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知行合一的影响力

来源 :智囊悦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1597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影响力之道应该是沟通、合作、分享,是愉快而欣慰的事情,而绝对不是哪一方要去征服和改变对方
  
  无论好与坏、欺骗与信任、光明与黑暗、爱与恨、生与死,我们受到身边的环境、人、事物的影响,同时也在影响着身边的人、环境、事物。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影响力随之而来,当我们有一天离去的时候,影响力也不会立刻消失。
  我们生活的时代价值观逐渐模糊淡化,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大行其道,在某些领域影响力像病毒一样迅速繁衍和蔓延。最近所发生抢盐、药家鑫、染色馒头等事件可谓影响力不小,但是我们不禁要质问:这就是影响力吗?笔者调研了很多优秀的企业,企业的管理者面对居高不下的离职率而苦恼,根据走访后的结果却发现60%员工的离职有着相同的原因:因企业而来,因领导而走。当时我们认为是领导力存在很多问题,而今天看来却是影响力出了问题。人是情感的动物,虽然有着物质的诉求,但是真正能够打动人的往往是情感,往往是通过影响力而实现的,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我们的影响力。
  无论是社会、企业、个人,我们必须真正去了解和认知影响力,也应该学会掌握和运用影响力。如何获得真正的影响力,这是管理者必须要面对的挑战和门槛,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应该具有高度影响力,真正成为团队的灵魂,从而实现团队可持续发展。
  系统思维·持续修炼
  我们总是与时代的影响息息相关,当下的人们总是希望以最短的时间,用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收益。思维意识注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方式,所以我们只能触及到事物的表面,也总是在做一些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事情,而没有认清事情的本质和根源,从而根本性地解决问题。因此我们解决难题的时候,应该在充分了解事实的基础上,拿出一套系统的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想法而已,《影响力》恰好解读了这样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书中介绍的影响力的武器有:1、互惠;2、承诺和一致;3、社会认同;4、喜好;5、权威;6、短缺。影响力的这六个关键词貌似独立,彼此之间却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当我们掌握了影响力的武器,无论是主动影响还是被动接受影响,当发生交互、交集的那一刻,我们注定不是要最后消灭对方,而是要在这一过程中彼此都能够受益,这才是真正的影响力。因此我们从管理学“共赢”的角度去解读影响力,也能够让读者更深刻体会影响力的魅力与作用。
  西方哲人说过:妥协是生活的艺术。所谓艺术就是在商业竞争中,知道自己的利益所在和对方的利益所在,能够通过让对方获得利益的方法,使自己情利双收。在以利益为驱动力的商场上,共赢不是道德法则,而是利益法则。这也就是影响力的“互惠”,当然,仅仅凭着“互惠”就可以达到共赢是不可能的。
  建立在互惠基础上的应该是信任,彼此承诺并能够保持一致。如果脱离了承诺和一致,就无法保证互惠。商场上的共赢原则不是表面上的简单分配,而应该是在某项商业合作上使双方的利益获得最大化的努力。因此,将重点放在双方的不同利益上,从双方的利益出发,不失为到达共赢结果的有效途径。如果双方在某一方面的利益发生冲突,不妨用扩大合作条件的方法,或用在时间上找齐的方法,达到共赢的目的。
  对于交易的理性接受和良好感觉是衡量双赢的标准。商场合作中的双赢是理性的接受,就是通过销售或生意上的合作达到预期的商业绩效。双赢中的良好感觉,就是双方对有商业绩效的合作都感到满意和愉快。这与双方的喜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要想说服客户的最好办法之一就是从客户利益出发,把自己的脚放进客户的鞋子里。如果你能站在客户的角度,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不但有些障碍会突然不再是障碍,而且我们还能够以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赢得客户的信任,使下一步的行动水到渠成。实现共赢需要社会的认同,并顾及彼此喜好。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确立领导者的权威地位和作用,能够创造价值,最终才能走上共赢的道路。
  当从供应角度解读影响力,我们就会发现影响力无处不在,这些简单的东西蕴含大智慧,而如何将其转化而行动,并最终形成业绩与绩效,这都需要我们理论联系实际。
  以道驭术·知行合一
  《影响力》是西方一部优秀的经典之作,但是要想真正的学习和领会,就必须从东方的视角去解读,以“拿来主义”的精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虽然现在很多时候我们总是说东西方的差距越来越小,但其实东西方之间的差异总是存在。尤其是在价值观上的差距,是难以跨越的,因此我们必须审视国人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财富与积垢。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时代一直是专制的时代,对于权力的膜拜和追崇压制了人们天性,一直无法让国人以人性和人文这把钥匙去打开心灵的禁锢。中国式管理仍然摆脱不了权术的窠臼,如果解除不了帝王学的阴魂,中国式管理无异就是痴人说梦。如果将“影响力”变成职场政治的利器,那么将是对影响力的误读。影响力绝对不是某些人或者某个阶层的所具备的,任何人都会具备影响力,有了影响力才会有人生存在的价值。因此,影响力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以尊重人为准则,彼此相互影响,而实现真正的影响力应该通过两个通道: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同时并行。这正是《影响力》这本书最大的闪光点所在,也是最吸引我的地方所在,因为《影响力》解除了心灵的枷锁。当我们看到很多简单而粗暴的书籍大行其道,这些书中只考虑到管理者的感受和喜好,只谈执行、服从、命令,而忘记了从企业员工的角度思考的时候,我们知道,这根本就没有解决企业的存在问题,更不要说企业的发展问题。
  从企业管理方面来讲,《影响力》不仅仅是营销必读之书,从领导力和文化管理的角度来说,《影响力》也应该是必读之书。我多次向朋友推介此书,在事后分享的过程中,他们总是提出这样的问题:你推荐给我的这本书我读了不止一遍,但是我把书里面介绍的方法拿来用了,还是不能改变员工的想法和行为。当听完这样的反馈我不禁汗然,读了影响力就想着去改变别人、驾驭他人,那么无疑是想学几招治人之术,而真正去影响别人,这才是影响力之道。如果读《影响力》只想学会了影响力之“术”,而忽略认知与了解影响力之“道”,那么则是对于这本书的最大亵渎。
  何谓“道”?从天人合一之立场出发,穷究作为天地万物本源及宇宙最高法则之“道”。这既是天道,也是人道,也就是顺应规律。因此影响力之道应该是沟通、合作、分享,是愉快而欣慰的事情,而绝对不是哪一方要去征服和改变对方。以欺骗换来的必将是更大的欺骗,因而仅以“术”只能解决局部和暂时的问题,会带来更大隐患,久而久之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出来。要想解决思想深处的问题还得从问题的根源入手,从而彻底解决这一顽症。应该是道术合一,不要痴迷于权术之中。当读《影响力》的时候,应该时刻懂得这样的道理:最重要不是改变他人、改变环境、改变社会的冲动,而应该是影响他人、影响环境、影响社会,并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如果最后能够做到改变,那么将是善莫大焉。
  信笔由僵,暂且收住,真正影响力绝对不是说说而已。格物致知,知行合一,我想这才是根本!
  
  “ 点评人简介 ”
  党向阳:
  在人力资源、企业文化、企业社会责任、EAP等方面具备丰富实践经验与取得了优秀的业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中人网、人民网、中国价值网等十几家网站特邀专栏作家;在多家媒体杂志发表100多篇论文;在二十多所高校进行巡回培训,进行过上百场培训,培训人次超过万人。
其他文献
近日,“Smart工作方法”系列图书由中信出版社出版,该丛书包括《别告诉我你会记笔记》、《Google时代的工作方法》、《超级快速阅读》、《快速阅读》。 《Google时代的工作方法》教你利用信息化工具提高工作效率,《别告诉我你会记笔记》则教你用传统的笔记本理清工作思路。瑞士军刀式的几本小书,相得益彰,迅速提高职场战斗力!帮助你学会聪明地工作,拥有幸福的生活!    《财富的逻辑》:解读财富的逻辑
期刊
按说当当网的销售榜单着实并不罕见,网络、市面上的多类报刊媒介上时常可见其踪影,只是以TOP列示居多。《智囊悦读》与当当网合作,尝试以推荐阅读的方式跟读者见面,这还是头一次,希望能让大家的直观感受更佳。    孙子兵法曰“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就企业而言管理亦是一门
期刊
从优秀到卓越的那个卓越,已经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一个组织的超越成长和可持续创新,需要组织能力的集体提升和变革    以往我们精心架构起来的组织在日益变化的时代,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之前的企业组织只要强化“管控的力度”和“效力的升级”,让组织稳定生产,就是一个好组织。但如今,在不创新、不“蓝海”就毋宁死的全球新环境下,组织能力是否能够支撑组织的变革,已经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组织能力
期刊
管理人与人之间的张力,并让不同的观点进行碰撞,原本就是领导者应当掌握的平衡术中的一部分;但驾驭这类冲突,使企业因此走向成功则是一个常常被人们忽略的问题    “ 点评人简介―”  傅强:智囊传媒总裁,《新智囊》杂志、《智囊悦读》杂志、中国管理传播网出品人和总编辑,传媒与管理咨询专家。2006年被中国企业联合会管理咨询委员会评为2005年具有影响力“中国管理咨询专家500名”。机械工业出版社经管领域
期刊
红灯阶段:失落与怀疑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仿佛生来就要抗拒变革?  最初正是这个问题引起了我们对变革的好奇并最终促成了本书的完成。起先,我们一直试图解决因公司变革(比如兼并、认购、缩小规模,等等)而带来的压力和效率低下等问题。后来,我们发现,面对变革,人们的反应具有许多共同之处。无论是员工、经理、配偶、兄弟姐妹,还是合伙人、朋友、父母,我们在变革面前无一例外地遵循着某种固有模式。  促使我们对变革
期刊
如果一个组织能够成功地完成其使命,那么组织将成熟壮大起来,创建者将会变老、逝去,被组织内新晋升的领导者所替代。创建者或创始家族的所有权将会发展成为公有权,进而由董事会的成员进行管理。是否保持私有制或者上市看起来是一个财务上的决策,实际上却会产生很多文化问题。在私有制中,领导者会通过上一章所提到的所有机制来强化他们的价值观和假设。一旦控制权被转交给首席执行官和董事会,领导者的作用就会变得比较分散和短
期刊
在这本书中,著名的心理学家罗伯特西奥迪尼博士为我们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极具说服力,而我们总是容易上当受骗。隐藏在冲动地顺从他人行为背后的六大心理秘笈,正是这一切的根源。那些劝说高手们,总是熟练地运用它们,让我们就范。  首先要肯定,作者提到的这些影响力,大多数情况下,对我们是有很大帮助的。这个世界有太多我们不了解的东西,对于未知的事物,我们信任权威,信任朋友,相信大众的选择,相信物稀则贵,等等,肯定
期刊
亲身经历了稀缺原理之后——机会越少见,价值似乎就越高——我开始注意到它对我行为方方面面的影响。举例来说,我经常会中断有趣的面对面交谈,接听一通未知来电。此时,来电者拥有一种坐在我对面的客人所不具备的重要特点——如果我不接电话,我可能跟它(及其携带的信息)失之交臂。哪怕眼下的交谈是多么热烈、多么重要,又哪怕通常我接到的电话并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儿,可电话铃每多响一声,我接起它的机会就少了一分。出于这个原
期刊
《卓有成效的组织》  作者:[加]亨利明茨伯格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阅读理由:本书对组织各种设计参数进行有目的的选择,以实现内部的一致与和谐,并使之与组织所处的情景相符,包括组织的规模、经营环境、使用的技术体系等。5个组成部分+5种协调机制+9个设计参数+4组情景因素,组合搭配出卓有成效的组织。    《开放性成长》  作者:[美]琳达S桑福德戴夫泰勒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阅读理由:这本书
期刊
这一篇介绍的是一些工具,它们能帮助你创建合适的组织结构,培育从组织外部寻找创意,然后在组织内部高效地把它们实现的能力。这种结构会改变你们的组织文化,使你们能够抱着开放的心态去寻找改变游戏的新途径。  这一篇还会详细地介绍一个实用框架—“实施创新”。它涵盖了始于产生创意,止于产品上市的整个创新过程。这个流程能够帮助你粉碎组织内部存在的厚墙,让思想自由地流动起来。创意要经过这个流程才能转化成实际的成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