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不是“打卡拍照”完成任务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esarsarahluckgi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来,补齐“五育”中劳动教育的短板成为当前教育界努力探索的一个重要主题。此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都为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框架性指导。在众多教育工作者开展劳动教育的实际过程中,劳动教育的根本定义和内涵事实上也在被多样化和情境化地解读或转换着。在实地实施中,劳动教育经常在内容上被解读为“干农活”“干家务”或“工厂劳作”,在形式上经常被设定为“观摩”“参观”或“完成任务”。近来,一些劳动教育工作者更是综合借鉴新媒体时代的“打卡”方式和痕迹管理理念下的“拍照”方式推动劳动教育的实施,把劳动教育落实为“打卡拍照”完成任务。然而,这种做法使劳动教育具有以下三种风险——
  “打卡”的劳动教育使劳动教育具有散浅化的风险。“打卡”是当前网络媒体中流行的一种学习活动方式,读书、背单词、做数学题都可以通过“打卡”的方式来表明具体任务的完成和总体的学习进度。一项学习任务之所以能够通过“打卡”的方式来组织,其前提是对学习内容进行项目化处理,把原本整体的学习内容分解成一个个明确的具体任务单元。劳动教育之所以能够通过“打卡”的方式来组织,也说明劳动教育的内容此前已经进行了项目化处理。但是,从劳动教育要培养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品质的根本目标来说,劳动教育和其他众多教育领域一样,在初始的浅显阶段之后就会进入纵深领域,这种纵深领域的教育内容更多是横向交织、深浅互换、持续生成的。对这个层面进行项目化处理,特别是根据常见的劳动任务线索进行项目化,将是代价深刻的,割裂联系、僵化关系和制止动变都是很可能要付出的代价。可以试想,到底完成多少个“扫地”“洗碗”“摘苹果”之类的劳动任务项目能够对应起“热爱劳动”观念的深度培育呢?
  “拍照”的劳动教育使劳动教育具有形式化的风险。“拍照”主要是一种记录的方式,在各种正式活动中强调“拍照”往往基于一种痕迹管理的理念。痕迹管理在积极的意义上是试图通过记录真实经历而加强事后反思的管理活动。然而,在很多执行的场合,痕迹管理的理想在实际操作中变了味:“拍照”等记录工作越来越被强调,而事后是否在反思中学习、改进,却常常不能保障,形式化的风险也由此产生。对劳动教育的“拍照”以确定的可见证据表明了劳动教育的开展,但到底效果如何却没法只通过“拍照”这样的可见方式来证明和表现。
  “完成任务”的劳动教育使劳动教育具有去教育化的风险。劳动教育本身就属于一个特别容易“变味”的教育活动领域,劳动教育的“变味”常常有两个方面:一是劳动的“变味”,二是教育的“变味”。这两种“变味”都与将劳动教育主要理解为“完成任务”的做法有关。一方面,只是让学生完成一系列任務并不必然属于“让劳动者占有自身本质力量和劳动成果”的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积极劳动。另一方面,“完成任务”的劳动教育也并不必然保障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劳动品质的实质提升。让劳动教育失去本该具有的教育味道,这是开展劳动教育需要认真防范的重大风险。
  完全可以相信,实施“打卡拍照”完成任务的劳动教育工作者多数都认真而积极探索了劳动教育的现实开展方式,如果明知劳动教育具有散浅化、形式化和去教育化风险也不会不加以防范。更进一步说,劳动教育的散浅化、形式化和去教育化只是“打卡拍照”式劳动教育的风险,并不意味着必定成为现实。实际上,提出劳动教育不是“打卡拍照”完成任务,并不是说在劳动教育中不可以进行“打卡拍照”,而是说要对其可能带来的风险加以防范。因此,这里需继续谈论的问题是如何才能防范或避免劳动教育的以上三种风险,这样才能达到即使以“打卡拍照”的方式来实施劳动教育也不会带来重大风险的结果。
  首先,当代劳动教育要不忘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初衷。劳动教育之所以成为“五育”之一,劳动素养之所以能够和“德智体美”并列,其根源就是马克思主义对人的全面发展和劳动人类学价值的强调。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对人的解放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上,马克思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今天开展的劳动教育就具有了一个判定是否“走正道”的原点:学生能否通过接受劳动教育而成为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全面发展的人”。
  其次,当代劳动教育要在实施途径和方式上做到多元互补。劳动教育是一个内涵丰富的领域,也是内容多样的现实工作,因此当代劳动教育的开展要通过组合多种途径和方式来实现。“打卡”和“拍照”本身并不是完全负面的教育工作方式,说它们具有风险更是因为这类方式的单一化,而多元互补就是规避风险的根本思路。在具体应对上,“打卡”背后的劳动教育项目化思维可以这样调整:不仅采用常见劳动任务或成果作为线索,也可以采用劳动教育应培养的核心素养作为线索;不仅可以采用线性串联各个项目的方式,也可以采用网络互连或循环往复的方式。“拍照”背后的劳动教育痕迹管理也可以通过在学生参加劳动后增加反思活动、提升反思能力的方式来补充,补充之后的“拍照”式劳动教育才更可能具有劳动教育的实质。
  最后,当代劳动教育要更加围绕劳动素养的培育。“完成任务”通常只是劳动的目标结果,而对人的培养才是教育的目标结果。为了更好发挥劳动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我们要重视劳动教育方式的多样化,使劳动教育更加受教育对象的欢迎。劳动教育不一定只是通过劳动的方式和途径来实施,只要采用的方式和途径能达到劳动教育的育人目标,也是可以尝试的。今天,不少劳动教育实践者探索了通过读书、见习或参观等方式开展劳动教育的可能。当然,这些非劳动的教育方式和途径在劳动教育中更适合作为劳动教育的附属或配套方式和途径。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院长、教授)
其他文献
2014年起,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圭峰小学坚持“让幸福成为教育的不懈追求”的办学理念,通过树立和培养教师的“五感”(对办学理念的认同感、对学校发展的归属感、对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对专业发展的成就感、对自身价值的存在感),引导教师把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职业认同、专业发展、课堂改革、培训学习、评价制度、福利待遇等方面来提升教师职业的幸福感,培养“六有”教师(胸中有梦、课堂有情、发展有力、成长
期刊
重庆市人民小学开展课程改革已经进入第8个年头了,我们构建起了以“体验,开放,综合”为特色的EOC课程体系。从选修课入手研究,到今天强调依据国家教材内容,深化教法改革,探索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我们的课程改革进入了立足学科的跨学科、跨知识点综合性改革的新阶段。  一大批中青年教师更新课程理念,开发、设计、执教了大量的优秀课例。以曹理红老师执教的劳动课为例,看似一堂做菜的劳动教育课,其中包含了数学、科
期刊
编外教师,顾名思义,就是编制之外的教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始终存在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从民办教师,到代课教师,再到临聘教师和特岗教师,一直以“编外”的身份,为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也始终以“补充”的标签,折射教师队伍建设的缺陷和教育公平的缺失。在某内陆省,2019年全省农村中小学临聘教师占比达到21.5%,省会部分城区中小学这一比例超过30%。可以预见,随着
期刊
生活中,“别人家的孩子”是许多父母的口头禅。2019年5月31日,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等机构联合发布的《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19)》显示,“你看别人家的孩子”这句话压倒性地入选“未成年人最不喜欢家长说的五句话”。可见,我们从小都有一个夙敌,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主观上,父母想通过“别人家的孩子”激励自己的孩子不断进步和完善自我,但实际上,孩子生活在“别人家的孩子
期刊
2011年,李淑芳将全家人用20年积蓄购买的新房腾出,作为接待到青岛学习的乡村教师的临时住所,一家三代挤在70多平方米的旧房子里,女儿只能打地铺。  不少人说她傻,但她却觉得这是此生做过的最值得的事——“乡村教师需要成长”。  “李老师,群文阅读怎样才能上好?”  “李老师,学生在背后侮辱我,我该怎么处理?”  “李老师,我们是一所新建学校,校园文化该怎么建设?”  ……  隔三差五,李淑芳就会收
期刊
每一个孩子问题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问题。  近期一则14岁少年遭母亲掌掴后跳楼身亡的新闻,让人痛心,引发的讨论很多,争议也很大。类似还有去年发生的,上海17岁少年因与同学发生矛盾被批评后,在母亲载其回家的途中,决然跳桥……这样的悲剧不胜枚举,青少年自杀并不是寥寥几个家庭的问题,而是全社会的阵痛。  很多人指责孩子,脆弱、心理素质太差,也有人责怪家长与老师,甚至整个教育大环境。其实,孩子在青少年时
期刊
记得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那一瞬,面对一群活泼好动的小精灵,一时间我竟不知所措;而当孩子们一声声地喊着“老师”的时候,我才蓦然发觉自己已然肩负起教育的重任。时至今天,我在教育岗位上已经奋战了二十几个春秋,从一名带班教师走上了管理岗位,对教育的热爱也从最初爱班里的每一个孩子,转变为爱园里的每一个孩子、每一名教师。在师德建设工作中,我融入真情实感,努力去发现教师、读懂教师、引导教师……这样的管理似水柔情,
期刊
最后一名的孩子是不是最差的孩子?  在北京东方红学校校长付彦军心里,答案是否定的。  作为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拥趸,付彦军坚信人各有所长,不能以某方面的成绩作为评价一个人的唯一标准。而发现学生的“所长”并加以培养,是教育者应该担负起的使命。他主张学校进行“扬长教育”,“人是要靠‘特长’在社会上立足的,而不是‘特短’”。为此,东方红学校提出“一人一特长,一生一方案”的教育模式,希望通过个性化教育
期刊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最显著的特点是“双线组元”,即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元编排单元内容。这样的编排很好地体现了单元整体教学的理念,便于教师以统编语文教科书中的单元为整体,展开系统化、科学化的教学整体设计。同时,这也为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命题与思考:如何彰显这一编排理念的价值?如何借此有效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逐渐认识到,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理念对单元教材进行立体解读和全新建构是
期刊
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厦门市常住人口快速增长。《第一财经》曾对全国33个重点城市小学生在校数量进行统计,结果显示:2008年至2018年这10年间厦门小学生数量增速最快,排名全国第一,高达86.6%。教育主管部门为了解决学位紧张问题,新建了很多学校,但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因此,老校尽其所能地扩容,很多学校初中部每个年段多达20个班。福建省厦门一中集美分校(灌口中学)在校学生数也快速增长,目前,全校师生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