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学之培养写作兴趣

来源 :教育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baba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呢?我认为应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开始,而写作兴趣不是生来就有的,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
   【关键词】 作文教学;写作兴趣
   Raise of writing interest junior middle school thesis teaching
   Mao Zhengying
   【Abstract】 The student dreads the psychology to the thesis is not the one day and one night forms, that how can eliminate the student to the thesis fear of difficulties? I thought that should from raise student’s writing interest to start, but writes the interest is not has since birth, needs the teacher coach pupils to raise gradually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
   【Key words】 Thesis teaching; Writing interest
  
  “我最怕写作文!”这是许多学生的烦恼。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呢?我认为应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开始,而写作兴趣不是生来就有的,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
   1 引导阅读,唤起兴趣 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多阅读。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这是写作教学的好材料。课文中大部分是名家名篇,语言生动形象,易感易学,很适合学生阅读。对于这些课文,我们应该让学生多读多记,必要时背下来,积累的东西多了,到写作文时语言就会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要写出好文章,不但要让学生熟读课文,还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报刊,阅读名家名篇,汲取其中丰富的写作营养——只有做到读书破万卷,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
   2 走进生活,积累素材 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就是把我们身边的生活写出来,把平时所见的、所听的、所想的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正如叶圣陶所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这就要求教师多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如郊游、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广泛积累写作素材。在生活、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过程,若有一些心得体会,就要及时记下来。这样坚持久了,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就会习惯于记实事、写真人、抒真情、发实感。
   3 自己评改,提高能力 
   在作文批改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评改,可采取互批互改、集体批改等多种形式。常用的是互批互改,要求学生批改作文时做到:先通篇读,看作文是否符合要求,再一句一句认真读,找到不通顺的句子、不恰当的词语、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符号等,并用圈、点等符号标出,最后写上对这篇作文的简评。这样基础好的学生与基础薄弱的学生对调批改作文,写得差的学生改到好的作文时,可以从中学到方法,受到启发,得到提高;写得好的同学改到写得差的作文,也从中得到教训。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评改作文会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笔的好习惯,十分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天长日久,就会自然而然的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4 赏识成功,激发兴趣 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千万不要忽视鼓励的力量。对于那些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教师应努力找出其作文中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对于写作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应尽可能地提出稍高一些的要求,做到既充分肯定其成功之处,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又愉快地认识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这样,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作文课后,我经常会挑出一些优秀作文和进步大的作文,张贴在教室里,让学生相互阅读,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们互相学习,还有很强的激励效果。我还鼓励学生办班级手抄报、写广播稿、评论社会热点问题等,并鼓励他们向报刊社投稿。这些做法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教会学生写作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教师不断引导和鼓励,需要学生不断积累和练笔,这样坚持下去,学生不但不怕写作文,而且还会写出好作文来。
  
其他文献
【摘要】 从当今世界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来看,多学科的结合、相互渗透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中学语文教学与历史教学应该结合起来,互相渗透,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握好历史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合理运用,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语文教学中适当、适时地进行“历史教学”,能够营造更多的生动活泼、乐观愉快的课堂气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学中的“历史教学”应经常进行,要
期刊
作者简介: 韦淑惠(1970-),女,瑶族,大学,中教一级,有多篇教研论文在各种刊物上发表。   【摘要】 我校是县级一所普通高中,语文学困生成批出现,如果不攻下学困生这个堡垒,语文教学也就无法进行,这势必影响到整个学校教学质量。根据我近二十年在中学教育一线工作的经验来看,我觉着语文学困生往往不是智力上有问题,而是非智力因素使然,以下是我从非智力因素提出语文学困生“脱困”的几个要诀:激起“两乐”
期刊
作者简介: 刘奕露(1965.11-),女,大专,小学高级教师,中国共产党党员。   【摘要】 数学教学让学生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用风趣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简洁明了,使人一目了然,让多几把尺衡量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关键词】 数学教学;感受乐趣   How does mathematics teaching let the student feel the ple
期刊
作者简介: 曾学康,云南玉溪师院附中,现任玉溪师院附中教务处副主任,中学一级教师。   【摘要】 一个人不仅要学会自然生存,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立足于现实社会,即如何做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充实人生并享受生命的快乐,使生存状态更好,生存质量更高。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教会学生如何生存与发展。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是实现国家、民族复兴繁荣的需要,是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需要,是学生自身素
期刊
【摘要】 体验学习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思考,锻炼思维,在思考中创造,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当然,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相当重要,可以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让学生亲身体验,课堂上思路畅通,热情高涨,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体验成功,会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体验   Discusses the elementary school
期刊
【摘要】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实施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常会发生教师与学生的教学矛盾,灵活运用教育教学艺术解决教学矛盾,才能完成教学任务,搞好教育教学工作。   【关键词】 教师;学生;教学艺术   The reasonable education the appropriate skill the fine effect——discusses the classroom education ar
期刊
【摘要】 化学教学内容为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化学的研究方法也为环境意识的培养提供了有效途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贯穿环境教育使每个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不仅是课程标准的要求,更是时代的要求,是构建“两型社会”大河西先导区的现实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 化学教学;渗透;环境意识   Must seep the environment
期刊
【摘要】 小学语文课文中的插图,是现成的课程资源,却容易被老师们忽视,本文就怎样运用插图这一课程资源,阐述自己的看法及做法。   【关键词】 如何;运用;小学语文课文;插图   How using elementary school language text in illustration   Wu Dingju   【Abstract】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期刊
【摘要】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任何学习行为的产生都受学习者自身的需要与有明确的目标相结合的动机支配,有效教学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的。从哲学的观点来看,在教与学这对矛盾中,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是因为学生本身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状态是学习是否成功的内因,教师提供的教学指导只是一种外因,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学生的内因。   【关键词】 课堂;教学;研究   Classroom effective
期刊
【摘要】 我们已经知道研究性学习包括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那么本节课,我们就从准备阶段开始学习。准备阶段从选题开始,问题的提出非常重要,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的和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从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问题的提出需要仔细的观察能力、坚持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