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实,我的生活方式比较Boring,所谓上流人士的时尚休闲大多与我绝缘,平生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读书。”走进王恩强位于上海陆家嘴的办公室,第一印象就是每个角落里都堆满了书籍。
王恩强堪称是国内创投业的一员老将,拥有12年创投业打拼的经验,目前是天增地长(上海)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创始管理合伙人。然而摆在他案头的却大多是社会学类书籍,这不免令人感到有些诧异。
“有空多读书”是王恩强的一句口头禅,一般一个星期他就能“消灭”一本书,基本上都是利用晚上的时间。对他来说,好书要反复读,即使是大学里看过的书,现在眼界和心态不一样了,也会常读常新。
借读书认知社会
“最近我在看的是德国社会学家尼克拉斯·卢曼的《信任:一个社会复杂性的简化机制》,这已经是第二次看了。我觉得这是一本好书,因为如果一个社会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那么就能减少很多麻烦,乃至提高整个社会的效率。信任是社会基础,没有信任就不可能称其为社会”。他面对《投资者报》记者侃侃而谈。
“信任还能够增加社会认知和社会行动的可能性,并有效消化和削弱复杂问题,这都是建立在系统方法论的基础上。反观中国,目前基本上还是一个熟人社会,彼此不熟悉,就不信任。这也是社会的一个显著弊端。恰如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所分析的那样,中国人际交往主要还是靠小圈子,靠复杂的人际关系网,靠私人关系。这如何能使整个社会产生互信呢?”
信任,在王恩强看来就是社会的基本关系,能够简化交往成本,在陌生人中靠制度建立人际圈。“其实,这跟我们投资有关,如果我只投资小圈子里的人,只依赖小圈子的信息,那么如何充分地优选企业呢?相信很多创投企业也碰到过类似的困境。当然,现在要更大范围优选企业也可以,但必须承担非熟人的风险。我觉得小圈子是病态社会,建立在人情之上,不是建立在立约、法律等基础上的有序高效的社会。没有信任社会要付出多大成本,又将消灭多少机会?!同时也会瓦解市场机制,使分配机制局限在小圈子中。因此,只有信任才能产生公平交易,也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
王恩强说读书确实是一种明智之举,“不是读过就算了,要借此认知自身、认知社会、认知职业,认清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社会学著作是王恩强近期读书的一大主题。他近期把尼克拉斯·卢曼的主要著作都找来看了个遍,比如《社会的社会》等等。他认为卢曼开辟了很好的思维方式。此外他也去找了一些相关主题的著作延伸阅读,“这本《社会分工论》最近也看了一遍。我只看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甚至于旁人眼里比较枯燥的书籍,不去看畅销书或跟风阅读。阅读这些著作使我对社会的看法和认识更清醒,更相信诚信才能构筑简化机制,诚实才能建立信任关系。之所以如此‘热衷’这个社会的主题,是来源于对和谐社会的理解,和谐社会究竟是什么?在我们的公司文化中,也强调平等与和谐相处,这与和谐社会的主题应该是并行不悖的。”
在中国的社会学家中,王恩强比较欣赏清华大学教授孙立平的一些观点,认为他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和分析都比较深刻,能够揭露问题,并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不仅是政府,也是每个社会成员的责任。我们不能吃着锅里的,还往里面撒尿,比如食品安全和假货问题等。我们不只是去享受信任,也有责任为社会信任而贡献,并矫正自己的行为。”
他最近在看的另一本书是贾雷德·戴蒙德写的《崩溃》。“它吸引我是很多细致的历史回顾和分析,探求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的退化崩溃与文明的关系等等。这也提醒我们要追求绿色的东西和健康生活方式。”
王恩强擅长于环保、绿色智能、再生资源和电动车辆等领域的投资,因此新能源和绿色技术等方面的书籍也是他阅读频率最高的一类。“比如《氢能-21世纪的绿色能源》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等,我每在新领域做一笔投资,就会先寻找相关书籍来补充新的知识并找到与原有知识体系联系的纽带,最后形成整体宏观的知识体系。诸如绿色、能源、环保、水处理、土壤问题等的书都不断在看。”
术还是道?
相对而言,投资和商业类书籍他反而看得较少。“最近从卓越网订购了一本《伟大的博弈》,正在看,有不少启发。一个伟大构思必须顺应特定的历史背景,更重要的是团队和领导者对社会趋势发展的把握和对机会的看法。这让我感叹做生意一定要做精做专,我们现在的商业社会不讲究专业,大家瞎跟风。因此必须在发展中促进转变,来达到产业升级。”
“为什么我关注社会学的书籍甚于商业投资书呢?因为我感觉到,企业的成长不是来自于投资的技术,那是术不是道。在大变革的背景下,企业必须要对社会变化和发展机遇有良好的把握,对经济发展趋势和本业发展趋势有深刻的洞察。”
王恩强眼中的企业不应该仅仅追求利润,还要担负社会责任。“所谓绿色投资,就是我们的公司盈利跟社会发展联系,也需要有坚定的方向和价值观。任他风云变幻,我们要坚持自己的立场,这样才能真正发展壮大。”
“现在的社会急功近利也是免不了的。但我还是建议要深入看产业、技术、趋势和背景,以及相关产业的动向。投资必须深刻而不是跟风,是很个性化的东西。看书也要有这个主导意识。
历史书方面,他近期看的是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以及其他著作,未来他的目标是阅读一些法律方面的著作。“我一个阶段会有一个主题,把相关书都找来看,会自己给自己出题目,阅读后也会写读书笔记。”
“建议那些即将踏上商界和投资界的学子,要善于给自己出题目,定主题,然后多看不同观点的书,把问题想透,最后建立自己的观点和思维体系。读书的目的在于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社会真正缺乏的不是读过书的人,而是有思想的人。”他最后对《投资者报》表示。
王恩强堪称是国内创投业的一员老将,拥有12年创投业打拼的经验,目前是天增地长(上海)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创始管理合伙人。然而摆在他案头的却大多是社会学类书籍,这不免令人感到有些诧异。
“有空多读书”是王恩强的一句口头禅,一般一个星期他就能“消灭”一本书,基本上都是利用晚上的时间。对他来说,好书要反复读,即使是大学里看过的书,现在眼界和心态不一样了,也会常读常新。
借读书认知社会
“最近我在看的是德国社会学家尼克拉斯·卢曼的《信任:一个社会复杂性的简化机制》,这已经是第二次看了。我觉得这是一本好书,因为如果一个社会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那么就能减少很多麻烦,乃至提高整个社会的效率。信任是社会基础,没有信任就不可能称其为社会”。他面对《投资者报》记者侃侃而谈。
“信任还能够增加社会认知和社会行动的可能性,并有效消化和削弱复杂问题,这都是建立在系统方法论的基础上。反观中国,目前基本上还是一个熟人社会,彼此不熟悉,就不信任。这也是社会的一个显著弊端。恰如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所分析的那样,中国人际交往主要还是靠小圈子,靠复杂的人际关系网,靠私人关系。这如何能使整个社会产生互信呢?”
信任,在王恩强看来就是社会的基本关系,能够简化交往成本,在陌生人中靠制度建立人际圈。“其实,这跟我们投资有关,如果我只投资小圈子里的人,只依赖小圈子的信息,那么如何充分地优选企业呢?相信很多创投企业也碰到过类似的困境。当然,现在要更大范围优选企业也可以,但必须承担非熟人的风险。我觉得小圈子是病态社会,建立在人情之上,不是建立在立约、法律等基础上的有序高效的社会。没有信任社会要付出多大成本,又将消灭多少机会?!同时也会瓦解市场机制,使分配机制局限在小圈子中。因此,只有信任才能产生公平交易,也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
王恩强说读书确实是一种明智之举,“不是读过就算了,要借此认知自身、认知社会、认知职业,认清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社会学著作是王恩强近期读书的一大主题。他近期把尼克拉斯·卢曼的主要著作都找来看了个遍,比如《社会的社会》等等。他认为卢曼开辟了很好的思维方式。此外他也去找了一些相关主题的著作延伸阅读,“这本《社会分工论》最近也看了一遍。我只看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甚至于旁人眼里比较枯燥的书籍,不去看畅销书或跟风阅读。阅读这些著作使我对社会的看法和认识更清醒,更相信诚信才能构筑简化机制,诚实才能建立信任关系。之所以如此‘热衷’这个社会的主题,是来源于对和谐社会的理解,和谐社会究竟是什么?在我们的公司文化中,也强调平等与和谐相处,这与和谐社会的主题应该是并行不悖的。”
在中国的社会学家中,王恩强比较欣赏清华大学教授孙立平的一些观点,认为他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和分析都比较深刻,能够揭露问题,并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不仅是政府,也是每个社会成员的责任。我们不能吃着锅里的,还往里面撒尿,比如食品安全和假货问题等。我们不只是去享受信任,也有责任为社会信任而贡献,并矫正自己的行为。”
他最近在看的另一本书是贾雷德·戴蒙德写的《崩溃》。“它吸引我是很多细致的历史回顾和分析,探求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的退化崩溃与文明的关系等等。这也提醒我们要追求绿色的东西和健康生活方式。”
王恩强擅长于环保、绿色智能、再生资源和电动车辆等领域的投资,因此新能源和绿色技术等方面的书籍也是他阅读频率最高的一类。“比如《氢能-21世纪的绿色能源》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等,我每在新领域做一笔投资,就会先寻找相关书籍来补充新的知识并找到与原有知识体系联系的纽带,最后形成整体宏观的知识体系。诸如绿色、能源、环保、水处理、土壤问题等的书都不断在看。”
术还是道?
相对而言,投资和商业类书籍他反而看得较少。“最近从卓越网订购了一本《伟大的博弈》,正在看,有不少启发。一个伟大构思必须顺应特定的历史背景,更重要的是团队和领导者对社会趋势发展的把握和对机会的看法。这让我感叹做生意一定要做精做专,我们现在的商业社会不讲究专业,大家瞎跟风。因此必须在发展中促进转变,来达到产业升级。”
“为什么我关注社会学的书籍甚于商业投资书呢?因为我感觉到,企业的成长不是来自于投资的技术,那是术不是道。在大变革的背景下,企业必须要对社会变化和发展机遇有良好的把握,对经济发展趋势和本业发展趋势有深刻的洞察。”
王恩强眼中的企业不应该仅仅追求利润,还要担负社会责任。“所谓绿色投资,就是我们的公司盈利跟社会发展联系,也需要有坚定的方向和价值观。任他风云变幻,我们要坚持自己的立场,这样才能真正发展壮大。”
“现在的社会急功近利也是免不了的。但我还是建议要深入看产业、技术、趋势和背景,以及相关产业的动向。投资必须深刻而不是跟风,是很个性化的东西。看书也要有这个主导意识。
历史书方面,他近期看的是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以及其他著作,未来他的目标是阅读一些法律方面的著作。“我一个阶段会有一个主题,把相关书都找来看,会自己给自己出题目,阅读后也会写读书笔记。”
“建议那些即将踏上商界和投资界的学子,要善于给自己出题目,定主题,然后多看不同观点的书,把问题想透,最后建立自己的观点和思维体系。读书的目的在于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社会真正缺乏的不是读过书的人,而是有思想的人。”他最后对《投资者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