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古诗词就是其中绚烂夺目的代表。怎样才能让学生们爱上这些文字凝练、意境深远的古诗,积极地投入到古诗的学习中呢?笔者尝试着将情境教学应用到了古诗教学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由题目入手进行情境创设
古诗的题目有短小、凝练的特点,能够起到提示古诗大意的作用。在教学时,可要求学生在预习阶段着重记住古诗的题目,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就能掌握古诗的大致内容,便于他们的理解和记忆。在进行情境的创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由题目展开想象,明白古诗所要表达的思想以及主要内容,为学生创造自由发挥的空间,使学生能够对古诗产生自己独特的体会和领悟。
如教学《春雨》这首诗时,笔者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一段细雨沙沙的视频:淅淅沥沥的小雨打在草叶上,草叶弯了弯腰,将雨滴洒落。看完后,笔者让学生描述一下春雨的特点,以便对春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再将自己的体会与诗句进行对照,体会“润物细无声”的意蕴。
二、通过写作背景进行情境创设
古诗是诗人思想的体现。诗人与当代的小学生相距甚远,在年龄和地域上有着很大的差别。要想让学生了解诗人所处的历史背景,明白诗人在那个年龄段的思想,教师就要以生动形象的形式将诗人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能够设身处地地理解诗人的思想,感受诗人在当时那种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的想法。
如教学《回乡偶书》一诗时,笔者带着学生一起以小品的形式来演绎古诗所描述的故事,笔者还从中扮演了一个小角色。课前,笔者和学生一起准备了一些道具,如纸箱糊的马车、报纸做的帽子、纤维做的白发等。上课时,笔者将故事用三个阶段进行呈现:第一个阶段是诗人少时离家,第二阶段是诗人在外苦学,第三阶段是诗人年老后回乡。在第一阶段中,笔者选了一名个子较矮、看着比较小的学生来扮演诗人;第二阶段则选了一名个子较高、面相较为成熟的学生扮演詩人;第三阶段则是给一名学生化了一个很显老的妆,戴上“白头发”,粘上“白胡子”,扮演老年诗人。当该学生佝偻着背,坐着马车出现时,所有学生都为之一振,竟然有人没认出这是哪位同学。故事表演完后,学生对诗的理解就变得极为深刻,教学始终处于寓教于乐的境界中。
三、恰当引入音乐进行情境创设
古诗大多平仄押韵,读来朗朗上口,如果能将其谱上曲,就会给学生带来一种不一样的体验。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利用音乐来进行情境的创设,以艺术的感染力使古诗学习融入学生的心灵。
如教学《敕勒歌》时,笔者就在网络上搜索了一些境界开阔、音调雄壮的古筝曲,并在音乐的衬托下进行范读。当笔者读完后,学生还沉浸在音乐的氛围中,于是笔者就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在阴山的脚下生活着一个勤劳的民族,他们就是敕勒族。在他们生活的大平原上,抬头就能看到广袤无垠的天空,天空是那么高、那么远。牧民们的毡帐点缀着绿色的草原,风吹过来,呈现出一阵阵绿色的波澜,牛羊时隐时现。 在笔者描述时,学生的思绪随之飞了起来,他们兴致勃勃地开始了朗读。由于对本诗有了一定的感悟,学生读得非常激昂,读出了古诗的意境和韵味,和着音乐的节奏,读书声清脆悦耳,让人舍不得结束本课的学习。
古诗是文化的沉淀,是历史的折射。利用情境进行古诗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入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理解古诗蕴含的意义,提高古诗学习的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泰州市姜堰区溱潼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
一、由题目入手进行情境创设
古诗的题目有短小、凝练的特点,能够起到提示古诗大意的作用。在教学时,可要求学生在预习阶段着重记住古诗的题目,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就能掌握古诗的大致内容,便于他们的理解和记忆。在进行情境的创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由题目展开想象,明白古诗所要表达的思想以及主要内容,为学生创造自由发挥的空间,使学生能够对古诗产生自己独特的体会和领悟。
如教学《春雨》这首诗时,笔者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一段细雨沙沙的视频:淅淅沥沥的小雨打在草叶上,草叶弯了弯腰,将雨滴洒落。看完后,笔者让学生描述一下春雨的特点,以便对春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再将自己的体会与诗句进行对照,体会“润物细无声”的意蕴。
二、通过写作背景进行情境创设
古诗是诗人思想的体现。诗人与当代的小学生相距甚远,在年龄和地域上有着很大的差别。要想让学生了解诗人所处的历史背景,明白诗人在那个年龄段的思想,教师就要以生动形象的形式将诗人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能够设身处地地理解诗人的思想,感受诗人在当时那种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的想法。
如教学《回乡偶书》一诗时,笔者带着学生一起以小品的形式来演绎古诗所描述的故事,笔者还从中扮演了一个小角色。课前,笔者和学生一起准备了一些道具,如纸箱糊的马车、报纸做的帽子、纤维做的白发等。上课时,笔者将故事用三个阶段进行呈现:第一个阶段是诗人少时离家,第二阶段是诗人在外苦学,第三阶段是诗人年老后回乡。在第一阶段中,笔者选了一名个子较矮、看着比较小的学生来扮演诗人;第二阶段则选了一名个子较高、面相较为成熟的学生扮演詩人;第三阶段则是给一名学生化了一个很显老的妆,戴上“白头发”,粘上“白胡子”,扮演老年诗人。当该学生佝偻着背,坐着马车出现时,所有学生都为之一振,竟然有人没认出这是哪位同学。故事表演完后,学生对诗的理解就变得极为深刻,教学始终处于寓教于乐的境界中。
三、恰当引入音乐进行情境创设
古诗大多平仄押韵,读来朗朗上口,如果能将其谱上曲,就会给学生带来一种不一样的体验。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利用音乐来进行情境的创设,以艺术的感染力使古诗学习融入学生的心灵。
如教学《敕勒歌》时,笔者就在网络上搜索了一些境界开阔、音调雄壮的古筝曲,并在音乐的衬托下进行范读。当笔者读完后,学生还沉浸在音乐的氛围中,于是笔者就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在阴山的脚下生活着一个勤劳的民族,他们就是敕勒族。在他们生活的大平原上,抬头就能看到广袤无垠的天空,天空是那么高、那么远。牧民们的毡帐点缀着绿色的草原,风吹过来,呈现出一阵阵绿色的波澜,牛羊时隐时现。 在笔者描述时,学生的思绪随之飞了起来,他们兴致勃勃地开始了朗读。由于对本诗有了一定的感悟,学生读得非常激昂,读出了古诗的意境和韵味,和着音乐的节奏,读书声清脆悦耳,让人舍不得结束本课的学习。
古诗是文化的沉淀,是历史的折射。利用情境进行古诗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入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理解古诗蕴含的意义,提高古诗学习的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泰州市姜堰区溱潼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