设国际高峰论坛”
期刊
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成为每位数学教师重视的问题。  新编数学教材从概念的形成、方法的归纳、知识的运用等方面已为数学教学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但如何运用这些条件,创造
《山西日报》从5月19日至30日连续组织工人、农民、大学生、知识分子、老干部撰写5篇系列评论,为山西的改革、发展、稳定起到良好的舆论导向作用。 这组评论的最大特点是报
传统的历史教学给人的印象是照本宣科、枯燥无味,理论性强,激不起学生的兴趣;教师一根教鞭、一支粉笔、一张嘴的填压式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压抑学生的个性,影响学生的思维,使本身对历史抱有浓厚兴趣的学生离历史越来越远了。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拉近与历史的距离,真正走进课堂、享受课堂?  这是现代授课方式的一个挑战,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原因。新课程改革给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将教师单一
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天平长期以来都处于侧倾的形势,正如《当代戏曲音乐研究概观(1950-2011)——来自“中国知网”的研究报告》①中对传统音乐学术成果的统计,民间歌曲在20世
期刊
2020年“春节”前,笔者意外受邀为刘再生、司冰琳两位教授主编的《音乐学百年文选导读》(简称《导读》)撰写书评.因之两位主编分别为国内音乐学界德高望重的前辈和青年才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