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点思考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课堂教学,既忽视作为个体的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多种需要和潜在能力,又忽视师生群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多边多重、多种形式的交互作用和创造能力,因而目前的中小学,存在非常突出的问题:教师讲得苦,学生学得累,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造成此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缺失,教学效率极其低下。
   首先表现在教师角色定位:“传授型”的教师强调“齐步走”“一刀切”,这样的课堂,不利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实施,不利于因材施教。其次表现在课堂教学密度小、质量差。课堂教学密度是指教学活动中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一节课总时间的比例。在中小学中,普遍存在因学生违反纪律导致教师花时间处理、教师上课离题或用语啰嗦、师生教学准备不足等浪费教学时间现象,还有忽视课堂理解、巩固和新旧知识综合贯通的教学环节,从而使学生因新知识掌握不牢而影响后续学习,或教学中用于低层学习任务的时间过多,用于高层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时间减少的现象造成教学效率低下。
   有效的语文教学,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进步与发展,使之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并亲历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必须在有效的教学手段上下功夫。
   一、备好课是上好课的保证
   备课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三个方面。把备课重点细化,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提高备课的有效性,来保障有效的课堂教学。1、强调教学目标的全面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情况制定分层次教学目标,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要求。2、突出教学资源的开发。首先新教材给教师更大的创造空间,给学生更大的探索空间。其次生活中处处有教学资源。再者是网络资源。3、注重教学问题的预设与生成。好的问题能带动一堂课,好的问题需要设计,也需要生成。4、教学方式的灵活选择。即倡导教师根据教材、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用教学方式、设计教学方法。
   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应按照学生的学习起点、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的内容与目标进行选择。需要特别注意选择能引发学生思维或情感的学习情境,并且把组织形式、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主体整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向纵深发展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就要看能否使学生进行深层的语文学习活动。在实施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堂的生成实际,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展开教学。
   三、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语文课堂教学要实现有效教学,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必不可少。因此,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教学思想,让学生始终拥有安全、自由、开放的心境,无拘无束,敢疑敢问,敢说敢为。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就越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越高。
   四、情感投入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因素
   重视情感的培育是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之一。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热情,更指内心的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因此,课堂里有感情的浪花,师生就会精神振奋,独特的感悟、别有情味的语言就会如泉水丁冬,汩汩流淌。
   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服务
   一是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学生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学习效率才高。在语文课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不仅为学生提供认知的感知材料,而且可以在学习中的疑难之处,再现情境,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二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选取最能体现该目标的教学媒体,缩短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达到突破重难点、训练思维、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率的目的。三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感知语言,培养语感。教学实践中,本人体会到: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训练语感,语感就是指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整体的把握,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质的核心因素。语感的训练不能凭教师的三言两语,而是要以形象思维理论为依据,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我们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仅仅是个开端,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距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还有很大的差距,还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语文实践中努力总结提升,以构建更加和谐生动高效的教学模式。
其他文献
每朵花都有开放的权利,我们不该漠视,更无法拒绝。用心倾听吧!你一定能感受到花的明艳。  ——题记   生命中发出的声音有些是听不见的,但有些却可以在心头滋长,渐而变得坚强。花开的声音就是这样,温柔中又不失芬芳,静静地在每个细节里绽放。   十几年的班主任生涯,阅生无数,是这些千差万别的孩子,引导我走向成熟,立志做一位学生喜爱的老师。我平时留心于学生成长的点滴,关心其成长过程,多与学生谈心,耐心
期刊
常言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精彩的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的发动机,能开启学生的大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师生情感的交流,优化课堂教学。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更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进行探索性的学习,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完整的从思维到思维到再思维的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为老师应让学生
期刊
面对课堂上几十双清纯的眼睛,我经常扪心自问: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学生们!理想的语文课堂是什么样的?理想的语文课堂又应该给予学生什么?或许,一千个语文教师会有一千种观点;或许,昨天,今天和明天,我们都会有不同的理解。问题不可能有一个终极答案,但每位老师必须面对,必须思考,并且必须最终做出自己的应答。   其实,我们的教学实践,就是在有意或无意间做着属于自己的诠释。我想: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带给
期刊
一、依托文本阅读,加强改写、续写训练   改写实质上是以原作作为题材进行再创作,重在一个“改”字上。在内容上,既要体现原作精神,又可对原作酌情变动,但绝不是另外写一篇文章。在形式上,改写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改变体裁,如把诗歌改成记叙文,把剧本改写成故事等;可以改变表达方式,如把记叙改变为描写,把说明改为记叙等;可以改变语言,如文言改为白话;可以改变结构,如倒叙改为顺叙,插叙改为顺叙等;可以改变人称
期刊
现在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为此我在《再别康桥》的教学设计中,一个“美”字讲到底。简单的教学设计如下:   1.反复阅读。   诗歌的美只有通过阅读才能感悟的到。为此可先设计学生自己阅读,然后自愿读,接下来听录音,指出学生读的不足,再让学生读,最后老师师范读。因为本诗抒情意味很浓,所以不适合齐读。   2.通过阅读,让学生简单概括对本诗的感受。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觉得本诗美。   3.分
期刊
一、营造书香班级   新教育认为,一个人的成长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如果学生不会阅读就意味着不会思考、不会联想、就没有学习的激情,阅读是教育的最重要的活动。为此,以全校打造“书香校园”为契机,营造班级的书香氛围。   在开学初对学生做的阅读调查中,我发现孩子们的阅读量、阅读能力、阅读兴趣参差不齐。为此利用每周的两节阅读课开展了丰富
期刊
作为教育者,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健康成长。素质教育强调人与人之 间的沟通、精神的相遇和生命的碰撞。而在平时的工作中,作为教师,应更多的跟学生接触,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指导他们的学习、生活,使他们全面发展。   一、跟学生多接触,了解其内心世界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要育人首先要了解学生,而了解学生的前提是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距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师生之间的感情
期刊
一、讲究语言的通顺   第一、多朗读多背诵   要使学生不断积累所学的语言素材,关键在于狠抓语言材料的输入。原文背诵作为有效的语言输入方法之一,是不容忽视的。任何一种语言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语言材料大量有效的输入与积累。没有足够的输入和吸收是不可能有大量的输出的。课本里的文章,语言都是好的,应该多朗读和背诵。只有多读,才能把正确的语言学到手,写起文章来才能句子通顺,少出病句。   第二、对症下
期刊
一、提炼中心法   这是材料作文最为常用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领悟材料的中心,并以之为文章的主旨,那么,所写文章定能既切题又有深度。   【材料】有一位女士,多年来总是嘲笑对面的女邻居懒惰:“你看她衣服永远都洗不干净,晾着的衣服上面总是有斑点!”有一天,这位女士的朋友到她家做客,听见她嘲笑对面的女士时,就仔细地观察起来。结果细心的朋友发现了问题所在,于是拿起一块抹
期刊
[介词和连词]   有些词可以做介词,也可以做连词,比如“和”“跟”“同”“与”等。怎样断定它们的词性呢?可以用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交换位置法。介词两边的词语位置不能互换,换了意思就变了;连词两边的词语位置可以换,换后意思不变。   如:我跟他学外语。≠ 他跟我学外语。(介词)   我跟他是好朋友。= 他跟我是好朋友。(连词)   第二种方法是前加因素法。介词前面可以加别的词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