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diy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小学语文新课标对阅读的基本要求之一。加强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进一步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归纳总结、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生活阅读能力,提高阅读素养,为今后更好适应社会打下良好基础。本文主要分析了当下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阅读素养,增强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22-0127-02
  【Abstract】"Discontinuous text reading teaching"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ts of reading teaching,and it is also one of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for reading.Strengthening the discontinuous text reading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an further enrich students'reading experience,improve students'ability to obtain information,summarize,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enhance their reading ability of life,and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better adapting to the society in the future.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discontinuous text reading teaching,discusses the teaching strategies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discontinuous text reading,in order to improve students'reading ability and enhance their comprehensive quality.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Discontinuous text reading;Teaching research
  新课标明确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要求,旨在丰富学生多元的阅读体验。但是,在教育领域中众多人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却没有清楚的认识,重视力度不足,面对这一状况,就需要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现状进行全方位的分析,领悟其概念、价值,促使学校、教师、学生加强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重视 ,并且更好地运用到教学之中,进一步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归纳总结、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生活阅读能力,为今后更好适应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1.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界定
  非连续性文本又称“间断性文本”,相对于具有叙事性、文学性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由逻辑、语感不严密的文字图表构成的阅读文本形式。主要包含图表、图解文字、说明书、广告、目录、地图、索引等内容,它承载的信息不再是直线性地呈现出来,也不再是单纯的文字体现,而是实现了多维的分布。与连续性阅读相比,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呈现出来的信息具有更强的直观性,更大的信息储存量,具有概括性强、醒目、简洁等特点,能够简洁系统地呈现文本的关键信息,其阅读具有"短、简、快"的特点,能极大缩减阅读时间,提高阅读效率。
  2.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实践价值
  非连续性文本与传统的连续性文本相比,其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简洁明了,并且拥有更强的概括性,有着多种优势。现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已经在社会上得到广泛应用,通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获取信息是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比如:出门旅游如果看不懂地图就会迷路,买药治病如果看不懂说明书就会延误病情……而这一系列信息都是通过非连续性文本的形式进行呈现的,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势在必行,它能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也可以提升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
  3.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认识不足
  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阅读能力培养载体更倾向连续性文本方面,而非连续性阅读还处于萌芽阶段,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非连续性阅读出现的频率相对而言是比较低的,使得学校与教师对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重视力度不够,对其投入的精力也较少。
  (2)学生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积极性不足
  小学阶段阅读方式拘泥于传统形式,学生对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认识不到位,在学习中的应用更是少之又少,使得学生对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方法掌握还不够全面。了解不足也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并且长期采用连续性阅读方式进行阅读,使得小学生形成思维定势,想要进行思维的突破,难度是比较大的。
  (3)缺乏相关教育资源和教学方法
  语文教材内容基本上是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较为匮乏。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指导中使用的方法也大多是传统的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较缺少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相应有效的教学方法。
  4.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
  在对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进行调查分析的过程中发现,一系列的问题阻礙了小学语文非连续性阅读教学的发展进程,面对这一情况,更需要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1)立足目标,循序渐进
  新课标对于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提出了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对小学高年级提出明确的要求: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虽然学习任务相对简单,但是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纳入新课标之中,对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育的发展来说却是质的飞跃。
  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中要立足目标,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选择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问题,切忌过多地拔高要求,以免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畏难心理。当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时,再循序渐进地提高要求。
  (2)立足实际,整合资源
  小学语文教材偏向于连续性文本阅读,教材中缺乏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内容,面对这一情况,需要教师立足学情,选择恰当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教学工作開展的与时俱进。
  第一,挖掘语文教材资源。
  虽然语文教材的正文缺少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内容,但是在对其教材进行全方位分析后发现,教材每个单元都有导读,课后有资料袋,而这些可以成为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资料库。教师可以利用导读、资料袋等内容指导学生进行课前或者课后的资料搜集,搜集以直观性更强的图表和数据内容为主,并且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交流,实现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提升。教师还可以对课文内容进行补充,实现连续性文本阅读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有机结合。比如:在学习写景类文章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可以增加与之相关的导览图或景色图片,将抽象的文字变得更具体更形象,引导学生了解写作的顺序、作者的观察角度等,增强学习趣味性和应用性,也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会从非连续性文本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第二,结合其他课程资源。
  其他学科中也存在不少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活动,比如:在数学和科学学科中进行图表分析,就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一种方式,可以对其中的内容进行取舍,与语文阅读有机融合,设置有针对性和价值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培养学生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学会判断、分析,解决问题。
  第三,巧用生活资源。
  生活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应用比较广泛,例如:说明书、安装图、导览图等。我们要在生活中善于发现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资源,并且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内容进行解读,比如在日常用药的说明书中,通过阅读说明书就可以对药品的名称、作用、禁忌、用法以及产生的副作用等诸多的内容可以有全面的了解,可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准确地提取信息,充分挖掘生活中潜在的教育价值。引导学生把阅读知识和阅读技能迁移到生活中,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长此以往,在提高学生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素养的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为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奠定基础。
  (3)立足学情,指导阅读方法
  不少学生在进行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时,采用的阅读方法还是连续性阅读的方法,阅读的效果并不理想。连续性文本阅读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两者的呈现方式是不同的,采用的有效阅读方法也存在不同。因此,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阅读方法进行指导,帮助学生从文本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进行信息的整合,进行简单的推论。
  首先发现有价值信息。在非连续性文本中,文字和图表结合是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在进行图表阅读的时候要指导对标题、分类、数据以及解析进行全方位的把控,因为标题对整个图表具有概括性,分类可以使得学生能在短时间里对于表格的内容有清楚的认识,解析则可以将多种信息进行汇总,得出更多隐藏在表格中的信息。
  其次进行信息的整合,信息的整合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步是通读,对于整个资料有全面把控,第二步是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项目的寻找,第三步是进行信息整合,从而得到自己想要的内容。
  最后是尝试进行简单的推论。在信息提取、信息整合的基础之上进行简单的推论,从而得出自己的判断,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4)复式评价,激发阅读动力
  相比于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大多缺乏内容的情感性和情节的故事性,较难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阻碍了阅读素养的全面协调发展。当前,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评价主要采用传统的纸笔测试方式,这种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无法评估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水平,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动力。
  教师的有效评价是学生学习至关重要的外部力量,为了唤醒和激励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积极性,可以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构建复式评价模式。基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具有的知识性、技能性、实践性的特点,以及阅读素养评价的传统做法与现实需求,可以采用纸笔测试和表现性评价相结合的复式评价方式。模拟情境,在尽量合乎真实的情境中,运用适当的评分规则对学生完成任务的表现做出判断,强调评价的情境性、过程性,与纸笔测试形成互补。这样,不仅能弥补传统纸笔测试的不足,还有利于实现评价的鉴别、反馈、激励导向的功能,有利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动力的培养。
  5.结语
  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信息的发展,当今时代已经进入读图时代,众多信息以碎片状呈现。有效地提取、整合、利用信息成为网络时代学生的重要能力之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赋予新课标以时代气息,也对语文阅读教学提出新的要求。我们应不断探索,激发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全面的阅读素养,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汪娟.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资源开发的探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149.
  [2]黄文琴.碎片化学习语境下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探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21(08):9-11.
  [3]叶波.为语文的教育还是为教育的语文——与温儒敏教授商榷[J].全球教育展望,2020,49(08):33-43.
  [4]张利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测评[J].教学与管理,2020(11):66-68.
  [5]蒋欣.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现状检视及教学范式[J].语文建设,2020(06):25-28.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音乐教育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在音乐与美术已经纳入中考项目的政策背景下,学校现存的小学音乐教学方式与学生日益增长的音乐技能要求产生了较大的矛盾和问题。本文通过对奥尔夫教学法进行详细研究,认知其教学上的意义,并结合相应的实例,探究其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音乐教育;奥尔夫教学法;音乐课堂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微课教学的出现对传统的教育理念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是一种精细设计、巧妙利用与于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新型教育方法,其具有创意性、创造性、灵活性,通过教师的多种微课作品促使视频课件发挥其重要的作用为学生学习服务。初中化学学科起步晚,且知识复杂,学生了解起来较难,因此,将微课教学法应用于化学教学课堂之中可以优化教学过程、细化教学目前、提高教学质量,对化学教育研究者具有深刻的影响作用。本文研究立足于微课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人才数量呈现直线增长,社会各方在招聘人才时越来越看重人才的综合能力和质量,而不仅考虑人才学识水平和知识储备量。这也就促使我国各高校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必须做出改变,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最终目的,注重提高人才的综合能力水平,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本文将以高中数学课程当中的《等差数列》这部分内容为例,对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核心素养渗透进行详细探讨。当前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
期刊
摘 要:近几年来,语文课程中的考试是少不了作文的考试题,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最难教好的课题就是作文写作,如何在平时教好作文课和提高初中语文作文课“应试能力”教学,这是初中语文教师必须重视的教学课题,而语文课程教学中的作文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对付考试”,但考试是每一位在校学生必须经历和面对的,如果教师能够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重视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作文写作,让学生奠定坚实的写作基础,那么就会在考试中能够得
期刊
摘 要:随着小学数学新课标的大力实施,全面提高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效率,已经成为广大教师所要面对的重要挑战。而真正做到双方的有机融合,恰恰是关键中的关键。本文在精确解读“学习共同体”和“高效课堂”两个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明确了学习共同体视角下增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的侧重点所在,最终通过以情境创设为前提,与学生共同找到学习的兴趣点;以师生互动和生生合作为动力,与学生共同感知学习的快感;以师生双
期刊
摘 要: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和政治素养。特别是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从之前的理论教学,转变为如今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势,着重关注学生的思想政治知识实践应用能力。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认为,教育来源于现实生活,学习的知识也需要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提升生活品质。而如今的高中政治高考考题模式越来越侧重于学生对思想政治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所以高中政治教师要顺应新高考发展形势
期刊
摘 要:在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为行之有效的优化学生的化学素养,为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成效,教师应该注重把握化学学科的特殊性,科学全面的实现数字化资源的应用。数字化资源具有非常显著的特征,为更好的提升它的应用成效,有必要明确其影响因素,积极采用高效且科学的应用策略,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成效。  关键词:初中化学;数字化资源;应用现状;影响因素;应对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民素质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近年来,为了提高我国中学生的能力水平,我国各高校各学科都开展了积极的培养工作,并逐步开展了课程改革工作。课程在我国开展的背景下,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教学重点,并通过一系列修辞问题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并积极引导学生形成严谨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
期刊
摘 要:绘本作为近几年幼儿教育界兴起的一种教学形式,价值在于为幼儿健康快乐成长提供一个范本,帮助他们像绘本中的主人公一样积极成长。它的画风色彩鲜明、风格迥异,具有深邃且深远的意义,逐渐吸引了众多儿童、家长和教师的关注。实践证明,基于心理学理论的绘本图画書教育与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选择适宜的绘本为载体,探究了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幼儿绘本阅读中
期刊
摘 要:小学音乐课作为比较重要的一门课,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而且能够减少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负担,达到缓解学生压力的重要目标。小学音乐教学中合唱属于比较重要的内容。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提高合唱教学质量,为提高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有效性打好坚实的基础。所以,文章通过介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重要性,分析小学合唱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音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