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质疑是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质疑不仅是思维的开始,质疑还是成功的开始。一个明智的老师不但把“释疑”作为天职,更要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创设问题情境,悉心呵护学生主动发问的积极性,使学生勇于质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营造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敢问
新课标提倡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而这种关系正是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重要因素。教师课余时间能经常与学生谈心,交流沟通,使师生双方在情感上理解和支持,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发问。教师应在课内合理安排时间,教会学生使用各种不同的思维方法,提出不同的问题。教师更应创设情境,放手让学生提问,不盲从权威,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使质疑成为学生的学习习惯。
二、给予质疑的时空,让学生能问
由于受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方式等影响,有些问题在课堂上没能及时提出,有些问题暂时未发现,但在课后作业、练习、复习中发现问题的存在,教师应该让学生及时记录这些问题,不要让突闪的疑问在瞬间消失。教师可以让学生设计一张 “问题卡”,随时把这些有价值的问题写在卡片上,适时向教师提问。
三、创造质疑的条件,让学生愿问
作为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师,在设计上既要注意教师“教”的过程,又要注意学生“学”的过程;在课堂实施中既要重视启发学生的“答问”,又要重视学生的“提问”。教师要教会他们如何进行提问,怎样提问,尽力为学生创造“提问”的条件,让学生会抓质疑的关键,能提出一些有效问题。如《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常识性课文,生动地向学生讲述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去发现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时的“热点”,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使之能更主动地掌握知识。教学中,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出示小蝌蚪、青蛙的图片,让学生比较两者的外形,说说对这两者的印象;在比较的基础上,教师提示:小蝌蚪要出发找妈妈了,你有什么问题吗?再综合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解决。教师在课堂实施中应想方设法,设置各种问题的情境,造成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提问的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去。
四、培养质疑的兴趣,让学生乐问
为了让学生敢问、会问、问出水平,教师应采取一些激励机制,激发学生乐问。教师可以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开展不同形式的“问”“答”竞赛活动,对“敢提问”、“会提问”、“问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并把有价值的问题在“黑板报”、“雏鹰天地”等进行展示,这样让提问的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更让其他同学能从这些有价值的问题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形成一个“质疑———解疑——体验成功——再质疑”的良性循环。
五、教给质疑的方法,让学生善问
教师在引导学生质疑时,如果不得法,流于形式,就收不到好效果,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应从多种途径引导学生质疑。
(一)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展开质疑。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质疑,有助于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如教学《捞月亮》,教师在提示课题后,先教生字“捞”,教师从桌上拿起课本问学生:“这算捞吗?”学生说这叫拾或捡,不能说捞。于是教师问,“捞”字怎么解释?学生回答从水里取东西叫做“捞”。教师这才在“捞”的后面写上“月亮”一词。这时学生的思维进入了最佳的状态,积极地提出了疑问:“月亮是挂在天上的,怎么能从水中去捞呢?”抓住这个关键问题,教师就能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去阅读分析了。可见学生能发现问题,正是因为教师创设好问题情境,设置了悬念,打开了封闭学生思考的心锁,从而达到了“释其所疑,长其心智”的目的。又如《你们想错了》,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课题质疑:“你们”指谁?他们想什么?错在哪里?这句话是谁说的?教师不必急于把结论告诉学生,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寻找答案。
(二)引导学生抓住词句质疑。
理解词句是读懂段、篇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抓住重点词语质疑。如教学《飞夺泸定桥》,先引导学生找出课题的中心词,理解后,提出疑难问题:红军为什么要飞夺泸定桥?“飞”表现在哪里?“夺” 表现在哪里?带着这三个疑问,细读课文后,学生能准确地给课文分段。引导学生针对文章的中心句提出问题,如教学《一夜的工作》,学生读课文后提出:作者目睹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情况,感受最深的有两点,一是工作非常劳苦,二是生活极其简朴。学生所提出的正是文章的中心所在,作者正是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具体事例来赞颂周总理的崇高品质。进而引导学生提出:劳苦体现在哪儿?简朴又表现在什么地方?然后引导学生研读课文:一是抓住关键细节和重点词句细细体会,二是研究内容上的相互联系并进行比较,深入体会周总理的伟大。
(三)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联系提出质疑。
课文各部分或课文之间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联系,这些联系中的“疑”有时是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发现的,有时需要启发后学生才能发现。学习《穷人》这课,有学生质疑:“桑娜想,寡妇的日子真困难,接着又说真难过,这两个词组意思相近,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只要引导学生反复细读这一节,强调注意语言的变化,联系上下文领会含义,最后学生就会懂得这是递进句,前者是说明生活很困难,但勉强度过,后者说明难以勉强度过。又如《凡卡》这样反映旧时代儿童悲惨遭遇的课文,学生学过很多。可先设疑,经过回忆对比,思考后发问,通过质疑,学生思想认识更加深刻。
(四)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性的质疑。
课文中没有的情节和人物的外表、内心活动、语言以及文章中形象和抽象的语言,通过质疑可以引起全班同学的注意,进而展开想象。如《我的战友邱少云》,文中写了邱少云在烈火烧身时是怎样做的,他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当时邱少云可能是怎么想的?就得要求学生读课文,要求学生细想,再观察课文插图,进而展开合理的想象。
真正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促其得法善问,必须经常地指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质疑。可从语言的表达形式上质疑,从重点词关键句中质疑,从写作目的上质疑,还可以从内容的展开处质疑,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归纳、分析、筛选。只要指导得法,学生能真正学会提问,定能提出有质量、有创造性的问题。使学生在学—思—问—解的过程中获取知识,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创新的天地。
总之,质疑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需要师生长期共同努力,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从实践出发,因材施教,因人而异,采取科学的手段促使学生敢于提问、乐于提问、勤于提问、善于提问。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面向未来的需要。
一、营造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敢问
新课标提倡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而这种关系正是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重要因素。教师课余时间能经常与学生谈心,交流沟通,使师生双方在情感上理解和支持,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发问。教师应在课内合理安排时间,教会学生使用各种不同的思维方法,提出不同的问题。教师更应创设情境,放手让学生提问,不盲从权威,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使质疑成为学生的学习习惯。
二、给予质疑的时空,让学生能问
由于受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方式等影响,有些问题在课堂上没能及时提出,有些问题暂时未发现,但在课后作业、练习、复习中发现问题的存在,教师应该让学生及时记录这些问题,不要让突闪的疑问在瞬间消失。教师可以让学生设计一张 “问题卡”,随时把这些有价值的问题写在卡片上,适时向教师提问。
三、创造质疑的条件,让学生愿问
作为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师,在设计上既要注意教师“教”的过程,又要注意学生“学”的过程;在课堂实施中既要重视启发学生的“答问”,又要重视学生的“提问”。教师要教会他们如何进行提问,怎样提问,尽力为学生创造“提问”的条件,让学生会抓质疑的关键,能提出一些有效问题。如《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常识性课文,生动地向学生讲述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去发现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时的“热点”,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使之能更主动地掌握知识。教学中,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出示小蝌蚪、青蛙的图片,让学生比较两者的外形,说说对这两者的印象;在比较的基础上,教师提示:小蝌蚪要出发找妈妈了,你有什么问题吗?再综合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解决。教师在课堂实施中应想方设法,设置各种问题的情境,造成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提问的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去。
四、培养质疑的兴趣,让学生乐问
为了让学生敢问、会问、问出水平,教师应采取一些激励机制,激发学生乐问。教师可以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开展不同形式的“问”“答”竞赛活动,对“敢提问”、“会提问”、“问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并把有价值的问题在“黑板报”、“雏鹰天地”等进行展示,这样让提问的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更让其他同学能从这些有价值的问题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形成一个“质疑———解疑——体验成功——再质疑”的良性循环。
五、教给质疑的方法,让学生善问
教师在引导学生质疑时,如果不得法,流于形式,就收不到好效果,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应从多种途径引导学生质疑。
(一)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展开质疑。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质疑,有助于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如教学《捞月亮》,教师在提示课题后,先教生字“捞”,教师从桌上拿起课本问学生:“这算捞吗?”学生说这叫拾或捡,不能说捞。于是教师问,“捞”字怎么解释?学生回答从水里取东西叫做“捞”。教师这才在“捞”的后面写上“月亮”一词。这时学生的思维进入了最佳的状态,积极地提出了疑问:“月亮是挂在天上的,怎么能从水中去捞呢?”抓住这个关键问题,教师就能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去阅读分析了。可见学生能发现问题,正是因为教师创设好问题情境,设置了悬念,打开了封闭学生思考的心锁,从而达到了“释其所疑,长其心智”的目的。又如《你们想错了》,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课题质疑:“你们”指谁?他们想什么?错在哪里?这句话是谁说的?教师不必急于把结论告诉学生,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寻找答案。
(二)引导学生抓住词句质疑。
理解词句是读懂段、篇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抓住重点词语质疑。如教学《飞夺泸定桥》,先引导学生找出课题的中心词,理解后,提出疑难问题:红军为什么要飞夺泸定桥?“飞”表现在哪里?“夺” 表现在哪里?带着这三个疑问,细读课文后,学生能准确地给课文分段。引导学生针对文章的中心句提出问题,如教学《一夜的工作》,学生读课文后提出:作者目睹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情况,感受最深的有两点,一是工作非常劳苦,二是生活极其简朴。学生所提出的正是文章的中心所在,作者正是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具体事例来赞颂周总理的崇高品质。进而引导学生提出:劳苦体现在哪儿?简朴又表现在什么地方?然后引导学生研读课文:一是抓住关键细节和重点词句细细体会,二是研究内容上的相互联系并进行比较,深入体会周总理的伟大。
(三)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联系提出质疑。
课文各部分或课文之间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联系,这些联系中的“疑”有时是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发现的,有时需要启发后学生才能发现。学习《穷人》这课,有学生质疑:“桑娜想,寡妇的日子真困难,接着又说真难过,这两个词组意思相近,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只要引导学生反复细读这一节,强调注意语言的变化,联系上下文领会含义,最后学生就会懂得这是递进句,前者是说明生活很困难,但勉强度过,后者说明难以勉强度过。又如《凡卡》这样反映旧时代儿童悲惨遭遇的课文,学生学过很多。可先设疑,经过回忆对比,思考后发问,通过质疑,学生思想认识更加深刻。
(四)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性的质疑。
课文中没有的情节和人物的外表、内心活动、语言以及文章中形象和抽象的语言,通过质疑可以引起全班同学的注意,进而展开想象。如《我的战友邱少云》,文中写了邱少云在烈火烧身时是怎样做的,他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当时邱少云可能是怎么想的?就得要求学生读课文,要求学生细想,再观察课文插图,进而展开合理的想象。
真正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促其得法善问,必须经常地指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质疑。可从语言的表达形式上质疑,从重点词关键句中质疑,从写作目的上质疑,还可以从内容的展开处质疑,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归纳、分析、筛选。只要指导得法,学生能真正学会提问,定能提出有质量、有创造性的问题。使学生在学—思—问—解的过程中获取知识,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创新的天地。
总之,质疑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需要师生长期共同努力,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从实践出发,因材施教,因人而异,采取科学的手段促使学生敢于提问、乐于提问、勤于提问、善于提问。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面向未来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