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铃鼓;演奏技法;手指、手掌运动变化;乐队困难片段
[中图分类号]J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1)11-0155-05
打击乐器通常是根据不同的发音体来彼此区别的,主要分为两类:一类叫做膜鸣乐器(即通过敲打蒙在乐器上的皮膜或者革膜而发出声音的乐器),比如:定音鼓、军鼓、嗵嗵鼓等。一类是体鸣乐器(通过敲打乐器本体而发声的),比如:马林巴琴、颤音琴、木琴等。色彩打击乐器铃鼓在众多打击乐器中既属于膜鸣乐器也属于体鸣乐器,意思是它既可以通过敲击鼓皮使鼓皮震动发声,也可以摇晃铃圈使铃圈中的铃片互相撞击而发声。铃鼓作为色彩打击乐器无论是在西方交响乐团中还是在民族乐团中都被广泛的使用。进入到20世纪以来打击乐声部在乐队中的分量也逐渐被增加,像铃鼓这样一件极其富有音乐色彩渲染能力的打击乐器的使用也就愈发频繁,因此对于铃鼓的演奏技法以及如何在乐队中精确的表达作曲家所需要的音乐效果的认知也就尤为重要。
关于铃鼓这样乐器的起源现在已经无从考察,但是在中亚、中欧以及葡萄牙的历史文献或出土文物中,可以证实这些地区在数百年前就已经有类似铃鼓的乐器流传。铃鼓英文作tambourine,该词源于法文tambourin,指的是当时在古罗马时期留存下来的一种长而窄身的鼓。而tambour一词则源于阿拉伯语的tunbur“鼓”的意思,在这个词后面加上尾缀则表示其体积小。铃鼓在我国的维吾尔族、吉林延边,周边的地区比如朝鲜、乌兹别克等地也都有广泛的使用,多用于歌舞伴奏和器乐合奏。铃鼓使用扁圆形的木质鼓框,单面蒙以兽皮或者人工合成的尼龙皮膜。鼓框上面开有小孔,用来装对应数量的铃片。铃片的材质分为黄铜和银质两种材质,不同材质带来不同的音色效果。铃鼓有小、中、大三种规格,不同大小的铃鼓对应不同数量的铃片。譬如我国民族乐团中多使用中号或者小号的铃鼓,而西方交响乐团中则使用大号的铃鼓。
下文将对铃鼓的演奏技法进行介绍。铃鼓,其实也是手鼓的一种,因此它的演奏技法与手鼓很相似,都是通过手掌和手指发力敲击鼓皮或是铃鼓的鼓圈。铃鼓的演奏技法基本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敲击,一类是滚奏。演奏时,用左手来握住铃鼓;左手中指从里往外勾住圆孔,拇指按住鼓皮的敲击面,剩下的食指、无名指和小指在下方抵住鼓皮的反面。这么做,为的是减少鼓皮与铃圈之间不必要的共振。用右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敲击鼓皮。(见图1)
敲击类的技法分为以下五种:第一种,也是最常规的演奏技法,即用中指并辅以食指和无名指敲击鼓皮的三分之一处位置,用手腕带动手指正常发力。(见图2)
第二种,当需要大力度强击的时候,右手握拳用手指的第一指节到第二指节中间的部分敲击鼓皮的正中位置,此时铃鼓的声响会变强并且鼓面的共鸣声也会变大。还有另外一种演奏强击的方式即将右手手掌打开,用小臂的力量带动手掌,拍击鼓面中央位置。具体选用哪种方式来演奏通常是基于演奏者自己的喜好。(见图3)
第三、第四种都是弱奏的敲击技法。即用右手中指辅以食指的力量用手腕轻轻点击铃鼓的边缘靠近铃圈的位置,因为铃鼓的鼓皮很敏感所以并不需要特别用力,只需要点击就可以了。另外一种弱奏的演奏技法是将铃鼓放置于腿上,鼓面朝下,用双手的手指交替敲击铃圈,这种演奏技法特别适用于连续的弱奏敲击片段。(见图4)
譬如,柴可夫斯基《胡桃夹子》里面的《阿拉伯舞曲》这里连续出现的三十二分音符就需要使用前文提到的第四种弱奏敲击技法,使用这种敲击技法可以使每一个音符都干净、清晰地表现出来。(见谱例1)
谱例1:
第五种演奏技法则适用于快速且大力度敲击的情况下,在這种时候一只手往往会来不及演奏这么多的音符,这时我们可以先反握铃鼓,用铃鼓的鼓面碰撞右腿的膝盖位置;在铃鼓完成碰撞反弹回来的时候右手握拳敲击铃鼓的背面,以完成快速交替敲击的演奏。(见图5)
以上五种演奏技法即为铃鼓的敲击演奏技法,下文将介绍铃鼓另外一类演奏技法——滚奏。滚奏是打击乐里面非常重要的一项演奏技法,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几乎所有的打击乐器在完成一次敲击后其延音往往非常短,而不同于钢琴、小提琴的延音那么长。那么滚奏这一技法的诞生即是为了解决打击乐器敲击后延音不足的问题,通过滚奏来尽可能长的保留乐器的音响效果。铃鼓也不例外。铃鼓的滚奏演奏技法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为了演奏长滚奏而使用的,在演奏长滚奏时,左手手持铃鼓,利用手腕前后转动来摇动铃鼓,从而促使铃鼓上的铃片相互撞击。摇动的速度越快,铃片的撞击就越密;带动的幅度也就越大,所产生的延音也就越长。第二种演奏技法是为了演奏时值较短的滚奏即称为拇指滚奏技法。它的原理是利用拇指沿着鼓膜边进行摩擦,要求尽可能的靠近鼓膜边,距离大概是3—5公分左右,通过摩擦带动铃片震动从而制造出滚奏的音响效果。为了让我们能够尽可能多的在鼓面上获得阻力来产生滚奏的音响效果,通常会使用以下几种办法:第一种,演奏前湿润拇指,一般会在身边放一些水,演奏前将拇指蘸水从而获得阻力。第二种,在敲击前将松香擦在鼓皮上,使鼓皮变涩以达到演奏的目的。第三种,在铃鼓鼓皮的边缘沾上一圈砂纸,这样最有效但长时间使用也会对手指形成一定的伤害。
下文将通过几首铃鼓的交响乐队困难片段来展示铃鼓在实际演奏中对于上述这些演奏技法的使用以及介绍铃鼓在这些乐队片段中的音乐表现。第一首选择的乐队困难片段是《卡门组曲》[1]第一组曲中的第二首《阿拉贡》[2],19世纪后期,欧洲乐坛兴起一股“西班牙热”,音乐创作的焦点也从德奥乐派南移,转向地中海,主要就是西班牙,浪漫主义的“拉丁化”日渐明显。西班牙以及吉普赛音乐成为音乐家们争相创作的热门题材。《卡门》即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产物。《卡门组曲》是根据歌剧《卡门》所改编成的交响乐队版本,这里的困难片段出现于歌剧第四幕开始前的间奏曲。(见谱例2)
谱例2:
这首曲子赋有浓郁的西班牙舞曲色彩。西班牙音乐的特点是热情、开朗、节奏明快。那为什么将这一片段作为铃鼓的困难片段呢?是因为开始时与乐队齐奏,八小节后开始渐弱;力度从刚开始的ff一直渐弱到pp。当演奏员在演奏的时候,指挥听的是:第一,在这样的速度与力度下敲击的节奏是否准确。第二,渐弱后的音色是否仍然饱满而不是渐弱渐虚。第三,演奏员对于这种音乐色彩的把握是否准确,能否从演奏中把西班牙音乐的特点展现出来。所以在演奏时应该注意到,此片段里铃鼓的节奏是整个舞曲的主要节奏型,因为铃鼓是作为伴奏声部。因此在演奏时对于力度的控制就要做到明显,力求强而不爆弱而不虚。刚开始进来右手握拳状,用第一指节与第二指节中间部位去敲击铃鼓靠近鼓皮中央的位置,这个位置的声音出来短促而有力,有利于突出該节奏型。八小节过后旋律声部进来,这时铃鼓就需要渐弱,不能干扰主旋律的进行。由于此时是渐弱而不是突弱,所以在演奏时右手由之前的握拳状改变为用手指的敲击,慢慢地从中央位置往边上走。其次,在演奏该片段时,心里永远要唱或者听着旋律声部,这样的律动就不会有偏差。
第二首选择的困难片段是德沃夏克[3]的《狂欢节序曲》又名《波西米亚狂欢节序曲》。本曲为作者所作的《自然、生命与爱情三部曲》的第二部,《自然、生命与爱情三部曲》这三个作品合起来是一个整体,贯穿着统一的思想和共同的、表现自然的音乐主题。分开来,又是三首独立的管弦乐序曲。作者用人们欢度狂欢节的景象和感受,来表现旺盛不熄的生命之火,所以又叫《狂欢节序曲》。在第一部《自然序曲》里,作者采用抒情的手法,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它好似一首田园诗;第二部,作者用欢度狂欢节的景象和感受,来表现旺盛不息的生命之火,所以又叫做《狂欢节序曲》;第三部描述的是爱情和嫉妒之间的矛盾。作曲家这里选用了莎士比亚名剧《奥赛罗》[4]寓意深刻且富有悲剧性的内容来表达这一主题,所以又叫做《奥赛罗序曲》。(见谱例3、4)
谱例3:
谱例4:
这首作品的困难段落有两处,第一处是乐曲开头的地方。这里会用到前文提到的演奏技法拇指滚奏。第二处出现在乐曲的后半部,使用到的演奏技法是快速交替敲击。为什么将这两处视为困难片段,因为开头部分会出现连续的短滚奏,这就需要演奏者在短时间内多次使用甚至是交替使用滚奏的两种演奏技法。在后半段会用到快速交替敲击这一演奏技法。那么在练习这两处片段时,首先要做的是将前文提到的三种演奏技法分别熟练,做到可以灵活使用。其次,在掌握谱面内容之后应该多去听这首作品,然后伴着音乐一起练习,练习不同指挥家的版本,因为每个指挥在处理作品时都会有自己的风格,尽可能多的听不同版本的音乐,有助于我们将来在乐队中实际演奏时更快速的达到指挥的要求。
谱例5:
之所以被定为困难片段,是因为演奏者需要在p开始的情况下做弱奏连续敲击的演奏。这里因为是弱奏还需要演奏者连续敲击,所以需要把铃鼓反放于腿上,即鼓面方向朝向腿部,通过双手敲击铃圈这一演奏技法来完成该段落。在段落开始处八分音符的演奏我们用一只手完成敲击,其目的是保证音色的统一与完整,因为两只手敲击即使在同样的力度下也会出现音色的偏差,所以在这样的慢速情况下我们使用一只手来完成八分音符的演奏。后面的三十二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我们使用双手交替的方式,这里因为演奏音符的密度大,所以能够掩盖两手音色不统一的弊端。
色彩打击乐器铃鼓从最初为供人们茶余饭后消遣娱乐的用具,逐渐演变为歌舞表演中重要的伴奏及器乐合奏中必不可少的乐器。时至今日,铃鼓作为一件色彩打击乐器无论是在西方交响乐团还是民族乐团中都被广泛使用,成为能够表现不同音乐情绪的具有强大张力的打击乐器。
在本次研究中可以发现,现如今铃鼓的演奏技法已趋于成熟。在完成基本音符及音乐情绪的情况下愈发对音色的安排或是敲击技法的使用有着重的考量,通过改变敲击位置和使用不同的敲击技法,创造出不同的音响效果,让每一个演奏者在演奏中可以感受到每一位作曲家独特的风格与想法。笔者认为在演奏铃鼓的乐队片段前一定要熟读乐谱,弄清自己在敲击时处于何种音乐情绪中,从而选择合适的敲击演奏技法。若不认真对待,很容易造成自己演奏的铃鼓段落游离于整个乐队之外,而无法完成作曲家对于作品的要求。在音色上,应该在平时训练中慢速、准确地体会不同敲击位置和敲击力度下所带来的音色变化,保证每次敲击正确的敲击位置以求得到正确的音响,例如乐曲中出现不同时值长度的滚奏音符,就必须要根据音符時值的长短去选用不同的滚奏演奏技法,这样不仅能把乐曲中的音响效果展现出来,也会使得演奏者与乐曲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希望通过本次的研究可以为日后的演奏和教学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借鉴。
注释:
[1]《卡门组曲》:歌剧《卡门》,完成于1874年秋,是比才的最后一部歌剧,也是当今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歌剧。
[2]《阿拉贡舞曲》:选自歌剧第四幕前间奏,节奏出自安达卢西亚的三拍子民间舞曲,委婉的旋律蕴含着深沉的哀伤情怀。
[3]德沃夏克:19世纪世界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捷克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4]奥赛罗:莎士比亚创作的四大悲剧之一,大约于1603年写作,最早于1604年伦敦首演。
[5]柏辽兹:法国作曲家,法国浪漫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6]本韦努托·切利尼: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金匠、画家、雕塑家、战士和音乐家。
(责任编辑:韩莹莹)
[中图分类号]J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1)11-0155-05
一、色彩打击乐器——铃鼓
(一)打击乐器背景介绍
打击乐器通常是根据不同的发音体来彼此区别的,主要分为两类:一类叫做膜鸣乐器(即通过敲打蒙在乐器上的皮膜或者革膜而发出声音的乐器),比如:定音鼓、军鼓、嗵嗵鼓等。一类是体鸣乐器(通过敲打乐器本体而发声的),比如:马林巴琴、颤音琴、木琴等。色彩打击乐器铃鼓在众多打击乐器中既属于膜鸣乐器也属于体鸣乐器,意思是它既可以通过敲击鼓皮使鼓皮震动发声,也可以摇晃铃圈使铃圈中的铃片互相撞击而发声。铃鼓作为色彩打击乐器无论是在西方交响乐团中还是在民族乐团中都被广泛的使用。进入到20世纪以来打击乐声部在乐队中的分量也逐渐被增加,像铃鼓这样一件极其富有音乐色彩渲染能力的打击乐器的使用也就愈发频繁,因此对于铃鼓的演奏技法以及如何在乐队中精确的表达作曲家所需要的音乐效果的认知也就尤为重要。
(二)铃鼓背景介绍
关于铃鼓这样乐器的起源现在已经无从考察,但是在中亚、中欧以及葡萄牙的历史文献或出土文物中,可以证实这些地区在数百年前就已经有类似铃鼓的乐器流传。铃鼓英文作tambourine,该词源于法文tambourin,指的是当时在古罗马时期留存下来的一种长而窄身的鼓。而tambour一词则源于阿拉伯语的tunbur“鼓”的意思,在这个词后面加上尾缀则表示其体积小。铃鼓在我国的维吾尔族、吉林延边,周边的地区比如朝鲜、乌兹别克等地也都有广泛的使用,多用于歌舞伴奏和器乐合奏。铃鼓使用扁圆形的木质鼓框,单面蒙以兽皮或者人工合成的尼龙皮膜。鼓框上面开有小孔,用来装对应数量的铃片。铃片的材质分为黄铜和银质两种材质,不同材质带来不同的音色效果。铃鼓有小、中、大三种规格,不同大小的铃鼓对应不同数量的铃片。譬如我国民族乐团中多使用中号或者小号的铃鼓,而西方交响乐团中则使用大号的铃鼓。
(三)铃鼓演奏技法介绍
下文将对铃鼓的演奏技法进行介绍。铃鼓,其实也是手鼓的一种,因此它的演奏技法与手鼓很相似,都是通过手掌和手指发力敲击鼓皮或是铃鼓的鼓圈。铃鼓的演奏技法基本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敲击,一类是滚奏。演奏时,用左手来握住铃鼓;左手中指从里往外勾住圆孔,拇指按住鼓皮的敲击面,剩下的食指、无名指和小指在下方抵住鼓皮的反面。这么做,为的是减少鼓皮与铃圈之间不必要的共振。用右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敲击鼓皮。(见图1)
敲击类的技法分为以下五种:第一种,也是最常规的演奏技法,即用中指并辅以食指和无名指敲击鼓皮的三分之一处位置,用手腕带动手指正常发力。(见图2)
第二种,当需要大力度强击的时候,右手握拳用手指的第一指节到第二指节中间的部分敲击鼓皮的正中位置,此时铃鼓的声响会变强并且鼓面的共鸣声也会变大。还有另外一种演奏强击的方式即将右手手掌打开,用小臂的力量带动手掌,拍击鼓面中央位置。具体选用哪种方式来演奏通常是基于演奏者自己的喜好。(见图3)
第三、第四种都是弱奏的敲击技法。即用右手中指辅以食指的力量用手腕轻轻点击铃鼓的边缘靠近铃圈的位置,因为铃鼓的鼓皮很敏感所以并不需要特别用力,只需要点击就可以了。另外一种弱奏的演奏技法是将铃鼓放置于腿上,鼓面朝下,用双手的手指交替敲击铃圈,这种演奏技法特别适用于连续的弱奏敲击片段。(见图4)
譬如,柴可夫斯基《胡桃夹子》里面的《阿拉伯舞曲》这里连续出现的三十二分音符就需要使用前文提到的第四种弱奏敲击技法,使用这种敲击技法可以使每一个音符都干净、清晰地表现出来。(见谱例1)
谱例1:
第五种演奏技法则适用于快速且大力度敲击的情况下,在這种时候一只手往往会来不及演奏这么多的音符,这时我们可以先反握铃鼓,用铃鼓的鼓面碰撞右腿的膝盖位置;在铃鼓完成碰撞反弹回来的时候右手握拳敲击铃鼓的背面,以完成快速交替敲击的演奏。(见图5)
以上五种演奏技法即为铃鼓的敲击演奏技法,下文将介绍铃鼓另外一类演奏技法——滚奏。滚奏是打击乐里面非常重要的一项演奏技法,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几乎所有的打击乐器在完成一次敲击后其延音往往非常短,而不同于钢琴、小提琴的延音那么长。那么滚奏这一技法的诞生即是为了解决打击乐器敲击后延音不足的问题,通过滚奏来尽可能长的保留乐器的音响效果。铃鼓也不例外。铃鼓的滚奏演奏技法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为了演奏长滚奏而使用的,在演奏长滚奏时,左手手持铃鼓,利用手腕前后转动来摇动铃鼓,从而促使铃鼓上的铃片相互撞击。摇动的速度越快,铃片的撞击就越密;带动的幅度也就越大,所产生的延音也就越长。第二种演奏技法是为了演奏时值较短的滚奏即称为拇指滚奏技法。它的原理是利用拇指沿着鼓膜边进行摩擦,要求尽可能的靠近鼓膜边,距离大概是3—5公分左右,通过摩擦带动铃片震动从而制造出滚奏的音响效果。为了让我们能够尽可能多的在鼓面上获得阻力来产生滚奏的音响效果,通常会使用以下几种办法:第一种,演奏前湿润拇指,一般会在身边放一些水,演奏前将拇指蘸水从而获得阻力。第二种,在敲击前将松香擦在鼓皮上,使鼓皮变涩以达到演奏的目的。第三种,在铃鼓鼓皮的边缘沾上一圈砂纸,这样最有效但长时间使用也会对手指形成一定的伤害。
二、乐队片段中铃鼓演奏技法的使用
(一)《阿拉贡舞曲》困难片段
下文将通过几首铃鼓的交响乐队困难片段来展示铃鼓在实际演奏中对于上述这些演奏技法的使用以及介绍铃鼓在这些乐队片段中的音乐表现。第一首选择的乐队困难片段是《卡门组曲》[1]第一组曲中的第二首《阿拉贡》[2],19世纪后期,欧洲乐坛兴起一股“西班牙热”,音乐创作的焦点也从德奥乐派南移,转向地中海,主要就是西班牙,浪漫主义的“拉丁化”日渐明显。西班牙以及吉普赛音乐成为音乐家们争相创作的热门题材。《卡门》即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产物。《卡门组曲》是根据歌剧《卡门》所改编成的交响乐队版本,这里的困难片段出现于歌剧第四幕开始前的间奏曲。(见谱例2)
谱例2:
这首曲子赋有浓郁的西班牙舞曲色彩。西班牙音乐的特点是热情、开朗、节奏明快。那为什么将这一片段作为铃鼓的困难片段呢?是因为开始时与乐队齐奏,八小节后开始渐弱;力度从刚开始的ff一直渐弱到pp。当演奏员在演奏的时候,指挥听的是:第一,在这样的速度与力度下敲击的节奏是否准确。第二,渐弱后的音色是否仍然饱满而不是渐弱渐虚。第三,演奏员对于这种音乐色彩的把握是否准确,能否从演奏中把西班牙音乐的特点展现出来。所以在演奏时应该注意到,此片段里铃鼓的节奏是整个舞曲的主要节奏型,因为铃鼓是作为伴奏声部。因此在演奏时对于力度的控制就要做到明显,力求强而不爆弱而不虚。刚开始进来右手握拳状,用第一指节与第二指节中间部位去敲击铃鼓靠近鼓皮中央的位置,这个位置的声音出来短促而有力,有利于突出該节奏型。八小节过后旋律声部进来,这时铃鼓就需要渐弱,不能干扰主旋律的进行。由于此时是渐弱而不是突弱,所以在演奏时右手由之前的握拳状改变为用手指的敲击,慢慢地从中央位置往边上走。其次,在演奏该片段时,心里永远要唱或者听着旋律声部,这样的律动就不会有偏差。
(二)《狂欢节序曲》困难片段
第二首选择的困难片段是德沃夏克[3]的《狂欢节序曲》又名《波西米亚狂欢节序曲》。本曲为作者所作的《自然、生命与爱情三部曲》的第二部,《自然、生命与爱情三部曲》这三个作品合起来是一个整体,贯穿着统一的思想和共同的、表现自然的音乐主题。分开来,又是三首独立的管弦乐序曲。作者用人们欢度狂欢节的景象和感受,来表现旺盛不熄的生命之火,所以又叫《狂欢节序曲》。在第一部《自然序曲》里,作者采用抒情的手法,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它好似一首田园诗;第二部,作者用欢度狂欢节的景象和感受,来表现旺盛不息的生命之火,所以又叫做《狂欢节序曲》;第三部描述的是爱情和嫉妒之间的矛盾。作曲家这里选用了莎士比亚名剧《奥赛罗》[4]寓意深刻且富有悲剧性的内容来表达这一主题,所以又叫做《奥赛罗序曲》。(见谱例3、4)
谱例3:
谱例4:
这首作品的困难段落有两处,第一处是乐曲开头的地方。这里会用到前文提到的演奏技法拇指滚奏。第二处出现在乐曲的后半部,使用到的演奏技法是快速交替敲击。为什么将这两处视为困难片段,因为开头部分会出现连续的短滚奏,这就需要演奏者在短时间内多次使用甚至是交替使用滚奏的两种演奏技法。在后半段会用到快速交替敲击这一演奏技法。那么在练习这两处片段时,首先要做的是将前文提到的三种演奏技法分别熟练,做到可以灵活使用。其次,在掌握谱面内容之后应该多去听这首作品,然后伴着音乐一起练习,练习不同指挥家的版本,因为每个指挥在处理作品时都会有自己的风格,尽可能多的听不同版本的音乐,有助于我们将来在乐队中实际演奏时更快速的达到指挥的要求。
(三)《罗马狂欢节》困难片段
第三首困难片段这里选择的是柏辽兹[5]的《罗马狂欢节》序曲。《罗马狂欢节》序曲是伯辽兹为他的歌剧《本韦努托·切利尼》[6]第二幕所作的序曲,乐曲以剧中第二幕罗马狂欢节的热烈场面为背景,描绘了切利尼与相爱的女友泰蕾萨在酒后的化装舞会上翩翩起舞的情景,表达了狂欢节的热烈和欢快的情绪。铃鼓的困难片段出现在乐曲前半段中,既然知道了乐曲的故事背景,那么在演奏时就要尽量将舞曲高贵、优雅的特点展现出来。(见谱例5)谱例5:
之所以被定为困难片段,是因为演奏者需要在p开始的情况下做弱奏连续敲击的演奏。这里因为是弱奏还需要演奏者连续敲击,所以需要把铃鼓反放于腿上,即鼓面方向朝向腿部,通过双手敲击铃圈这一演奏技法来完成该段落。在段落开始处八分音符的演奏我们用一只手完成敲击,其目的是保证音色的统一与完整,因为两只手敲击即使在同样的力度下也会出现音色的偏差,所以在这样的慢速情况下我们使用一只手来完成八分音符的演奏。后面的三十二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我们使用双手交替的方式,这里因为演奏音符的密度大,所以能够掩盖两手音色不统一的弊端。
结语
色彩打击乐器铃鼓从最初为供人们茶余饭后消遣娱乐的用具,逐渐演变为歌舞表演中重要的伴奏及器乐合奏中必不可少的乐器。时至今日,铃鼓作为一件色彩打击乐器无论是在西方交响乐团还是民族乐团中都被广泛使用,成为能够表现不同音乐情绪的具有强大张力的打击乐器。
在本次研究中可以发现,现如今铃鼓的演奏技法已趋于成熟。在完成基本音符及音乐情绪的情况下愈发对音色的安排或是敲击技法的使用有着重的考量,通过改变敲击位置和使用不同的敲击技法,创造出不同的音响效果,让每一个演奏者在演奏中可以感受到每一位作曲家独特的风格与想法。笔者认为在演奏铃鼓的乐队片段前一定要熟读乐谱,弄清自己在敲击时处于何种音乐情绪中,从而选择合适的敲击演奏技法。若不认真对待,很容易造成自己演奏的铃鼓段落游离于整个乐队之外,而无法完成作曲家对于作品的要求。在音色上,应该在平时训练中慢速、准确地体会不同敲击位置和敲击力度下所带来的音色变化,保证每次敲击正确的敲击位置以求得到正确的音响,例如乐曲中出现不同时值长度的滚奏音符,就必须要根据音符時值的长短去选用不同的滚奏演奏技法,这样不仅能把乐曲中的音响效果展现出来,也会使得演奏者与乐曲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希望通过本次的研究可以为日后的演奏和教学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借鉴。
注释:
[1]《卡门组曲》:歌剧《卡门》,完成于1874年秋,是比才的最后一部歌剧,也是当今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歌剧。
[2]《阿拉贡舞曲》:选自歌剧第四幕前间奏,节奏出自安达卢西亚的三拍子民间舞曲,委婉的旋律蕴含着深沉的哀伤情怀。
[3]德沃夏克:19世纪世界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捷克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4]奥赛罗:莎士比亚创作的四大悲剧之一,大约于1603年写作,最早于1604年伦敦首演。
[5]柏辽兹:法国作曲家,法国浪漫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6]本韦努托·切利尼: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金匠、画家、雕塑家、战士和音乐家。
(责任编辑:韩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