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一位伟人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许多人疑惑,它既不直接产稻长麦,又不是工作流水线,怎么成了生产力呢?然而,科技部在革命老区井冈山20年科技扶贫实践雄辩地证明,科技是“财富之源”,而且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给井冈儿女的,不仅是财富,还有新的观念、新的经营理念、新的生活方式……当年艰辛的科技扶贫之苗,现在已结出丰硕的胜利之果,犹如生机勃勃的井冈翠绿,溶进了整个井冈山脉。
2009年4月的井冈,春意浓浓、繁花似锦,400万井冈儿女,迎来了20年来在井冈山、永新定点扶贫的历届工作团的同志:吴远彬、王秀义、贾丰、赵一平、秦卫东……一个个熟悉的面孔相聚,一双双热情的双手相握,阅不尽的井冈春,关不住的井冈情,把井冈儿女和扶贫团同志们的心连在了一起。
一、井冈情之一:崇高的责任和义务
1989年,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但又囿于贫困、在发展的道路上蹒跚前行的井冈儿女,迎来了来自首都北京的扶贫队伍一科技部第一届赴井冈山定点扶贫工作团。由此,拉开了科技部在井冈山定点扶贫的帷幕,开始了与井冈山的不解之情。
井冈儿女记得住:原国务委员宋健等历届科技部的领导多次到井冈老区视察,检查指导扶贫工作,帮助山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
井冈儿女记得住:2003年底,李学勇书记冒着天寒地冻深入井冈山区,给老区人民送温暖;2008年初,程津培副部长冒着大雪到井冈山送来雪雨冰冻灾害救灾款,等等。真正体现了科技部领导所指出的:井冈山情结永远不变。
井冈儿女记得住:17届扶贫团挂职永新任副县长的宋征同志,任期已到将回京,在老区人民真情挽留下,他惦着老乡的情,想着未完成的扶贫项目,克服个人、家庭的困难,征得组织的同意,毅然延长留驻永新一年,足足和永新人民共同生活、战斗了两个年头。井冈山市、永新县干部群众清晰地记得住那一届届的扶贫干部:王军、赵玉华、张国英、刘爱萍、张海波、肖蓉、刘冠男等等,他们是扶贫的大使,科技的行者。他们以帮助老区实现脱贫致富为己任,在思想上、工作上和生活上与当地干部群众打成一片。摘调研,作规划,抓实施,围绕科技脱贫致富,围绕山区产业开发和经济振兴,广泛开展扶贫创业。他们崇尚井冈精神,以自己的责任、义务,树立起大善无垠的扶贫丰碑。
扶贫团的同志深知,扶贫先扶志,扶贫先治愚。扶贫的真谛,首先就在于观念的更新。要改变山里人“薯丝饭、木炭火,除了神仙就是我”的观念,改变老区贫困落后面貌,首先就必须走出大山,扩宽视野,从而产生变革的冲动和发展的激情。从第一届扶贫团开始,他们就将树立科技扶贫新理念,就近培训科技人才,精心栽培科技示范户,作为科技扶贫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为了改变老区的旧观念、旧的思维方式,扶贫团的同志一批接一批,带着渴望摆脱贫困的老区人,西去陕西,南赴海南,北上山东,东走江浙,学习扶贫经验,调研科研项目;他们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业部、北京高校请来专家学者,和老区人共同研讨井冈山扶贫的途径。终于,科技是生产力,科技扶贫是井冈山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深深地被老区人所接受。由此,在科技部一任任扶贫团的帮扶下,拉开了井冈山科技扶贫20年的大幕。
二、井冈情之二:科技扶贫兴产业
产业扶贫,一个创新而又切合贫困地区实际的扶贫举措,正是科技部扶贫团在井冈山扶贫实践中的闪亮之处。
井冈山区,地广人稀,物产丰实,但由于当地科技水平低,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加上交通不便,信息落后,常年以来形成不了产业。
20年来,科技部扶贫团帮助老区,依靠科技做大做强了一批支柱产业,依靠科技进步发展了一批新兴产业,通过项目带动、技术支援,已培育壮大了具有山区资源优势和特色的绿色食品:蚕桑、畜禽养殖、果树茶叶、瓜果等经济作物和特色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如今,这七大产业已成为井冈山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
“蚕桑业的发展,见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真理。”永新县通过科技兴桑,引进桑蚕新品种,推广小蚕共育,方格簇养蚕等新技术,既充分调动了农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又大大地提高了种桑养蚕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永新县科技局局长刘明友告诉记者,通过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全县蚕种孵化率达99.7%,蚕茧优质率在90%以上。目前,全县拥有桑园4万亩,是1989年的3.5倍,年产鲜茧2300吨,是1989年的5.2倍,永新县因此成为了江西省第一大蚕桑生产基地县和华东地区最大的缫丝加工基地。
蚕桑产业的迅猛发展,加快了永新县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据永新县统计局提供的数字显示,2008年,仅养蚕一项,蚕农年收入近4000万元,上交税收600多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增加了156元。
井冈山花卉苗木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是科技部扶贫团化大力气帮扶的结果。
杜鹃花,一种春开春谢的草本植物。一位经过科技部门培训的普通农民工——牛健,硬是建立起了野生杜鹃驯化基地,此后,他培育的杜鹃品种最贵的一盆卖到8000多元,这也让他的年收入很快突破了10万元。
“现在的收入跟过去比,一个是天上,一个是地下。”先富起来的牛健没有忘记将科技知识“反哺”给乡亲们。在他的带动下,村小组已有10多户积极参与花卉苗木种植,实现了脱贫致富的梦想。
张正明,井冈山厦坪镇的一位普通农民,在科技部门的扶持下,这位37岁的农民1999年开始尝试种植花木,在掌握新技术后,他将木槿花种植与大白鹅养殖、大球盖菇培育结合起来,发展起了种养结合的立体生态农业。短短几年,张正明就成为了村里的“首富”。在张正明的示范带动下,周边村庄的40多户农民参与到了养鹅的行列。2008年5月,张正明还组织56户农民成立了丽妍木槿花种植专业合作社,将先进的种养技术推广到每家每户。
经过科技扶贫团不懈的努力和老区人辛勤的耕耘,科技扶贫之花,在一户户农民的田头,在一个个村组的地边盛开着,结出丰硕的果实。
三、井冈情之三:真诚帮扶办实事
经历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洗礼、又承受历经文革磨难的井冈,改革之初,百废待兴。1988年,井冈山市、永新、遂川、莲花、三县一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427元,三县一市贫困人口50余万人,占到当地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左右;三县一市平均财政收入徘徊在1000万元左右。交通闭塞、学校破旧、群众普遍缺医少药。科技,更是天方夜谭,可望不可及。科技部扶贫团的同志们,动真情,帮扶老区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办了大量的好事、实事,极大地促进了老区的发展步伐。
20年来,科技部投入巨资,帮助井冈山区脱贫致富。据不完全统计,光安排科技项目就达120多项,投入资金1.6亿多元,其中无偿资助5400多万元,这对 于财政贫困的老区山区,无疑是雪中送碳,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
办学校,建医院,解决节能问题,做环保工程,参与村村通,支持电子商务、政务,修桥梁,铺公路等一件件实事,一桩桩好事,加快了老区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让山区人民更多地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2008年初,井冈山地区遭遇50年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科技部领导及时率队到井冈山、永新调研受灾情况、慰问受灾群众,并向两县市捐赠了140万元帮助灾区恢复生产。
2004年6月,省政府和科技部在吉安市举办了井冈山科技项目对接洽谈会。会上签约项目62个,签约金额17.5亿元,会上聘请了11位高层次专家担任市政府科技顾问,促进了技术、资金、人才的对接。
2004年以来,科技部利用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合作项目“中国科技扶贫模式示范与推广”的成果,在永新县、井冈山市推广实施了山江湖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技术和项目,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08年科技部又邀请中国农科院专家编制了《吉安市农业产业化二十年发展规划》。仅2001—2008年间,先后帮助引进人才216人次,帮助引进技术100多项。
教育先行,科技为本。2005年,科技部农村中心和北京农林科学院在井冈山市和永新县分别投入30万元,扶持建立了远程教育培训基地,永新县率先建立了一个远程培训中心和四个乡镇远程培训接受分站,安装了科技扶贫远程教育培训卫星接收装置,为大范围、深层次开展科技培训和信息服务创造了条件。永新县的远程教育系统先后开设农村适用技术班150余期,培训农技人员2800多人次,培训农民工3.5万人次,为县工业园区输送合格农民工3000余名,深受群众和用工单位好评。在他们的带动下,吉安市还下派科技特派员深入到66个乡镇的156个村点,32个示范园区和7个龙头企业开展工作,实施各类科技项目68个,帮助农民引进新品种47个,与农民建立经济共同体38个,初步形成了组织推广、项目开发、自办实体、产业协会、合伙经营等五种服务类型,为服务“三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着积极作用。
科技扶贫团在充分发掘自身扶贫资源的同时,还广牵红线,积极帮助老区从外面广泛引进资金、技术、项目等。通过扶贫团牵线搭桥,促进了山东大学与井冈山市政府建立校地战略合作,江苏博特新材料公司向井冈山捐资160万元设立科技发展基金,河北迁安市铁矿向永新县捐资180万元捐建永安中学。
四、井冈情之四:携手科技的井冈
科技部20年对井冈山区的真情帮扶,结下了丰硕之果,帮助老区人民改变了贫困落后的面貌,大大加快了井冈山革命老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面向21世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井冈儿女,又将如何面对新世纪机遇与挑战呢?新一届科技部扶贫团的同志们,又在着手帮助他们谋划新的发展战略。在2009年4月底召开的纪念科技部在井冈山科技扶贫20周年座谈会期间,一份“井冈山扶贫团科技扶贫工作规划(2009-2011)”散发出油墨的清香,摆在了与会代表和相关部门同志的案前,引起了热烈的讨论。规划象6盏明灯,点亮了井冈山科技扶贫今后三年的征途,也是井冈儿女在科技部扶贫团帮扶下奋斗的目标。
座谈会上,科技部第23届扶贫团任永新县长助理的于振行——位医药生物科技博士、副研究员,深情地对在座的省扶贫和移民办的同志说,我们在井冈山,永新的同志们总想为老区人民多干点实事,多留下点实迹,这份科技扶贫规划,是我们心血的结晶,希望有关部门和从事扶贫的同志们多提意见,帮助我们完善这份规划,真正实现这个美好的宏图。他的真情、他的执着,是一个年轻科学工作者的梦想,也是一个扶贫人的期盼。
赵一平,第17届井冈山扶贫团团长,司局级科技工作者,在座谈会上动情地说,尽管我即将退休,但对井冈山的不解之情,将永远铭刻在心中,只要井冈山老区还需要我们历届扶贫团的同志们继续帮助做工作,我们将一定全力相帮,为井冈山的发展,为老区人民的幸福,献一份情,尽一份责任。他的话语,情深意切,代表了历届扶贫团同志们的心声,也传递了科技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心愿,赢得了井冈儿女的阵阵掌声。
20年井冈扶贫,弹指一挥间,科技部扶贫之路,引领着21世纪的科技井冈、绿色井冈、富饶井冈。
科技给井冈儿女的,不仅是财富,还有新的观念、新的经营理念、新的生活方式……当年艰辛的科技扶贫之苗,现在已结出丰硕的胜利之果,犹如生机勃勃的井冈翠绿,溶进了整个井冈山脉。
2009年4月的井冈,春意浓浓、繁花似锦,400万井冈儿女,迎来了20年来在井冈山、永新定点扶贫的历届工作团的同志:吴远彬、王秀义、贾丰、赵一平、秦卫东……一个个熟悉的面孔相聚,一双双热情的双手相握,阅不尽的井冈春,关不住的井冈情,把井冈儿女和扶贫团同志们的心连在了一起。
一、井冈情之一:崇高的责任和义务
1989年,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但又囿于贫困、在发展的道路上蹒跚前行的井冈儿女,迎来了来自首都北京的扶贫队伍一科技部第一届赴井冈山定点扶贫工作团。由此,拉开了科技部在井冈山定点扶贫的帷幕,开始了与井冈山的不解之情。
井冈儿女记得住:原国务委员宋健等历届科技部的领导多次到井冈老区视察,检查指导扶贫工作,帮助山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
井冈儿女记得住:2003年底,李学勇书记冒着天寒地冻深入井冈山区,给老区人民送温暖;2008年初,程津培副部长冒着大雪到井冈山送来雪雨冰冻灾害救灾款,等等。真正体现了科技部领导所指出的:井冈山情结永远不变。
井冈儿女记得住:17届扶贫团挂职永新任副县长的宋征同志,任期已到将回京,在老区人民真情挽留下,他惦着老乡的情,想着未完成的扶贫项目,克服个人、家庭的困难,征得组织的同意,毅然延长留驻永新一年,足足和永新人民共同生活、战斗了两个年头。井冈山市、永新县干部群众清晰地记得住那一届届的扶贫干部:王军、赵玉华、张国英、刘爱萍、张海波、肖蓉、刘冠男等等,他们是扶贫的大使,科技的行者。他们以帮助老区实现脱贫致富为己任,在思想上、工作上和生活上与当地干部群众打成一片。摘调研,作规划,抓实施,围绕科技脱贫致富,围绕山区产业开发和经济振兴,广泛开展扶贫创业。他们崇尚井冈精神,以自己的责任、义务,树立起大善无垠的扶贫丰碑。
扶贫团的同志深知,扶贫先扶志,扶贫先治愚。扶贫的真谛,首先就在于观念的更新。要改变山里人“薯丝饭、木炭火,除了神仙就是我”的观念,改变老区贫困落后面貌,首先就必须走出大山,扩宽视野,从而产生变革的冲动和发展的激情。从第一届扶贫团开始,他们就将树立科技扶贫新理念,就近培训科技人才,精心栽培科技示范户,作为科技扶贫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为了改变老区的旧观念、旧的思维方式,扶贫团的同志一批接一批,带着渴望摆脱贫困的老区人,西去陕西,南赴海南,北上山东,东走江浙,学习扶贫经验,调研科研项目;他们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业部、北京高校请来专家学者,和老区人共同研讨井冈山扶贫的途径。终于,科技是生产力,科技扶贫是井冈山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深深地被老区人所接受。由此,在科技部一任任扶贫团的帮扶下,拉开了井冈山科技扶贫20年的大幕。
二、井冈情之二:科技扶贫兴产业
产业扶贫,一个创新而又切合贫困地区实际的扶贫举措,正是科技部扶贫团在井冈山扶贫实践中的闪亮之处。
井冈山区,地广人稀,物产丰实,但由于当地科技水平低,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加上交通不便,信息落后,常年以来形成不了产业。
20年来,科技部扶贫团帮助老区,依靠科技做大做强了一批支柱产业,依靠科技进步发展了一批新兴产业,通过项目带动、技术支援,已培育壮大了具有山区资源优势和特色的绿色食品:蚕桑、畜禽养殖、果树茶叶、瓜果等经济作物和特色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如今,这七大产业已成为井冈山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
“蚕桑业的发展,见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真理。”永新县通过科技兴桑,引进桑蚕新品种,推广小蚕共育,方格簇养蚕等新技术,既充分调动了农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又大大地提高了种桑养蚕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永新县科技局局长刘明友告诉记者,通过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全县蚕种孵化率达99.7%,蚕茧优质率在90%以上。目前,全县拥有桑园4万亩,是1989年的3.5倍,年产鲜茧2300吨,是1989年的5.2倍,永新县因此成为了江西省第一大蚕桑生产基地县和华东地区最大的缫丝加工基地。
蚕桑产业的迅猛发展,加快了永新县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据永新县统计局提供的数字显示,2008年,仅养蚕一项,蚕农年收入近4000万元,上交税收600多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增加了156元。
井冈山花卉苗木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是科技部扶贫团化大力气帮扶的结果。
杜鹃花,一种春开春谢的草本植物。一位经过科技部门培训的普通农民工——牛健,硬是建立起了野生杜鹃驯化基地,此后,他培育的杜鹃品种最贵的一盆卖到8000多元,这也让他的年收入很快突破了10万元。
“现在的收入跟过去比,一个是天上,一个是地下。”先富起来的牛健没有忘记将科技知识“反哺”给乡亲们。在他的带动下,村小组已有10多户积极参与花卉苗木种植,实现了脱贫致富的梦想。
张正明,井冈山厦坪镇的一位普通农民,在科技部门的扶持下,这位37岁的农民1999年开始尝试种植花木,在掌握新技术后,他将木槿花种植与大白鹅养殖、大球盖菇培育结合起来,发展起了种养结合的立体生态农业。短短几年,张正明就成为了村里的“首富”。在张正明的示范带动下,周边村庄的40多户农民参与到了养鹅的行列。2008年5月,张正明还组织56户农民成立了丽妍木槿花种植专业合作社,将先进的种养技术推广到每家每户。
经过科技扶贫团不懈的努力和老区人辛勤的耕耘,科技扶贫之花,在一户户农民的田头,在一个个村组的地边盛开着,结出丰硕的果实。
三、井冈情之三:真诚帮扶办实事
经历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洗礼、又承受历经文革磨难的井冈,改革之初,百废待兴。1988年,井冈山市、永新、遂川、莲花、三县一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427元,三县一市贫困人口50余万人,占到当地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左右;三县一市平均财政收入徘徊在1000万元左右。交通闭塞、学校破旧、群众普遍缺医少药。科技,更是天方夜谭,可望不可及。科技部扶贫团的同志们,动真情,帮扶老区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办了大量的好事、实事,极大地促进了老区的发展步伐。
20年来,科技部投入巨资,帮助井冈山区脱贫致富。据不完全统计,光安排科技项目就达120多项,投入资金1.6亿多元,其中无偿资助5400多万元,这对 于财政贫困的老区山区,无疑是雪中送碳,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
办学校,建医院,解决节能问题,做环保工程,参与村村通,支持电子商务、政务,修桥梁,铺公路等一件件实事,一桩桩好事,加快了老区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让山区人民更多地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2008年初,井冈山地区遭遇50年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科技部领导及时率队到井冈山、永新调研受灾情况、慰问受灾群众,并向两县市捐赠了140万元帮助灾区恢复生产。
2004年6月,省政府和科技部在吉安市举办了井冈山科技项目对接洽谈会。会上签约项目62个,签约金额17.5亿元,会上聘请了11位高层次专家担任市政府科技顾问,促进了技术、资金、人才的对接。
2004年以来,科技部利用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合作项目“中国科技扶贫模式示范与推广”的成果,在永新县、井冈山市推广实施了山江湖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技术和项目,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08年科技部又邀请中国农科院专家编制了《吉安市农业产业化二十年发展规划》。仅2001—2008年间,先后帮助引进人才216人次,帮助引进技术100多项。
教育先行,科技为本。2005年,科技部农村中心和北京农林科学院在井冈山市和永新县分别投入30万元,扶持建立了远程教育培训基地,永新县率先建立了一个远程培训中心和四个乡镇远程培训接受分站,安装了科技扶贫远程教育培训卫星接收装置,为大范围、深层次开展科技培训和信息服务创造了条件。永新县的远程教育系统先后开设农村适用技术班150余期,培训农技人员2800多人次,培训农民工3.5万人次,为县工业园区输送合格农民工3000余名,深受群众和用工单位好评。在他们的带动下,吉安市还下派科技特派员深入到66个乡镇的156个村点,32个示范园区和7个龙头企业开展工作,实施各类科技项目68个,帮助农民引进新品种47个,与农民建立经济共同体38个,初步形成了组织推广、项目开发、自办实体、产业协会、合伙经营等五种服务类型,为服务“三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着积极作用。
科技扶贫团在充分发掘自身扶贫资源的同时,还广牵红线,积极帮助老区从外面广泛引进资金、技术、项目等。通过扶贫团牵线搭桥,促进了山东大学与井冈山市政府建立校地战略合作,江苏博特新材料公司向井冈山捐资160万元设立科技发展基金,河北迁安市铁矿向永新县捐资180万元捐建永安中学。
四、井冈情之四:携手科技的井冈
科技部20年对井冈山区的真情帮扶,结下了丰硕之果,帮助老区人民改变了贫困落后的面貌,大大加快了井冈山革命老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面向21世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井冈儿女,又将如何面对新世纪机遇与挑战呢?新一届科技部扶贫团的同志们,又在着手帮助他们谋划新的发展战略。在2009年4月底召开的纪念科技部在井冈山科技扶贫20周年座谈会期间,一份“井冈山扶贫团科技扶贫工作规划(2009-2011)”散发出油墨的清香,摆在了与会代表和相关部门同志的案前,引起了热烈的讨论。规划象6盏明灯,点亮了井冈山科技扶贫今后三年的征途,也是井冈儿女在科技部扶贫团帮扶下奋斗的目标。
座谈会上,科技部第23届扶贫团任永新县长助理的于振行——位医药生物科技博士、副研究员,深情地对在座的省扶贫和移民办的同志说,我们在井冈山,永新的同志们总想为老区人民多干点实事,多留下点实迹,这份科技扶贫规划,是我们心血的结晶,希望有关部门和从事扶贫的同志们多提意见,帮助我们完善这份规划,真正实现这个美好的宏图。他的真情、他的执着,是一个年轻科学工作者的梦想,也是一个扶贫人的期盼。
赵一平,第17届井冈山扶贫团团长,司局级科技工作者,在座谈会上动情地说,尽管我即将退休,但对井冈山的不解之情,将永远铭刻在心中,只要井冈山老区还需要我们历届扶贫团的同志们继续帮助做工作,我们将一定全力相帮,为井冈山的发展,为老区人民的幸福,献一份情,尽一份责任。他的话语,情深意切,代表了历届扶贫团同志们的心声,也传递了科技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心愿,赢得了井冈儿女的阵阵掌声。
20年井冈扶贫,弹指一挥间,科技部扶贫之路,引领着21世纪的科技井冈、绿色井冈、富饶井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