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福建省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工作室专项课题《探索校本教研和“小片区管理”教研新模式》的课题组成员凝心聚力深入教学教研一线,先后指导并形成不同课型的上百个典型的教学案例。数学课题组认真贯彻《福建省初中数学教学与考试指导意见》,团结协作,经过反复实践论证,初步从学生“学”等方面的大视角提出了关注“六度”视角的数学教学设计方法及其评价要求,并初步形成对应校本教研的方式方法,力求构建数学不同课型的有效教学新模式、新方法,进一步构建数学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设置度;提升度;深广度
一、 系列问题设置度
“学问”的本意是“在学中问,在问中学”,问题驱动指引将贯穿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教学设计首先应结合知识结构、学生学情、教法学法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关注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解释,关注数学规则的选择和运用,关注数学问题的发现与解决,关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目标的整体实现,紧密结合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通盘考虑教学框架里设置的各种情景问题,并把握好问题设置的角度、信度、难度、跨度、梯度、广度、密度、发散度等,预先考虑好可能的“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多方递进启迪学生思维,力使问题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驱动学生持续学习探究,实现知识方法的迁移和思维能力的飞跃,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相关的理性精神和科学精神,充分彰显“数学育人”的价值。
二、 数学活动提升度
数学教学设计应努力将主要学习内容设计成层次递进、有机关联的序列问题及其相关的数学活动,才能有助于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及数学方法的产生、关联及发展的全过程,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及探索精神。教学设计应同时关注并估测上述数学活动的提升度,不仅要努力使每个学生在数学课上积极地参与“外显”的活动(有的是无效的),更应着重关注他们通过观察、分类、抽象、概括、推理与交流等思维过程去努力实现“外显”活动与“内隐”活动的结合,提高数学活动的实效性,通过总结提升,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内隐”思维活动能力提升和数学核心素养形成的目的。
三、 学生的参与程度
有效的教学设计必须高度关注并估测学生的参与程度,教学设计应能准备多种方案供课堂应对选择,方能有效地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并实现有效参与。“有效参与”是涉及内在复杂活动和思维的一种深层次参与,而不只是口头及行动上的呼应,更重要的是思维的同步与情感的共鸣,它是学生有效学习及认知发展的根本保证。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教学设计还应多设计并使用对应合适而朴实的组织性语言、评价语言、激励语言、鼓动性语言等,这些语言包含的是对学生的发展负责和鼓励。完成教学目标的理想参与程度应是:努力让人人都沉浸其中,做到全员参与数学活动。
四、 学生思维深广度
数学教学设计应努力创设系列递进的精妙问题串,并考虑其精准表述、有效引导的方式方法等,努力促进学生的思维不中断、不跳跃,能自然地向更深广处的思维漫游,这也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灵魂所在。能在教学设计里及时把握教学活动及教学目标、学生思维已达到和将达到的深广度的关联度,及时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新话题、新资源和新问题,快速搜寻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新生长点,从而不断有效地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广度,着眼于学生实际,立足于学生实际,把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互动情况设计在教师的关注之下,进而引导、组织学生对各种教学新资源进行采集和取舍、分析和综合、概括和利用,进而构建高效课堂。
五、 教学目标达成度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四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是教学设计考虑的核心任务和预期结果,也是课堂教学即时调整的重要依据。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或思维上的倾向等都维系与影响着教学目标达成度。因此好的教学设计设计应该在“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四能力”(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研究下真功夫,着重考虑预设活动针对性及有效性的研究,充分预测课堂中学生可能产生的即时问题及教学活动可能的发展趋势,进而对教学活动进行合理地裁减或充实,这是提高教学目标达成度的根本保证。
六、 学生的发展度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新课程的价值取向是人的发展。课题组深深体会到:就是因为学习数学的好方法、好习惯没能养成,数学学习方法渗透与掌握严重不足,学生自学能力及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更有待解决,导致学生的后续学习及其发展度也不高。因此,教学设计更应高度关注学生的发展度,努力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创造空间,帮助学生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逐步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及数学素养等层面的发展度,真正实现由“教师讲为主”到“以学生自学为主、形成数学素养为目标”的过渡,使尖子生有展示舞台,中等生有进步空间,也让基础差的学生有所收获,分层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这就是发展。
好的课堂源于好的设计。聚焦上述“六度”视角来进行更有效的教学设计,能促进老师们有效转变观念,真正构建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准备呈示、机智发动、组织实施、讨论探究、自主互动、指导倾听、生成资源、反馈修正、达成及创新”等各个环节的多种应对方案,并不断构建“课前深思研课,课中教学顺利,课后自然反馈”的教育教学新模式、新方法。“六度”视角也能有力地促使老师们全面关注数学知识及思维的每一个形成过程,着眼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持续培养,紧抓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时机,努力构建“动态生成且放收自如”的高效课堂。“六度”视角还能促进老师们在教学目标与思路、教材的处理方法、教学框架的设计、教学程序的安排、教学方法手段选择、教学改革与创新等方面教師专业素养的不断提升,最终成为教育教学方面的名师。
参考文献:
[1]何小亚.中学数学教学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尤炳升,福建省南安市,南安市实验中学。
关键词:设置度;提升度;深广度
一、 系列问题设置度
“学问”的本意是“在学中问,在问中学”,问题驱动指引将贯穿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教学设计首先应结合知识结构、学生学情、教法学法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关注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解释,关注数学规则的选择和运用,关注数学问题的发现与解决,关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目标的整体实现,紧密结合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通盘考虑教学框架里设置的各种情景问题,并把握好问题设置的角度、信度、难度、跨度、梯度、广度、密度、发散度等,预先考虑好可能的“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多方递进启迪学生思维,力使问题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驱动学生持续学习探究,实现知识方法的迁移和思维能力的飞跃,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相关的理性精神和科学精神,充分彰显“数学育人”的价值。
二、 数学活动提升度
数学教学设计应努力将主要学习内容设计成层次递进、有机关联的序列问题及其相关的数学活动,才能有助于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及数学方法的产生、关联及发展的全过程,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及探索精神。教学设计应同时关注并估测上述数学活动的提升度,不仅要努力使每个学生在数学课上积极地参与“外显”的活动(有的是无效的),更应着重关注他们通过观察、分类、抽象、概括、推理与交流等思维过程去努力实现“外显”活动与“内隐”活动的结合,提高数学活动的实效性,通过总结提升,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内隐”思维活动能力提升和数学核心素养形成的目的。
三、 学生的参与程度
有效的教学设计必须高度关注并估测学生的参与程度,教学设计应能准备多种方案供课堂应对选择,方能有效地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并实现有效参与。“有效参与”是涉及内在复杂活动和思维的一种深层次参与,而不只是口头及行动上的呼应,更重要的是思维的同步与情感的共鸣,它是学生有效学习及认知发展的根本保证。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教学设计还应多设计并使用对应合适而朴实的组织性语言、评价语言、激励语言、鼓动性语言等,这些语言包含的是对学生的发展负责和鼓励。完成教学目标的理想参与程度应是:努力让人人都沉浸其中,做到全员参与数学活动。
四、 学生思维深广度
数学教学设计应努力创设系列递进的精妙问题串,并考虑其精准表述、有效引导的方式方法等,努力促进学生的思维不中断、不跳跃,能自然地向更深广处的思维漫游,这也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灵魂所在。能在教学设计里及时把握教学活动及教学目标、学生思维已达到和将达到的深广度的关联度,及时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新话题、新资源和新问题,快速搜寻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新生长点,从而不断有效地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广度,着眼于学生实际,立足于学生实际,把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互动情况设计在教师的关注之下,进而引导、组织学生对各种教学新资源进行采集和取舍、分析和综合、概括和利用,进而构建高效课堂。
五、 教学目标达成度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四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是教学设计考虑的核心任务和预期结果,也是课堂教学即时调整的重要依据。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或思维上的倾向等都维系与影响着教学目标达成度。因此好的教学设计设计应该在“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四能力”(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研究下真功夫,着重考虑预设活动针对性及有效性的研究,充分预测课堂中学生可能产生的即时问题及教学活动可能的发展趋势,进而对教学活动进行合理地裁减或充实,这是提高教学目标达成度的根本保证。
六、 学生的发展度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新课程的价值取向是人的发展。课题组深深体会到:就是因为学习数学的好方法、好习惯没能养成,数学学习方法渗透与掌握严重不足,学生自学能力及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更有待解决,导致学生的后续学习及其发展度也不高。因此,教学设计更应高度关注学生的发展度,努力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创造空间,帮助学生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逐步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及数学素养等层面的发展度,真正实现由“教师讲为主”到“以学生自学为主、形成数学素养为目标”的过渡,使尖子生有展示舞台,中等生有进步空间,也让基础差的学生有所收获,分层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这就是发展。
好的课堂源于好的设计。聚焦上述“六度”视角来进行更有效的教学设计,能促进老师们有效转变观念,真正构建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准备呈示、机智发动、组织实施、讨论探究、自主互动、指导倾听、生成资源、反馈修正、达成及创新”等各个环节的多种应对方案,并不断构建“课前深思研课,课中教学顺利,课后自然反馈”的教育教学新模式、新方法。“六度”视角也能有力地促使老师们全面关注数学知识及思维的每一个形成过程,着眼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持续培养,紧抓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时机,努力构建“动态生成且放收自如”的高效课堂。“六度”视角还能促进老师们在教学目标与思路、教材的处理方法、教学框架的设计、教学程序的安排、教学方法手段选择、教学改革与创新等方面教師专业素养的不断提升,最终成为教育教学方面的名师。
参考文献:
[1]何小亚.中学数学教学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尤炳升,福建省南安市,南安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