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教学设计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yl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具体情况,带领他们发现法律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中,不同门类的法律其实离自己很近。
  2.通过生动的事例改变学生认知的局限性,让学生理解法律更为重要的作用是保护人们的生活,法律的存在让人和人之间和谐相处,让生活更美好。
  3.让学生认同法律的存在和实施会保护我们的权利,维护我们的自由,引导学生初步形成亲近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法律、纪律和道德的区别;让学生理解生活处处有法律,法律保护人们的正常生活,初步确立法治意识;简单掌握刑法、民法和行政法的区别;理解权利意味着自由,义务意味着约束,我们既要享有权利,也要积极承担义务。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法律是什么
  课时目标:
  1、引导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法律,各种活动受法律保护和约束。
  2、让学生初步认识权利和义务,体会日常生活中的规则并非自然现象,而是由法律规定而来。
  3、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社会规则,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纪律、道德和法律的联系与区别。
  本课时重难点:
  初步认识纪律、道德和法律等规则的特点及联系。
  教学过程:
  导入语:大家听说过《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吗? 谁来给大家讲一讲?
  课件出示图片和文字(小女孩的爸爸觉得女孩子上学没用,家里没有钱供她上学)
  你们知道谁可以帮助小女孩吗?(法律保障受教育的权力,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不收学杂费)
  师总结引出课题:同学们,除了父母亲人和老师,陪伴我们健康成长的还有“法律”(板书: 法律)
  你们知道法律是什么吗?我们先看一段视频,了解一下“法律的起源”。
  谁来说一说,现在你觉得法律是什么? (补充板书: 是什么)
  简单来说,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强制实施的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
  过渡语:提到法律,大家总觉得它是高深的,距离我们很遥远的,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聊一聊我们身边的法律。
  一、活动一:寻找“法律”的影子
  出示图片,找一找“法律”的影子
  图片1 上学路上
  图片2 学生去上学
  图片3 生病去医院看病
  图片4 学生乘坐大巴出游
  跟同桌(或者前后位4名同学一组)讨论:生活中这些事情跟法律有什么关系呢?
  预设:交通安全、受教育权、医院的医生需要执照、医药价格国家控制、坐大巴要付费、大巴所属营运机构应承担责任等等。
  拓展:除了这些,你还觉得身边哪些事情跟法律有关?
  二、活动二:儿童权利知多少
  过渡语:同学们,我们生活在蓝天和阳光下,也生活在法律中。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利,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作为一名小学生,你知道自己都具有哪些权利吗?
  1、观看视频,了解儿童具有的权利 ;
  2、图片文字资料介绍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
  《儿童权利公约》是第一部有关保障儿童权利且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性约定,于1990年9月2日在世界生效。公约中提到的儿童具有的“四大权利”包括:
  (1)生存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和医疗保健获得权
  (2)受保护权是指保护儿童受适当照料与保护,免受歧视、剥削、酷刑、虐待、遗弃或疏忽照料的权利。
  (3)发展权指保障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包括儿童有接受一切形式的教育(正规的和非正规的教育)的权利,以及能够给予儿童的身体、心理、精神、道德与社交发展的相应生活水平。
  (4)参与权指儿童享有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权利。儿童不应被简单的视为一个弱小群体而仅仅需要特殊的照顾,他们应当作为一个有权利的群体而被所有人尊重。
  3、图片介绍 《未成年人保护法》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义务教育法》
  4、补充案例:图中,侵犯了儿童的哪些权利?
  图1 不让上学
  图2 被关起来
  图3 借东西不还
  图4 偷看日记(或者拍他人照片或视频上传网络)
  三、活动三:履行好自己的义务
  过渡语:法律在赋予我们权力的同时,也规定了我们的义务。
  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法律在保障我们权力的同时也规定了我们必须履行的义务。
  出示图片讨论交流:学生进行自我检测,看一下自己是否很好的履行了义务。
  图1 在学校认真学习
  图2 借东西及时归还
  图3 公共场合不乱扔垃圾、不大声喧哗
  图4 让座
  四、活动四:纪律、道德和法律的区别
  观看视频《让座》
  讨论:从视频中我们了解到,约束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除了法律还有什么?
  1、观看视频《道德与法律》帮助理解道德与法律的区别。
  阅读角了解道德与法律的区别。
  2、以学校纪律为例,自由讨论纪律與法律的不同。
  ( 可从制定者、违反后的后果等进行交流 )
  总结:其实,法律一直伴随我们生活中的任何一个举动,一件小事上。人们时时刻刻在和法律打交道,无论生活,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是如此。为了防止罪恶的种子潜入你的心灵,我们应经常为自己增加法律知识,不要因为对法律的无知而走上歧途。我们在遇到种种危险时时,也要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不受伤害。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让我们行动起来,认真学法,守法,做个新时代的合格小公民。
  课后延伸:
  推荐阅读《皮皮鲁和419宗罪》《马米奇遇记》《马米历险记》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1.知道毒品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吸毒是违法的。  2.懂得好奇心、自制力不强、交友不慎等,是未成年人遭受毒品危害的原因。  3.懂得远离毒品、拒绝毒品,提高防范意识,远离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学会拒绝和求助,提高自护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到毒品的危害。  教学难点:切实提高学生远离毒品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烟酒的危
期刊
教學目标
期刊
摘要:近些年国家教育各部门和许多研究学者以及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控辍保学工作更是如今所有乡镇学校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了。留守儿童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农村留守儿童的辍学厌学现象呈上升趋势,学习兴趣不高甚至厌学、逃学,导致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产生很多消极的生活态度,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家庭和学校双方没有配合好,其次是对农村的留守儿童关心关爱不够,欠缺沟通,农村的
期刊
主题活动是幼儿园常见的活动形式,而生活课题是我们近年来不断探索的方向。如何在课题背景下开展主题活动是我们需要思考和践行的事情。本期,我班开展了“种植的秘密”主题活动,以下是我们在开展活动时的一些做法与感悟。  一、关注幼儿生活,筛选幼儿感兴趣的主题活动  在确定主题前,我们关注幼儿的生活,倾听幼儿的想法,从中筛选出幼儿感兴趣且有探索价值的活动。孩子的兴趣是丰富且多变的,但概括起来相同和不变的就是吃
期刊
摘要: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额具体体现。一个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强烈诚挚的爱,平等地对待和尊重他们,才能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尊敬、信任和爱戴。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拥有一个欢乐、幸福而富有意义的童年,这是国计民生的大事。也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为此要付出的努力。  关键词:敬业爱生滋润心灵关注留守快乐付出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
期刊
《觸摸春天》教案
期刊
摘要:语文的学习过程是我们对于汉语言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全面学习。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类的学科,语言环境是其存在与使用的载体。因此,在对语文知识进行讲授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营造与构建语言情境,学生在情境中提升语言学习的效率。说到语文的情景教学方式,朗读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既是构建情境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学生在情境中理解语言内容的得力助手,还是学生感受语言表现力的常规方式,在情境教学中真
期刊
教學内容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爱国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教师要将语文教材全面化和系统化,在课堂中引入各种丰富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充分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对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要多注重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日常的教学模式强化对学生的引导过程,给他们构建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堂,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  一、爱国主义教育内涵  “爱国主义教育
期刊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可以充分发挥“立德树人”、“培根铸魂”方面的独特作用,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育,最简洁、有效的手段就是在教材中挖掘和利用人文精神内容,挖掘与利用爱国主义精神内容、坚守道义精神内容、热爱生命和自然精神内容。  关键词:教材人文精神挖掘利用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