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12日下午3点,“温暖的游离—陈春木个展”在草场地颖画廊隆重开幕。本次展览主要呈现和梳理了陈春木近年来的作品,根据布展的陈列方式,在不断推移的时间中摸索,他作品中的混乱物象在一种近似魔幻的现实和超现实之间游离和徘徊,一种燃烧的生命力极具穿透力的表现方式,给予视觉以“背道而驰”的疏离感。而笔触和色彩的巨大反差,则又把画面停滞在一种伪古典意境之中。二层的灯箱作品则放大了材质与画面之间的关系,以这种模糊的关系作为切入点,陈春木将展开更多的探索和发现。(白江峰)
“寻踪者”—陈思源个展
提出与解决个人的问题正是参与整个历史和社会的进程,正是艺术的内在动力,作为经历过85美术新潮冲击的艺术家陈思源,在长达二十多年的创作历程中,使他有能力不断审视自己的绘画,重新审定自己的身份,重新确立自己与世界的关系,重新看待自己精神位置的处境。此次“寻踪者—陈思源个展”,我们能够看到一种规避样式主义的努力,自发地在表现性的语言中游荡,徘徊,模糊化,是为了寻找隐约闪现的光环与踪迹。纵观陈思源所有系列的作品,除了惊诧于强烈的风格辨识之外,向内部移动的空间也让人感到生命自由节奏的重要性。而这一切,均是艺术家内心敏感触须的反影,这些反影,是作为艺术家的“我”给自己制造可以参与寻踪的镜像。
此次,绘通当代画廊举办“寻踪者—陈思源个展”,策展人为画家兼批评家杨大伟,学术主持邀请二位同是诗人、批评家、艺术家三重身份的孙磊和王艾。展览共展出陈思源2012年至2014年期间的创作作品,是此前创作“内象”系列之后的以“寻踪”为线索的整体风格展示。
春生夏长—吴楠·金泽友那·新水墨双个展青州举办
7月19日,“春生夏长—吴楠、金泽友那新水墨双个展”在山东青州上青艺术空间开幕。
两位年轻艺术家的新水墨作品,以各自对水墨的不同理解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水墨形态,展览作为窗口,把两位年轻艺术家的思考和实践直观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吴楠的作品继承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多元化特征,对于他的作品来说,传统和当代之间的界限似乎是模糊的,而水墨的边界似乎是圆润和暧昧的。这使得他在艺术表现上得以超出时代概念,更多的是对自我的突破。
日本艺术家金泽友那留学于中央美术学院,她的作品以细腻和淡雅为要,温润的墨色将空间和时间概念进行混合,营造一种弥漫的、柔软的状态。她在作品中摒弃固有的冰冷生硬的破立关系,继而把真实可辨的边界做了独到的拓展。(S.station)
“抽象与自然”
“抽象与自然”于2014年7月20日15时在筑中美术馆拉开帷幕。本次展览是由筑中美术馆馆长孙莉敏策划,学术主持由哲学家、艺术批评家夏可君博士担任。
一种来自中国的抽象自然主义(Abstract Naturalism)是可能的吗?“抽象”与“自然”如何可能内在地融合在一起?西方抽象,不就是超越自然,乃至于反自然的结果?从自然中抽取点线面,或者以音乐性与几何形的理性逻辑,或者以主体深度情感,来纯粹建构画面,彻底消解再现。而中国文化传统艺术也似乎并没有走向抽象的契机,反而是被某种意象或者意境以及程式化所控制,如何可能有着抽象自然主义,而且不同于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以及后来的极简主义乃至中国极多主义?
本次展览试图通过中国当代艺术家在抽象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讨论抽象与艺术的未来。中国的“抽象自然主义”,不同于西方抽象表现主义和极少主义以及观念主义绘画,也不同于日本的物派艺术,有着从“空无的自然生长性”来建构画面的方式,不同于西方的理性建构模式,而是激活传统的阴阳转化、墨线书写、呼吸共感与自然默化等各种精神,并且与西方自由的抽象精神,不可见的崇高有着内在结合。
“寻踪者”—陈思源个展
提出与解决个人的问题正是参与整个历史和社会的进程,正是艺术的内在动力,作为经历过85美术新潮冲击的艺术家陈思源,在长达二十多年的创作历程中,使他有能力不断审视自己的绘画,重新审定自己的身份,重新确立自己与世界的关系,重新看待自己精神位置的处境。此次“寻踪者—陈思源个展”,我们能够看到一种规避样式主义的努力,自发地在表现性的语言中游荡,徘徊,模糊化,是为了寻找隐约闪现的光环与踪迹。纵观陈思源所有系列的作品,除了惊诧于强烈的风格辨识之外,向内部移动的空间也让人感到生命自由节奏的重要性。而这一切,均是艺术家内心敏感触须的反影,这些反影,是作为艺术家的“我”给自己制造可以参与寻踪的镜像。
此次,绘通当代画廊举办“寻踪者—陈思源个展”,策展人为画家兼批评家杨大伟,学术主持邀请二位同是诗人、批评家、艺术家三重身份的孙磊和王艾。展览共展出陈思源2012年至2014年期间的创作作品,是此前创作“内象”系列之后的以“寻踪”为线索的整体风格展示。
春生夏长—吴楠·金泽友那·新水墨双个展青州举办
7月19日,“春生夏长—吴楠、金泽友那新水墨双个展”在山东青州上青艺术空间开幕。
两位年轻艺术家的新水墨作品,以各自对水墨的不同理解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水墨形态,展览作为窗口,把两位年轻艺术家的思考和实践直观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吴楠的作品继承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多元化特征,对于他的作品来说,传统和当代之间的界限似乎是模糊的,而水墨的边界似乎是圆润和暧昧的。这使得他在艺术表现上得以超出时代概念,更多的是对自我的突破。
日本艺术家金泽友那留学于中央美术学院,她的作品以细腻和淡雅为要,温润的墨色将空间和时间概念进行混合,营造一种弥漫的、柔软的状态。她在作品中摒弃固有的冰冷生硬的破立关系,继而把真实可辨的边界做了独到的拓展。(S.station)
“抽象与自然”
“抽象与自然”于2014年7月20日15时在筑中美术馆拉开帷幕。本次展览是由筑中美术馆馆长孙莉敏策划,学术主持由哲学家、艺术批评家夏可君博士担任。
一种来自中国的抽象自然主义(Abstract Naturalism)是可能的吗?“抽象”与“自然”如何可能内在地融合在一起?西方抽象,不就是超越自然,乃至于反自然的结果?从自然中抽取点线面,或者以音乐性与几何形的理性逻辑,或者以主体深度情感,来纯粹建构画面,彻底消解再现。而中国文化传统艺术也似乎并没有走向抽象的契机,反而是被某种意象或者意境以及程式化所控制,如何可能有着抽象自然主义,而且不同于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以及后来的极简主义乃至中国极多主义?
本次展览试图通过中国当代艺术家在抽象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讨论抽象与艺术的未来。中国的“抽象自然主义”,不同于西方抽象表现主义和极少主义以及观念主义绘画,也不同于日本的物派艺术,有着从“空无的自然生长性”来建构画面的方式,不同于西方的理性建构模式,而是激活传统的阴阳转化、墨线书写、呼吸共感与自然默化等各种精神,并且与西方自由的抽象精神,不可见的崇高有着内在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