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何经泰的自我定义里,为了工作而按下的快门,都不在他的作品范畴内。
何经泰一直供职于媒体,从财经杂志《天下》,到新闻杂志《时报周刊》;从《花花公子》(Playboy)中文版的摄影指导,到《明报周刊》的副总编辑,经历非常丰富。
自1982年从台湾政治大学哲学系毕业以来,何经泰一直通过按下手中的快门,来触摸时代的脉搏。透过相机的取景框,他看到这三十多年来,台湾的经济发展与政治动荡,也看到台湾生活方式与文化氛围的变迁;当然,出现在他镜头前的,除了野心勃勃的职业政客、顺应时局的成功商人、众星拱月的艺人,还有值得媒体关注的普通人。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每天都在拍照,但那些东西不是我的,每家杂志都有自己的想法。我一直坚持,自己有意识去做的、百分之百从个人出发的影像,才叫属于自己的创作。”
回应时代的边缘三部曲
遵从个人的创作意志,何经泰关注个体小人物在台湾社会剧烈转型中的命运。他拍摄发展中的被牺牲者,他把一个隐蔽的边缘世界,展现在大众面前。其中一个主题是关注社会底层面孔,呈现因维持机器运转而似乎不可避免的肉身工伤;除此之外,他和一个发展时代的选择性遗忘做斗争,在解严多年后,他记录了白色恐怖时期的政治迫害受害者。
从1987年开始,何经泰用十几年的时间,陆续完成三个系列:《都市底层》《白色档案》《工伤显影》。这三部曲,使他成为台湾深具社会情怀的纪实摄影师。
在台湾经济发展缓慢不前、社会气氛已愈加民主的今天,探讨曾因社会的剧烈动荡、经济的蓬勃发展而被忽略的社会底层人物的命运,似乎并不是一个“当下”的话题。关注社会政治的受迫害者,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牺牲者,像是在翻一笔旧账。
在台湾,知识分子陈映真在1980年代创办的《人间》杂志,成了摄影师关怀社会、发表报道作品的阵地之一。杂志的人道主义关怀,深刻地影响当时台湾摄影的风向。而当时的世界,水俣病、艾滋病、非洲种族屠杀、精神病院、贫民窟、战争难民等纪实摄影题材,正受到广泛地关注与讨论,苦难成了时代的流行,点燃摄影师们前赴后继的激情。
当下,人道主义的精神逐渐逝去,纪实摄影似乎已退潮,用影像表达观念的当代摄影,成了摄影师们热衷的形式。在最后一个系列《工伤显影II》于2003年发表后,十多年来何经泰一直思考并实践着,朝当代摄影转型。
台北的另一面:社会底层
在何经泰常去的一家咖啡简餐厅,他点了一瓶啤酒来配午餐。
目前担任杂志副总编辑的何经泰,赴约时带着杂志下厂印刷前的忙碌感。对于二十几年前凝视过的台湾社会底层、边缘人物的命运,他早已过了感动期,已经沉默到不愿诉说细节。
在拍摄《都市底层》系列的前两年,他在财经杂志《天下》担任摄影记者,每天的拍摄对象,除了成功商人就是企业老板,他不喜欢在重复的环境和题材上消耗自己。那时他恰好被另一本综合性杂志《时报周刊》看中,便选择了跳槽,“在《时报周刊》的采访更新闻一点,街头一点,我才真的开始认识台北。都市的角落,之前根本没去过的地点,甚至凶杀案的现场,我也要去拍。”
在台北的角落间穿梭的何经泰,深入到社会的最底层;而
《社会底层》系列,正是从市中心的大安森林公园开始。
和如今的“都市绿洲”不一样,二十几年前的大安森林公园,密密麻麻地布满了违章建筑,住满了当年随国民党来台的军队、军眷和百姓,这些景象,随着日后的都市更新工程而永远消失了。在消失前,何经泰常跑过去,认识那里的居民、流浪汉、乞丐,通过和他们喝酒、聊天来增进了解。
“那时我自己也在摸索,拍的过程很艰难,遭到很多拒绝,那时挫折很大,但慢慢地累积到一定程度,觉得自己可以,就全力来做。”
何经泰买了一台哈苏相机,在台湾的地下道、河堤下、老旧社区、坟场旁、高架桥下,直面那些挣扎在社会底层而想继续活下去的面孔。这种正式、严肃的拍摄方式,有别于掠夺式的猎奇拍摄,何经泰深入了解他每一个拍摄对象,每一个站到他镜头前的人,都是在过了自己的那一关后,再来直面镜头,和他一起呈现社会的不可见一面。
当然,拒绝何经泰的比答应的多,“也有人从台湾南部来的,出于很多顾虑,他们不想让家人知道自己在台北的落魄处境。”
何经泰常在完成媒体的采访拍摄后,穿梭于繁华台北的正反面,“台湾那时候钱淹脚面,股票涨到一万两千点。我常在拍了社会底层、边缘人后,骑着摩托车经过繁华的台北市区。”
对何经泰来讲,他经历过的一次次反差,一定给他内心带来了某种震动,如果他的拍摄最后没能改变社会,但起码也改变了他自己。在那之后的十几年内,他继续记录社会发展忽视的一面。
对抗时代的遗忘
《都市底层》在1990年的发表,引来了社会的关注。
《人间》杂志虽已在一年前停刊,但创办者陈映真仍旧秉持着人文精神,为何经泰的《都市底层》写了篇文章。同时,这个系列所散发的人道主义价值观,也聚合了具有强烈社会批判意识的作家蓝博洲、艺术家陈界仁、剧场导演王默林等人,和何经泰一起,共同开始接下来的议题:白色恐怖时期的政治受害者。
一年后,何经泰的《白色档案》摄影系列完成。
“我拍的人大多是坐过牢的,坐牢在当时算轻的,那时枪毙了不少人。拍政治犯,如果只是拍人像,拍不出东西来。后来,我决定用一块黑布来贯穿所有的拍摄,黑色代表压力、阴影、压迫等。”
退守台湾的国民党,自1949年开始在台湾实行“肃清共党、整肃台湾独立运动人士及左翼人士”的白色恐怖统治。台湾军事法庭在五六十年代受理的案件多达三万多件,被长期监禁、处死的人约七八千。直到1992年,长达43年的白色恐怖才算结束。何经泰拍摄了几十位灾难幸存者的人像,结合口述历史,构成一段检视、评价那个时代的证据。这些对抗时代遗忘的证据,怀揣着时代的良心,必定触发日后人们关于黑暗与光明的思考。 在拍接下来的《工伤显影》系列时,何经泰在创作形式上费了一些心思,“听到他们的故事时快崩溃了。我在创作上也碰到瓶颈。”
工伤是一个直面有形伤害的系列,这些工伤是台湾经济发展奇迹的见证,是社会进步的代价之一。拍这个系列时,何经泰参考美国前卫摄影师乔-彼得·威金(Joel-Peter Witkin)的拍摄方法,将工伤受害者请到了摄影棚。
这一次,何经泰选择了550拍立得相机,他通过控制显影来得到预设的效果,“我想表现人生的不确定性,照片表面药水的流动痕迹,就是我想要的不确定性。”
异乡人的格格不入
这三个系列的共性在于,被摄者处于社会的底层,是被时代遗忘的牺牲者。而作为拍摄者的何经泰,在台湾社会中,也有其边缘的共性。
作为一个出生在韩国的中国人,何经泰似乎一出生就有着天然的流浪气质和边缘者身份。
“我们家住的地方,有点像唐人街,我的韩文不好,因为我们家没有开店,爸爸在外面工作。我很敏感,小时候会常常跟人打架,出去一讲话,我的外来人身份就很明显。我没有语言天分,一直到18岁都懵懵懂懂的。我念的是华人学校,和韩国的文化也不同。那种感觉很抑郁。”
童年期和少年期的何经泰,都以一个外来者的边缘身份而存在,“所以,我后来读到萨义德的那本回忆录《乡关何处》时,感受非常深。虽然在韩国,但我们学习的都是中国文化,父母也一直讲家乡的事。”
“我老家在山东,那时山东穷,抗日战争刚结束的混乱时期,我爸爸就在东北垦过荒。后来跑到韩国寻找工作机会。”何经泰的父母在二十几岁时到了韩国,他们想要在外国寻找机会,创立一番事业。
但刚到韩国不久,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我爸妈本来在首尔一带生活,打仗后,他们往南跑到釜山。”1956年,何经泰在釜山出生。他成长的年代,韩中并没有外交关系的。
高中毕业后,19岁的何经泰到台北念大学。“台湾是一个热带地区,适应了韩国的天冷,有点不太习惯。刚开始,在台湾也有异乡感,但那异乡感,跟在韩国又不一样。”毕竟,在台湾,语言可以交流。
在政治大学念哲学系的何经泰,白天在学校上课,晚上到处打工,赚学费和生活费。“没有办法,别人过年,我没有任何亲人在台湾,只能一个人过年。那种感受很深,归属感严重缺失。”直到结婚后,他才有了融入感:“太太小孩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学生时期的何经泰,对台北的了解只有几条主要途径,直到深入台湾光鲜的背后,了解底层和边缘人物后,“我才发现,自己深入到台北的表层里。”好比文学批评家萨义德出生在耶路撒冷的一个阿拉伯基督教家庭,他在回忆录中这么写道:“在我人生的最早阶段,我就是这样一个反常的、令人不安的学生:一个在埃及上学的巴勒斯坦人,一个有着英语的名字和美国护照,却没有什么确定身份的人。”不确定的身份,边缘的社会角色,一直以来让萨义德跟所处环境格格不入,而在何经泰的讲述中,“格格不入”是从他嘴里出来的一个高频词汇。
对一个背井离乡、漂泊流浪的人来讲,心灵上的边缘感,或许促使他走向台湾的社会底层,去寻找某种解决或慰籍。而同时,艰辛的拍摄过程,也背负了年轻的何经泰在步入社会的过程中,想要获得社会承认与肯定的渴望。
何经泰一直供职于媒体,从财经杂志《天下》,到新闻杂志《时报周刊》;从《花花公子》(Playboy)中文版的摄影指导,到《明报周刊》的副总编辑,经历非常丰富。
自1982年从台湾政治大学哲学系毕业以来,何经泰一直通过按下手中的快门,来触摸时代的脉搏。透过相机的取景框,他看到这三十多年来,台湾的经济发展与政治动荡,也看到台湾生活方式与文化氛围的变迁;当然,出现在他镜头前的,除了野心勃勃的职业政客、顺应时局的成功商人、众星拱月的艺人,还有值得媒体关注的普通人。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每天都在拍照,但那些东西不是我的,每家杂志都有自己的想法。我一直坚持,自己有意识去做的、百分之百从个人出发的影像,才叫属于自己的创作。”
回应时代的边缘三部曲
遵从个人的创作意志,何经泰关注个体小人物在台湾社会剧烈转型中的命运。他拍摄发展中的被牺牲者,他把一个隐蔽的边缘世界,展现在大众面前。其中一个主题是关注社会底层面孔,呈现因维持机器运转而似乎不可避免的肉身工伤;除此之外,他和一个发展时代的选择性遗忘做斗争,在解严多年后,他记录了白色恐怖时期的政治迫害受害者。
从1987年开始,何经泰用十几年的时间,陆续完成三个系列:《都市底层》《白色档案》《工伤显影》。这三部曲,使他成为台湾深具社会情怀的纪实摄影师。
在台湾经济发展缓慢不前、社会气氛已愈加民主的今天,探讨曾因社会的剧烈动荡、经济的蓬勃发展而被忽略的社会底层人物的命运,似乎并不是一个“当下”的话题。关注社会政治的受迫害者,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牺牲者,像是在翻一笔旧账。
在台湾,知识分子陈映真在1980年代创办的《人间》杂志,成了摄影师关怀社会、发表报道作品的阵地之一。杂志的人道主义关怀,深刻地影响当时台湾摄影的风向。而当时的世界,水俣病、艾滋病、非洲种族屠杀、精神病院、贫民窟、战争难民等纪实摄影题材,正受到广泛地关注与讨论,苦难成了时代的流行,点燃摄影师们前赴后继的激情。
当下,人道主义的精神逐渐逝去,纪实摄影似乎已退潮,用影像表达观念的当代摄影,成了摄影师们热衷的形式。在最后一个系列《工伤显影II》于2003年发表后,十多年来何经泰一直思考并实践着,朝当代摄影转型。
台北的另一面:社会底层
在何经泰常去的一家咖啡简餐厅,他点了一瓶啤酒来配午餐。
目前担任杂志副总编辑的何经泰,赴约时带着杂志下厂印刷前的忙碌感。对于二十几年前凝视过的台湾社会底层、边缘人物的命运,他早已过了感动期,已经沉默到不愿诉说细节。
在拍摄《都市底层》系列的前两年,他在财经杂志《天下》担任摄影记者,每天的拍摄对象,除了成功商人就是企业老板,他不喜欢在重复的环境和题材上消耗自己。那时他恰好被另一本综合性杂志《时报周刊》看中,便选择了跳槽,“在《时报周刊》的采访更新闻一点,街头一点,我才真的开始认识台北。都市的角落,之前根本没去过的地点,甚至凶杀案的现场,我也要去拍。”
在台北的角落间穿梭的何经泰,深入到社会的最底层;而
《社会底层》系列,正是从市中心的大安森林公园开始。
和如今的“都市绿洲”不一样,二十几年前的大安森林公园,密密麻麻地布满了违章建筑,住满了当年随国民党来台的军队、军眷和百姓,这些景象,随着日后的都市更新工程而永远消失了。在消失前,何经泰常跑过去,认识那里的居民、流浪汉、乞丐,通过和他们喝酒、聊天来增进了解。
“那时我自己也在摸索,拍的过程很艰难,遭到很多拒绝,那时挫折很大,但慢慢地累积到一定程度,觉得自己可以,就全力来做。”
何经泰买了一台哈苏相机,在台湾的地下道、河堤下、老旧社区、坟场旁、高架桥下,直面那些挣扎在社会底层而想继续活下去的面孔。这种正式、严肃的拍摄方式,有别于掠夺式的猎奇拍摄,何经泰深入了解他每一个拍摄对象,每一个站到他镜头前的人,都是在过了自己的那一关后,再来直面镜头,和他一起呈现社会的不可见一面。
当然,拒绝何经泰的比答应的多,“也有人从台湾南部来的,出于很多顾虑,他们不想让家人知道自己在台北的落魄处境。”
何经泰常在完成媒体的采访拍摄后,穿梭于繁华台北的正反面,“台湾那时候钱淹脚面,股票涨到一万两千点。我常在拍了社会底层、边缘人后,骑着摩托车经过繁华的台北市区。”
对何经泰来讲,他经历过的一次次反差,一定给他内心带来了某种震动,如果他的拍摄最后没能改变社会,但起码也改变了他自己。在那之后的十几年内,他继续记录社会发展忽视的一面。
对抗时代的遗忘
《都市底层》在1990年的发表,引来了社会的关注。
《人间》杂志虽已在一年前停刊,但创办者陈映真仍旧秉持着人文精神,为何经泰的《都市底层》写了篇文章。同时,这个系列所散发的人道主义价值观,也聚合了具有强烈社会批判意识的作家蓝博洲、艺术家陈界仁、剧场导演王默林等人,和何经泰一起,共同开始接下来的议题:白色恐怖时期的政治受害者。
一年后,何经泰的《白色档案》摄影系列完成。
“我拍的人大多是坐过牢的,坐牢在当时算轻的,那时枪毙了不少人。拍政治犯,如果只是拍人像,拍不出东西来。后来,我决定用一块黑布来贯穿所有的拍摄,黑色代表压力、阴影、压迫等。”
退守台湾的国民党,自1949年开始在台湾实行“肃清共党、整肃台湾独立运动人士及左翼人士”的白色恐怖统治。台湾军事法庭在五六十年代受理的案件多达三万多件,被长期监禁、处死的人约七八千。直到1992年,长达43年的白色恐怖才算结束。何经泰拍摄了几十位灾难幸存者的人像,结合口述历史,构成一段检视、评价那个时代的证据。这些对抗时代遗忘的证据,怀揣着时代的良心,必定触发日后人们关于黑暗与光明的思考。 在拍接下来的《工伤显影》系列时,何经泰在创作形式上费了一些心思,“听到他们的故事时快崩溃了。我在创作上也碰到瓶颈。”
工伤是一个直面有形伤害的系列,这些工伤是台湾经济发展奇迹的见证,是社会进步的代价之一。拍这个系列时,何经泰参考美国前卫摄影师乔-彼得·威金(Joel-Peter Witkin)的拍摄方法,将工伤受害者请到了摄影棚。
这一次,何经泰选择了550拍立得相机,他通过控制显影来得到预设的效果,“我想表现人生的不确定性,照片表面药水的流动痕迹,就是我想要的不确定性。”
异乡人的格格不入
这三个系列的共性在于,被摄者处于社会的底层,是被时代遗忘的牺牲者。而作为拍摄者的何经泰,在台湾社会中,也有其边缘的共性。
作为一个出生在韩国的中国人,何经泰似乎一出生就有着天然的流浪气质和边缘者身份。
“我们家住的地方,有点像唐人街,我的韩文不好,因为我们家没有开店,爸爸在外面工作。我很敏感,小时候会常常跟人打架,出去一讲话,我的外来人身份就很明显。我没有语言天分,一直到18岁都懵懵懂懂的。我念的是华人学校,和韩国的文化也不同。那种感觉很抑郁。”
童年期和少年期的何经泰,都以一个外来者的边缘身份而存在,“所以,我后来读到萨义德的那本回忆录《乡关何处》时,感受非常深。虽然在韩国,但我们学习的都是中国文化,父母也一直讲家乡的事。”
“我老家在山东,那时山东穷,抗日战争刚结束的混乱时期,我爸爸就在东北垦过荒。后来跑到韩国寻找工作机会。”何经泰的父母在二十几岁时到了韩国,他们想要在外国寻找机会,创立一番事业。
但刚到韩国不久,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我爸妈本来在首尔一带生活,打仗后,他们往南跑到釜山。”1956年,何经泰在釜山出生。他成长的年代,韩中并没有外交关系的。
高中毕业后,19岁的何经泰到台北念大学。“台湾是一个热带地区,适应了韩国的天冷,有点不太习惯。刚开始,在台湾也有异乡感,但那异乡感,跟在韩国又不一样。”毕竟,在台湾,语言可以交流。
在政治大学念哲学系的何经泰,白天在学校上课,晚上到处打工,赚学费和生活费。“没有办法,别人过年,我没有任何亲人在台湾,只能一个人过年。那种感受很深,归属感严重缺失。”直到结婚后,他才有了融入感:“太太小孩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学生时期的何经泰,对台北的了解只有几条主要途径,直到深入台湾光鲜的背后,了解底层和边缘人物后,“我才发现,自己深入到台北的表层里。”好比文学批评家萨义德出生在耶路撒冷的一个阿拉伯基督教家庭,他在回忆录中这么写道:“在我人生的最早阶段,我就是这样一个反常的、令人不安的学生:一个在埃及上学的巴勒斯坦人,一个有着英语的名字和美国护照,却没有什么确定身份的人。”不确定的身份,边缘的社会角色,一直以来让萨义德跟所处环境格格不入,而在何经泰的讲述中,“格格不入”是从他嘴里出来的一个高频词汇。
对一个背井离乡、漂泊流浪的人来讲,心灵上的边缘感,或许促使他走向台湾的社会底层,去寻找某种解决或慰籍。而同时,艰辛的拍摄过程,也背负了年轻的何经泰在步入社会的过程中,想要获得社会承认与肯定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