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推敲细分辨 莫让乱花迷人眼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d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成语运用:理解要“对”
  
  成语运用中有好多题考查的是对成语比喻义的理解。这些成语大都来自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寓言故事或诗词典故。由于时代的变迁及其它原因,我们有时很难从字面上来推测成语的真正含义和用法,所以切不可望文生义、妄加揣度。要勤查词典掌握其正确的含义和用法。
  例1 某建筑公司会计程某,为填补贪污挪用公款的亏空,不惜再次把巨额公款投入股市,它的这种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2005全国卷Ⅲ第3题)
  解析:比喻只顾解决眼前的困难,不计后果。
  例2 年轻的城市,更需要青春和活力,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摧枯拉朽的创造力,更需要不断超越的勇气。(2005山东卷第4题)
  解析:“摧枯拉朽”比喻腐朽的事物很容易打垮,此处不能修饰“创造力”。
  例3 我不是笼统地反对在文学作品中使用方言,因为适当地使用方言,能够使人物形象鲜活,乡土气息浓郁;我只是反对不分青红皂白地在文学作品中滥用方言,因为方言过多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读者对作品的理解。(2005辽宁卷第4题)
  解析:“不分青红皂白”比喻不分是非、不辨情由。用在这个例句中不合语境。
  
  二、科技文阅读:把握要“准”
  
  科技文中使用比喻手法是为了把一些专业的术语、抽象的概念、深奥的事理表述得形象具体、浅显易董。但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描述得生动形象却也往往在准确度上稍逊一筹。所以,解读科技文中的比喻句,一定要联系上下文,认真推敲,把握准比喻句的本体,不可缺失或增添信息。
  例1Hebb认为,就像管弦乐队的一个不合拍的演奏者一样,如果神经元上一个突触不能和其他突触同步激发,就会被当作最蹩脚的角色剔除。但是那些同步激发的突触——其强度足以使神经元发放动作电位——就会被强化。这样一来,大脑根据神经冲动流的方向,发展神经回路,逐步精化和完善,建立起大脑神经元间的网络联系。
  “就像管弦乐队的一个不合拍的演奏者一样。”这个句子中的“管弦乐队”喻指的是“神经元接到信号后,多个突触同步激发,使神经元发放冲动,把信号传递给细胞回路中的另一个神经元”。 (2005年浙江卷第8题)
  解析: “一个不合拍的演奏者”指神经元上不能和其他突触同步激发的一个突触,由此推知“管弦乐队”是指神经元上的同步激发的多个突触。我们应根据两个喻体之间的逻辑关系从一个喻体来准确把握另一个喻体的信息。
  例2 考古学家在山西省垣曲县发现了商代城邑遗址,引发出商代历史地理上的一些重要问题。
  中条山横亘于山西南端,这里山势和缓,并没有想像中的悬崖峭壁。它的北面是汾运盆地,南面是黄河谷地。从侯马到垣曲,正是跨越了这两个地区。在地理位置上,中条山正处在中国文明起源的黄金地段。中国在古代习称“华夏”,而“华”与“夏”都同中条山有关。“华”字得自华山“夫中条之山者,盖华岳之体也”古人把中条山与华山看作一体,只是被黄河割开。华夏的“夏”,得自“大夏”、夏朝。在考古学上,代表夏朝的“二里头文化”地兼中条山的两面。历史文献中说中条山以北有“夏墟”,南面偏东一带是“有夏之居”。看来夏朝的地城,确实是跨越中条山南北的。地理学强调“人地关系”,夏族与中条山的“人山关系”也应当具有独特的内容。已有考古学家撰文,讨论中条山脉在资源上如何支持了夏族的兴旺。至少,中条山有丰富的锢矿,中条北侧又有巨大的盐池。历史地理学家关于河流哺育古代文明的论述已经很多,而山脉如何对文明做出贡献,尚缺乏讨论。
  下列作为文中画线部分的证据,错误的一项是
  A.山西南端的中条山山势和缓,并没有想像中的悬崖峭壁。
  B.中国在古代习称“华夏”,而“华”与“夏”都同中条山有关。
  C.古人早已看出中条山与华山本为一体,只是被黄河割开。
  D.考古学上代表夏朝的“二里头文化”地兼中条山南两面。
  (2005全国卷Ⅰ第5题)
  答案:A这个比喻句强调了中条山与中国文明的重要关系,A项只是介绍了中条山的山势情形,与中国文明无关。
  
  三、文学作品阅读:品味要“透”
  
  文学作品中使用比喻手法,往往是为了生动形象地描写景物、抒发情感、揭示哲理。文章中所抒发的情感、所揭示的人生哲理往往隐藏在所描写的景物、所依托的事物(比喻句的喻体)的后面,比较含蓄。我们必须细细推敲、反复品味,才能把握住作者情感的脉搏,领悟到作品哲理的玄机,实现读者与作者深层次的情感的共鸣、心灵的契合。
  例1张家界绝对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假如有人把她的大美翻译成人类通用的语言。
  文章开头说“张家界绝对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假如有人把她的大美翻译成人类通用的语言。”请解释这句话的含义。
  (2005年全国卷Ⅲ第14题)
  解析:作者把张家界的山水风景比喻成一部文学著作,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应该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学作品,张家界则是世界上最好的山水风景,从而表现了作者对张家界由衷的赞美之情。
  例2茨威格是奥地利犹太人,在很大程度上,它视欧洲为自己的国家。然而,他所经历的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那些岁月,实际上却是令他一日日失去祖国乃至失去欧洲的过程。他有一种体无完肤的沧桑之感。他在流亡的日子里怀着伤感和悲观创作者被回忆录《昨日的世界》,这无疑成了他生命的绝唱。不久,他在远离欧洲大陆的巴西自杀身亡,因为它无法承受是代加在他身上的重负,无法忍受没有祖国、没有文化温馨的现实。
  (2005年上海卷第7题)
  参考答案:一日日失去祖国乃至欧洲让茨威格内心深处满怀伤感和悲观。
  例3我喜欢看树,也爱思索树。人的一生就像一条长路,许多人走不到向往的尽头,而树的一生像一片叶子,竟能把一生几乎完美地走完,直到将每一片叶子都染成金黄。我不曾想这是为什么,但我明白,书的四季都在承受烈日和风雨,它坦然地以一种坚毅面对一树同样的叶子。这让我想起一个哲人的话:“永远不要哀叹,像树叶一样用一生绿着,最后成熟一个金黄的梦。”这是关于一片叶子的名言。我想,这也是关于每一棵树的名言。很多时候,我在想,不管谁怎么说,我总渴望像树一样活着,坦然的正视自己的一生。
  (2005年天津卷第20题)
  参考答案:作者向往和渴望像树一样无论境遇如何都要坦然、坚毅地面对生活,努力实现自我价值。
  
  四、名句默写:识记要“牢”
  
  高考中考查的名句主要有这样几类:1.生动地描写景物使人陶醉的句子;2.传神地表现情感让人共鸣的句子;3.形象地揭示哲理发人深省的句子。这些句子要做到生动、传神、形象,“比喻”是其首选的修辞方法,因此,名句之中的比喻句多,也就不足为奇了。对于这些名句,既要动脑记“牢”,还要动笔写“对”。
  江南好,_______________。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_________。能不忆江南?(2005年全国卷Ⅰ)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_______________;盈虚者如彼,_______________(2005 年全国卷Ⅱ)
  _______________,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_______________。(2005北京卷)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_______________,所宜深慎。(2005年山东卷)
  
  五、例句仿写: 分辨要“清”,运用要“熟”
  
  例句仿写并不是简简单单地“照葫芦画瓢”,它既要模仿句子的结构和修辞方法(常常是比喻),同时又要做到“神似”,就是要富有文采。
  例1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智者的思索是深深的泉眼,从中涌出的水也许很少,但滴滴晶莹;庸者的奢谈是浅浅的沟渠,由此流过的水也许很多,却股股浑浊。
  (2005年广东卷第23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组句子以分号为界分为并列的两部分,而每一部分又都是转折关系的复句。在理清关系的基础上再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构建句子。
  参考答案:逆耳的忠言好比配有黄连的中药,虽然难以下咽,却是对症下药;奉承的蜜语犹如含有毒药的琼浆,虽然香甜可口,却会慢性中毒。
  例2. 以“关爱”开头,仿写两个句子。要求:两句都要与例句句式一致、字数相等,第二句还要跟后一例句的修辞方法相同。
  例句:关爱是一个眼神,给人无声的祝福。
  关爱是一缕春风,给人身心的舒畅。
  (2005年山东卷第24题)
  解析:例句中的两个句子句式虽相同,但仔细分辨会发现:第一句未用什么修辞方法,只是一种具体形象的描述;第二句采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方法,出题者在此处设计了一个“美丽的陷阱”,需要考生进行仔细分辨。
  例3.不是仿句题的“仿句题”
  现代著名散文家柯灵对微型小说的创作要领有如下形象的比喻:
  (微型小说)“关节处一着棋活,妙手成春;结穴处临去秋波那一转,令人低回不尽。”
  请你将柯灵的话用平易朴实的语言重新表述。(不超过40个字)
  (2005年江苏卷第21题)
  解析:所谓仿句题,模仿的是例句的形式(结构和修辞方法),又要富有文采。而这道题则要求把例句中生动形象的比喻句转换成平实朴素的语言而原意不能变,也就是说“仿意不仿形”,故称“不是仿句题的仿句题”。这种做法又可称之为“比喻句的还原”,即根据喻体来找出本体。例如本句中的“关节”是指“关键地方”;“妙手成春”的“一着棋”是指“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结穴处”是指“结尾点题处”;“令人低回不尽”的“临去秋波那一转”是指“委婉含蓄,令人回味悠长”。
  参考答案:关键地方采用细节描写,生动形象;结尾之处含蓄委婉,令人回味无穷。
  
  六、作文 : 构思要“新”,设喻要“奇 ”
  
  作文最能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即便考生的观点再新奇、观察再细致、感受再独特、感悟再深刻,如果缺乏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叙述就会显得平淡,抒情就会显得苍白,说理就会显得肤浅。要想使语言生动形象、文章富有表现力,巧妙地运用比喻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仅2005年高考满分作文中就有很多文章直接用比喻句做题目,如《如梅在雪》《生命的绝唱》《也无风雨也无晴》《心是莲花开》《生如夏花》《念君清泪如铅水》等。篇中运用新奇的比喻能让人耳目为之一新,篇末巧设比喻能使人回味无穷。
  结语
  仅以2005年的高考题为例,我们就可看出“比喻”在高考中的考查方式花样繁多。其实,“年年岁岁花相似”,我们要“置身山外,识得庐山真面目”,“冷眼旁观,莫让乱花迷人眼”,从容稳健地应对这“一树繁花”。
  (贾庆伟,山东济宁一中)
其他文献
“饿气”在网络文学中出现频率相当高,在中文搜索频道输入该词,按下回车键,粗略一看,就是数以百计的例子。实际上,“饿气”在明清小说中就曾多次出现。但是,《汉语大词典》等大小辞书均未收录此词,诸家似亦未言及。下面我们拟对“饿气”的意义、语源略作分析。同时,还试图通过对“饿气”的考察,揭示网络语言对汉语词汇构成的影响。一孔之见,未敢自以为是,写出供博雅君子教正。本文所引例句,除近代文献用例为笔者看书搜集
期刊
翻遍了各种版本的现代汉语辞(词)典,也没有发现“拽”有个上声的读音,但现实生活中,上声的这个读音却大行其道,甚至有蔓延之势。  “拽(zhuǎi)”这个词的来历,目前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拽”是江苏泰兴话的一个方言词,是神气活现的意思,但稍有贬义,往往是说一些结果出乎意外的行为时进行使用。另一种较为通行的说法是,韩国的可爱淘(李韵世)2004年写了一本爱情小说,汉语译为《那小子真帅》,是一
期刊
如本文的标题一样,在汉字中间夹杂字母并不鲜见。尤其是近些年来,无论是书面语,还是口语中,字母词的运用越来越普遍。然而,字母词并不全是英文词语或英文词语的缩写,还有另外的方式,如汉语拼音或汉语拼音的缩写。字母词运用最全面、最活跃的语言形式是网络语言,可以从中找到所有字母词的形式。  首先是英文词语或英文词语的缩写,包括常规形式和特殊形式:常规形式如Bye-bye、High、NBA、CBA等,这种表达
期刊
在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时,我们常常指导学生从人物描写手法的角度分析、概括人物性格、品质。这种常规式的人物形象分析法简单、实用。但长期使用学生难免失去兴趣。  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如能围绕人物还原,采用联想发生策略,定能在课堂教学中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所谓人物还原法,是指不直接指导学生分析人物个性、品质,而是通过具体方法引导学生由结论性的人物形象的归纳转向获得这一结论的过程的探讨。  人物还原的具体
期刊
高中语文第四册中的几篇小说,有的是短篇小说中的精品,有的是长篇中节选的精彩篇章,都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其中多样的人物出场方法,给人物打上了鲜明的性格烙印,给读者留下了难忘的第一印象,令人称道,更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环境描写出场法    这种方法,就是通过描写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把人物引出场。如《药》中的华老拴就是这样出场的:“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
期刊
四书之一《大学》里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格物”就是探察事物;“致知”就是获得知识。可见古代圣人就非常重视用探究的方法来获得知识和能力。  何谓探究?简言之,就是探索研究。它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突破障碍获得新知的思路历程,既充满困惑,又有发现的愉快,常常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阅读是接受文学信息的一种复杂的
期刊
《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所写的一篇著名杂文,被选入了各种版本的中学语文教科书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范文。本人在学生时跟老师学过,当老师后也给学生教过,还听同行上公开课公开讲授过。本人非常清楚地记得:从本人当学生时的老师到当学生老师的本人及同行,为学生解释“大宅子”时,均异常一致地将“大宅子”解释为“比作文化遗产”。有据可查的人教社全日制普通高中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语文第一册(2000年3月第2版)也
期刊
【摘要】“审美疲劳”一词作为流行语源于2003年底冯小刚执导的贺岁片电影《手机》中的一句台词,迅速成为2004年不少人嘴里时髦的口头禅。结合当前的大众文化语境,从审美过程中的主体、客体及审美品格等方面来解读“审美疲劳”中“审美”的内涵,能够为大众文化批评提供新的视角和有利借鉴。  【关键词】大众文化 审美疲劳 审美 解读    “审美疲劳”一词作为流行语源于2003年底冯小刚执导的贺岁片电影《手机
期刊
《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高中教材的传统篇目《鸿门宴》及同册“读本”上与之配读的课文《乌江自刎》都是《史记》中极其精彩的片断。“史圣”司马迁对文中这位失败了的英雄倾注了深厚的感情,使其具有巨大而久远的魅力。  一般来说,教师在处理《鸿门宴》一文教学时,都是以读文为主而兼顾读史。由于本文是叙事作品,多数语句一看就懂,理解课文、归纳文言知识点上用不着花很大功夫,探究式的讨论最适
期刊
品读完集聋哑盲于一身的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后,那种源自内心的震撼再一次聆听到了自己诗意的心灵独语:一个在无法避免的缺陷中坦然生存下去的精神维纳斯;一个在一切都无法假设的前提下提出了自己完美假设的命运挑战者;一个在视觉缺陷的世界里却用诗意的眼光追加人生成功深度的生存探索者。  可以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完全是作者心灵的产品,寻找光明的我们其实是去寻找一个失去视觉光明的人的所有感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