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青蛙效应
美国康乃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锅里加满冷水后,把一只青蛙放进去,然后慢慢加热。水开始是凉的,变温速度很慢,青蛙觉得比较适应和舒服,并不想跳。随着水温度逐渐升高,感受到危险的青蛙决心努力跳出热锅,但为时晚矣,最后活蹦乱跳的青蛙被烫死。与此相对照,把青蛙扔进一口沸水锅里,受到强烈刺激的青蛙奋力一跳,成功地保住了性命。
温水效应对我们的启示是:对于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微小缺点和错误,不可姑息。在教育过程中,大多数老师对成绩较好,平时比较守纪的学生总有一种偏袒心理,即使批评也是轻描淡写,点到为止。有的老师甚至是看不到这类学生存在的问题,对这些学生的不足表现得非常迟钝,这样便筑构了教育的盲点,使“过剩”爱自动贬值。这些学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他人和周围事物,导致其心理异化,失去对逆境的承受力和自身的受挫力,在成长中变得非常脆弱,缺乏持续发展的后劲,社会适应力极差。所以,有效的管理应该是从每一个细节抓起,防微杜渐,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二、鲶鱼效应
沙丁鱼捕捞后如果没有刺激和活动,就会很快死去,挪威渔民每次从海上归来,为了不使鱼在途中死去,都在鱼舱里放几条鲶鱼,以挑起它们和沙丁鱼之间的摩擦和争端,使大量的沙丁鱼在紧张中不断地游动,其结果不但避免了沙丁鱼因窒息而死亡,而且还能保证它们一条条活蹦乱跳地抵达港口。这种现象后来被人们称之为“鲶鱼效应”。
它给我们的启示是:班级中常常有这样一些学生,这些学生学习成绩一般,但“能量”很大,特别活跃,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号召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班级的纪律和学习。他们仿佛上述提到的“鲶鱼”,如能发挥好他们的作用,会有利于班级管理,如在班干部的设置上适当选用他们,发挥其特长,就会产生鲶鱼效应,使班级活动容易开展。
三、蚂蚁效应
蚂蚁是自然界中最为团结的动物之一,它们的每个个体都为集体的生存和幸福而劳动。一只蚂蚁的力量确实是微不足道的,但是100万只甚至更多只的码蚁组成的军团则可以横扫整片树林或者一幢幢高楼,可以将一只狮子或老虎在短时间里啃成一堆骨头。这就是“蚂蚁效应”所产生的威力。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最最重要的是团结,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因此我们在各类管理中,时时要讲团结和合作。要以人为本,创造和谐社会,以合作和团结为根本,使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营造集体的合力局面。
四、狮羊效应
此源于拿破仑的一句名言:一只狮子带领的99只绵羊可以打败一只绵羊带领的99只狮子。这句名言说明了主帅或者是领导人的重要性。
选好领导者,是一个集体不断发展和获得胜利的根本所在。班主任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素质的建设,积极参加切实可行的培训活动,使自身的整体素质不断上新的台阶;另一方面必须认真而科学地选好班干部。让我们的管理工作有好的“领头雁”,具有“狮子”一样的领导。
五、蝴蝶效应
南美州亚马逊河上的一只蝴蝶所带来的微弱气流,几个星期之后,可变成席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就是紊乱学上的“蝴蝶效应”。
它告诉我们,教育无小事。一句话的表述,一件事的处理,正确的,恰当的,可能影响学生一辈子;错误的,专断的,也可能贻误学生一辈子。以学生评语来说,中小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的形成和成熟时期,自我评价能力还不健全,具有较强的向师性,家长的话可以不听,却把老师的话当作“圣旨”,可谓“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礼”。我们在平常要加强和学生沟通,也许我们不在意的一句关心或鼓励的话就可能影响学生一辈子。反之,我们也常常看到,学校里的许多大事件(如学生斗殴、打群架),往往是小事酝酿成的,所以我们要有“风起于青萍之末”的防患于未然的意识,不要等事件闹大了再来处理。
六、鲨鱼效应
海洋中的鱼类,因为有鳔才能使自己在大海中自由沉浮,鳔内充满空气时就上浮,释放空气时就下沉。鲨鱼是海中的哺乳动物,鲨鱼没有鳔,但它仍能在海中自由沉浮,为什么?因为鲨鱼为了不使自己下沉就不停地游动,长此以往,鲨鱼的身体肌肉就越来越强壮,体格也越来越大,终于成为“海洋霸王”。这就是“鲨鱼效应”。
由此看到,先天的不足不一定全是坏事,只要自己努力,总会化劣势为优势。像我们在接手一个落后的班级时,要多给学生讲,落后是暂时的,落后说明我们以后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和机会,我们一定抓住机会,让兄弟班级看到我们的进步和提高,应该有信心把班级的各项工作搞好。
七、老鹰效应
众所周知,老鹰是鸟类中最强壮的一族。动物学家研究后认为,这可能与它的喂食习惯有关。一般来说,老鹰一次生下四五只小鹰,而老鹰每次猎捕回来的食物一次只能喂一只小鹰,老鹰喂食的方法与其它鸟类的喂食方法不同,即不依据公平的原则,而是哪一只小鹰抢得凶就喂哪一只小鹰。于是瘦小的小鹰吃不到食物最终都饿死了,抢得最凶的小鹰存活下来,代代相传,老鹰这个种族就愈来愈强壮。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老鹰效应”。
它给我们的启示是“适者生存”。采用竞争机制提升有能力者,加大对优秀学生的培养力度,多注意培养拔尖人才,但也要注意发挥他们的带动和辐射作用,避免因照顾个别学生而忽视了全体。
八、刺猬效应
“刺猬”效应可以用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来形象地说明: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怎么也睡不舒服,因为各自身上长着刺,紧挤在一块,反而无法睡得安宁,几经折腾,两只刺猬拉开距离,尽管外面寒风呼呼,而它们却睡得甜乎乎的。
现在独生子女比较多,他们没有和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经验,容易形成感情的“自我中心”,养成不善于团结,不善于竞争,不善解人意,缺少协作,不尊重人,缺少助人为乐的品质和行为。平时,家长什么事情都依顺孩子,甚至孩子提出无理要求,也采取迁就纵容的态度。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他们团结、合作意识的培养,做到爱而不宠,养而不娇,严格管教,精心培养。
九、毛毛虫效应
法国心理专家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实验”:把许多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首尾相连,围成一圈,并在花盆周围不远处撒了一些毛毛虫比较爱吃的食物。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的边缘一圈一圈地走,一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一连走了七天七夜,它们最终因为饥饿和精疲力竭而相继死去。导致这种悲剧的原因就在于毛毛虫的盲从,在于毛毛虫总习惯固守原有的本能、习惯、先例和经验。
它给我们的启示是:时代在不断变化和发展,学生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教育教学等各方面工作不能囿于旧的僵化模式,而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变化以及学生的需求。唯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教学等各方面工作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十、雁阵效应
雁群在天空中飞翔,一般都是排成人字阵或一字斜阵,定时交换左右位置。生物学家们经过研究得出结论:雁群这一飞行阵势是它们飞得最快最省力的方式,因为它们在飞行中后一只大雁的羽翼,能够借助于前一只大雁的羽翼所产生的空气动力,使飞行省力;一段时间后,它们交换位置,目的是使另一侧的羽翼也能借助于空气动力缓解疲劳。管理专家将这种有趣的雁阵原理运用于管理学的研究,形象地称之为“雁阵效应”。
联系班级管理工作,骨干班主任所带的班级,在年级中发挥着领头雁的作用;而在具体班级中,班中思想进步、学习优异的学生又成为一个班级的领头雁。在学科教学、班级管理、学生发展诸方面,发挥领头雁的带动作用,是我们必须时刻注意的问题。
作者单位
山东省临沭县周庄中学
◇责任编辑:刘岭南◇
美国康乃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锅里加满冷水后,把一只青蛙放进去,然后慢慢加热。水开始是凉的,变温速度很慢,青蛙觉得比较适应和舒服,并不想跳。随着水温度逐渐升高,感受到危险的青蛙决心努力跳出热锅,但为时晚矣,最后活蹦乱跳的青蛙被烫死。与此相对照,把青蛙扔进一口沸水锅里,受到强烈刺激的青蛙奋力一跳,成功地保住了性命。
温水效应对我们的启示是:对于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微小缺点和错误,不可姑息。在教育过程中,大多数老师对成绩较好,平时比较守纪的学生总有一种偏袒心理,即使批评也是轻描淡写,点到为止。有的老师甚至是看不到这类学生存在的问题,对这些学生的不足表现得非常迟钝,这样便筑构了教育的盲点,使“过剩”爱自动贬值。这些学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他人和周围事物,导致其心理异化,失去对逆境的承受力和自身的受挫力,在成长中变得非常脆弱,缺乏持续发展的后劲,社会适应力极差。所以,有效的管理应该是从每一个细节抓起,防微杜渐,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二、鲶鱼效应
沙丁鱼捕捞后如果没有刺激和活动,就会很快死去,挪威渔民每次从海上归来,为了不使鱼在途中死去,都在鱼舱里放几条鲶鱼,以挑起它们和沙丁鱼之间的摩擦和争端,使大量的沙丁鱼在紧张中不断地游动,其结果不但避免了沙丁鱼因窒息而死亡,而且还能保证它们一条条活蹦乱跳地抵达港口。这种现象后来被人们称之为“鲶鱼效应”。
它给我们的启示是:班级中常常有这样一些学生,这些学生学习成绩一般,但“能量”很大,特别活跃,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号召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班级的纪律和学习。他们仿佛上述提到的“鲶鱼”,如能发挥好他们的作用,会有利于班级管理,如在班干部的设置上适当选用他们,发挥其特长,就会产生鲶鱼效应,使班级活动容易开展。
三、蚂蚁效应
蚂蚁是自然界中最为团结的动物之一,它们的每个个体都为集体的生存和幸福而劳动。一只蚂蚁的力量确实是微不足道的,但是100万只甚至更多只的码蚁组成的军团则可以横扫整片树林或者一幢幢高楼,可以将一只狮子或老虎在短时间里啃成一堆骨头。这就是“蚂蚁效应”所产生的威力。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最最重要的是团结,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因此我们在各类管理中,时时要讲团结和合作。要以人为本,创造和谐社会,以合作和团结为根本,使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营造集体的合力局面。
四、狮羊效应
此源于拿破仑的一句名言:一只狮子带领的99只绵羊可以打败一只绵羊带领的99只狮子。这句名言说明了主帅或者是领导人的重要性。
选好领导者,是一个集体不断发展和获得胜利的根本所在。班主任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素质的建设,积极参加切实可行的培训活动,使自身的整体素质不断上新的台阶;另一方面必须认真而科学地选好班干部。让我们的管理工作有好的“领头雁”,具有“狮子”一样的领导。
五、蝴蝶效应
南美州亚马逊河上的一只蝴蝶所带来的微弱气流,几个星期之后,可变成席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就是紊乱学上的“蝴蝶效应”。
它告诉我们,教育无小事。一句话的表述,一件事的处理,正确的,恰当的,可能影响学生一辈子;错误的,专断的,也可能贻误学生一辈子。以学生评语来说,中小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的形成和成熟时期,自我评价能力还不健全,具有较强的向师性,家长的话可以不听,却把老师的话当作“圣旨”,可谓“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礼”。我们在平常要加强和学生沟通,也许我们不在意的一句关心或鼓励的话就可能影响学生一辈子。反之,我们也常常看到,学校里的许多大事件(如学生斗殴、打群架),往往是小事酝酿成的,所以我们要有“风起于青萍之末”的防患于未然的意识,不要等事件闹大了再来处理。
六、鲨鱼效应
海洋中的鱼类,因为有鳔才能使自己在大海中自由沉浮,鳔内充满空气时就上浮,释放空气时就下沉。鲨鱼是海中的哺乳动物,鲨鱼没有鳔,但它仍能在海中自由沉浮,为什么?因为鲨鱼为了不使自己下沉就不停地游动,长此以往,鲨鱼的身体肌肉就越来越强壮,体格也越来越大,终于成为“海洋霸王”。这就是“鲨鱼效应”。
由此看到,先天的不足不一定全是坏事,只要自己努力,总会化劣势为优势。像我们在接手一个落后的班级时,要多给学生讲,落后是暂时的,落后说明我们以后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和机会,我们一定抓住机会,让兄弟班级看到我们的进步和提高,应该有信心把班级的各项工作搞好。
七、老鹰效应
众所周知,老鹰是鸟类中最强壮的一族。动物学家研究后认为,这可能与它的喂食习惯有关。一般来说,老鹰一次生下四五只小鹰,而老鹰每次猎捕回来的食物一次只能喂一只小鹰,老鹰喂食的方法与其它鸟类的喂食方法不同,即不依据公平的原则,而是哪一只小鹰抢得凶就喂哪一只小鹰。于是瘦小的小鹰吃不到食物最终都饿死了,抢得最凶的小鹰存活下来,代代相传,老鹰这个种族就愈来愈强壮。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老鹰效应”。
它给我们的启示是“适者生存”。采用竞争机制提升有能力者,加大对优秀学生的培养力度,多注意培养拔尖人才,但也要注意发挥他们的带动和辐射作用,避免因照顾个别学生而忽视了全体。
八、刺猬效应
“刺猬”效应可以用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来形象地说明: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怎么也睡不舒服,因为各自身上长着刺,紧挤在一块,反而无法睡得安宁,几经折腾,两只刺猬拉开距离,尽管外面寒风呼呼,而它们却睡得甜乎乎的。
现在独生子女比较多,他们没有和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经验,容易形成感情的“自我中心”,养成不善于团结,不善于竞争,不善解人意,缺少协作,不尊重人,缺少助人为乐的品质和行为。平时,家长什么事情都依顺孩子,甚至孩子提出无理要求,也采取迁就纵容的态度。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他们团结、合作意识的培养,做到爱而不宠,养而不娇,严格管教,精心培养。
九、毛毛虫效应
法国心理专家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实验”:把许多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首尾相连,围成一圈,并在花盆周围不远处撒了一些毛毛虫比较爱吃的食物。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的边缘一圈一圈地走,一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一连走了七天七夜,它们最终因为饥饿和精疲力竭而相继死去。导致这种悲剧的原因就在于毛毛虫的盲从,在于毛毛虫总习惯固守原有的本能、习惯、先例和经验。
它给我们的启示是:时代在不断变化和发展,学生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教育教学等各方面工作不能囿于旧的僵化模式,而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变化以及学生的需求。唯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教学等各方面工作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十、雁阵效应
雁群在天空中飞翔,一般都是排成人字阵或一字斜阵,定时交换左右位置。生物学家们经过研究得出结论:雁群这一飞行阵势是它们飞得最快最省力的方式,因为它们在飞行中后一只大雁的羽翼,能够借助于前一只大雁的羽翼所产生的空气动力,使飞行省力;一段时间后,它们交换位置,目的是使另一侧的羽翼也能借助于空气动力缓解疲劳。管理专家将这种有趣的雁阵原理运用于管理学的研究,形象地称之为“雁阵效应”。
联系班级管理工作,骨干班主任所带的班级,在年级中发挥着领头雁的作用;而在具体班级中,班中思想进步、学习优异的学生又成为一个班级的领头雁。在学科教学、班级管理、学生发展诸方面,发挥领头雁的带动作用,是我们必须时刻注意的问题。
作者单位
山东省临沭县周庄中学
◇责任编辑:刘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