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er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其中,口语交际能力是衡量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人”“文”合一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鼓励、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勤于思考、善于表达,充分凸显学生的个性特征,使学生逐步形成独立的个性人格和优良的创新品质。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因生施教,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在课堂上充分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让更多的学生兴趣倍增。如,为了激发低年级学生的说话兴趣,我在学期之初召开了一次“小记者招待会”,在简要阐述了本次活动的重要性后便给学生发了“记者证”,允许他们采访同伴、老师、家长等,许多学生感到新颖有趣,都积极报名参与活动。学生心有所想便有所说,可谓畅所欲言。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由于各个年级层次的学生表达能力不一样,我针对高年级学生设计了辩论赛和演讲比赛。在辩论赛上,我设计了“给同学取绰号可以吗”“暑假里学生是否可以直接结伴到河里游泳”等话题,由于话题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因此,争辩的气氛十分活跃。众所周知,演讲是一种综合性、高难度的口头语言训练形式,对于学生而言,此类活动虽然比较难以开展,但教师可以坚持言传身教的原则,从锻炼学生说话的节奏、音调和表情入手,使学生的口语表达具有生动性、逻辑性和创新性,从而全方位开发学生的智力。
  活泼好动是学生的天性。根据这个特点,教师可以把说话训练通过玩玩演演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妙趣横生的课堂表演成为学生乐于说话的原动力。如,我在教学《北风和小鱼》一文后,就让学生分别扮演青草、小鱼、北风和梧桐树等角色进行对话。他们幽默的神态、敏捷的动作、诙谐的语气、生动的表演,使课堂气氛真正活跃起来,营造了轻松愉悦的师生互动氛围,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增长了他们的聪明才智。
  二、 营造氛围,创设学生的说话情境
  学生的心理、个性素质各有特点,有些学生只会做不会说,有些学生内心明白却不想说,有些学生怕同伴讥笑就干脆不说……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应对症下药,逐步消除学生的胆怯心理,鼓励他们大胆说话,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知己、朋友,说话时要诚恳热情,语言要富有童趣,态度要和蔼可亲。针对踊跃举手说话的学生,教师应予以适度表扬,从而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记得有一次我给其他班上教研课,课前初步了解到這班学生比较保守、拘谨,一般不愿举手发言。对此,我在上课时首先作了自我介绍,把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教学风格简要阐述了一下,然后热情洋溢地说:“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认识你们!今天老师想看看你们当中谁的发言次数最多、最精彩。”话音刚落,教室里立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虽然寥寥几句话语,却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的发言欲望显著提升。课后一个听课教师如此点评:该班学生思维敏捷,发言热烈,充分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联系实际,丰富学生的说话资源
  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学生的口语交际提供了源头活水,教师应善于鼓励、引导学生捕捉生活细节,让他们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发展自己的口语能力。如,在去年春夏之交的一天,我正在授课,突然,天上乌云滚滚、雷声轰鸣,空气异常闷热,许多学生的眼睛不由自主地向外窥视。此时,如果继续让学生学习新知识就显得有些勉为其难,因此,我急中生智,临时停止授课,允许学生全神贯注地观察窗外的天气变化。随着连续不断的雷声,他们真正体验到了“山雨欲来”时的情形。教室里鸦雀无声,从学生凝神的脸上,我发现了他们好奇、兴奋、紧张……过一会儿,暴雨如注,我干脆打开教室门,让学生站在檐下观察奇妙的雨景,不少学生欣喜若狂,天性尽情舒展。有的贪婪地抬起头嗅着泥土的气息,有的伸出小手掌去接雨点,有的叽叽喳喳表达内心的欢乐。五分钟后,我要求学生回到各自的座位上开始说“雨”,顿时小手如林。有的说:“好不容易接住了很多雨点,但最终雨点又从我指缝间狡猾地逃走了!”有的说:“雷声好像电视里的大炮声,好害怕啊!”有的说:“雷雨中的闪电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啊!”……如此生动的发言,都是学生从心灵深处发出的声音,可谓美妙极了。
  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是学生应具备的交往礼仪,但不少学生说话往往信口开河,说出的话缺乏礼貌。记得有一次,一个比较腼腆的男生打电话小声问我:“我问一下今天晚上的家庭作业是什么?”在对话过程中,我发现他居然没有称呼老师,自己也没有说清楚自己的姓名。第二天,我利用半个小时的上课时间进行模拟打电话练习,先请学生说说打电话需要注意的事项,然后让两个小组的学生直接上讲台演示。其中,一组学生完全采用标准化的文明用语,另外一组学生的对话没有使用文明用语。最后,我让学生分别谈谈不同小组通话的感受,很多学生的话匣子被打开了,都讲得津津乐道。类似的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培养了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
  四、开阔视野,丰富学生的说话内容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长辈娇生惯养,社会活动、家里力所能及的劳动参与率较低,虽然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各种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取材,可受空间、时间、学生人数等局限,这样的活动不能经常开展。那么,应如何让学生冲出狭小的空间呢?课堂上合理渗透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如,我在指导学生说一说《我喜欢的一种动物》之前,通过摸底调查,大部分学生说出了家里的狗、猫等小宠物。为了改变这种单一、枯燥的现象,我在新课导入时就直接打开多媒体课件,将《动物世界》的剪辑画面呈现于学生,静态的、动态的,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中游的,学生看得目不暇接,不时发出惊讶的叫声。欣赏完这些画面后,学生根据各自的爱好说出了各种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等特征,从而有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锻炼口语多渠道,课程改革前景好,与时俱进创新路,以生为本效率高。教师应高度重视对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善于帮助学生搭建说话的舞台,创设富有时代感和浓郁生活情趣的话题,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舞台上尽情演绎出自己的精彩!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江南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 刘 妍
其他文献
下课铃声响起,不少教师是上到哪就断到哪,导致学生对所学内容印象不深,也使得教师在下一节课中需要花大力气进行巩固,得不偿失。断课的艺术,也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功之一。以下是笔者践行的课堂教学中的断课策略。  一、借助悬念断课,激发探索欲望  单田芳老师在讲评书结束时,总会说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来设置悬念,激发听众持续听书的欲望。而小学生生性活泼,对感兴趣的事物最为好奇。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他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于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来说,由于诸多原因,导致很多课堂中小组合作仅仅流于形式,学生被动参与,课堂只剩下“热闹”,没有实质效果。笔者拟在本文指出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存在的问题,并对其策略进行探究。  问题一、学生被动参与,缺乏竞争意识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发言积极、思维活跃的学生往往成了小组合作的“主角”,而其他小组成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古诗词就是其中绚烂夺目的代表。怎样才能让学生们爱上这些文字凝练、意境深远的古诗,积极地投入到古诗的学习中呢?笔者尝试着将情境教学应用到了古诗教学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由题目入手进行情境创设  古诗的题目有短小、凝练的特点,能够起到提示古诗大意的作用。在教学时,可要求学生在预习阶段着重记住古诗的题目,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就能掌握古诗的大致内容,便于他们
【关键词】课堂教学;活力课堂;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20-0015-03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育改革的依托,缺少对课堂变革观照的教育变革只会成为空中楼阁。普通教育如此,职业教育更是如此。未来社会要求职业教育提供大批充满活力的技能人才,而充满活力的技能人才需要充满活力的教育来培养,教育中最基础的组成部分——课堂更应具备活力。虽然
西瓜猫浑身长着深绿色的毛,深绿色的毛上是一条条黑色花纹,就像西瓜一样。  西瓜猫爱吃西瓜,却不会种西瓜。  西瓜成熟的时候,西瓜猫就躲在小猪种的西瓜地里,团成一团,远看和西瓜一模一样。西瓜猫吃西瓜,连西瓜皮、西瓜籽都一起吃下去了,糊涂的小猪少了西瓜也不知道。  一天,小猪装了一车西瓜准备进城。西瓜猫很高兴:“我躲在汽车里,跟着西瓜进城,就能去城里玩玩了。”  小猪开着汽车来到食品加工厂,工人把车上
课后练习和课文是一个有机整体,体现着编者对于课程理念的落实,教学设计应围绕课文的核心教学目标展开。课后的练习是教师制订核心教学目标的重要参考。现代语文教育理论认为,语文教学目标应该是一元的。关于多元目标,张志公先生曾经分析道:“语文课,它的特定任务无疑是培养和提高人们运用语言文字工具的能力。不过这个基础工具身上背负的东西比较多……既不能喧宾夺主……也不能唯主独尊,不及其余。”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
教材中收录了一些神话故事类课文,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要上出“语文味”。我结合《开天辟地》一课的教学来谈一谈。  一、借助课文插图,激起阅读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只有拥有浓厚的阅读兴趣,阅读活动才能极大地得以开展。《开天辟地》这篇课文充满了奇幻的想象,语言优美,结构明晰。在开始本课教学之前,我首先为学生设计了一个小游戏:看图猜故事,向学生展示了六张非常著名的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每天睡觉前的我都要和女儿一起说故事:“在茂密的森林里,老虎是最凶猛的动物,号讲完故事,女儿问:“妈妈,狐狸是不是很狡猾啊?”
2016年版苏教版教材,不管是从教材的尺寸大小、封面的装帧设计、内容的增加删减,都跟以往有所不同,重要的是教材采用了借助“两境”学拼音、拼音识字“双线并进”的编排特点。新换课文约占1/3,课后练习注重板块设计,单元练习进行整体化改造,综合性学习有所增加,绘图也更加优化。  但不管教材如何改变,低年级识字、写字的教学重点没有改变,教材更加优化识字系统。如何进行低年级的汉字教学?在学习中我从国家督学成
字、词、句、段、篇是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字词是阅读教学的重点,到了中高年级以后,教师就应把关注段落的训练作为阅读教学的重点,以使学生明白段落的特点、表达形式、运用的修辞手法以及作者是如何构段的等,加强学生对段落的理解,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那么,在中高年级教学中,教师应如何进行段落教学才更有效呢?  一、教给方法,学会概括  在段落教学中,教给学生概括段落的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