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医用化学教学中,要采用适合学情的有效教学法,让学生知道学习本课程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及其与今后护理岗位的关联性,激发学生对学习本课程的兴趣,促进对本课程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医用化学;有效教学
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医用化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规律及其应用。学习本课程,能为学习护理学基础等专业课程的學习打下良好基础。进入卫生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课基础相比高中生较为薄弱,部分学生化学基础较差,常不适应医用化学课程的学习,给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临床工作应用带来一定影响。因此,在医用化学教学中要实施有效教学,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以提升教学及学习效果,为其专业课程的学习及今后临床工作做好铺垫。
一、医用化学课开展有效教学的意义
有效教学是教师通过教学过程的规律性,成功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有效的教学效果是指学生学习后取得的进步和发展。预期教学效果是指学生学习后的进步和发展吻合教育目标,符合特定社会和学生的教育需求。开展有效教学,一是能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基础上展开;二是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就医用化学的有效教学而言,就是要让学生知道学习本课程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及其与今后护理工作的关联性,采用多种适合学情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学习本课程的兴趣,促进学生对本课程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二、医用化学有效教学的实践
1. 教学内容的重点筛选
第一,重新梳理医用化学教材中的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专业要求,重点讲授溶液、糖类、酯类、氨基酸、蛋白质等与医学有关的内容,并增加消毒与灭菌、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化学中毒与解毒、毒品化学等既与学生专业相关又与生活有关的内容。第二,注重发挥科学家的榜样和激励作用。教学时介绍在化学领域中具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事迹,尤其是重点介绍诺贝尔化学奖创始人诺贝尔和与医学有关的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将科学家的简要生平、发明成果和头像制成小视频或PPT,在讲述相关内容时播放,增强学生对学习医用化学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学生对护理岗位的认同感;以科学家的榜样作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第三,减少烦琐的理论推导,以能理解、会应用为目的,以适用、够用为原则。如讲授“糖类”内容时,结合医学内容重点讲解糖类的性质。第四,补充贴近社会和生活的有关化学常识或事例,如讲解“醇、酚、醚”时,引入毒酒案案例,介绍甲醇对人体的毒害以及在工业上的用途,让学生体会到化学的实用性。
2.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师生角色互换教学法、讲授与学导相结合式的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列表比较法等,在课堂上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创新思维,懂得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学生掌握本课程知识与技能,努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3. 注重教学与护理工作的有机结合
医用化学相关知识与护理工作岗位密切相关,如人体的新陈代谢与有机化学紧密相连,防治疾病所用的药品与化学结构有关,结构不同的药物疗效不同。教师教学时可提出这些与人类生活、与护理工作有关的问题,激发学生对医用化学的学习兴趣。如讲解酮酸、羟基酸时,以三羧酸循环为例,用动态、直观的课件简单揭示化学变化过程,告知学生人体的代谢过程就是一个化学变化过程;介绍酚类化合物时,增加石炭酸消毒在医院消毒工作中的应用;讲解丙酮时,列举糖尿病病例,患者体内糖代谢紊乱,常产生过量丙酮,从尿中排出或随呼吸呼出,可用亚硝酰铁氰化钠溶液检查尿中丙酮的含量,也可用碘仿反应检测,即加碘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尿中丙酮结合,有黄色碘仿析出。
4. 开展与医用化学相关的课外活动
给学生提供与社会交流的机会,策划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化学在现实生活中、护理工作中的作用及重要性,使学生对医用化学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2]吴英华,侯小娟,季怀萍.医用化学有效教学策略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9):53-55.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医用化学;有效教学
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医用化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规律及其应用。学习本课程,能为学习护理学基础等专业课程的學习打下良好基础。进入卫生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课基础相比高中生较为薄弱,部分学生化学基础较差,常不适应医用化学课程的学习,给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临床工作应用带来一定影响。因此,在医用化学教学中要实施有效教学,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以提升教学及学习效果,为其专业课程的学习及今后临床工作做好铺垫。
一、医用化学课开展有效教学的意义
有效教学是教师通过教学过程的规律性,成功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有效的教学效果是指学生学习后取得的进步和发展。预期教学效果是指学生学习后的进步和发展吻合教育目标,符合特定社会和学生的教育需求。开展有效教学,一是能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基础上展开;二是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就医用化学的有效教学而言,就是要让学生知道学习本课程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及其与今后护理工作的关联性,采用多种适合学情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学习本课程的兴趣,促进学生对本课程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二、医用化学有效教学的实践
1. 教学内容的重点筛选
第一,重新梳理医用化学教材中的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专业要求,重点讲授溶液、糖类、酯类、氨基酸、蛋白质等与医学有关的内容,并增加消毒与灭菌、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化学中毒与解毒、毒品化学等既与学生专业相关又与生活有关的内容。第二,注重发挥科学家的榜样和激励作用。教学时介绍在化学领域中具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事迹,尤其是重点介绍诺贝尔化学奖创始人诺贝尔和与医学有关的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将科学家的简要生平、发明成果和头像制成小视频或PPT,在讲述相关内容时播放,增强学生对学习医用化学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学生对护理岗位的认同感;以科学家的榜样作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第三,减少烦琐的理论推导,以能理解、会应用为目的,以适用、够用为原则。如讲授“糖类”内容时,结合医学内容重点讲解糖类的性质。第四,补充贴近社会和生活的有关化学常识或事例,如讲解“醇、酚、醚”时,引入毒酒案案例,介绍甲醇对人体的毒害以及在工业上的用途,让学生体会到化学的实用性。
2.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师生角色互换教学法、讲授与学导相结合式的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列表比较法等,在课堂上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创新思维,懂得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学生掌握本课程知识与技能,努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3. 注重教学与护理工作的有机结合
医用化学相关知识与护理工作岗位密切相关,如人体的新陈代谢与有机化学紧密相连,防治疾病所用的药品与化学结构有关,结构不同的药物疗效不同。教师教学时可提出这些与人类生活、与护理工作有关的问题,激发学生对医用化学的学习兴趣。如讲解酮酸、羟基酸时,以三羧酸循环为例,用动态、直观的课件简单揭示化学变化过程,告知学生人体的代谢过程就是一个化学变化过程;介绍酚类化合物时,增加石炭酸消毒在医院消毒工作中的应用;讲解丙酮时,列举糖尿病病例,患者体内糖代谢紊乱,常产生过量丙酮,从尿中排出或随呼吸呼出,可用亚硝酰铁氰化钠溶液检查尿中丙酮的含量,也可用碘仿反应检测,即加碘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尿中丙酮结合,有黄色碘仿析出。
4. 开展与医用化学相关的课外活动
给学生提供与社会交流的机会,策划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化学在现实生活中、护理工作中的作用及重要性,使学生对医用化学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2]吴英华,侯小娟,季怀萍.医用化学有效教学策略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9):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