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一五"期间,高州市明确了"一二三三四"的工作思路(即朝着争当广东山区县(市)科学发展排头兵"一个目标";实现发展工业、经营城市"两方面新突破";擦亮特色农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三张名片";做好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加快民心工程建设,构建稳定和谐高州"三件大事",落实解放思想、优化软环境、开展全民创业、完善机制"四项措施"作保障,努力加快高州科学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关注民生,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为高州的新一轮发展营造了坚实的基础。
一、以经济发展为中心
"十一五"期间(以下简称"十一五")高州市抓住全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扶持县域经济和山区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快工业发展步伐,提升农业产业化程度,带动第三产业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呈现稳步增长的局面。据统计,2010年生产总值达278.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5年增长77.0%,年均增长12.1%。比"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0.3%的速度高1.8个百分点,体现了"十一五"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抓"水果"、"养殖"龙头,在调整中发展农业。 高州以水果生产为主的开发性"三高"农业有着辉煌的历史,为高州赢得了"全国水果第一县(市)"的美誉。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水果生产群雄并起,该市三大果(香蕉、荔枝、龙眼)的优势正在逐步减弱。为进一步巩固农业生产的基础地位,扩大农业增产增收渠道,"十一五"该市加大了农业生产的调整力度,引导果农在提高水果质量和水果单产上下功夫,根据市场需求,适量扩大香蕉种植面积,调减荔枝、龙眼种植面积,取得了水果种植面积减少,水果总产增长的调整效果,提高了种果的效益,增强了水果的市场竞争力。2010年,该市水果面积134.26万亩,比2005年下降19.2%,水果产量100.33万吨,比2005年产量增长11%,水果平均单产由2005年的0.53吨提高到2010年的0.74吨,单产提高了34%。
在调整水果生产的同时,在养殖等业也开展了适应市场需要的调整。养殖业不受耕地等自然条件约束,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可充分发挥该市富余劳动力的优势。该市加强养殖技术力量,对传统的养殖散户进行技术改造,推广良种良法,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养殖,建立疫疾防控的社会服务体系,扶持养殖专业合作组织,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提高市场风险抗御能力,促进了养殖业的健康发展。2010年,该市牧渔业总产值(可比价)达39.59亿元,比2005年增长5%,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37.9%,提高到2010年的40.3%。
(二)抓"园区"、" 长廊"建设,突出发展工业。"十一五"该市实施工业立市、兴工强市战略,找准工业发展定位,巩固发展壮大传统工业,承接珠三角转移产业,抓好"三园三长廊"的规划建设,扩大工业发展的空间载体。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抓好园区建设,该市建立了园区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按照产业聚集、企业集群、突出特色的要求,积极引导城区内工业企业"退城进园",鼓励外商在园区内成片开发,灵活使用产权供地、出租使用、土地入股、代建厂房等方式,切实解决工业用地难题。"十一五"规划建设的"三园三长廊"(宝光、金山、普康三个工业园,207国道高城至潭头、石仔岭至石鼓、金山至分界世华三条工业长廊)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促进了经济实现突破性增长。
经过几年的努力,该市工业发展环境日趋完善,对工业生产的促进作用渐见成效。2010年,该市工业总产值达171.3亿元,比2005年增长69.4%,年均增长速度达11.1%。
(三)抓重点工程建设,发挥投资拉动作用。"十一五"中期,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台了四万亿元的振兴计划。该市乘势而上,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在农田基本建设、村乡道路建设、校舍厂房建设等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充分发挥重点项目投资总量大、产业关联度高、辐射效应强的作用,促进投资较快增长和经济平稳发展。仅2009年,该市就争取中央、省扩大内需提资项目8个,中央预算内投资2300万元,省配套资金2629万元。共投资17亿元重点推进十项民心工程建设,桂圆中路、东方大道(二期)、茂名大道(二期)、污水处理厂、镇通村公路、57宗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等六项工程全面竣工。2010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39.5亿元,比2005年增长100.5%,年均增长14.9%,比"十五"期的年均2.6%提高了12.3个百分点。
(四)抓政策落实,发展商贸扩内需。为扩大内需,国家出台了"家电下乡"、"农机补贴"、"汽车、摩托下乡"、"家电以旧换新"等一系列刺激政策,该市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抓落实。以"万村千乡"市场建设工程为工作抓手,合理进行商业网点布置,发展连锁配送服务,开拓农村市场,拓展消费空间,挖掘消费层次的广度和深度,使城乡居民的消费热情得到极大的满足和实现。2010年,该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3亿元,比2005年增长123.7%,年均增长17.5%,比"十五"期的年均10.6%高6.9个百分点,大大超过"十一五"规划的年均增长12%的目标。
二、发展成果惠及人民
随着经济的发展,"十一五"期间该市人民生活有了较大的提高。2010年市区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0820元,比2005年增长46.8%,年均增长7.98%;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均报酬收入23480元,增长89.9%,年均增长13.69%;农民人均纯收入6240元,增长32.88%,年均增长5.85%,均实现了"十一五"的预期目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2005年的88.4亿元增到2010年的161.6亿元,增长了82.8%,年均增长12.8%,超过了生产总值的年均增幅。农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的百户拥有量比2005年增长较大的有:彩色电视机109台,增长22.5%;影碟机48台,增长77.8%;摩托车112辆,增长34.9%;热水器31台,增长1.2倍;移动电话113台,增长2.9倍。凡此种种,都说明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
三、关于加快发展的思考
该市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如农业生产发展亮点不多,增长较缓慢;工业支柱产业不明显,工业布局仍处于分散弱小的格局;投资连续投入资金不大,难以形成持续的生产后劲;商贸业未形成有影响的集贸市场和专业批发市场,经济的辐射能力较小;旅游业发展缓慢,景点的宣传推广力较弱,竞争力不强。这些方面都制约着该市社会经济的更好发展。
"十二五"是该市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争当广东山区县(市)科学发展排头兵的攻坚时期,该市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年大变化,十年大跨越"的战略目标,结合本地实际,科学地制定可行的发展规划,加大工业发展力度,促进各行业协调发展,将高州的社会经济推向一个新台阶。
(一)认真总结"十一五"的发展经验,权衡得失,将行之效的好做法继续加以完善,并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使各项决策更有利于指导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政府要进一步搭建平台,营造社会氛围,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如象招商引资、发展园区那样走"科场"、引"智脑",围绕高州的资源、产品设立由小到大的研发机构,设立研发基金,鼓励科研机构、教学机构研究实用的工业技术,或支持企业到技术市场购买专利发明,缩短科技向生产力转化的过程,不断提高该市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
(三)重视创新能力,定期颁布一些奖励项目,为创新行为造势,形成良好的创新环境。如通过范围广泛的评选,每年选出3~5个高州最佳工业产品、最佳技术能手(员)或最佳商标、最佳企业、最佳商场、最佳学校、最佳医院等等,为干实事者树立榜样,潜移默化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社会环境和制度环境,使人们乐于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
(四)完善监督落實机制。千规划、万设想,关键要有行动落实才能变为现实。前段时间该市党政考察团赴山东、江苏时,感叹海尔、永康等企业,都是从一些小厂,甚至个体作坊发展起来的,只有真抓实干才能一步一脚印地由小到大逐级发展,不实干,纸上蓝图永远成不了现实。
一、以经济发展为中心
"十一五"期间(以下简称"十一五")高州市抓住全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扶持县域经济和山区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快工业发展步伐,提升农业产业化程度,带动第三产业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呈现稳步增长的局面。据统计,2010年生产总值达278.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5年增长77.0%,年均增长12.1%。比"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0.3%的速度高1.8个百分点,体现了"十一五"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抓"水果"、"养殖"龙头,在调整中发展农业。 高州以水果生产为主的开发性"三高"农业有着辉煌的历史,为高州赢得了"全国水果第一县(市)"的美誉。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水果生产群雄并起,该市三大果(香蕉、荔枝、龙眼)的优势正在逐步减弱。为进一步巩固农业生产的基础地位,扩大农业增产增收渠道,"十一五"该市加大了农业生产的调整力度,引导果农在提高水果质量和水果单产上下功夫,根据市场需求,适量扩大香蕉种植面积,调减荔枝、龙眼种植面积,取得了水果种植面积减少,水果总产增长的调整效果,提高了种果的效益,增强了水果的市场竞争力。2010年,该市水果面积134.26万亩,比2005年下降19.2%,水果产量100.33万吨,比2005年产量增长11%,水果平均单产由2005年的0.53吨提高到2010年的0.74吨,单产提高了34%。
在调整水果生产的同时,在养殖等业也开展了适应市场需要的调整。养殖业不受耕地等自然条件约束,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可充分发挥该市富余劳动力的优势。该市加强养殖技术力量,对传统的养殖散户进行技术改造,推广良种良法,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养殖,建立疫疾防控的社会服务体系,扶持养殖专业合作组织,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提高市场风险抗御能力,促进了养殖业的健康发展。2010年,该市牧渔业总产值(可比价)达39.59亿元,比2005年增长5%,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37.9%,提高到2010年的40.3%。
(二)抓"园区"、" 长廊"建设,突出发展工业。"十一五"该市实施工业立市、兴工强市战略,找准工业发展定位,巩固发展壮大传统工业,承接珠三角转移产业,抓好"三园三长廊"的规划建设,扩大工业发展的空间载体。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抓好园区建设,该市建立了园区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按照产业聚集、企业集群、突出特色的要求,积极引导城区内工业企业"退城进园",鼓励外商在园区内成片开发,灵活使用产权供地、出租使用、土地入股、代建厂房等方式,切实解决工业用地难题。"十一五"规划建设的"三园三长廊"(宝光、金山、普康三个工业园,207国道高城至潭头、石仔岭至石鼓、金山至分界世华三条工业长廊)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促进了经济实现突破性增长。
经过几年的努力,该市工业发展环境日趋完善,对工业生产的促进作用渐见成效。2010年,该市工业总产值达171.3亿元,比2005年增长69.4%,年均增长速度达11.1%。
(三)抓重点工程建设,发挥投资拉动作用。"十一五"中期,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台了四万亿元的振兴计划。该市乘势而上,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在农田基本建设、村乡道路建设、校舍厂房建设等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充分发挥重点项目投资总量大、产业关联度高、辐射效应强的作用,促进投资较快增长和经济平稳发展。仅2009年,该市就争取中央、省扩大内需提资项目8个,中央预算内投资2300万元,省配套资金2629万元。共投资17亿元重点推进十项民心工程建设,桂圆中路、东方大道(二期)、茂名大道(二期)、污水处理厂、镇通村公路、57宗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等六项工程全面竣工。2010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39.5亿元,比2005年增长100.5%,年均增长14.9%,比"十五"期的年均2.6%提高了12.3个百分点。
(四)抓政策落实,发展商贸扩内需。为扩大内需,国家出台了"家电下乡"、"农机补贴"、"汽车、摩托下乡"、"家电以旧换新"等一系列刺激政策,该市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抓落实。以"万村千乡"市场建设工程为工作抓手,合理进行商业网点布置,发展连锁配送服务,开拓农村市场,拓展消费空间,挖掘消费层次的广度和深度,使城乡居民的消费热情得到极大的满足和实现。2010年,该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3亿元,比2005年增长123.7%,年均增长17.5%,比"十五"期的年均10.6%高6.9个百分点,大大超过"十一五"规划的年均增长12%的目标。
二、发展成果惠及人民
随着经济的发展,"十一五"期间该市人民生活有了较大的提高。2010年市区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0820元,比2005年增长46.8%,年均增长7.98%;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均报酬收入23480元,增长89.9%,年均增长13.69%;农民人均纯收入6240元,增长32.88%,年均增长5.85%,均实现了"十一五"的预期目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2005年的88.4亿元增到2010年的161.6亿元,增长了82.8%,年均增长12.8%,超过了生产总值的年均增幅。农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的百户拥有量比2005年增长较大的有:彩色电视机109台,增长22.5%;影碟机48台,增长77.8%;摩托车112辆,增长34.9%;热水器31台,增长1.2倍;移动电话113台,增长2.9倍。凡此种种,都说明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
三、关于加快发展的思考
该市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如农业生产发展亮点不多,增长较缓慢;工业支柱产业不明显,工业布局仍处于分散弱小的格局;投资连续投入资金不大,难以形成持续的生产后劲;商贸业未形成有影响的集贸市场和专业批发市场,经济的辐射能力较小;旅游业发展缓慢,景点的宣传推广力较弱,竞争力不强。这些方面都制约着该市社会经济的更好发展。
"十二五"是该市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争当广东山区县(市)科学发展排头兵的攻坚时期,该市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年大变化,十年大跨越"的战略目标,结合本地实际,科学地制定可行的发展规划,加大工业发展力度,促进各行业协调发展,将高州的社会经济推向一个新台阶。
(一)认真总结"十一五"的发展经验,权衡得失,将行之效的好做法继续加以完善,并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使各项决策更有利于指导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政府要进一步搭建平台,营造社会氛围,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如象招商引资、发展园区那样走"科场"、引"智脑",围绕高州的资源、产品设立由小到大的研发机构,设立研发基金,鼓励科研机构、教学机构研究实用的工业技术,或支持企业到技术市场购买专利发明,缩短科技向生产力转化的过程,不断提高该市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
(三)重视创新能力,定期颁布一些奖励项目,为创新行为造势,形成良好的创新环境。如通过范围广泛的评选,每年选出3~5个高州最佳工业产品、最佳技术能手(员)或最佳商标、最佳企业、最佳商场、最佳学校、最佳医院等等,为干实事者树立榜样,潜移默化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社会环境和制度环境,使人们乐于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
(四)完善监督落實机制。千规划、万设想,关键要有行动落实才能变为现实。前段时间该市党政考察团赴山东、江苏时,感叹海尔、永康等企业,都是从一些小厂,甚至个体作坊发展起来的,只有真抓实干才能一步一脚印地由小到大逐级发展,不实干,纸上蓝图永远成不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