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活化数学课堂,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

来源 :教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a17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课程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在实施课堂教学时,教师应不断实践和探索,灵活运用教材,让课堂教学活动更贴近学生生活,构建生活化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
  一、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生活中提炼数学问题
  数学知识虽然是抽象的,但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出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生活原型。因此,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从中提炼出有趣的、有意义的、探索性的数学问题。如苏教版第一册教学 “4的分与合”,教师可以这样引入:“今天阿姨要带小弟弟到你家做客,妈妈买了4个又红又大的苹果,你准备怎么分呢?”因为这是学生身边的事,于是各抒己见,有的说“我和弟弟每人两个”,也有的说“弟弟小,吃不了2个,我分给他1个,自己留3个”还有的说“弟弟是客人,我应该分给他3个,自己吃 1个”。学生从对现实生活中事例的分析便学会了“4的分和合”。这时老师再引导他们来分5、6、7,学生学习兴趣及热情必然高涨,会明白原来生活中这些事情就是数学。
  又如,在学习“接近整 +整百的加减法的简便计算”中有这样一题: 116–94=116–100+6。学生对减100时要加上 6难以理解,教师设计一个“买东西找零钱”的生活情景:小红要过生日,爸爸带了116元钱去商店买一个94元的玩具送给她。爸爸付了一张百元钞票(应把 116元减去100元),营业员找回6元(应加上 6元),所以多减去的6元应该加上。此例通过生活经验验证了抽象的运算,把学生亲身经历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使学习的过程生活化。
  二、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体验探索知识的历程
  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爱学、乐学。教师可以创造情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来观察、实验、感受知识的来龙去脉和知识的发展过程,这样的感受才是深层次的。
  如在教学“圆周长的计算”一课时,教师为让学生经历知识探索过程,感受知识发展过程。在教学圆周率时,教师做了这样的预设:课前布置学生用硬纸做出直径是 1厘米、 2厘米、 3厘米、 5厘米、 6厘米的圆,在圆上标明直径的大小,准备好尺子和一条20厘米的细绳。教学时,在认识了圆的周长之后,提问:“你能不能量 d=1厘米的圆的周长?”学生充分思考、观察、交流、讨论得出以下结论:①不能用直尺直接量出圆的周长,因为圆周是一个曲线;②可以把圆面在直尺上滚一周,得出它的周长;③先用绳子在圆面上绕一周,再把绳子拉直就可量出周长。接着,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分别量出各圆的周长,并分别算出每个圆的周长,以及周长与直径的比值。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得出结果:①直径越大,周长越大;②周长与直径成倍数关系,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昀后教师归纳: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3.141 59……它就叫圆周率,是个无限循环小数,通常取近似值3.14。
  学生经历了探索圆周长、圆周率知识的过程,这样,既学到了知识,又发展了技能,同时培养了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
  三、自主合作探究,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自主合作探究给学生提供观察、操作、验证、尝试、推理及独立思考的机会,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和知识储备自主地再创造,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师在教学“分数化小数”时,探究“怎样的分数能化124 37
  成有限小数”,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 4、5、25、100能化成有限小数,而 1 、4 、2 、37 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呢?通过
  7111590比较、分类、观察,发现这与分数的分子无关,而与分数的分母有关,让大家猜猜到底与分母的什么有关。可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可提出以下几点让学生验证:(1)与分母的奇数和偶数有关,(2)与分母的质数和合数有关,(3)与分母的质因数有关。接着,再让小组的代表说出验证结果,在此举不是上,求得共识:跟分母的质因数有关。然后请全班同学观察: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母含有哪几个质因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母含有哪些质因数?它们不同之处在哪里?请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母有什么特点。通过探究活动,学生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有所乐,从而得到不同的有效发展。
  学生学习数学是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需要创造条件、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实际,关心个体差别,培养学生兴趣,这就更需要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教学。这样才能使学生爱数学,更爱生活,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
  (作者单位:高淳县淳溪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充分有效地运用多样的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运用语言,也有利于学生发展思维,提升他们的理解能力,听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更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直观教具的运用    对三年级小学生来讲,他们初次接触英语,比较新奇,好奇心特别强,求知欲望很高。因此,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充分发挥这一时期的优势,制造悬念,层层推进,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了一个新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包括数学阅读能力、数学应用能力和数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博士辛自强在《儿童在数学问题解决中图式与策略的获得》一文中指出,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阅读,理解结构化知识并进行适当的元认知训练。现代教育提倡从学会到会学,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和保障。阅读是自学的主要形式,是自学能力的核心,阅读能
期刊
音乐以它独特的功能——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表演的形态美,演唱的情感美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影响人的行为。因此从小培养孩子喜欢音乐,学会欣赏音乐和表现音乐显得十分重要。  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工具,是快乐的源泉,是培养儿童道德品质的手段,在游戏过程中昀能表现儿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性活动,是儿童内心世界的反映。”维果斯基认为:“儿
期刊
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如下难题:教材所选编的内容比较抽象,而且跨越性很大;教材编写远离学生生活;课堂教学形式局限了教学任务的完成;有些内容在不同年级重复、交叉出现,很难把握教学的深度。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教材是给教师完成教学目标提供的范例。既然是“范例”,教师就有对其进行选择、补充、调整的权利。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所处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实际生活环境,
期刊
【教学片段】  师:小华的奶奶生病了,妈妈要到医院去看奶奶,晚上才能回家,但是小华上学去了,妈妈该怎么办呢?生:给小华打电话。师:如果学校没有电话呢?生:可以告诉邻居,请邻居转告小华。师:如果邻居也不在家呢?生:妈妈去学校直接告诉小华。师:如果学校离家很远呢?师:现在,老师告诉小朋友们一个最好的办法。那就是  给小华写张留言条。想学吗?  【问题剖析】    上课伊始,教师就抛出了一个问题,让学生
期刊
在德育的天地里,礼仪是一首清新淡雅的诗,文明是一朵芳香四溢的花。文明礼仪教育是一个孩子不断成长的需要。一直以来,我们始终坚持将文明礼仪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以“身边的礼仪”为突破口,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  春风里,我们播撒礼仪的种子;阳光下,我们点染文明的四季。  一、礼仪培训“教师先行”    提高学生礼仪素养,教师要先行,给学生以示范作用,做到“文明礼仪在我
期刊
创设情境可让学生身临其境,有直观的形象可以把握,有浓厚的情绪气氛可以感受。情境教学针对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识规律,以周围世界为智慧的源泉,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保证,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求知认知的乐趣,使教学真正成为生动活泼和学生自我需求的活动。那么,创设教学情境应遵循哪些原则呢?     1.真实性原则。情境创设应符合客观现实,要真实可信,不能造假,否则会弄巧成拙,并给学生的认识形成负面影响。  
期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愿望。 ”由于幼儿间的个体差异,在设计、组织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时,若能根据不同幼儿的实际情况,按需要求,以层定标,逐步提升的形式,科学地让幼儿在活动中摸得着、看得到,跳一跳够的着,使幼儿不但能获取广泛的科学知识,积累经验,更能在科学活动中增强幼儿对事物的探究精神,同时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为幼儿成功感的
期刊
每个班总有这样一些学生:他们厌学、好动、沉迷网络、不懂得敬老爱幼、学习成绩不理想……他们是老师眼里的“问题学生”,往往使得许多老师无奈,家长无助。然而“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教育的生机和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于是,“问题学生”成了老师平时工作的重点,寻找“问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组建“一帮一”结对子小组、家校携手共同教育……从课堂上的认真听讲到
期刊
“内隐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未意识到学习的规则,没有对这些规则进行外显记忆的情况下掌握了规律的现象。内隐学习是相对于我们平时课堂教学的外显学习来说的,对于理解人类认知过程的本质,尤其是弄清人们究竟如何获得丰富复杂的知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野和角度,并在许多实际的应用领域中都具有启发和指导作用。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内隐学习研究成果,促进学生的内隐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激发内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