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切实把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和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落实到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各个环节。认识幼儿教育是教育基础中的基础;在幼儿教育中要尊重儿童、热爱幼儿;特别是幼儿教师,要认识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区别;教育教学中避免“拔苗助长”;重视家园共育,提高科学育儿能力是抓好幼儿教育的关键。
关键词:教育;幼儿;理念;方法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学龄前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启蒙时期,科学的学前教育对人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幼儿入园开始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指导,将直接关系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家庭幸福,更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发展。我认为切实把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和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落实到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各个环节,是抓好幼儿教育的关键。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识幼儿教育是教育基础中的基础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奠基石,但教育的基本宗旨是树人育人,它以促进每一个儿童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幸福为本。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在教育工作中的最集中体现就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规化纲要》也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育人为本是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的“科学发展观”在教育中的体现。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快乐生活,健康成长为有意义的童年。
二、在幼儿教育中要尊重儿童、热爱幼儿
对儿童的尊重,建立在倾听与理解、包容与接纳,感性与理性认知的基础之上,体现在用依据来实施科学的教育活动之中。教是为了学而存在的,学的存在决定了教的存在。教师的教只有根据儿童已有的基础构建在恰当的起点之上,儿童的学习与发展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儿童从教育价值的边缘走向教育价值的中心,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特征。强调“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这些基本原则都是“尊重儿童”个体价值的理性表达。
三、认识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区别
幼儿园和小学是相互衔接的两个教育阶段。幼儿园与小学在教育性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有所不同。
1、幼儿园属于非义务教育,而小学属于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普及性”等特点,即让每个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是学校、家长和社会的义务。因此,家长必须将适龄孩子送到学校接受小学教育。
2、幼兒园“教养并重”,小学则“以教为主”。幼儿园除了对儿童进行全面、和谐发展的启蒙教育外,还要给儿童以生活照料和养育等。小学则要依据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对孩子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德、智、体等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每门课程都有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还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3、幼儿园课程是综合性的,将各领域内容有机整合起来,以主题方式呈现。小学课程则以分科为主,如语文、英语、数学、科学、品德与社会、体育与健身、音乐、美术等,还有各类兴趣活动和探究活动等。
4、幼儿园以游戏为主,注重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小学则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除采用讲授的形式教学外,还非常注重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探究、讨论、表达等方式进行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
四、重视家园共育,提高科学育儿能力
幼儿教育中家园合作是必然的。家长参与幼儿园也是必然的,幼儿的成长需要家庭和幼儿园的同步协调,形成教育合力才能真正担负起教育人的任务。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尚属薄弱环节,造成这种现状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从主观上,独生子女增多,家庭结构基本是三个四个或两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这样造成了爷爷、奶奶对孩子的传统教育方式与父母对孩子新要求互相矛盾,相互冲突,老人的过分溺爱与父母的正确对待相互矛盾,造成孩子的两面性,父母对子女的期待不一样,采取的教育方式不一样,造成家庭教育中的互相抵制;另一方面,从客观上存在着许多家长都是各行各业的骨干,市场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随着社会不利因素,不良作风的影响,在幼儿发展关键时期已经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在幼小的心灵中,不是树立崇高的远大理想、抱负、团结、尊重别的优良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而给幼儿造成了教育障碍。
家园合作是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的互相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幼儿园教育使教师懂得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掌握了科学的教育方法,是对幼儿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而作为幼儿最接触的家庭教育,我认为:
1、教师、家长都应该提高对幼儿教育的认识,树立大教育观,认识到幼儿教育不等于幼儿园教育,不能把教育工作的对象局限在幼儿身上。应该扩展到家长以及其他社会成员。所以我们应该认真学习《指南》精神。
2、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树立为家长服务的意识,尊重家长,取得家长的信任。还要努力提升自己,掌握家庭教育知识,培养和发展自身进行家庭教育的指导能力。
3、教师要主动了解,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利用家长来园接送幼儿的时间,利用家园联系册,教育活动开放日,幼儿活动成果与汇报会,便条或校讯通联系家长幼儿在园的学习、生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商讨解决办法,同时教师向家长提出要求,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一致。
4、让家长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孩子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家里,家长除了要求孩子,自己应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模范形象,孩子的模仿性强,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待人接物及生活,学习习惯,孩子都有意无意地模仿着,并在孩子自己的生活中表现出来,要让孩子充分的活动,愉快的成长。
因此,在幼儿教育越来越强调生态化教育的今天,幼儿园应将家园合作视为重要工作之一,注重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家教质量,让每个家庭牢牢抓住学前教育这个关键时期,科学育儿。使孩子受到良好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总之,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抓好幼儿教育是搞好教育的前提,特别是广大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只有充分认识和理解以上所谈到的几个环节,才能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落实到幼儿园保教工作中,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德育为先”,为全社会人文素质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历史版本
[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育部1996年6月1日起执行
[3] 《幼儿园工作规程》责任编辑 包佳佳 刘芳
[4] 《教育规划纲要》责任编辑 安涛
关键词:教育;幼儿;理念;方法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学龄前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启蒙时期,科学的学前教育对人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幼儿入园开始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指导,将直接关系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家庭幸福,更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发展。我认为切实把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和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落实到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各个环节,是抓好幼儿教育的关键。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识幼儿教育是教育基础中的基础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奠基石,但教育的基本宗旨是树人育人,它以促进每一个儿童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幸福为本。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在教育工作中的最集中体现就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规化纲要》也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育人为本是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的“科学发展观”在教育中的体现。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快乐生活,健康成长为有意义的童年。
二、在幼儿教育中要尊重儿童、热爱幼儿
对儿童的尊重,建立在倾听与理解、包容与接纳,感性与理性认知的基础之上,体现在用依据来实施科学的教育活动之中。教是为了学而存在的,学的存在决定了教的存在。教师的教只有根据儿童已有的基础构建在恰当的起点之上,儿童的学习与发展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儿童从教育价值的边缘走向教育价值的中心,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特征。强调“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这些基本原则都是“尊重儿童”个体价值的理性表达。
三、认识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区别
幼儿园和小学是相互衔接的两个教育阶段。幼儿园与小学在教育性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有所不同。
1、幼儿园属于非义务教育,而小学属于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普及性”等特点,即让每个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是学校、家长和社会的义务。因此,家长必须将适龄孩子送到学校接受小学教育。
2、幼兒园“教养并重”,小学则“以教为主”。幼儿园除了对儿童进行全面、和谐发展的启蒙教育外,还要给儿童以生活照料和养育等。小学则要依据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对孩子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德、智、体等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每门课程都有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还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3、幼儿园课程是综合性的,将各领域内容有机整合起来,以主题方式呈现。小学课程则以分科为主,如语文、英语、数学、科学、品德与社会、体育与健身、音乐、美术等,还有各类兴趣活动和探究活动等。
4、幼儿园以游戏为主,注重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小学则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除采用讲授的形式教学外,还非常注重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探究、讨论、表达等方式进行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
四、重视家园共育,提高科学育儿能力
幼儿教育中家园合作是必然的。家长参与幼儿园也是必然的,幼儿的成长需要家庭和幼儿园的同步协调,形成教育合力才能真正担负起教育人的任务。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尚属薄弱环节,造成这种现状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从主观上,独生子女增多,家庭结构基本是三个四个或两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这样造成了爷爷、奶奶对孩子的传统教育方式与父母对孩子新要求互相矛盾,相互冲突,老人的过分溺爱与父母的正确对待相互矛盾,造成孩子的两面性,父母对子女的期待不一样,采取的教育方式不一样,造成家庭教育中的互相抵制;另一方面,从客观上存在着许多家长都是各行各业的骨干,市场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随着社会不利因素,不良作风的影响,在幼儿发展关键时期已经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在幼小的心灵中,不是树立崇高的远大理想、抱负、团结、尊重别的优良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而给幼儿造成了教育障碍。
家园合作是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的互相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幼儿园教育使教师懂得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掌握了科学的教育方法,是对幼儿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而作为幼儿最接触的家庭教育,我认为:
1、教师、家长都应该提高对幼儿教育的认识,树立大教育观,认识到幼儿教育不等于幼儿园教育,不能把教育工作的对象局限在幼儿身上。应该扩展到家长以及其他社会成员。所以我们应该认真学习《指南》精神。
2、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树立为家长服务的意识,尊重家长,取得家长的信任。还要努力提升自己,掌握家庭教育知识,培养和发展自身进行家庭教育的指导能力。
3、教师要主动了解,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利用家长来园接送幼儿的时间,利用家园联系册,教育活动开放日,幼儿活动成果与汇报会,便条或校讯通联系家长幼儿在园的学习、生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商讨解决办法,同时教师向家长提出要求,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一致。
4、让家长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孩子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家里,家长除了要求孩子,自己应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模范形象,孩子的模仿性强,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待人接物及生活,学习习惯,孩子都有意无意地模仿着,并在孩子自己的生活中表现出来,要让孩子充分的活动,愉快的成长。
因此,在幼儿教育越来越强调生态化教育的今天,幼儿园应将家园合作视为重要工作之一,注重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家教质量,让每个家庭牢牢抓住学前教育这个关键时期,科学育儿。使孩子受到良好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总之,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抓好幼儿教育是搞好教育的前提,特别是广大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只有充分认识和理解以上所谈到的几个环节,才能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落实到幼儿园保教工作中,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德育为先”,为全社会人文素质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历史版本
[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育部1996年6月1日起执行
[3] 《幼儿园工作规程》责任编辑 包佳佳 刘芳
[4] 《教育规划纲要》责任编辑 安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