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长期影响,当前仍有小学体育教师没有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而且多采用单一、落后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失去了体育运动的兴趣,体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大大下降。基于此,本文从教学内容游戏化、采用小组为单位两方面出发,探究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有效性的科学策略与方法。
小学体育 课堂教学 有效性 提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27-0057-01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倾向于素质教育,体育作为促进学生身体、心理素质发展的推动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必须要走出传统教学观念和模式的误区,从体育学科的特点出发,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探索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小学体育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1.教学内容游戏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开展一切学习活動的原动力,游戏则是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兴趣爱好的一种活动形式,能够充分激发起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1)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的细节
在实施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注意其中的细节,才能保证游戏教学的有效性。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接受能力来选择合适的游戏,以吸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要为学生布置相应的游戏规则,确保游戏的顺利进行,防止课堂教学的混乱;最后,教师要特别注意学生在游戏中的安全,向学生传授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重视趣味性,实现趣味性与教育性的结合
开展游戏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受体育知识、开展体育运用,所以,游戏教学不能让学生单纯的玩,而是要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实现寓教于乐、寓学于乐。小学体育教师要根据体育知识、技能的内容,来合理的选择和设置游戏的内容,从而使游戏能够更好地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玩的同时学习各种体育技能,锻炼自身的身体素质,实现趣味性与教育性的有机结合。例如,在教授“跑和跳”这部分内容时,为了实现趣味性与教育性的结合,笔者将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游戏化转变,与游戏融为一体。上课后,笔者使用圆形塑圈放置跑道上,学生通过圆形塑圈的方式必须由单脚跳或单脚交替跳的形式,到达终点时原路返回。看似简单的布置,却能让学生们感受到体育运动中的快乐,学生们在欢声笑语中锻炼身体,增强体能,收获锻炼的技巧。这样一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笔者通过重视趣味性,实现了趣味性与教育性的结合。
2.采用小组为单位,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小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合作与交流,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同时也能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1)合理分组,共同进步
分组是实施合作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小学体育教师首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身体素质等因素将学生分为高低不同的几个层次,随后,教师需要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自愿结合”的原则和标准,分为4-6人为一组的学习小组,以使各个小组的整体水平相当,进而实现小组的合理构建,使学生都能够共同进步。例如,为了发挥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在上课准备阶段,笔者对学生们进行了分组,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体育锻炼,为了让学生们共同进步,笔者根据学生们不同的学习能力及身体协调能力,将学生们分成了不同的小组,每组下发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任务下发后,学生们在小组内进行协调练习。当有组员对一个动作产生疑问时,其他组员可以帮助该学生辅导。这样一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笔者通过合理分组,使学生共同进步,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2)自由学习,促进发展
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自由与发展,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基本的运动技巧以及相关注意事项讲解后,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自由学习的机会,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身体发展、兴趣爱好等因素来自由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自由地对体育知识进行吸收、展开体育运动的练习和大胆的探索,从而使整个体育教学更具活力、更加高效。例如,在小组学习中,为了促进学生们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将本节课需要学生们掌握的动作要领教授一遍后,将时间交于学生们自由练习,在学生们自由练习的过程中,笔者会在各组内进行游走观察,指导学生正确的练习方法。学生们在自由练习中,不断摸索,不断进步,掌握的动作要领也更加牢固。这样一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笔者通过组织学生自由学习,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总之,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是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更是每一个体育教师教学的终极目标。因此,在新形势下,体育教师要转变落后的教学观念,努力实现教学内容游戏化,并采用小组为单位展开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优化学生体育学习的过程,促进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王艳兵,姜路.提高小学体育课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8(32):182-183.
[2]章坚.小学体育有效性教学策略浅析[J].学周刊,2018(32):158-159.
小学体育 课堂教学 有效性 提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27-0057-01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倾向于素质教育,体育作为促进学生身体、心理素质发展的推动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必须要走出传统教学观念和模式的误区,从体育学科的特点出发,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探索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小学体育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1.教学内容游戏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开展一切学习活動的原动力,游戏则是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兴趣爱好的一种活动形式,能够充分激发起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1)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的细节
在实施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注意其中的细节,才能保证游戏教学的有效性。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接受能力来选择合适的游戏,以吸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要为学生布置相应的游戏规则,确保游戏的顺利进行,防止课堂教学的混乱;最后,教师要特别注意学生在游戏中的安全,向学生传授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重视趣味性,实现趣味性与教育性的结合
开展游戏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受体育知识、开展体育运用,所以,游戏教学不能让学生单纯的玩,而是要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实现寓教于乐、寓学于乐。小学体育教师要根据体育知识、技能的内容,来合理的选择和设置游戏的内容,从而使游戏能够更好地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玩的同时学习各种体育技能,锻炼自身的身体素质,实现趣味性与教育性的有机结合。例如,在教授“跑和跳”这部分内容时,为了实现趣味性与教育性的结合,笔者将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游戏化转变,与游戏融为一体。上课后,笔者使用圆形塑圈放置跑道上,学生通过圆形塑圈的方式必须由单脚跳或单脚交替跳的形式,到达终点时原路返回。看似简单的布置,却能让学生们感受到体育运动中的快乐,学生们在欢声笑语中锻炼身体,增强体能,收获锻炼的技巧。这样一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笔者通过重视趣味性,实现了趣味性与教育性的结合。
2.采用小组为单位,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小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合作与交流,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同时也能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1)合理分组,共同进步
分组是实施合作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小学体育教师首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身体素质等因素将学生分为高低不同的几个层次,随后,教师需要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自愿结合”的原则和标准,分为4-6人为一组的学习小组,以使各个小组的整体水平相当,进而实现小组的合理构建,使学生都能够共同进步。例如,为了发挥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在上课准备阶段,笔者对学生们进行了分组,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体育锻炼,为了让学生们共同进步,笔者根据学生们不同的学习能力及身体协调能力,将学生们分成了不同的小组,每组下发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任务下发后,学生们在小组内进行协调练习。当有组员对一个动作产生疑问时,其他组员可以帮助该学生辅导。这样一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笔者通过合理分组,使学生共同进步,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2)自由学习,促进发展
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自由与发展,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基本的运动技巧以及相关注意事项讲解后,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自由学习的机会,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身体发展、兴趣爱好等因素来自由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自由地对体育知识进行吸收、展开体育运动的练习和大胆的探索,从而使整个体育教学更具活力、更加高效。例如,在小组学习中,为了促进学生们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将本节课需要学生们掌握的动作要领教授一遍后,将时间交于学生们自由练习,在学生们自由练习的过程中,笔者会在各组内进行游走观察,指导学生正确的练习方法。学生们在自由练习中,不断摸索,不断进步,掌握的动作要领也更加牢固。这样一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笔者通过组织学生自由学习,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总之,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是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更是每一个体育教师教学的终极目标。因此,在新形势下,体育教师要转变落后的教学观念,努力实现教学内容游戏化,并采用小组为单位展开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优化学生体育学习的过程,促进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王艳兵,姜路.提高小学体育课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8(32):182-183.
[2]章坚.小学体育有效性教学策略浅析[J].学周刊,2018(32):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