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能够初步知道1元=10角,重点认识1元及1元以下人民币的换算。
关键词:人民币 换算
《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虽然是与学生最熟悉的钱打交道,但是在数学课上对人民币的认识却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要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能够初步知道1元=10角,重点认识一元及一元以下人民币的换算,学会用不同的币值换算一元是本课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依据教学目标,针对重难点进行了以下设计:
教学目标:1.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2.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3.使学生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并知道如何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点:1.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2.理解1元=10角。
教学难点:人民币之间的对换。
教学准备:人民币六套,玩具若干(标明价格),彩色纸板3张(6份),彩色小鱼若干(标明价格)。
一、情境导入
欢迎小朋友们来到“精灵超市”,这里有好多玩具,你们喜欢吗?要想买这些玩具需要用到什么?对,钱是一种货币,我们国家发行的货币就叫人民币(板书)。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
二、合作交流,学习新知
(一)认识价格。你们平时自己花过钱吗?学生随便说说,看来很多小朋友都已经做过小顾客了,那你想做这儿的小顾客吗?要想做一名小顾客可没那么简单,首先需要认识商品的价格:瞧!出示标明价格的玩具,学生说说价格。只认识了商品的价格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二)认识面值。1.现在每个小组中都有许多人民币,把你认识的人民币说给你组内的同学听一听,小组内同学互说(初次认识人民币)。2.谁来介绍一下你认识的人民币?学生说自己是怎么知道的?学生介绍自己认识人民币的方法。3.大家还有不认识的人民币吗?老师出示人民币,学生快速抢答说面值。小组合作交流之后反馈,请学生“上来向大家介绍你认识的人民币”,让其他小组的学生快速找出他介绍的这一张人民币,再一次让学生认识了人民币,进而追问:“你是怎么认识的呢?”在此激发学生发散思维,从不同的角度考虑自己是如何认识人民币的,在交流之后,学生的思维又由发散指向集中,总结出认识人民币的方法,达到教学目标之一。
(三)认识单位。1.动手摆,现在我们来动手摆一摆,摆之前请听清楚要求:把以元作单位的人民币按照一定的顺序贴在紫色的纸板上;把以角作单位的人民币按照一定的顺序贴在绿色的纸板上;把以分作单位的人民币按照一定的顺序贴在黄色的纸板上。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合作的最好,摆的既快又对!通过刚才的认识,学生已经能够认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了,这时通过提问“你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吗?”过渡到下一重点,在这一环节中,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动手摆,给人民币分类,分别摆在不同颜色的彩纸上,进一步认识不同单位的人民币各有哪些,在这个环节中,既加强了学生对人民币单位以及分类的记忆,还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顺应了低年级小学生好动的特点,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人民币的单位。
三、模拟购物
学习1元=10角及其中的换算,现在小朋友都成为合格的小顾客了。这儿有一支一元钱的棒棒糖,你能拿正好的钱来买它吗?小组讨论怎样付钱?学生想出各种方法付钱。从付钱方式中你发现了什么?得出1元=10角(多说几遍,同位互说)。创设购物情景,学生来做小顾客,用正好的钱来买“精灵超市”中的一个一元钱的棒棒糖,通过这一活动,不仅使学生意识到同样的价钱有不同的付钱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体会到问题解决的多样性,而且从1元的不同付钱方法中,体会到1元就是10角,再通过推想,得出1角=10分,使学生在头脑中清晰地建立起元与角之间的进率关系。
四、总结
现在每个小组的小朋友都买到了你们喜欢的玩具,高兴吗?你能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关键词:人民币 换算
《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虽然是与学生最熟悉的钱打交道,但是在数学课上对人民币的认识却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要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能够初步知道1元=10角,重点认识一元及一元以下人民币的换算,学会用不同的币值换算一元是本课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依据教学目标,针对重难点进行了以下设计:
教学目标:1.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2.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3.使学生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并知道如何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点:1.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2.理解1元=10角。
教学难点:人民币之间的对换。
教学准备:人民币六套,玩具若干(标明价格),彩色纸板3张(6份),彩色小鱼若干(标明价格)。
一、情境导入
欢迎小朋友们来到“精灵超市”,这里有好多玩具,你们喜欢吗?要想买这些玩具需要用到什么?对,钱是一种货币,我们国家发行的货币就叫人民币(板书)。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
二、合作交流,学习新知
(一)认识价格。你们平时自己花过钱吗?学生随便说说,看来很多小朋友都已经做过小顾客了,那你想做这儿的小顾客吗?要想做一名小顾客可没那么简单,首先需要认识商品的价格:瞧!出示标明价格的玩具,学生说说价格。只认识了商品的价格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二)认识面值。1.现在每个小组中都有许多人民币,把你认识的人民币说给你组内的同学听一听,小组内同学互说(初次认识人民币)。2.谁来介绍一下你认识的人民币?学生说自己是怎么知道的?学生介绍自己认识人民币的方法。3.大家还有不认识的人民币吗?老师出示人民币,学生快速抢答说面值。小组合作交流之后反馈,请学生“上来向大家介绍你认识的人民币”,让其他小组的学生快速找出他介绍的这一张人民币,再一次让学生认识了人民币,进而追问:“你是怎么认识的呢?”在此激发学生发散思维,从不同的角度考虑自己是如何认识人民币的,在交流之后,学生的思维又由发散指向集中,总结出认识人民币的方法,达到教学目标之一。
(三)认识单位。1.动手摆,现在我们来动手摆一摆,摆之前请听清楚要求:把以元作单位的人民币按照一定的顺序贴在紫色的纸板上;把以角作单位的人民币按照一定的顺序贴在绿色的纸板上;把以分作单位的人民币按照一定的顺序贴在黄色的纸板上。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合作的最好,摆的既快又对!通过刚才的认识,学生已经能够认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了,这时通过提问“你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吗?”过渡到下一重点,在这一环节中,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动手摆,给人民币分类,分别摆在不同颜色的彩纸上,进一步认识不同单位的人民币各有哪些,在这个环节中,既加强了学生对人民币单位以及分类的记忆,还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顺应了低年级小学生好动的特点,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人民币的单位。
三、模拟购物
学习1元=10角及其中的换算,现在小朋友都成为合格的小顾客了。这儿有一支一元钱的棒棒糖,你能拿正好的钱来买它吗?小组讨论怎样付钱?学生想出各种方法付钱。从付钱方式中你发现了什么?得出1元=10角(多说几遍,同位互说)。创设购物情景,学生来做小顾客,用正好的钱来买“精灵超市”中的一个一元钱的棒棒糖,通过这一活动,不仅使学生意识到同样的价钱有不同的付钱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体会到问题解决的多样性,而且从1元的不同付钱方法中,体会到1元就是10角,再通过推想,得出1角=10分,使学生在头脑中清晰地建立起元与角之间的进率关系。
四、总结
现在每个小组的小朋友都买到了你们喜欢的玩具,高兴吗?你能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