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运动与保健课程是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中所设置的一门重要课程,其不仅能够带领培智生们进行身体方面的锻炼和康复,还与培智生的心理成长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能够有效推动对培智生的潜能开发、缺陷补偿,以助力其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就此,本研究主要从运动与保健课程的开展意义、开展原则和开展策略几大方面入手,对特殊教育学校运动与保健课程的开展进行相关研究如下。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运动与保健课程;培智生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对特殊教育和特殊教育学校的投入和关注度都越来越高,也对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不仅能够做好对培智生的文化知识教学、生活技能培养,还要做好对培智生身心素质的教育。进而运动与保健课程在特殊教育学校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特教教师们也开始有意识、有计划的依据培智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教学内容调整与教学方法优化,以期能够推动培智生的身心成長与机体康复。基于此,本文作者便立足自身教学经验,就特殊教育学校运动与保健课程的开展进行相关阐述如下,以供各位一线特教同仁参考、交流。
一、特殊教育学校运动与保健课程的开展意义
特殊教育学校开展的运动与保健课程,主要从培智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培智生的身心特点出发,以提高培智生的运动能力,强化其身心素质为主要课程开展目标。许多培智生由于疾病等原因,造成其机体大肌肉运动动作迟缓,反应能力也比正常儿童迟钝,但他们同样好动,进而在实际的运动与保健课程开展过程中,教师们会制定一些有利于培智生坐、立、爬、走、拉、蹲、跳、跑等全身性的大动作训练,同时会根据培智生的实际发展特点,融入一些体育游戏活动,借助游戏活动来集中培智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热情,从而进一步发展培智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助力其能够完成更加精细和灵敏的动作。并且培智生的典型特点就是智力发育迟缓,在实际的运动过程中,教师会引导培智生在综合性的活动当进行思考,使其能够自主解决问题,并使其在与教师和同学分享成功喜悦的同时,增强其自信,有效培养培智生热爱运动、注重健康、勇敢向前的优良品格,使其能够积极面对人生,同时也促成特殊教育的深化改革,助力特殊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特殊教育学校运动与保健课程的开展原则
(一)以生为本原则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是一类需要我们全社会给予其关心和关注的特殊群体,进而在开展运动与保健课程的过程中,教师们不仅要立足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布置,更要在“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指引下,进行教学内容跟教学策略的调整与革新,以使其更加适用于培智生的实际情况,更能够满足培智生的成长需求,也使培智生们不抵触参与体育运动,更能够从运动中获得自信心的养成与生活能力的积累。
(二)趣味性原则
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和长期的“特殊待遇”,使得培智生们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在学习中都比较被动,而且大多数培智生都有点自卑,没有信心也不敢进行“挑战”。进而在组织开展运动与保健课程的过程中,教师们就要有意识的从培智生的兴趣爱好入手,并在课程活动中引入趣味性的内容,以在吸引培智生注意力的同时,激发培智生的参与兴趣,使其能够在兴趣的驱使下主动参与到运动与保健课程的学习当中,以在助力课程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同时,进一步促成运动与保健课程教学效果的事半功倍。
(三)缺陷补偿原则
所谓“缺陷补偿”主要是指机体失去某种器官或者某种机能受到损害时的一种适应,在这种有特殊性的适应和发展过程中,损害的机能可以被不同程度的恢复、弥补、改善或者替代。进而在组织开展运动与保健课程的过程中,教师们便要能够根据培智生的疾病种类、残障程度等,进行不同类型、不同难度、不同内容的运动与保健课程设置,并采用有针对性的方法展开教学指导,这样不仅能够使培智生接受专业且个性化的运动指导,还能够促成班上所有培智生在身心成长方面的整体提升,以在优化教学效率的同时,助力培智生的高效身心成长与康复。
三、特殊教育学校运动与保健课程的有效开展策略
(一)游戏引领,提升培智生参与兴趣
“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培智生由于身心疾病的影响,导致其各方面的发育都相比于同年龄段的正常儿童有一定的迟缓,也就使得其更容易被游戏活动所吸引。进而在组织开展运动与保健课程过程中,教师们就可以适当的引入游戏活动,以在增添教学趣味性的同时,促成培智生的主动参与和主动学习,使其既能够从中收获快乐的情绪体验,又能够获得运动能力的提升与发展,有效践行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
例如,在某次运动与保健的课程活动中,教师将班上的培智生分成两队,并有意识的保证两组队伍培智生的运动能力相对均衡,然后带领大家开展名为“抢西瓜”的体育游戏活动。即要求两队培智生按顺序进行游戏,并且规定每一名培智生一次只能从网兜里拿一个“西瓜”(皮球),并绕过终点处的指示锥桶返回自己的队伍,将“西瓜”放进篮子之后,与第二名同学击掌接力,第二名培智生继续进行游戏,以此类推,最终在规定的时间内,篮子里“西瓜”最多的队伍获胜,而输掉的队伍则要进行唱歌“惩罚”。进而借助游戏的形式不仅有效锻炼了培智生的运动能力,还能使其在略带竞争性的游戏中获得运动激情的开发,使其在遵守规则的同时获得智力思维的拓展,一举多得。
(二)集体活动,强化培智生合作意识
培智生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家长们都会把孩子的所有事安排好,同时也心疼孩子,尽量满足他们的所有需求。这就使得培智生在成长中存在一定的性格缺陷,使得其不会和别人相处,也相对自私、自我。进而在实际的运动与保健课程的教学中,教师最好能够多引导培智生参与集体活动,使其能够在与其他同学的相处和互动中,感知集体的力量,并学会分享与合作,以在更好适应集体生活的同时,为其将来走进社会积累经验。
以我所任教的学校为例,每年学校都会组织全体教师和培智生开展“趣味运动会”,并且运动会不仅以班级为单位,还主要以集体运动形式为主,比如,拔河比赛,让培智生充分感知劲儿往一处使的“能量”;“两人三足”比赛,使培智生们懂得相互配合,能够相互协调步长和步频;“海底捞月”以组队传球的形式考验培智生的配合与协调;“接力赛”用一根小小的接力棒来传递同学之间的团结和拼搏精神……并且教师们也加入比赛,为培智生们展示了有趣的传呼啦圈比赛,在师生互动、其乐融融的比赛氛围中,使培智生深刻感知班集体的“力量”与温暖,使其懂得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的所产生的巨大“能量”,也有效激发培智生们的运动激情。 (三)因材施教,提高培智生运动能力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培智生由于疾病的种类和残障程度的区别,使得其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对运动的接受度和学习能力等都有很大的区别。教师在组织开展运动与保健课程时,便要清晰的认知这一点,并能够根据培智生的差异为其设定不同的运动内容、制定不同的运动计划,以使其都能够从课程中获得收获,获得运动能力的不断提升与发展。
例如,培智生们很多都存在身体协调能力、运动能力较弱的情况,进而在开展运动與保健课程的初期,教师便要先明确培智生的运动状况,然后带领培智生做一些简单、基础性的运动活动,逐步提升他们的身体机能,以免过重的体育运动会加重培智生的运动负担。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设定几种运动内容(球操类、跑跳类、竞技障碍类……)让培智生们从中挑选自己喜欢的。而对于一些下肢存在残疾的培智生,教师可以引入坐式排球、轮椅篮球等运动内容,使其在行驶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能够深刻感知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和尊重,进而促成培智生对体育运动的主动参与,也有效提升培智生们的整体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
(四)鼓励评价,激发培智生生活信心
残障学生和普通学生一样,都渴望受到身边人的关注与肯定,进而教师作为培智生除家长之外最亲密的人,便要善于在开展运动与保健课程的过程中,给予培智生鼓励性的评价,使其能够从中收获成功的喜悦和被肯定的满足感,也使其能够更有信心参与体育运动,以不断强化培智生的身体素质,使其更加有信心、有勇气参与社会生活、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真正形成良性的教学循环。
在运动与保健课程的开展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做好课程后对培智生运动情况、参与状况、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与反思,还要做好对培智生运动中的教学评价。比如,平时不喜欢参与体育运动的培智生,在这节课跟着老师做完了整节热身运动,那教师便要及时给予其鼓励,告诉他:“这次跟完全程了,下次要继续努力呀!”当培智生在某项运动中受到挫折时,教师要及时走到他们身边,摸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肩,安抚其受挫情绪;当培智生圆满完成某项运动时,教师也要马上给予其肯定:“完美,老师觉得你们是最棒的!”还可以加上鼓掌和竖大拇指等肢体动作,使培智生们充分感知教师对自己的肯定,以在获得精神愉悦感的同时,更愿意参与体育运动。
结语:
综上所述,特殊教育学校运动与保健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既是对新时期特殊教育、教学改革的贯彻与落实,更体现了公平教育理念在实际运用中的价值,进而作为专业的特教教师,我们便要在革新自身教育理念的同时,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运动与保健课程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模式,以使培智生们能够感受和参与到多样化、特色化,且具有康复性质的体育活动,进而使其能够爱上运动,能够从运动与保健知识学习过程中获得身体素质、心理成长、智力发展,使其更有信心也更有能力参与今后的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1】刘伟.试论培智运动与保健课程学习评价制定实施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11):158-158.
【2】杨益平.培智学校运动与保健教学思考[J].现代特殊教育,2018,(019):44-45.
【3】梁纪恒,邢同渊.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培智学校运动与保健学科教学的基本原则与有效策略[J].潍坊学院学报,2018,(003):89-92.
【4】李楚鑫.体育游戏在培智学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科普童话,2019,(008):49-49.
(厦门市嘉禾学校 福建省厦门市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运动与保健课程;培智生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对特殊教育和特殊教育学校的投入和关注度都越来越高,也对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不仅能够做好对培智生的文化知识教学、生活技能培养,还要做好对培智生身心素质的教育。进而运动与保健课程在特殊教育学校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特教教师们也开始有意识、有计划的依据培智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教学内容调整与教学方法优化,以期能够推动培智生的身心成長与机体康复。基于此,本文作者便立足自身教学经验,就特殊教育学校运动与保健课程的开展进行相关阐述如下,以供各位一线特教同仁参考、交流。
一、特殊教育学校运动与保健课程的开展意义
特殊教育学校开展的运动与保健课程,主要从培智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培智生的身心特点出发,以提高培智生的运动能力,强化其身心素质为主要课程开展目标。许多培智生由于疾病等原因,造成其机体大肌肉运动动作迟缓,反应能力也比正常儿童迟钝,但他们同样好动,进而在实际的运动与保健课程开展过程中,教师们会制定一些有利于培智生坐、立、爬、走、拉、蹲、跳、跑等全身性的大动作训练,同时会根据培智生的实际发展特点,融入一些体育游戏活动,借助游戏活动来集中培智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热情,从而进一步发展培智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助力其能够完成更加精细和灵敏的动作。并且培智生的典型特点就是智力发育迟缓,在实际的运动过程中,教师会引导培智生在综合性的活动当进行思考,使其能够自主解决问题,并使其在与教师和同学分享成功喜悦的同时,增强其自信,有效培养培智生热爱运动、注重健康、勇敢向前的优良品格,使其能够积极面对人生,同时也促成特殊教育的深化改革,助力特殊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特殊教育学校运动与保健课程的开展原则
(一)以生为本原则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是一类需要我们全社会给予其关心和关注的特殊群体,进而在开展运动与保健课程的过程中,教师们不仅要立足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布置,更要在“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指引下,进行教学内容跟教学策略的调整与革新,以使其更加适用于培智生的实际情况,更能够满足培智生的成长需求,也使培智生们不抵触参与体育运动,更能够从运动中获得自信心的养成与生活能力的积累。
(二)趣味性原则
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和长期的“特殊待遇”,使得培智生们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在学习中都比较被动,而且大多数培智生都有点自卑,没有信心也不敢进行“挑战”。进而在组织开展运动与保健课程的过程中,教师们就要有意识的从培智生的兴趣爱好入手,并在课程活动中引入趣味性的内容,以在吸引培智生注意力的同时,激发培智生的参与兴趣,使其能够在兴趣的驱使下主动参与到运动与保健课程的学习当中,以在助力课程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同时,进一步促成运动与保健课程教学效果的事半功倍。
(三)缺陷补偿原则
所谓“缺陷补偿”主要是指机体失去某种器官或者某种机能受到损害时的一种适应,在这种有特殊性的适应和发展过程中,损害的机能可以被不同程度的恢复、弥补、改善或者替代。进而在组织开展运动与保健课程的过程中,教师们便要能够根据培智生的疾病种类、残障程度等,进行不同类型、不同难度、不同内容的运动与保健课程设置,并采用有针对性的方法展开教学指导,这样不仅能够使培智生接受专业且个性化的运动指导,还能够促成班上所有培智生在身心成长方面的整体提升,以在优化教学效率的同时,助力培智生的高效身心成长与康复。
三、特殊教育学校运动与保健课程的有效开展策略
(一)游戏引领,提升培智生参与兴趣
“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培智生由于身心疾病的影响,导致其各方面的发育都相比于同年龄段的正常儿童有一定的迟缓,也就使得其更容易被游戏活动所吸引。进而在组织开展运动与保健课程过程中,教师们就可以适当的引入游戏活动,以在增添教学趣味性的同时,促成培智生的主动参与和主动学习,使其既能够从中收获快乐的情绪体验,又能够获得运动能力的提升与发展,有效践行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
例如,在某次运动与保健的课程活动中,教师将班上的培智生分成两队,并有意识的保证两组队伍培智生的运动能力相对均衡,然后带领大家开展名为“抢西瓜”的体育游戏活动。即要求两队培智生按顺序进行游戏,并且规定每一名培智生一次只能从网兜里拿一个“西瓜”(皮球),并绕过终点处的指示锥桶返回自己的队伍,将“西瓜”放进篮子之后,与第二名同学击掌接力,第二名培智生继续进行游戏,以此类推,最终在规定的时间内,篮子里“西瓜”最多的队伍获胜,而输掉的队伍则要进行唱歌“惩罚”。进而借助游戏的形式不仅有效锻炼了培智生的运动能力,还能使其在略带竞争性的游戏中获得运动激情的开发,使其在遵守规则的同时获得智力思维的拓展,一举多得。
(二)集体活动,强化培智生合作意识
培智生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家长们都会把孩子的所有事安排好,同时也心疼孩子,尽量满足他们的所有需求。这就使得培智生在成长中存在一定的性格缺陷,使得其不会和别人相处,也相对自私、自我。进而在实际的运动与保健课程的教学中,教师最好能够多引导培智生参与集体活动,使其能够在与其他同学的相处和互动中,感知集体的力量,并学会分享与合作,以在更好适应集体生活的同时,为其将来走进社会积累经验。
以我所任教的学校为例,每年学校都会组织全体教师和培智生开展“趣味运动会”,并且运动会不仅以班级为单位,还主要以集体运动形式为主,比如,拔河比赛,让培智生充分感知劲儿往一处使的“能量”;“两人三足”比赛,使培智生们懂得相互配合,能够相互协调步长和步频;“海底捞月”以组队传球的形式考验培智生的配合与协调;“接力赛”用一根小小的接力棒来传递同学之间的团结和拼搏精神……并且教师们也加入比赛,为培智生们展示了有趣的传呼啦圈比赛,在师生互动、其乐融融的比赛氛围中,使培智生深刻感知班集体的“力量”与温暖,使其懂得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的所产生的巨大“能量”,也有效激发培智生们的运动激情。 (三)因材施教,提高培智生运动能力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培智生由于疾病的种类和残障程度的区别,使得其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对运动的接受度和学习能力等都有很大的区别。教师在组织开展运动与保健课程时,便要清晰的认知这一点,并能够根据培智生的差异为其设定不同的运动内容、制定不同的运动计划,以使其都能够从课程中获得收获,获得运动能力的不断提升与发展。
例如,培智生们很多都存在身体协调能力、运动能力较弱的情况,进而在开展运动與保健课程的初期,教师便要先明确培智生的运动状况,然后带领培智生做一些简单、基础性的运动活动,逐步提升他们的身体机能,以免过重的体育运动会加重培智生的运动负担。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设定几种运动内容(球操类、跑跳类、竞技障碍类……)让培智生们从中挑选自己喜欢的。而对于一些下肢存在残疾的培智生,教师可以引入坐式排球、轮椅篮球等运动内容,使其在行驶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能够深刻感知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和尊重,进而促成培智生对体育运动的主动参与,也有效提升培智生们的整体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
(四)鼓励评价,激发培智生生活信心
残障学生和普通学生一样,都渴望受到身边人的关注与肯定,进而教师作为培智生除家长之外最亲密的人,便要善于在开展运动与保健课程的过程中,给予培智生鼓励性的评价,使其能够从中收获成功的喜悦和被肯定的满足感,也使其能够更有信心参与体育运动,以不断强化培智生的身体素质,使其更加有信心、有勇气参与社会生活、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真正形成良性的教学循环。
在运动与保健课程的开展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做好课程后对培智生运动情况、参与状况、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与反思,还要做好对培智生运动中的教学评价。比如,平时不喜欢参与体育运动的培智生,在这节课跟着老师做完了整节热身运动,那教师便要及时给予其鼓励,告诉他:“这次跟完全程了,下次要继续努力呀!”当培智生在某项运动中受到挫折时,教师要及时走到他们身边,摸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肩,安抚其受挫情绪;当培智生圆满完成某项运动时,教师也要马上给予其肯定:“完美,老师觉得你们是最棒的!”还可以加上鼓掌和竖大拇指等肢体动作,使培智生们充分感知教师对自己的肯定,以在获得精神愉悦感的同时,更愿意参与体育运动。
结语:
综上所述,特殊教育学校运动与保健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既是对新时期特殊教育、教学改革的贯彻与落实,更体现了公平教育理念在实际运用中的价值,进而作为专业的特教教师,我们便要在革新自身教育理念的同时,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运动与保健课程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模式,以使培智生们能够感受和参与到多样化、特色化,且具有康复性质的体育活动,进而使其能够爱上运动,能够从运动与保健知识学习过程中获得身体素质、心理成长、智力发展,使其更有信心也更有能力参与今后的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1】刘伟.试论培智运动与保健课程学习评价制定实施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11):158-158.
【2】杨益平.培智学校运动与保健教学思考[J].现代特殊教育,2018,(019):44-45.
【3】梁纪恒,邢同渊.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培智学校运动与保健学科教学的基本原则与有效策略[J].潍坊学院学报,2018,(003):89-92.
【4】李楚鑫.体育游戏在培智学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科普童话,2019,(008):49-49.
(厦门市嘉禾学校 福建省厦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