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读了青年学者周勇所著的《跟孔子学当老师》一书,勾起了多年来对学习孔子的记忆,触动了我四十年教学生涯的琴弦,引发了我对教学之恋的思考。
孔子做老师,自己负责招生,没有固定的工作单位,更不要说“月薪”“职称”了,但是,孔子对教育事业、教学工作却十分痴恋。无论何时想起它,孔子都会不禁感叹“不亦乐乎”!孔子的这种“教学之恋”,大概就是所谓的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将灵魂中的爱献给永恒的真理或美德,而不考虑世间其他任何可能变动、难以把握的物质存在。
孔子之于教學,真可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三千弟子,有教无类,没有固定的薪水,没有校办企业,学费只是一块干肉。像颜回这样的学生恐怕连一块干肉也交不起,所以孔子生活十分拮据,常常饿肚子。但不管怎样,他对教学痴心不改。其源盖出于他对教学有着坚定的信念,认为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乃人生极大快事。我们有理由这样的判断:孔子之所以成为圣人,在于他能终身坚持教书育人的信念。孔子为了信念,几乎付出了他全部的爱。他爱教学,爱学生。爱颜回这样刻苦好学的好学生,也爱子路这样情深义重的学生。
孔子乐于教学,倡导师者应“诲人不倦”。孔子可贵之处在于,他认为欲能诲人不倦,必须“学而不厌”。只有“学而不厌”,才会体会“诲人不倦”的大乐。孔子从懂事起,就乐于学习。儿时模仿大人行“礼”,十五岁时有志于学,到五十岁,又觉得自己饱经沧桑,大概可以认真学一下那本最难懂的讲人世变化的《易》了。他勤奋读书,以致“韦编三绝”;他学思结合,因为他深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精编《诗》,整理《书》,删削《春秋》,既为学生提供优质教材,也在其中提升自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学”是孔子借以安身立命的生活方式,他学习着,他快乐着,一不留神,学出了个大学问家,吸引数千弟子从四面八方来到他的身边。从此,他不再寂寞,不再孤独,师生一起学,相互切磋,教学相长。孔子把这种生活当作人生第一乐事。
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动荡不安的春秋末期,能够赢得那么多人师从于他,除了他的人格的魅力、渊博的知识,还与他讲究教学艺术密切相关。孔子认为“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同理,教学缺乏艺术,必然没有鲜活的生命力量。在《论语》里,我们能够领略到孔子的教学思想,如了解学生,因材施教;由学到知,知智统一;学思并重,学思结合;启发教学,循序渐进;学而时习,知行一致等等。这些理论一直为后世教学所借鉴。我们无缘亲见孔子讲学的情景,但是从《论语》的记录中还可以想见孔子授学的动人画面。
春天到了,泗水的冰融化了,两岸桃红柳绿,芳草吐蕊。孔子带领弟子们来到河边,以水为喻,“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告诫学生年华如逝水,一去不复返,要只争朝夕,有所作为;他启发学生比较山水,感悟人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他让学生围着他在岸边草地上席地而坐,先听曾点鼓瑟,以音乐激活学生思维,让他们各言其志。孔子静静听着大家的发言,当曾点谈到自己的理想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时孔子长叹道:“吾与点也!”他赞成曾点的理想,享受生活的淡定从容,永怀生命的恬静。每当读到这里,我都掩卷遐思,不胜感叹:多么美好的教学氛围,多么融洽的师生关系,多么高超的教学艺术!
作为当代教师,我们拥有比孔子优越百倍的生活和教学条件,但是扪心自问:我们有没有孔子这样的教学热情?有没有孔子这样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人格?有没有孔子这样美好的人文修养和精湛的教学艺术?一言以蔽之,我们有没有孔子般的教学之恋?
教师如果不曾爱过教学——无论深浅,将意味着他承受了多么可悲的职业生涯,其不幸程度就像一个人从未爱过他人一样。为人师者,当永怀“教学之恋”,永怀生命的恬静、感动与美好。
孔子做老师,自己负责招生,没有固定的工作单位,更不要说“月薪”“职称”了,但是,孔子对教育事业、教学工作却十分痴恋。无论何时想起它,孔子都会不禁感叹“不亦乐乎”!孔子的这种“教学之恋”,大概就是所谓的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将灵魂中的爱献给永恒的真理或美德,而不考虑世间其他任何可能变动、难以把握的物质存在。
孔子之于教學,真可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三千弟子,有教无类,没有固定的薪水,没有校办企业,学费只是一块干肉。像颜回这样的学生恐怕连一块干肉也交不起,所以孔子生活十分拮据,常常饿肚子。但不管怎样,他对教学痴心不改。其源盖出于他对教学有着坚定的信念,认为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乃人生极大快事。我们有理由这样的判断:孔子之所以成为圣人,在于他能终身坚持教书育人的信念。孔子为了信念,几乎付出了他全部的爱。他爱教学,爱学生。爱颜回这样刻苦好学的好学生,也爱子路这样情深义重的学生。
孔子乐于教学,倡导师者应“诲人不倦”。孔子可贵之处在于,他认为欲能诲人不倦,必须“学而不厌”。只有“学而不厌”,才会体会“诲人不倦”的大乐。孔子从懂事起,就乐于学习。儿时模仿大人行“礼”,十五岁时有志于学,到五十岁,又觉得自己饱经沧桑,大概可以认真学一下那本最难懂的讲人世变化的《易》了。他勤奋读书,以致“韦编三绝”;他学思结合,因为他深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精编《诗》,整理《书》,删削《春秋》,既为学生提供优质教材,也在其中提升自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学”是孔子借以安身立命的生活方式,他学习着,他快乐着,一不留神,学出了个大学问家,吸引数千弟子从四面八方来到他的身边。从此,他不再寂寞,不再孤独,师生一起学,相互切磋,教学相长。孔子把这种生活当作人生第一乐事。
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动荡不安的春秋末期,能够赢得那么多人师从于他,除了他的人格的魅力、渊博的知识,还与他讲究教学艺术密切相关。孔子认为“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同理,教学缺乏艺术,必然没有鲜活的生命力量。在《论语》里,我们能够领略到孔子的教学思想,如了解学生,因材施教;由学到知,知智统一;学思并重,学思结合;启发教学,循序渐进;学而时习,知行一致等等。这些理论一直为后世教学所借鉴。我们无缘亲见孔子讲学的情景,但是从《论语》的记录中还可以想见孔子授学的动人画面。
春天到了,泗水的冰融化了,两岸桃红柳绿,芳草吐蕊。孔子带领弟子们来到河边,以水为喻,“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告诫学生年华如逝水,一去不复返,要只争朝夕,有所作为;他启发学生比较山水,感悟人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他让学生围着他在岸边草地上席地而坐,先听曾点鼓瑟,以音乐激活学生思维,让他们各言其志。孔子静静听着大家的发言,当曾点谈到自己的理想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时孔子长叹道:“吾与点也!”他赞成曾点的理想,享受生活的淡定从容,永怀生命的恬静。每当读到这里,我都掩卷遐思,不胜感叹:多么美好的教学氛围,多么融洽的师生关系,多么高超的教学艺术!
作为当代教师,我们拥有比孔子优越百倍的生活和教学条件,但是扪心自问:我们有没有孔子这样的教学热情?有没有孔子这样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人格?有没有孔子这样美好的人文修养和精湛的教学艺术?一言以蔽之,我们有没有孔子般的教学之恋?
教师如果不曾爱过教学——无论深浅,将意味着他承受了多么可悲的职业生涯,其不幸程度就像一个人从未爱过他人一样。为人师者,当永怀“教学之恋”,永怀生命的恬静、感动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