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两个留守中学生进行个案研究,了解其基本情况、生活背景、体育课技能学习表现,诊断他们体育课的学习心理,并采用新课标和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制定有针对性的辅导策略,且对干预效果小结,以期为中学体育课的教学提供点实践参考。
关键词:留守中学生;体育课;学习心理;个案
一、引言
“留守中学生”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需要留守在家乡,并需要其他亲人照顾的在读中学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人口流动的产物。“留守中学生”队伍中的很多孩子,因为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陷,无法享受到同龄孩子的花季、雨季,生理和心理的成长都面临着问题。
怎么样使留守中学生有一个正常、健康的心理,让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在课堂上得到更好的教育,已成为一个十分现实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且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工作者、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的关注。本文通过对两个留守中学生进行个案研究,了解其基本情况、生活背景、体育课技能学习表现,诊断他们体育课的学习心理,并采用新课标和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制定有针对性的辅导策略,且对干预效果小结,以期为中学体育课的教学提供点实践参考。
二、个案分析
1.个案基本情况
典型个案1
李某,男,02年7月出生。我校初三年级学生,居住在浦口区的边远村庄,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父亲长期在外打工,教育的任务都由体弱多病的母亲来承担。由于父亲经常不在身边,缺少父亲的关心和爱护,所以很多时候他要学着靠自己保护自己,长期以来就形成了一定的攻击性。
典型个案2
赵某,女,03年9月出生。我校初三年级学生,该生家住浦口的农村,爸妈长期在外打工,跟着奶奶生活,也没什么玩伴,长期以来就形成了轻度自闭的性格。
2.心理诊断
典型个案1
〈一〉由于我校教学区与运动区是独立分开的,多数学生都是在课前两三分钟到达,而该生大多都比其他同学早到操场。而且基本上过来就开始踢足球,对足球具有非常高的兴趣。
〈二〉在体委整队期间该生表现非常活跃,跟同学互相打闹,爱说脏话、粗话;上课时懒散,做准备活动不认真,动作不规范,不太配合教师的教学。
〈三〉据调查得知该生的文化成绩都比较差,性格自卑、沉默、悲观,孤僻。但由于身体较强壮经常体育课上欺负同学,爱说脏话、攻击性较强。
典型个案2
〈一〉课前跟着同学一起到操场,到操场后就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下,什么活动都不愿参加。
〈二〉课后没有体现出其年龄该有的活力,机械性的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与同学合作能力较差。
〈三〉长期与奶奶生活在一起,不与同龄孩子交往,缺少中学生应有的好奇心,有轻度自闭的倾向,对学习体育技术动作没兴趣。
三、辅导思路及过程
研究认为家庭环境因素与中学生的人格特质相关,留守中学生的家庭环境发生了不利于其人格发展的变化,使留守中学生的人格出现了一些不良特质。因此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因材施教找到相应的教学方法。
个案1由于缺少父爱而具有一定的攻击性,不配合体委。因此上课期间我让他暂时担当体委,让他站在体委的角度来体验一下体委的难处;课上我用带有赞赏口吻让他给大家做示范,看他的协调用力动作,提高他的自信心。还因他对足球兴趣高,让他课外活动时间在班上组织一个小型的足球赛,提高他的成就感。
第二步:个案2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又长期跟奶奶生活在一起受影响而具有老年期心理特征,从而孤僻,自闭。我设法让她打开心扉,课外活动时间经常找她聊天,陪她运动,增强她的自信心。
四、辅导效果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个体的早期发展中,父母的爱、支持和鼓励容易使个体建立起对初始接触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而这种信任感和安全感的建立,有助于中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态度和良好的同伴关系,保证了子女成年后与他人的顺利交往。而个体早期的这种信任感和安全感的缺乏,会随着个体的发展逐渐产生一种孤独、无助的性格,难以与人相处,因而容易产生心理异常,特别是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
两个个案经过循序渐进的辅导,他们在一定程度上都有所改观。如:个案1〈一〉由于让他暂时担当体委的职责,明显比之前的纪律要好的多。〈二〉由于他之前课上从未被老师夸过,所以在我让他做示范时他显的非常卖力,而且尽量做到最好。〈三〉由于让他组织足球赛,他显的异常兴奋,增强了自信心,也与同学们能融合到一起。个案2〈一〉明显变的开朗了,并且体育课上也愿意活动了。〈二〉自闭的毛病逐渐有所改观,愿意交新的朋友。
五、反思
留守中学生的教育任务非常艰巨也非常重要,也许一个小细节的把握都会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我们体育老师的教学过程中更容易反映出这一类学生的心理问题,所以我们不能懈怠,要把握住每一个教育机会。
体育课必需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使学生逐步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为终生体育奠定基础。留守中学生的体育学习中也应大力的贯彻新课标和心理教育相结合。
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中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是全面且深刻的,怎樣来提高留守中学生的学校适应性,提高留守中学生的上课质量及提高体育课的效率,使留守中学生正常、健康成长,需要引起外出打工父母、监护人、社会工作者以及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参考文献:
[1]江荣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现状及对策.成都行政学院学报[J].2006 Vol.14 No.1 P.71-72
[2]范方,桑标.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人格、学绩及行为问题[J].心理科学,2005,28(4):855–858
关键词:留守中学生;体育课;学习心理;个案
一、引言
“留守中学生”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需要留守在家乡,并需要其他亲人照顾的在读中学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人口流动的产物。“留守中学生”队伍中的很多孩子,因为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陷,无法享受到同龄孩子的花季、雨季,生理和心理的成长都面临着问题。
怎么样使留守中学生有一个正常、健康的心理,让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在课堂上得到更好的教育,已成为一个十分现实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且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工作者、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的关注。本文通过对两个留守中学生进行个案研究,了解其基本情况、生活背景、体育课技能学习表现,诊断他们体育课的学习心理,并采用新课标和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制定有针对性的辅导策略,且对干预效果小结,以期为中学体育课的教学提供点实践参考。
二、个案分析
1.个案基本情况
典型个案1
李某,男,02年7月出生。我校初三年级学生,居住在浦口区的边远村庄,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父亲长期在外打工,教育的任务都由体弱多病的母亲来承担。由于父亲经常不在身边,缺少父亲的关心和爱护,所以很多时候他要学着靠自己保护自己,长期以来就形成了一定的攻击性。
典型个案2
赵某,女,03年9月出生。我校初三年级学生,该生家住浦口的农村,爸妈长期在外打工,跟着奶奶生活,也没什么玩伴,长期以来就形成了轻度自闭的性格。
2.心理诊断
典型个案1
〈一〉由于我校教学区与运动区是独立分开的,多数学生都是在课前两三分钟到达,而该生大多都比其他同学早到操场。而且基本上过来就开始踢足球,对足球具有非常高的兴趣。
〈二〉在体委整队期间该生表现非常活跃,跟同学互相打闹,爱说脏话、粗话;上课时懒散,做准备活动不认真,动作不规范,不太配合教师的教学。
〈三〉据调查得知该生的文化成绩都比较差,性格自卑、沉默、悲观,孤僻。但由于身体较强壮经常体育课上欺负同学,爱说脏话、攻击性较强。
典型个案2
〈一〉课前跟着同学一起到操场,到操场后就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下,什么活动都不愿参加。
〈二〉课后没有体现出其年龄该有的活力,机械性的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与同学合作能力较差。
〈三〉长期与奶奶生活在一起,不与同龄孩子交往,缺少中学生应有的好奇心,有轻度自闭的倾向,对学习体育技术动作没兴趣。
三、辅导思路及过程
研究认为家庭环境因素与中学生的人格特质相关,留守中学生的家庭环境发生了不利于其人格发展的变化,使留守中学生的人格出现了一些不良特质。因此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因材施教找到相应的教学方法。
个案1由于缺少父爱而具有一定的攻击性,不配合体委。因此上课期间我让他暂时担当体委,让他站在体委的角度来体验一下体委的难处;课上我用带有赞赏口吻让他给大家做示范,看他的协调用力动作,提高他的自信心。还因他对足球兴趣高,让他课外活动时间在班上组织一个小型的足球赛,提高他的成就感。
第二步:个案2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又长期跟奶奶生活在一起受影响而具有老年期心理特征,从而孤僻,自闭。我设法让她打开心扉,课外活动时间经常找她聊天,陪她运动,增强她的自信心。
四、辅导效果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个体的早期发展中,父母的爱、支持和鼓励容易使个体建立起对初始接触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而这种信任感和安全感的建立,有助于中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态度和良好的同伴关系,保证了子女成年后与他人的顺利交往。而个体早期的这种信任感和安全感的缺乏,会随着个体的发展逐渐产生一种孤独、无助的性格,难以与人相处,因而容易产生心理异常,特别是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
两个个案经过循序渐进的辅导,他们在一定程度上都有所改观。如:个案1〈一〉由于让他暂时担当体委的职责,明显比之前的纪律要好的多。〈二〉由于他之前课上从未被老师夸过,所以在我让他做示范时他显的非常卖力,而且尽量做到最好。〈三〉由于让他组织足球赛,他显的异常兴奋,增强了自信心,也与同学们能融合到一起。个案2〈一〉明显变的开朗了,并且体育课上也愿意活动了。〈二〉自闭的毛病逐渐有所改观,愿意交新的朋友。
五、反思
留守中学生的教育任务非常艰巨也非常重要,也许一个小细节的把握都会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我们体育老师的教学过程中更容易反映出这一类学生的心理问题,所以我们不能懈怠,要把握住每一个教育机会。
体育课必需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使学生逐步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为终生体育奠定基础。留守中学生的体育学习中也应大力的贯彻新课标和心理教育相结合。
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中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是全面且深刻的,怎樣来提高留守中学生的学校适应性,提高留守中学生的上课质量及提高体育课的效率,使留守中学生正常、健康成长,需要引起外出打工父母、监护人、社会工作者以及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参考文献:
[1]江荣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现状及对策.成都行政学院学报[J].2006 Vol.14 No.1 P.71-72
[2]范方,桑标.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人格、学绩及行为问题[J].心理科学,2005,28(4):855–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