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舞蹈作品在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与特殊地位,它不仅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和训练学生艺术表现力的重要途径,而且可以进一步巩固、提高课堂教学的成果,有利于教学的长远发展。本文对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的发展历程进行简要分析,列举在不同时期所产生的舞蹈作品以及这些作品对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所产生的重要性。本着传承、改革、创新的原则,创作出更多优秀的舞蹈作品、培养出更多的舞蹈人才,更好地表现和传播中华民族文化。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舞蹈作品;教学体系
舞蹈作品在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中有着不可或缺的特殊地位,这是由表演艺术的本质决定的。它不仅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和训练学生艺术表现力的重要途径,而且可以进一步巩固、提高课堂教学的成果,从而促进教学。舞蹈作品亦是进一步完善中国古典舞教学训练体系的重要环节,是课堂训练的终极目标和最终归宿,是检验舞蹈演员是否成熟的重要手段之一。
从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的发展历程看,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出舞蹈作品在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性。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的创建,我们老一辈舞蹈家就本着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进行舞蹈教学。尤其是在叶宁老师的带领下,之后就特别重视教学剧目的创作、选择和学生的实习排练。她认为这是形成古典舞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通过剧目创作,可以解决民族舞蹈艺术语言和它的风格模式的问题,反过来对教学会起到很好的示范和促进的作用。她身体力行,带头搞古典舞剧目创作,并以《牡丹亭》中《惊梦》为题创作了小舞剧,该作品突破了戏曲程式,用舞蹈来塑造人物形象,但仍带有戏曲风格。
最初的创业者们认识到戏曲舞蹈是蕴含中国传统舞蹈元素最多的“活化石”,于是开始在中国戏曲宝库中不断汲取养分。在以戏曲为舞台表现方法的指导下,舞剧《宝莲灯》的创作和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它标志着我国舞蹈工作者在中国民族传统舞蹈的基础上,借鉴芭蕾舞剧的艺术表现形式,创造出了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风格特色的大型舞剧。当然从中也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我们在最初的舞蹈教学体系创建中,向戏曲舞蹈以及苏联芭蕾学习的痕迹。
然而在李正一老师的号召下,“36次会”的召开与完成,为中国古典舞的发展重新明确了方向,从理论上、认识上和美学观点上进一步明确了指导思想。身韵从戏曲舞蹈“身段”中脱胎而出,并随之建立了一整套教材。此教材极具科学系统性,同时兼具民族审美性。随着动作语汇不断的充实与完善,舞蹈编创者也拓宽了剧目创作的思路。因此,一大批优秀古典舞剧目就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例如:《梁祝》《新婚别》《木兰归》等一大批优秀剧目,这些优秀剧目的产生,都深受古典舞身韵的影响,在剧目中也不难看出他们使用着身韵的基本语汇。
舞蹈作品的建设,是中国古典舞教学训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舞蹈前辈很早就认识到舞蹈作品在多年的舞蹈教学训练中一直是个薄弱环节,意识到教学成果在教学剧目中得不到反应。于是在1986年,李正一老师主持召开《中国舞教学剧目学术研讨会》的筹备会,组成了筹备组,确定领导小组成员,确定会议的组织机构和会前准备。1987年在北京正式举行了首届《中国舞教学剧目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35所艺术院校共64人参加会议。会议再次确定了教学剧目课对中国舞教学体系的重要性。在总结各院校实习排练教学大纲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起草了“中国舞教学剧目教学大纲”,最终经大会审定通过,作为这次会议的重要成果印发给与各院校参照执行。在此后的发展中,又涌现出一些经典剧目,例如《黄河》、《扇舞丹青》、《风吟》等。在作品《黄河》中,就突破了戏曲舞蹈常规的限制,创作上不再只是表达故事情节,而是以大量抽象的身体动律,表达出中华民族奋勇前进的民族精神。它的成功标志了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而在作品《风吟》中,动作顺畅严密,舒缓有度,行云流水之后瞬间静止,由动到静一气呵成,用写意的手法,传递了风中吟唱的思绪,充分表达了中国古典舞舞蹈作品的语言功能。
至此,中国古典舞已初步形成了以基训、身韵、教学法、教学剧目及舞蹈创作为主体,并具有互动关系的学科教学体系。舞蹈作品与基本功的关系也显得尤为密切,两者互补,缺一不可。舞蹈作品的表演具有夸张、象征、写意等美学特征,在舞台上需要塑造各种不同的人物形象,这就决定了舞蹈演员必须掌握扎实的基本功和高难技巧动作。古典舞教学系统中的基训课对于舞蹈作品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掌握了基础训练,掌握了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夠与舞蹈情节,舞蹈情节人物融合起来,做到取长补短,刚柔相济,收放自如,更加细腻地表现艺术作品内容。
中国古典舞的未来主要看教学,而在中国古典舞教学中,舞蹈作品又占据着核心地位。为了使中国古典舞训练体系更具完整性,舞蹈作品就应该能够充分表现其功能,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结合当今时代的文化语境,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革,秉承着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的主旨,创作出更多优秀的舞蹈作品以及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舞蹈人才,更好地表现和传播中华民族文化、为祖国的繁荣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李正一、郜大琨、朱清渊 《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创建发展史》 上海音乐出版社
[2]范晶晶《中国古典舞教学剧目创作趋势研究》东北师范大学
[3]金秋《舞蹈欣赏》高等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舞蹈作品;教学体系
舞蹈作品在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中有着不可或缺的特殊地位,这是由表演艺术的本质决定的。它不仅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和训练学生艺术表现力的重要途径,而且可以进一步巩固、提高课堂教学的成果,从而促进教学。舞蹈作品亦是进一步完善中国古典舞教学训练体系的重要环节,是课堂训练的终极目标和最终归宿,是检验舞蹈演员是否成熟的重要手段之一。
从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的发展历程看,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出舞蹈作品在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性。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的创建,我们老一辈舞蹈家就本着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进行舞蹈教学。尤其是在叶宁老师的带领下,之后就特别重视教学剧目的创作、选择和学生的实习排练。她认为这是形成古典舞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通过剧目创作,可以解决民族舞蹈艺术语言和它的风格模式的问题,反过来对教学会起到很好的示范和促进的作用。她身体力行,带头搞古典舞剧目创作,并以《牡丹亭》中《惊梦》为题创作了小舞剧,该作品突破了戏曲程式,用舞蹈来塑造人物形象,但仍带有戏曲风格。
最初的创业者们认识到戏曲舞蹈是蕴含中国传统舞蹈元素最多的“活化石”,于是开始在中国戏曲宝库中不断汲取养分。在以戏曲为舞台表现方法的指导下,舞剧《宝莲灯》的创作和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它标志着我国舞蹈工作者在中国民族传统舞蹈的基础上,借鉴芭蕾舞剧的艺术表现形式,创造出了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风格特色的大型舞剧。当然从中也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我们在最初的舞蹈教学体系创建中,向戏曲舞蹈以及苏联芭蕾学习的痕迹。
然而在李正一老师的号召下,“36次会”的召开与完成,为中国古典舞的发展重新明确了方向,从理论上、认识上和美学观点上进一步明确了指导思想。身韵从戏曲舞蹈“身段”中脱胎而出,并随之建立了一整套教材。此教材极具科学系统性,同时兼具民族审美性。随着动作语汇不断的充实与完善,舞蹈编创者也拓宽了剧目创作的思路。因此,一大批优秀古典舞剧目就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例如:《梁祝》《新婚别》《木兰归》等一大批优秀剧目,这些优秀剧目的产生,都深受古典舞身韵的影响,在剧目中也不难看出他们使用着身韵的基本语汇。
舞蹈作品的建设,是中国古典舞教学训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舞蹈前辈很早就认识到舞蹈作品在多年的舞蹈教学训练中一直是个薄弱环节,意识到教学成果在教学剧目中得不到反应。于是在1986年,李正一老师主持召开《中国舞教学剧目学术研讨会》的筹备会,组成了筹备组,确定领导小组成员,确定会议的组织机构和会前准备。1987年在北京正式举行了首届《中国舞教学剧目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35所艺术院校共64人参加会议。会议再次确定了教学剧目课对中国舞教学体系的重要性。在总结各院校实习排练教学大纲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起草了“中国舞教学剧目教学大纲”,最终经大会审定通过,作为这次会议的重要成果印发给与各院校参照执行。在此后的发展中,又涌现出一些经典剧目,例如《黄河》、《扇舞丹青》、《风吟》等。在作品《黄河》中,就突破了戏曲舞蹈常规的限制,创作上不再只是表达故事情节,而是以大量抽象的身体动律,表达出中华民族奋勇前进的民族精神。它的成功标志了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而在作品《风吟》中,动作顺畅严密,舒缓有度,行云流水之后瞬间静止,由动到静一气呵成,用写意的手法,传递了风中吟唱的思绪,充分表达了中国古典舞舞蹈作品的语言功能。
至此,中国古典舞已初步形成了以基训、身韵、教学法、教学剧目及舞蹈创作为主体,并具有互动关系的学科教学体系。舞蹈作品与基本功的关系也显得尤为密切,两者互补,缺一不可。舞蹈作品的表演具有夸张、象征、写意等美学特征,在舞台上需要塑造各种不同的人物形象,这就决定了舞蹈演员必须掌握扎实的基本功和高难技巧动作。古典舞教学系统中的基训课对于舞蹈作品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掌握了基础训练,掌握了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夠与舞蹈情节,舞蹈情节人物融合起来,做到取长补短,刚柔相济,收放自如,更加细腻地表现艺术作品内容。
中国古典舞的未来主要看教学,而在中国古典舞教学中,舞蹈作品又占据着核心地位。为了使中国古典舞训练体系更具完整性,舞蹈作品就应该能够充分表现其功能,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结合当今时代的文化语境,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革,秉承着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的主旨,创作出更多优秀的舞蹈作品以及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舞蹈人才,更好地表现和传播中华民族文化、为祖国的繁荣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李正一、郜大琨、朱清渊 《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创建发展史》 上海音乐出版社
[2]范晶晶《中国古典舞教学剧目创作趋势研究》东北师范大学
[3]金秋《舞蹈欣赏》高等教育出版社