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点——技术应用的“金钥匙”

来源 :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uhan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为了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育人质量,我们在不断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广大一线教师也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不断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已成为当今信息时代教师的必备能力。但如何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准确、高效地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广大教师还是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缺乏具体的操作方法。
  
  整合点概念的提出
  
  早前,很多整合培训都是在普遍层面上讲解信息技术的运用,缺乏对具体学科信息技术应用的指导。为了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可操作性,东北师范大学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承担了教育部“十一五”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模式及应用方法体系研究》,联手国内外资深教育专家开展深入研究。
  2006年,东北师范大学钟绍舂教授提出了“整合点”这一概念,并逐步形成一整套的理论体系。
  在一节课的教与学过程中,如果存在具有下列性质的教学步骤或环节,我们就称之为整合点:常规教学手段支撑其实施存在困难或质量及效率方面存在问题,信息技术手段能够有效支撑或能够提高实施的质量及效率。
  
  整合点诊断是关键
  
  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引入信息技术手段,关键是要准确诊断出整合点,在此基础上,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办法。整合点不同于教学内容中的难点,前者属于过程方面,后者则属于内容方面。它们是两种性质的事情。教学内容的难点是指对于大多数教师和学生而言,完成此类内容的教学不容易;整合点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一教学步骤或环节,常规教学手段支撑它的实施有困难或质量效率方面存在问题。原则上,整合点一定是解决教学难点实施中的某一步骤,但解决教学难点的实施步骤中不一定就有整合点。
  要想准确地找到一节课中的整合点,就要设计本节课的理想教学过程。所谓理想情况下一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是指在不考虑教学条件的情况下,突破时空限制来构思课堂教学的步骤,尽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
  在这一理论指导下,通过课题组织学科一线教师来系统研究学科课程内容类型及每类课的理想教学过程设计和整合点的诊断,然后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解决。目前,各实验区主要针对同类课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对比研究即同题异构课;不同课题不同教师采用相同的模式进行对比研究即异题同构课;同一课题不同教师采用相同教学模式进行对比研究即同题同构课;不同课题不同教师采用不同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即异题异构课。自2008年以来,每年一届的全国小学、初中、高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优质课大赛(始于2003年)也围绕同题异构、异题同构、同题同构、异题异构课展开,并取得了很大成效,总结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为了快速、有效地推广课题研究成果、跟踪课题进展、交流研究体会,我们每期将推出一个学科某一课类的整合方法、案例以及专家点评供大家交流、探讨。
其他文献
编者按: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关键环节。现今,网络环境下的班级管理作为追求、遵循新教育理念的组织过程,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个对此话题持续探讨的平台,我们开设了这一栏目。真诚希望作为班级“舵手”的您,能够与我们一起分享您的经验或构想。    我是一名初中的普通班主任和语文教师,每天和所有的同事一样从晨光微露到星光闪烁,都在步履匆匆地
随着教育科学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课堂教学逐渐暴露出许多弱点,比如因材施教的原则,在班级集体教学活动的前提下难以实施;以语言讲述为主的表达方式,使得某些教学信息的传输与接受遇到困难;教学效率的提高受到局限等等。而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CAI)的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呈现形式是丰富多彩的,集图、文、音、像、动于一体,拓宽了信息输出和接受的通道,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由于其具备的超文本功
作为日本教育技术学研究的重要机构,日本教育工学协会成立于1984年,在2014年迎来了创立30周年的纪念。第三十届日本教育工学协会大会(Japan Society for Educational Technology,简称JSET2014)于9月19至21日在名古屋县的岐阜大学举行,大会以“日本教育技术学的过去和未来——30年回顾”为主题,彰显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在日本,教育技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入第五年,五年中,课程资源匮乏是教师大为头疼的问题。一方面,“海量”的新课程信息涌动在教师周围;另一方面,教师却真真切切地感到难以找到有直接运用价值的课程资源,原因是教师将信息加工为课程资源的能力有限,这里有理念与技术等多方面的因素。所以,在课程改革起始阶段,一些全新课程,如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因资源的匮乏,课程的开设工作可谓举步维艰。面对这一具体问题,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教
创新点    利用电子白板技术,课前预设真实的生活情境,课中处理好生成和预设的有效融合,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好地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从而建构他们的知识系统。教材分析  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整理与提高》单元数学广场。    学生分析    电子白板应用研究项目在我校已经实施了两年,不少学生已经能够运用电子白板的简单功能进行自主操作。    教学目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达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而多媒体技术通过视听结合、声像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扩大学生视野,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和高效率,有利于学生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将课堂教学引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我尝试在课堂教学方面运用多媒体,用自己设计的课件配合课堂教学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以小学语文人教实验教材第九册《圆明园的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指法教学是重头戏。教师必须进行正确规范的指导和训练,使每个学生能够正确规范地使用键盘,养成盲打的好习惯,使其在信息时代终身受益。  ● 培养兴趣是指法教学的开端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按正确的指法熟练地盲打是键盘操作的终极目标。在指法教学的课程导入阶段,我首先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例如,我常常先让学生跟教师一起玩键盘游戏,学生看到教师的手指在键盘上轻舞飞扬,发现要取得好成绩
绘本简介:  《母鸡萝丝去散步》是英国女画家佩特·哈群斯(有译作“佩特·哈金丝”)创作的一部经典图画书。其文字与画面形成一种非常滑稽的对比:文字讲述的是母鸡萝丝散步的平淡无奇的故事,而图画则讲述了狐狸追逐母鸡却屡屡受挫的故事。这是一本绝对会让幼儿笑得前仰后合的书。喜剧效果来自鲜明的对比:一个是永远保持着一个姿态、半闭着眼睛、不紧不慢的母鸡萝丝;一个是紧跟其后张牙舞爪却又总是丑态百出的贪婪狐狸。  
在目前的中学语文课堂上,用信息技术来辅助语文教学已经逐渐成为每一位教师的自觉意识。但如何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和语文学科有机整合的优势,使语文课堂更加丰实、灵动而高效,却是目前语文教师感到困惑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现在很多的语文课堂开始“返璞归真”,如果不是公开课和汇报展示课,就会少用或不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值得高兴的是,周薇薇老师和侯雪莉老师所上的《安塞腰鼓》,却让我们看到了信息技术和语文学科有
“变是唯一不变的真理”。有人形容,最能代表21世纪的词就是“变革”。而所谓领导,就是要能掌控变化,要有远见,要适应变化,更要激发追随者进行变革的潜能。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学校的工作越来越复杂,传统的教育领导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教育要求。教育信息化领导力的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者、管理者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认同这样一个观点:现代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信息化建设,离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