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历史柔性教学要求教师应对变化的能力。当前,新课程改革对初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但正是在不断挑战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才会更加精细,追求更高的质量和效率。初中历史教师必须敢于尝试,不怕挑战,立足现实,不断加强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技能,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为初中历史教学的新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字】初中历史;教学效率;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初中历史教学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灵活性和适应性。教师不仅要坚持素质教育的理念,通过历史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而且要结合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改革现行的教学模式,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程教学的灵活性。本文从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出发,分析了新课程标准下的弹性教学法。
一、引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
兴趣是教师实现课堂灵活教学的前提。学生历史学科兴趣的培养,能让学生更主动地投入到历史学习进程中来,便于教师开展后续的教学活动。历史学科主要讲述的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尽管课本上以现代化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但是实际上历史本身与学生现在所处的生活是十分遥远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若想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单纯的依靠讲授与呈现,而是要借助集多种调动人感官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设施来吸引学生的注意,通过真实、直观的影像或者图片资料来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例如,在教学商周时期历史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先给学生播放一段动画片《封神榜》姜子牙钓鱼的影片片段,学生看完整个影片以后,让他结合课本知识说出这个故事的出处、发生的时代等。也可以摆出一些故事里比较有名的人物画像,如哪吒、托塔李天王、妲己、纣王等,让学生猜一猜这些人物的出处。以这种趣味化影像的呈现方式吸引学生兴趣,使得课堂教学内容得到灵活生动的呈现,在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的同时带给学生学习的乐趣。
二、创新教学目标,让课程变得新颖有趣
在灵活性高的课程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目标设计一定要具有创新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要求下,教师要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融入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造和创新能力,提升初中生的综合素养。因此,教师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具有创新性,目的在于让学生感知课程学习内容的新颖性与趣味性,激发其自主探究欲望和创新欲望。例如,在给学生讲解明朝时郑和下西洋这部分内容时,教师的教学目标可以设定为:让学生深入地理解郑和下西洋这一举措背后所承载的意义与影响。这一教学目标的制定能够有效地引发学生去思考,历史的学习不再是简单的接受、记忆、背诵过程,而是反思、总结、感悟的過程。通过打破郑和下西洋这一事件完全正面的评价,引导学生学会辩证地去看待和思考问题,让学生学会去思考历史研究的意义所在,学会重新审视历史课程,灵活地去看待具有争议性的历史问题。
三、构建和谐氛围,注重师生有效互动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若想让课程教学过程得以灵活开展,在激趣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和谐课堂教学氛围的构建。不论是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还是课外的历史学习活动里,教师都要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感知不同水平、特性学生的学习特点,给予学生足够的鼓励。对待历史成绩较弱的学生,教师的标准可以适当的降低,给予学生学习自信心和成就感;对待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的标准要适当的提高,但同时要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去学习更具挑战性的知识内容。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为营造良好的教与学氛围创造条件。例如,在教学新文化运动这部分知识时,教师若想以讲授的方式来开展课程教学活动,必须抓住整段历史发展的主干线,引导学生精准、快速地把握新文化运动发展过程,并且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去记忆理解。比如在新课引入过程,教师先从新文化时期一些突出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开始说起,从背景入手引发学生对这一历史發展过程的思考,让学生展开自主讨论,教师结合学生的议论再去总结当时出现的奇特的文化作品与现象。
四、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教师还要注重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应用,让课堂教学开展得更具灵活性。不同的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式也是不同的,多种方法的有效结合往往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比如常见的有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自主探究学习、角色扮演法等,其实施的目的是为了适应变幻莫测的教学环境。另外,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作为课堂学习主体的作用,有意识地强化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主动地开展学习活动。例如,在讲解三大改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提前去搜集有关三大改造的资料,以小组的形式展开搜集活动。在课堂上,每个小组结合自己整合的相关资料来说出自己对这段历史的了解和理解程度。学生畅所欲为的时候也是教师开展课堂学习互动的机会,在尊重学生意见的前提来修正和总结一些历史问题,升华课堂教学结果。
参考文献
[1] 张剑飞.试论初中语文古典文学教学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J].课程教育研究,2015,(6):18-18,19.
[2] 张兰芳,赵秋堂,曹素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整合[J].职业技术,2009,(7):60.doi:10.3969/j.issn.1672-0601.2009.07.056.
[3] 彭小艳.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整合[J].希望月报(上半月),2007,(11):143.
【关键字】初中历史;教学效率;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初中历史教学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灵活性和适应性。教师不仅要坚持素质教育的理念,通过历史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而且要结合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改革现行的教学模式,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程教学的灵活性。本文从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出发,分析了新课程标准下的弹性教学法。
一、引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
兴趣是教师实现课堂灵活教学的前提。学生历史学科兴趣的培养,能让学生更主动地投入到历史学习进程中来,便于教师开展后续的教学活动。历史学科主要讲述的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尽管课本上以现代化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但是实际上历史本身与学生现在所处的生活是十分遥远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若想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单纯的依靠讲授与呈现,而是要借助集多种调动人感官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设施来吸引学生的注意,通过真实、直观的影像或者图片资料来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例如,在教学商周时期历史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先给学生播放一段动画片《封神榜》姜子牙钓鱼的影片片段,学生看完整个影片以后,让他结合课本知识说出这个故事的出处、发生的时代等。也可以摆出一些故事里比较有名的人物画像,如哪吒、托塔李天王、妲己、纣王等,让学生猜一猜这些人物的出处。以这种趣味化影像的呈现方式吸引学生兴趣,使得课堂教学内容得到灵活生动的呈现,在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的同时带给学生学习的乐趣。
二、创新教学目标,让课程变得新颖有趣
在灵活性高的课程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目标设计一定要具有创新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要求下,教师要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融入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造和创新能力,提升初中生的综合素养。因此,教师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具有创新性,目的在于让学生感知课程学习内容的新颖性与趣味性,激发其自主探究欲望和创新欲望。例如,在给学生讲解明朝时郑和下西洋这部分内容时,教师的教学目标可以设定为:让学生深入地理解郑和下西洋这一举措背后所承载的意义与影响。这一教学目标的制定能够有效地引发学生去思考,历史的学习不再是简单的接受、记忆、背诵过程,而是反思、总结、感悟的過程。通过打破郑和下西洋这一事件完全正面的评价,引导学生学会辩证地去看待和思考问题,让学生学会去思考历史研究的意义所在,学会重新审视历史课程,灵活地去看待具有争议性的历史问题。
三、构建和谐氛围,注重师生有效互动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若想让课程教学过程得以灵活开展,在激趣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和谐课堂教学氛围的构建。不论是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还是课外的历史学习活动里,教师都要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感知不同水平、特性学生的学习特点,给予学生足够的鼓励。对待历史成绩较弱的学生,教师的标准可以适当的降低,给予学生学习自信心和成就感;对待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的标准要适当的提高,但同时要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去学习更具挑战性的知识内容。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为营造良好的教与学氛围创造条件。例如,在教学新文化运动这部分知识时,教师若想以讲授的方式来开展课程教学活动,必须抓住整段历史发展的主干线,引导学生精准、快速地把握新文化运动发展过程,并且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去记忆理解。比如在新课引入过程,教师先从新文化时期一些突出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开始说起,从背景入手引发学生对这一历史發展过程的思考,让学生展开自主讨论,教师结合学生的议论再去总结当时出现的奇特的文化作品与现象。
四、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教师还要注重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应用,让课堂教学开展得更具灵活性。不同的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式也是不同的,多种方法的有效结合往往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比如常见的有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自主探究学习、角色扮演法等,其实施的目的是为了适应变幻莫测的教学环境。另外,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作为课堂学习主体的作用,有意识地强化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主动地开展学习活动。例如,在讲解三大改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提前去搜集有关三大改造的资料,以小组的形式展开搜集活动。在课堂上,每个小组结合自己整合的相关资料来说出自己对这段历史的了解和理解程度。学生畅所欲为的时候也是教师开展课堂学习互动的机会,在尊重学生意见的前提来修正和总结一些历史问题,升华课堂教学结果。
参考文献
[1] 张剑飞.试论初中语文古典文学教学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J].课程教育研究,2015,(6):18-18,19.
[2] 张兰芳,赵秋堂,曹素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整合[J].职业技术,2009,(7):60.doi:10.3969/j.issn.1672-0601.2009.07.056.
[3] 彭小艳.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整合[J].希望月报(上半月),2007,(1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