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师是反思的实践者。教学反思对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科研能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等有着积极作用。教师通过对教学中的“得”与“失”的反思和分析,结合学生反馈信息,以各种形式记录、总结,明确改进的方向,确定改进的措施,取长补短,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
关键词: 教学后反思 意义 内容 方法
新的课程理念积极倡导:“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反思的实践者。”学会反思是每个教师职业成长的必经之路。记得有位教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这正印证了著名教育学家波斯纳提出的一个公式:“经验 反思=成长”。北大教授肖川说:“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指教师对各种教育观念、言论、教育方法、教育活动、教育事实和教育现象进行的自主判别和认真审视,特别是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检视和反省。”
教师的教学反思是行动中的反思,反思的过程是经验积累的过程,教学能力的发展过程。教学反思应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即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的反思。其中教学后的反思极为重要。笔者认为所谓教学后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即总结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肯定成功之处,否定修正、完善不足之处。
笔者就自己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对教学后反思的意义、内容、方法的一些探究谈一点认识。
一、教学后反思的意义
1.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没有反思就不会有总结,没有总结就不会有发现,没有发现就不会有创新,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人们往往会发现,有些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后在短时间内就站稳讲台,并成为教学中的佼佼者,而有些教师尽管工作兢兢业业,却一直没见长进。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是否具有较强的教学后反思能力是一个关键因素,因为写教学后反思可促进思考向纵深发展。一般的思考,往往因为时间、大脑遗忘规律等方面的因素,或导致思考停留在一般,或还没思考出具体的结果就产生搁置现象。要写教学后反思,教师首先要对教学中引发了注意的教学现象进行认真的回忆与具体、细致、形象的描述,形成对教学事件、个案的进一步细致的、比较全面的认识,为深入思考奠定基础。其次,写教学后反思,会促使思考具有一定的理性化,因此教师就不会仅满足于一节课的结束,每一次课不会是前一次课的低水平重复,经验的获得也不是一个单纯自然积累的过程。
记得在我校一次青年教师公开课观摩活动中,一位年轻教师讲新教材中“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一节内容时是这样引入的:用多媒体播放信鸽图片,讲解将一批信鸽从北京带到上海,大部分信鸽能从上海回到北京,两地相隔1000多千米,信鸽靠什么导航才不致迷失方向呢?科学家发现信鸽的脑中含有对地磁场敏感的磁性晶粒,其相当于指南针起了导航的作用。这一引入应该说很有新意。但这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因为他们缺乏这方面的感性认识。通过课后反思,并与其他教师探讨,这位教师把这堂课的引入改成这样:在每张课桌上放一个小磁针,上课前让学生转动它,上课后提问小磁针的指向,结果发现每张桌子的指向相同。这样直接引出课题。并让他们用小磁针去吸引桌上由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通过动手实验学生既调动了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又能自然地归纳出磁性、磁体等的一些基本知识,学生易理解、易掌握,一举多得。
2.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
良好的教学素质要求教师必须参加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对教学中发生的诸多事件能予以关注,并把它们作为自己的教学研究对象,是当代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一个经常并自觉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的教师,就有可能发现许多教学中成败得失的原因,研究改进教学的对策。等到感性认识的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就自然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从中发现规律,总结经验,不断更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3.整体推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不断的教学后反思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教师良好的教学活动开展会更好地促使学生知识能力的提升,教学的质量就会自然地提高。教学后反思不单是指向个人的,它也可以指向团体。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参加一些团体的教研活动,在这些团体性的教学观摩、教学评比、教学经验的切磋与交流中,如果每一位都能提供自己独特的教学经验,同时也都从别人的经验中吸取有益的经验,并加以对照比较,每一位教师就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全方面反思。这样做的结果当然是普遍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整体上推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除此之外,进行教学后反思还有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培养良好教学气氛等作用。
二、教学后反思的内容
教学后反思的内容,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
1.你得到了什么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自己的教学,推陈出新。例如,在讲“定性分析电路变化”的复习课前,笔者花费了很多精力,并把两年间各地区的中考卷中所有题型集中为一专题,反复推敲,归纳出电路变化是配电路元件的作用——滑动变阻器与开关,并归纳出它的解题思路。通过讲解突破了中考难点,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受到了全体教师的一致好评。
2.你失去了什么
因为对象的参差不齐,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会有一些与学生要求不相吻合,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对教学的各个环节应进行系统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吸取教训。例如前面的“定性分析电路变化”这一专题,笔者进行了深层次的反思,觉得学生从感性上难理解,更难举一反三地应用和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在教学后,笔者及时采取了矫正、补救等调节教学的措施。
3.你怎么改进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与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教学反思的方法和手段
教学反思的方法和手段有很多,反思角度不同,方法也不同,这里笔者从教师个人反思的角度来谈谈教学反思的几种方法:
1.陈述性反思
可以是课后笔记形式。一节课后,对自己这节课总体设计是否恰当,教学手段运用是否充分,重点、难点的突出是否达到预设目标,哪些地方还有欠缺,作一总结。也可以是反思日记,总结一天的工作,记录自己所得,取长补短。如我校每次教研活动之后,教师要进行陈述性反思,强调自己在课堂中如何设计,如何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以及自认为不足之处,从而促进专业成长。
2.交流式反思
即教师针对课堂上发生的问题,各抒己见,共同探讨解决办法,得出最佳方案,开阔视野;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技能。如在一次校公开课中,一位教师为激励学生,提出谁获第一名就以实验器材作为奖励。在交流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可用其他奖品,如《十万个什么》等替代更切实际,又能达到活动目的。通过反思,诸位教师受益非浅。
3.教研式反思
为弄清课堂上遇到的问题,教师可以以教学理论为指导,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通过调查、实践、探索新的教学理论,从而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提高教学科研能力,促进自己成为科研型、学者型教师。
“学而不思则罔”,教师只有学会反思,坚持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教学,才会使自己的劳动有乐趣,有成就感,这既是教学的需要,又是自身专业成长的“催化剂”。
参考文献:
[1]重视课后反思,促进专业成长.甘肃教育.
[2]朱慕菊.也谈教育反思是什么.福建教育.
[3]陈惠.在反思中成长.中国教育曙光网.
[4]王进文.教师应该成为研究者和反思者.
关键词: 教学后反思 意义 内容 方法
新的课程理念积极倡导:“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反思的实践者。”学会反思是每个教师职业成长的必经之路。记得有位教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这正印证了著名教育学家波斯纳提出的一个公式:“经验 反思=成长”。北大教授肖川说:“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指教师对各种教育观念、言论、教育方法、教育活动、教育事实和教育现象进行的自主判别和认真审视,特别是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检视和反省。”
教师的教学反思是行动中的反思,反思的过程是经验积累的过程,教学能力的发展过程。教学反思应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即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的反思。其中教学后的反思极为重要。笔者认为所谓教学后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即总结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肯定成功之处,否定修正、完善不足之处。
笔者就自己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对教学后反思的意义、内容、方法的一些探究谈一点认识。
一、教学后反思的意义
1.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没有反思就不会有总结,没有总结就不会有发现,没有发现就不会有创新,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人们往往会发现,有些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后在短时间内就站稳讲台,并成为教学中的佼佼者,而有些教师尽管工作兢兢业业,却一直没见长进。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是否具有较强的教学后反思能力是一个关键因素,因为写教学后反思可促进思考向纵深发展。一般的思考,往往因为时间、大脑遗忘规律等方面的因素,或导致思考停留在一般,或还没思考出具体的结果就产生搁置现象。要写教学后反思,教师首先要对教学中引发了注意的教学现象进行认真的回忆与具体、细致、形象的描述,形成对教学事件、个案的进一步细致的、比较全面的认识,为深入思考奠定基础。其次,写教学后反思,会促使思考具有一定的理性化,因此教师就不会仅满足于一节课的结束,每一次课不会是前一次课的低水平重复,经验的获得也不是一个单纯自然积累的过程。
记得在我校一次青年教师公开课观摩活动中,一位年轻教师讲新教材中“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一节内容时是这样引入的:用多媒体播放信鸽图片,讲解将一批信鸽从北京带到上海,大部分信鸽能从上海回到北京,两地相隔1000多千米,信鸽靠什么导航才不致迷失方向呢?科学家发现信鸽的脑中含有对地磁场敏感的磁性晶粒,其相当于指南针起了导航的作用。这一引入应该说很有新意。但这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因为他们缺乏这方面的感性认识。通过课后反思,并与其他教师探讨,这位教师把这堂课的引入改成这样:在每张课桌上放一个小磁针,上课前让学生转动它,上课后提问小磁针的指向,结果发现每张桌子的指向相同。这样直接引出课题。并让他们用小磁针去吸引桌上由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通过动手实验学生既调动了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又能自然地归纳出磁性、磁体等的一些基本知识,学生易理解、易掌握,一举多得。
2.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
良好的教学素质要求教师必须参加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对教学中发生的诸多事件能予以关注,并把它们作为自己的教学研究对象,是当代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一个经常并自觉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的教师,就有可能发现许多教学中成败得失的原因,研究改进教学的对策。等到感性认识的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就自然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从中发现规律,总结经验,不断更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3.整体推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不断的教学后反思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教师良好的教学活动开展会更好地促使学生知识能力的提升,教学的质量就会自然地提高。教学后反思不单是指向个人的,它也可以指向团体。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参加一些团体的教研活动,在这些团体性的教学观摩、教学评比、教学经验的切磋与交流中,如果每一位都能提供自己独特的教学经验,同时也都从别人的经验中吸取有益的经验,并加以对照比较,每一位教师就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全方面反思。这样做的结果当然是普遍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整体上推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除此之外,进行教学后反思还有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培养良好教学气氛等作用。
二、教学后反思的内容
教学后反思的内容,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
1.你得到了什么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自己的教学,推陈出新。例如,在讲“定性分析电路变化”的复习课前,笔者花费了很多精力,并把两年间各地区的中考卷中所有题型集中为一专题,反复推敲,归纳出电路变化是配电路元件的作用——滑动变阻器与开关,并归纳出它的解题思路。通过讲解突破了中考难点,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受到了全体教师的一致好评。
2.你失去了什么
因为对象的参差不齐,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会有一些与学生要求不相吻合,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对教学的各个环节应进行系统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吸取教训。例如前面的“定性分析电路变化”这一专题,笔者进行了深层次的反思,觉得学生从感性上难理解,更难举一反三地应用和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在教学后,笔者及时采取了矫正、补救等调节教学的措施。
3.你怎么改进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与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教学反思的方法和手段
教学反思的方法和手段有很多,反思角度不同,方法也不同,这里笔者从教师个人反思的角度来谈谈教学反思的几种方法:
1.陈述性反思
可以是课后笔记形式。一节课后,对自己这节课总体设计是否恰当,教学手段运用是否充分,重点、难点的突出是否达到预设目标,哪些地方还有欠缺,作一总结。也可以是反思日记,总结一天的工作,记录自己所得,取长补短。如我校每次教研活动之后,教师要进行陈述性反思,强调自己在课堂中如何设计,如何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以及自认为不足之处,从而促进专业成长。
2.交流式反思
即教师针对课堂上发生的问题,各抒己见,共同探讨解决办法,得出最佳方案,开阔视野;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技能。如在一次校公开课中,一位教师为激励学生,提出谁获第一名就以实验器材作为奖励。在交流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可用其他奖品,如《十万个什么》等替代更切实际,又能达到活动目的。通过反思,诸位教师受益非浅。
3.教研式反思
为弄清课堂上遇到的问题,教师可以以教学理论为指导,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通过调查、实践、探索新的教学理论,从而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提高教学科研能力,促进自己成为科研型、学者型教师。
“学而不思则罔”,教师只有学会反思,坚持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教学,才会使自己的劳动有乐趣,有成就感,这既是教学的需要,又是自身专业成长的“催化剂”。
参考文献:
[1]重视课后反思,促进专业成长.甘肃教育.
[2]朱慕菊.也谈教育反思是什么.福建教育.
[3]陈惠.在反思中成长.中国教育曙光网.
[4]王进文.教师应该成为研究者和反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