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1.核心概念的界定
师生有效互动:在本课题中是指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和实现教学价值而进行的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的对话、沟通、理解的过程。师生有效互动以师生双方的相互作用为前提,综合教学环境中各种要素的作用,同时还应强调教学情境、重视教学动态生成性。
2.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关于师生互动模式和类型的研究
国内对于师生互动模式和类型的研究文献,多从社会学角度出发。例如,吴康宁等人从互动的主体角度作为出发点,将教师的行为对象进行了分类,第一种指教室直接同单个学生进行互动;第二种则是学生分为小组的形式,教师与小组进行互动;第三种则是字面意思,教室与班上全体学生进行互动,具体表现在课堂授课,评价,教学等多个方面。从教师行为属性的角度出发,也将互动分为三大类,“控制-服从型”,“控制-反控制型”以及“相互切磋型”。第一大类是传统且典型的师生互动,在教学过程中,这是师生行为的主要属性,对于课堂而言,教室在其中的社会学本质即为控制,同理,学生应当扮演的角色应具有服从的属性,这种属性控制学生回应教师的期待。第二种的情形发生频率较小,当学生的一方脱离了控制,变得不服从,此时局面就转变为控制-反控制局面了。当情况继续恶化,教室与学生都承受着课堂之上来源不同的压力之下,使得相互对抗朝着相互磋商的方向发展。
(2)关于师生互动影响因素和实施策略的研究
在师生互动影响因素方面,大多数相关研究者认为可以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大类。教师和学生是师生互动的两大主体,两大主体及两者的相关关系是主观因素的集中表现,教师方面主要包括教师自身的职业水准、专业化程度、教学理念、教师自身的职业期望、教学反思能力等等,学生方面主要包括学生性格特点、学习态度、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等等。有学者对师生关系类型对互动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认为师生之间“伙伴式关系”和“民主协商式关系”时,师生互动质量比较高。在客观因素方面,有学者指出班级规模较小时互动质量较高,还有以下学者对班级物理环境如座位安排、教学设备、教室装饰等对互动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师生互动实施策略方面,高原认为教师应融入到学生之中,与学生保持主体地位平等、情感上的相互融通;陈慧芳认为应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经常以学生的视角看待教学中分问题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
3.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从已有研究成果上来看,现阶段开展师生互动的研究很多,但大多的研究文献是从宏观的层面对实时互动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针对小学低年级语文这一特定学科阶段的实证研究非常少,本课题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对小学低年级语文低年级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的教学策略进行研究,能够丰富小学低年级语文学科师生互动研究的相关理论,能够为小学低年级语文低年级教学师生互动实施提供实践参考。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1.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从现阶段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广泛存在的问题入手,从互动内容、互动方法、互动策略等角度提出提高师生互动实施效果的有效途径,从而提升低年级小学低年级生的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2.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解决“如何提升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有效性”问题,这一问题也是本研究的核心主旨,依据研究目标和相关研究分析,得出以下具体的研究内容:
第一,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师生互动、师生有效互动、师生有效互动方法;
第二,当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师生互动现状。包括课堂教学中互动的基本类型、互动效果等情况;
第三,当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互动类型、师生互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对问题进行分析;
第四,提出提升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有效性的策略和方法。
3.研究假设
现阶段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开展情况:师生互动类型主要有师个互动、师班互动、师组互动、生生互动;互动方式主要包括语言互动和非语言互动,语言互动方式主要有课堂提问、课堂讲解、课堂评价、课堂秩序维护等,非语言互动主要包括表情、手势、体态、眼神等;在互动内容方面主要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开展。
现阶段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师生中互动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学生参与面比较窄,经常参与互动的学生占比较少;二是互动形式单调,师生互动多、生生互动少;三是互动缺乏深度,互动多停留在浅层次的互动;四是互动对象不公平,优势学生互动多,弱势学生互动少;五是互动秩序混乱,缺少计划性、组织性;六是部分互动具有表演性质,华而不实效果不佳。
4.拟创新点
研究视角上的创新:通过查阅数据库文献可知,从已有研究成果上来看,现阶段开展师生互动的研究很多,但大多的研究文献是从宏观的层面对实时互动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针对小学低年级语文这一特定学科阶段的实证研究非常少,本课题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对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的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具有研究视角上的创新。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研究思路
本研究将循着“理论分析”到“实证调查”再到“理论分析”的总体思路展开研究。首先大量查阅教育学相关书籍,梳理出近年发表的关于课堂教学中实时互动研究的具体状况。在此基础上,分析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的途径与方法。然后设计具体的调查问卷,通过调查研究,了解目前小學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开展的基本情况。然后,分析现阶段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实时互动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的策略和方法。
2.研究方法
文献分析法:文献研究是进行选题研究的基础。课题组成员通过对相关学术期刊、教育网站和相关数据库的检索下载,对相关的刊物、著作、书籍、论文进行阅读分析研究。
访谈法:访谈法主要选择相关教学研究专家、小学低年级语文一线教师为访谈对象,从多元评价主体的角度了解当前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采用的方法和实施现状、以及进行效果评价的标准。
3.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探索性阶段(时间)
1)确定课题组成员;
2)资料收集分析,做好课题策划;
3)做好调查研究,进行课题论证;
4)撰写课题报告,申请立项;
5)制定课题的研究方案和计划;
6)组织理论学习,启动研讨。
第二阶段:验证性阶段(时间)
1)召开课题研究小组会议,启动课题研究,明确相关研究任务;
2)根据课题研究方案,通过组织实施相关的活动(如问卷调查等),及时收集研究信息,注意调控,不断完善操作过程。定期召开研讨会,总结交流经验。
3)完成相关实验数据和实验材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撰写教学案例、论文、阶段小结。
4)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
第三阶段:实践总结阶段(时间)
1)收集整理实验资料,针对研究材料撰写论文;
2)汇总阶段性成果,撰写实验报告(课题总结);
3)评价、成果展示(组织结题鉴定),结题,实践总结,推广经验;积累研究资料,进行理论分析,召开结题报告会;撰写成果论文。
4)撰写结题报告;
5)推广实施。
四、预期研究成果
研究报告:《“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的教学策略”研究报告》;
研究论文:《提升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有效性的策略》;
1.核心概念的界定
师生有效互动:在本课题中是指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和实现教学价值而进行的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的对话、沟通、理解的过程。师生有效互动以师生双方的相互作用为前提,综合教学环境中各种要素的作用,同时还应强调教学情境、重视教学动态生成性。
2.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关于师生互动模式和类型的研究
国内对于师生互动模式和类型的研究文献,多从社会学角度出发。例如,吴康宁等人从互动的主体角度作为出发点,将教师的行为对象进行了分类,第一种指教室直接同单个学生进行互动;第二种则是学生分为小组的形式,教师与小组进行互动;第三种则是字面意思,教室与班上全体学生进行互动,具体表现在课堂授课,评价,教学等多个方面。从教师行为属性的角度出发,也将互动分为三大类,“控制-服从型”,“控制-反控制型”以及“相互切磋型”。第一大类是传统且典型的师生互动,在教学过程中,这是师生行为的主要属性,对于课堂而言,教室在其中的社会学本质即为控制,同理,学生应当扮演的角色应具有服从的属性,这种属性控制学生回应教师的期待。第二种的情形发生频率较小,当学生的一方脱离了控制,变得不服从,此时局面就转变为控制-反控制局面了。当情况继续恶化,教室与学生都承受着课堂之上来源不同的压力之下,使得相互对抗朝着相互磋商的方向发展。
(2)关于师生互动影响因素和实施策略的研究
在师生互动影响因素方面,大多数相关研究者认为可以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大类。教师和学生是师生互动的两大主体,两大主体及两者的相关关系是主观因素的集中表现,教师方面主要包括教师自身的职业水准、专业化程度、教学理念、教师自身的职业期望、教学反思能力等等,学生方面主要包括学生性格特点、学习态度、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等等。有学者对师生关系类型对互动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认为师生之间“伙伴式关系”和“民主协商式关系”时,师生互动质量比较高。在客观因素方面,有学者指出班级规模较小时互动质量较高,还有以下学者对班级物理环境如座位安排、教学设备、教室装饰等对互动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师生互动实施策略方面,高原认为教师应融入到学生之中,与学生保持主体地位平等、情感上的相互融通;陈慧芳认为应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经常以学生的视角看待教学中分问题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
3.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从已有研究成果上来看,现阶段开展师生互动的研究很多,但大多的研究文献是从宏观的层面对实时互动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针对小学低年级语文这一特定学科阶段的实证研究非常少,本课题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对小学低年级语文低年级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的教学策略进行研究,能够丰富小学低年级语文学科师生互动研究的相关理论,能够为小学低年级语文低年级教学师生互动实施提供实践参考。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1.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从现阶段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广泛存在的问题入手,从互动内容、互动方法、互动策略等角度提出提高师生互动实施效果的有效途径,从而提升低年级小学低年级生的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2.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解决“如何提升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有效性”问题,这一问题也是本研究的核心主旨,依据研究目标和相关研究分析,得出以下具体的研究内容:
第一,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师生互动、师生有效互动、师生有效互动方法;
第二,当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师生互动现状。包括课堂教学中互动的基本类型、互动效果等情况;
第三,当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互动类型、师生互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对问题进行分析;
第四,提出提升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有效性的策略和方法。
3.研究假设
现阶段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开展情况:师生互动类型主要有师个互动、师班互动、师组互动、生生互动;互动方式主要包括语言互动和非语言互动,语言互动方式主要有课堂提问、课堂讲解、课堂评价、课堂秩序维护等,非语言互动主要包括表情、手势、体态、眼神等;在互动内容方面主要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开展。
现阶段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师生中互动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学生参与面比较窄,经常参与互动的学生占比较少;二是互动形式单调,师生互动多、生生互动少;三是互动缺乏深度,互动多停留在浅层次的互动;四是互动对象不公平,优势学生互动多,弱势学生互动少;五是互动秩序混乱,缺少计划性、组织性;六是部分互动具有表演性质,华而不实效果不佳。
4.拟创新点
研究视角上的创新:通过查阅数据库文献可知,从已有研究成果上来看,现阶段开展师生互动的研究很多,但大多的研究文献是从宏观的层面对实时互动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针对小学低年级语文这一特定学科阶段的实证研究非常少,本课题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对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的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具有研究视角上的创新。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研究思路
本研究将循着“理论分析”到“实证调查”再到“理论分析”的总体思路展开研究。首先大量查阅教育学相关书籍,梳理出近年发表的关于课堂教学中实时互动研究的具体状况。在此基础上,分析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的途径与方法。然后设计具体的调查问卷,通过调查研究,了解目前小學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开展的基本情况。然后,分析现阶段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实时互动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的策略和方法。
2.研究方法
文献分析法:文献研究是进行选题研究的基础。课题组成员通过对相关学术期刊、教育网站和相关数据库的检索下载,对相关的刊物、著作、书籍、论文进行阅读分析研究。
访谈法:访谈法主要选择相关教学研究专家、小学低年级语文一线教师为访谈对象,从多元评价主体的角度了解当前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采用的方法和实施现状、以及进行效果评价的标准。
3.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探索性阶段(时间)
1)确定课题组成员;
2)资料收集分析,做好课题策划;
3)做好调查研究,进行课题论证;
4)撰写课题报告,申请立项;
5)制定课题的研究方案和计划;
6)组织理论学习,启动研讨。
第二阶段:验证性阶段(时间)
1)召开课题研究小组会议,启动课题研究,明确相关研究任务;
2)根据课题研究方案,通过组织实施相关的活动(如问卷调查等),及时收集研究信息,注意调控,不断完善操作过程。定期召开研讨会,总结交流经验。
3)完成相关实验数据和实验材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撰写教学案例、论文、阶段小结。
4)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
第三阶段:实践总结阶段(时间)
1)收集整理实验资料,针对研究材料撰写论文;
2)汇总阶段性成果,撰写实验报告(课题总结);
3)评价、成果展示(组织结题鉴定),结题,实践总结,推广经验;积累研究资料,进行理论分析,召开结题报告会;撰写成果论文。
4)撰写结题报告;
5)推广实施。
四、预期研究成果
研究报告:《“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的教学策略”研究报告》;
研究论文:《提升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有效性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