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的环境描写是文章中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环境的描写。人物都是在具体环境中生存和活动的,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和性格的形成、发展,都和具体环境紧密联系着。因此,环境描写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它对反映现实生活,刻画、烘托人物性格,表现主题思想具有重大作用。它为人物活动提供了驰骋的舞台。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种。本文主要谈的是自然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的生动描写,可以增强文章的形象性,使文章更富有情趣。一般来说环境描写常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一、为人物活动创设典型环境,推动情节发展演变。二、暗示故事发生的时代特征。三、渲染气氛。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中直接描写风雪有三处:林冲初到草料场时,写风雪初起。"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这个环境体现出风高雪猛。正因风雪有如此之势,所以才让本已"四下里崩坏"的草厅"又被朔风吹撼,摇撼得动"。这场风雪对草厅而言可谓是雪上加霜。而草屋破败,摇摇欲坠,又促使林冲产生担心:"这屋如何过的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换个泥水匠来修理。"草厅难抵严寒,于是林冲才有"向了一回火"的举动,但仍"觉得身上寒冷",又令林冲产生心理活动:"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可见,小说中风雪、草厅等环境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先是共同带动人物的心理、行为的变化,进而才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环境--环境--人物心理、行为--故事情节。
而林冲去市井沽酒时,写雪势正大。"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离开酒店回草料场时,进一步写雪势之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还有侧面描写:如写草屋,"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沽酒回来,"那两间草屋已被雪压倒了"这是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又如写林冲到山神庙里,"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的雪抖了",上盖白布衫也"早有五分湿了",这是通过人物的动作、感觉衬托风雪。先写风雪,草场,古庙,形成荒凉,寂寞,冷酷的气氛。
风雪也为人物的活动渲染了气氛。林冲刚到草料场,"却早纷纷扬扬下一天大雪来",说明矛盾冲突正在酝酿;沽酒时,"那雪正下得紧,"预示气氛趋于紧张;林冲夜宿山神庙时,那雪"越下得紧",烘托出高潮的来临。同时,风雪也为情节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条件:正是因为风雪,林冲才想喝酒驱寒,才会在买酒的途中看到山神庙,草屋被风雪压塌,林冲才到山神庙夜宿,因此才和陆谦等人相遇,洞悉高俅对自己的迫害,最终奋起反抗。风雪可以说是故事发展的重要因素。风雪作为自然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起到一定的作用,渲染了气氛,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后面又写了烈焰腾起,"只听得外面必必剥剥地爆响。林冲跳起身来,就壁缝里看时,只见草料场里火起,刮刮杂杂地烧着。"点燃了林冲反抗的怒火,正是在这悲壮、凄凉的气氛中,林冲从逆来顺受忍辱求全的性格,走上了反抗道路。正是因为大风雪,压塌草棚,林冲才发出"天可怜见"的叹息,才躲到山神庙,才听到恶人讲话,才终于走上反抗道路。一个景物描写起了这许多作用。
这里的"风雪"如同"雷雨"一般,预示着人物性格及命运,将有重大的转变。怒吼的北风,纷纷扬扬的满天大雪,草料场上的熊熊火焰,都有力地表现了林冲正在剧烈变化的思想性格和转变的命运。鲁迅先生说:"《水浒传》里一句'那雪下得正紧',就是接近现代的大众语的说法,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紧"字的"神韵"有什么含义?一方面,一语双关,既显示这场雪下得紧,又暗示恶势力对林冲的迫害;把感觉化为视觉来写,使人感受更亲切、强烈,给读者以想像的余地,既可想像出扬风搅雪的情景,又可想像出林冲即将临头的灾难。另一方面,写出了雪的稠密,铺天盖地而来,很有气势,既烘托出林冲这位落难英雄的困窘,又让人感觉到"山雨欲来"的气息。
总之,环境描写与人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影响人物的语言、行为、神情等外在特点的变化;影响人物的心理、情感、情绪等内在活动及其变化;影响、决定着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环境决定人物的性格,是人物性格的成因。环境影响人。因此可以通过反观人物的言行、心理、情感等,观察他受到哪些客观与人为因素的影响。根据这些影响人物行为、心理、情感的外在因素,判断人物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中。
环境影响在它之中存在的一切事物,在这些事物上会打上时代、社会、生活等烙印(标记)。小说中人、事、物折射环境。通过小说中人、事、物,观察它们的某些特点,具有怎样的时代、地域、社会烙印,判断分析小说的环境。
小说中描写的一切对象都有可能直接或间接的交代环境,要通过这些描写看出打在它们之上的时代、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烙印。环境造人,环境是人、事、物生存的条件,它必然在人、物、事上打上特殊的烙印(标记)。反之,小说中的人、事、物等也折射着环境。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种。本文主要谈的是自然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的生动描写,可以增强文章的形象性,使文章更富有情趣。一般来说环境描写常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一、为人物活动创设典型环境,推动情节发展演变。二、暗示故事发生的时代特征。三、渲染气氛。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中直接描写风雪有三处:林冲初到草料场时,写风雪初起。"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这个环境体现出风高雪猛。正因风雪有如此之势,所以才让本已"四下里崩坏"的草厅"又被朔风吹撼,摇撼得动"。这场风雪对草厅而言可谓是雪上加霜。而草屋破败,摇摇欲坠,又促使林冲产生担心:"这屋如何过的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换个泥水匠来修理。"草厅难抵严寒,于是林冲才有"向了一回火"的举动,但仍"觉得身上寒冷",又令林冲产生心理活动:"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可见,小说中风雪、草厅等环境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先是共同带动人物的心理、行为的变化,进而才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环境--环境--人物心理、行为--故事情节。
而林冲去市井沽酒时,写雪势正大。"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离开酒店回草料场时,进一步写雪势之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还有侧面描写:如写草屋,"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沽酒回来,"那两间草屋已被雪压倒了"这是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又如写林冲到山神庙里,"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的雪抖了",上盖白布衫也"早有五分湿了",这是通过人物的动作、感觉衬托风雪。先写风雪,草场,古庙,形成荒凉,寂寞,冷酷的气氛。
风雪也为人物的活动渲染了气氛。林冲刚到草料场,"却早纷纷扬扬下一天大雪来",说明矛盾冲突正在酝酿;沽酒时,"那雪正下得紧,"预示气氛趋于紧张;林冲夜宿山神庙时,那雪"越下得紧",烘托出高潮的来临。同时,风雪也为情节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条件:正是因为风雪,林冲才想喝酒驱寒,才会在买酒的途中看到山神庙,草屋被风雪压塌,林冲才到山神庙夜宿,因此才和陆谦等人相遇,洞悉高俅对自己的迫害,最终奋起反抗。风雪可以说是故事发展的重要因素。风雪作为自然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起到一定的作用,渲染了气氛,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后面又写了烈焰腾起,"只听得外面必必剥剥地爆响。林冲跳起身来,就壁缝里看时,只见草料场里火起,刮刮杂杂地烧着。"点燃了林冲反抗的怒火,正是在这悲壮、凄凉的气氛中,林冲从逆来顺受忍辱求全的性格,走上了反抗道路。正是因为大风雪,压塌草棚,林冲才发出"天可怜见"的叹息,才躲到山神庙,才听到恶人讲话,才终于走上反抗道路。一个景物描写起了这许多作用。
这里的"风雪"如同"雷雨"一般,预示着人物性格及命运,将有重大的转变。怒吼的北风,纷纷扬扬的满天大雪,草料场上的熊熊火焰,都有力地表现了林冲正在剧烈变化的思想性格和转变的命运。鲁迅先生说:"《水浒传》里一句'那雪下得正紧',就是接近现代的大众语的说法,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紧"字的"神韵"有什么含义?一方面,一语双关,既显示这场雪下得紧,又暗示恶势力对林冲的迫害;把感觉化为视觉来写,使人感受更亲切、强烈,给读者以想像的余地,既可想像出扬风搅雪的情景,又可想像出林冲即将临头的灾难。另一方面,写出了雪的稠密,铺天盖地而来,很有气势,既烘托出林冲这位落难英雄的困窘,又让人感觉到"山雨欲来"的气息。
总之,环境描写与人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影响人物的语言、行为、神情等外在特点的变化;影响人物的心理、情感、情绪等内在活动及其变化;影响、决定着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环境决定人物的性格,是人物性格的成因。环境影响人。因此可以通过反观人物的言行、心理、情感等,观察他受到哪些客观与人为因素的影响。根据这些影响人物行为、心理、情感的外在因素,判断人物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中。
环境影响在它之中存在的一切事物,在这些事物上会打上时代、社会、生活等烙印(标记)。小说中人、事、物折射环境。通过小说中人、事、物,观察它们的某些特点,具有怎样的时代、地域、社会烙印,判断分析小说的环境。
小说中描写的一切对象都有可能直接或间接的交代环境,要通过这些描写看出打在它们之上的时代、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烙印。环境造人,环境是人、事、物生存的条件,它必然在人、物、事上打上特殊的烙印(标记)。反之,小说中的人、事、物等也折射着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